Workflow
建筑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建材行业2024年和2025年一季报综述:部分细分行业最差的情况存在改善迹象
东兴证券· 2025-05-16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建材板块基本面仍处历史低位,但一季度有改善迹象,各细分板块指标2025年一季度仍处较差水平,但同比改善显现 [4][5][6] - 房地产行业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可期将推动建筑材料行业需求探底企稳,行业供给端优化和收缩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态势,地产回归预期将带来行业估值修复和提升,龙头和优秀上市公司具备更强业绩弹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和2025年一季行业仍持续处历史低位,但一季度有改善迹象 2024年建筑材料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继续下滑,处于各行业末尾水平 - 2024年建筑材料营业收入6829.32亿元,同比下降12.41%,处于31个行业中的倒数第2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37亿元,同比下降64.87%,处于倒数第4位 [4][16][19] - 2024年仅有耐火材料和其他建材板块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全部下滑,涂料、水泥制品等同比下滑超100% [22] - 2024年行业综合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为1.35%,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22] - 2024年建筑材料板块净利润率降至2.61%,资产负债率为50.04%基本平稳,总资产运转率为0.43次下降 [25] - 2024年建筑材料板块经营现金流处于历史较差水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资产占比低,资本支出/折旧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36][39] 2025年一季度建筑材料板块营收降幅收窄,净利润和现金流同比改善 - 2025年一季度建筑材料行业营业收入1298.27亿元,同比下降1.60%,排名提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74.02%,排名提升但仍亏损 [40][44] - 2025年一季度建筑材料板块亏损额减少得益于毛利率提升,销售、研发和财务费用率下降 [46]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两年为负值,主要因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处于历史低位 [47] - 2025年一季度净现金流依然较差但同比有改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一季度低于98% [51] 各细分板块指标2025年一季度均仍处较差水平,但同比改善显现 细分板块水泥和玻璃纤维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度同比改善较好,净利润则大部分板块同比明显改善 - 2025年一季度水泥和玻璃纤维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分别结束十二和八个季度下滑;水泥制品和涂料降幅收窄,玻璃等下滑幅度扩大 [55] - 2025年一季度除管材外其他细分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水泥等同比由负转正,结束多个季度下滑 [58] - 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一季度水泥制品、玻璃和涂料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亏损 [61] 细分板块水泥、玻纤和涂料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一季度出现改善 - 2024年建筑材料所有细分板块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均下降,2025年一季度水泥、玻纤和涂料同比改善,其他板块仍下降 [64] - 2025年一季度水泥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改善得益于销售净利润率提升,玻纤得益于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提升,涂料得益于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提升 [71] - 2025年一季度各细分板块现金流情况依然较差,但大部分同比有改善,水泥制品和耐火材料销售回款力度加大 [74] 投资策略:着眼估值修复和供需新平衡 - 建筑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板块仍低迷,但2025年一季度有改善迹象,水泥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81] - 龙头和优秀上市公司受益行业供给端优化,通过市场份额提升和外延式并购增强发展确定性 [81] - 房地产行业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将推动建筑材料行业需求企稳,行业供给端优化带来新平衡,龙头和优秀上市公司具备业绩弹性 [82][84] - 继续推荐北新建材等公司,建议关注东方雨虹等公司 [8][84]
2024年和2025年一季报综述:建材行业:部分细分行业最差的情况存在改善迹象
东兴证券· 2025-05-16 16: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建材板块基本面仍处历史低位,但一季度有改善迹象,各细分板块指标2025年一季度均仍处较差水平,但同比改善显现 [4][5][6] - 房地产行业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可期将推动建筑材料行业需求探底企稳,行业供给端优化和收缩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态势,地产回归预期将带来行业估值修复和提升,龙头和优秀上市公司具备更强业绩弹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和2025年一季行业仍持续处历史低位,但一季度有改善迹象 2024年建筑材料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继续下滑,处于各行业末尾水平 - 2024年建筑材料营业收入6829.32亿元,同比下降12.41%,处于31个行业中的倒数第2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37亿元,同比下降64.87%,处于倒数第4位 [4][16][19] - 2024年仅有耐火材料和其他建材板块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全部下滑,涂料等板块下滑超100%呈亏损状态 [22] - 2024年行业综合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为1.35%,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22] - 2024年建筑材料板块净利润率降至2.61%,资产负债率为50.04%基本平稳,总资产运转率为0.43次下降 [25] - 2024年建筑材料板块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销售净利率和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是主因 [28]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处于历史较差水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资产占比低,资本支出/折旧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36][39] 2025年一季度建筑材料板块营收降幅收窄,净利润和现金流同比改善 - 2025年一季度建筑材料行业营业收入1298.27亿元,同比下降1.60%,排名提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74.02%,排名提升但仍亏损 [5][40][44] - 2025年一季度建筑材料板块亏损额减少得益于毛利率提升,销售、研发和财务费用率下降 [46]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两年为负值,因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处于历史低位 [47] - 2025年一季度净现金流依然较差但同比有改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一季度低于98% [51] 各细分板块指标2025年一季度均仍处较差水平,但同比改善显现 细分板块水泥和玻璃纤维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度同比改善较好,净利润则大部分板块同比明显改善 - 2025年一季度水泥和玻璃纤维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分别结束十二和八个季度下滑;部分板块营收降幅收窄或扩大,部分由正增长转下滑 [55] - 除管材外其他细分板块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水泥等板块由负转正结束多个季度下滑 [58] - 水泥制品、玻璃和涂料2024年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亏损 [61] 细分板块水泥、玻纤和涂料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一季度出现改善 - 2024年建筑材料所有细分板块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均下降,2025年一季度水泥、玻纤和涂料板块同比改善,其他板块仍下降 [64] - 2025年一季度水泥板块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改善得益于销售净利润率提升,玻纤得益于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提升,涂料得益于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提升 [71] - 2025年一季度各细分板块现金流情况依然较差,但大部分同比有改善,水泥制品和耐火材料销售回款改善,部分板块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有改善 [74][79] 投资策略:着眼估值修复和供需新平衡 - 建筑材料行业上市公司板块仍低迷,但2025年一季度有改善迹象,水泥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81] - 龙头和优秀上市公司受益行业供给端优化,通过市场份额提升和外延式并购增强发展确定性 [81] - 房地产行业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将推动建筑材料行业需求企稳,行业供给端优化收缩,地产回归预期将带来行业估值修复和提升,龙头和优秀上市公司业绩弹性强 [82][84] - 继续推荐北新建材等公司,建议关注东方雨虹等公司 [8][84]
今日8只A股跌停 银行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2:47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上午收盘,今日沪指跌0.52%,A股成交量588.52亿股,成交金额6869.08亿 元,比上一个交易日减少10.25%。个股方面,3300只个股上涨,其中涨停50只,1898只个股下跌,其 中跌停8只。从申万行业来看,汽车、机械设备、传媒等涨幅最大,涨幅分别为1.96%、1.26%、 0.53%;银行、非银金融、美容护理等跌幅最大,跌幅分别为1.41%、1.39%、1.28%。(数据宝) | 石油石化 | | | | 茂化实华 | | | --- | --- | --- | --- | --- | --- | | 美容护理 | -1.28 | 74.02 | -13.95 | 芭薇股份 | -12.69 | | 非银金融 | -1.39 | 219.05 | -41.78 | 拉卡拉 | -2.38 | | 银行 | -1.41 | 157.97 | -5.57 | 西安银行 | -2.39 | 今日各行业表现(截至上午收盘)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申万行业 | 行业涨跌(%) | 成交额(亿元) | 比上日(%) | 领涨(跌)股 | ...
17个行业获融资净卖出,电子行业净卖出金额最多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0:26
| 汽车 | 865.97 | -1.96 | -0.23 |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934.52 | -2.09 | -0.22 | | 公用事业 | 423.34 | -2.28 | -0.54 | | 电力设备 | 1262.27 | -3.47 | -0.27 | | 计算机 | 1369.11 | -7.89 | -0.57 | | 非银金融 | 1555.22 | -8.19 | -0.52 | | 电子 | 2128.95 | -9.30 | -0.43 |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幅度进行统计,交通运输行业融资余额增幅最高,最新融资余额为338.74亿元,环比增长0.74%,其 次是美容护理、房地产、煤炭行业,环比增幅分别为0.72%、0.50%、0.38%;融资余额环比降幅居前的 行业有家用电器、计算机、公用事业等,最新融资余额分别有252.32亿元、1369.11亿元、423.34亿元, 分别下降0.71%、0.57%、0.54%。(数据宝) 5月15日各行业融资余额环比变动 | 代码 | 最新融资余额 ...
未知机构:【财联社早知道】工信部开会聚焦加快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机构预测2025年工业母机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这家公司目前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领域已形-20250516
未知机构· 2025-05-16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工业母机、建筑材料、银行、美容护理、化工、港口航运、电商、宠物、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医药生物、芯片、稀土永磁、食品饮料、农机、轴承套圈、合成生物、医疗器械、汽车、军工、跨境电商、高股息、宠物经济、生物发酵、合成生物学、抗生素中间体 - **公司**:华锐精密、宇晶股份、三和管桩、雄塑科技、江苏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查整般分、霜本股份、锦波生物、万德股份、一诺威、华光源海、国航远洋、若羽臣、中宠股份、要阳轴水、中洲特材、海异药业、中旗新材、九菱科技、安德利、花溪科技、金沃股份、秦川机床、大叶股份、中航西长、城地香江、泉源环保、ST汇金、鼎阳科技、川宁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工业母机**:工信部聚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机构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高端领域进口替代率有望提升至25%以上,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政策红利为核心驱动力,中国中高端机床大量依赖进口,金切机床24年进口替代空间达343亿元,数控系统、丝杠导轨等环节国产化率更低[1][2] - **建筑材料**:中办、国办印发城市更新意见,首创证券预计未来建材市场边际改善,行业板块将有良好表现,需关注短期政策对房地产、基建、新能源市场的影响[3] - **市场表现**:5月15日市场缩量1643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少34家至191家,华为、机器人、汽车概念个股减少,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合成生物概念逆势大涨,食品等消费股反弹,ST板块走强;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日减少7家至96家,跨境电商、高股息、军工概念创一年新高个股前三,当日50股涨停,连板股20只,18股封板未遂,封板率73%(不含ST股、退市股)[5][8][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业务**:华锐精密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领域形成完整产品技术体系;宇晶股份形成“设备 + 耗材 + 加工服务”产业布局;三和管桩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各方面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雄塑科技是塑料管道行业领先企业,业务基地多且产品应用领域广;秦川机床是工业母机产品品类多、品种全的企业,可满足多种加工需求;川宁生物从事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学产品研发产业化,多个产品进入生产,在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建立规模化生产体系,部分实验罐实现AI动态调控提升产量[2][4][16][17] - **公司要闻**:大叶股份墨西哥生产基地尚在试运行阶段;中航西长C919部件交付数量相比2024年度大幅增加;城地香江全资子公司签订16.32亿元中国移动机房楼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泉源环保全资子公司签订3.65亿元算力集群建设项目承包合同;ST汇金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鼎阳科技发布最高输出频率达5GHz的SDG8000A系列高端任意波形发生器[16] - **个股交易**:5月15日川宁生物获国泰海通上海松江区中山东路等多家机构买入[17]
中旗新材: 关于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8:21
股份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通过董事会决议,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具体金额未披露),价格不超过71.805元/股 [1] - 回购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首次回购股份情况 - 2025年5月14日首次回购股份274,000股,占总股本(未披露具体比例) [1] - 最高成交价65.88元/股,成交总金额18,192,503元(不含交易费用) [1] 回购合规性说明 - 回购时间、数量、价格及委托时段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深交所相关规定 [2] - 未在重大事项敏感期或开盘/收盘集合竞价等限制时段进行回购委托 [2] 后续计划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及资金安排继续实施回购方案 [2] - 回购期间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业绩专题:一季度A股盈利同比上涨3.51%,后续A股盈利增长有望拾级而上
东莞证券· 2025-05-15 17:5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3.51%,增速由负转正,国内企业盈利能力逐渐企稳向好,后续A股盈利增速有望拾级而上 [3][10] - 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好以及业绩边际改善的部分行业,如有色金属、汽车、农林牧渔、电子、银行、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可持续关注 [3][63] 各部分总结 全部A股2025年一季度盈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3.51%,增速较2024年全年显著回升6.48个百分点,非金融类和非金融及石油石化类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双双由负转正 [10] - 沪深主板、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北证A股降幅收窄,科创板盈利继续承压 [1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前五行业为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和公用事业,房地产是唯一净利润为负的行业 [14] 营业收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及沪深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2%、-0.36%和0.40%,增速较2024年有不同变化 [15] - 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证A股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2024年全年有不同表现 [18] - 2025年一季度全A营收占比较大行业为建筑装饰、石油石化、银行、交通运输和汽车,营收占比增幅最大的前五行业分别为银行、食品饮料、石油石化、家用电器和电子 [19] 毛利率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和沪深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整体毛利率较2024年分别提升0.16、0.16和0.24个百分点 [22] - 沪深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毛利率环比上升,北证A股毛利率环比下降 [23]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美容护理、传媒、医药生物以及通信,毛利率边际提升较多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传媒、国防军工、钢铁和环保等 [26] 费用端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全A非金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速环比2024年Q4分别减少0.25和2.2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增长率呈负值且弱于收入端 [31] - 2025年Q1全A非金融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略快于营业成本,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率(TTM)环比有不同变化 [32] ROE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和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环比2024年Q4分别减少5.73、4.70和4.57个百分点 [35] - 2025年一季度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和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销售净利率环比2024年Q4分别增加1.69、1.38和1.48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环比减少 [35][36] - 2025年Q1各板块ROE(平均)环比2024Q4有所减少,销售净利率除科创板外环比扩大,资产周转率环比下降 [40][41] 行业分析 上游行业 - 2025年一季度工业原材料行业业绩继续分化,钢铁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有色金属净利润同比增速录得68.20%,石油石化和煤炭净利润同比增速跌幅扩大 [46] - 2025年一季度农林牧渔板块受益于生猪养殖公司盈利好转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47] 中游行业 - 2025年一季度轻工制造净利润保持负增长,营收小幅下滑 [48] - 2025年一季度基础化工业绩同比增长,机械设备业绩明显改善,建筑装饰和电力设备净利增速为负,建筑材料净利增速大幅回正 [49][50] 下游行业 - 2025年一季度“两新”政策带动汽车和家用电器板块业绩向好,房地产板块仍处于调整阶段 [51][53] - 2025年一季度消费板块业绩表现分化,社会服务和食品饮料业绩保持正增长,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纺织服饰业绩降幅收窄,商贸零售业绩由正转负 [54] TMT行业 - 2025年一季度通信板块平稳增长,电子板块增速有所放缓,计算机和传媒板块业绩由负转正 [55] 金融行业 - 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绩小幅承压,非银金融业绩表现较好,归母净利润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56] 其他行业 - 2025年一季度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综合板块保持正增长,国防军工板块录得负增长,环保行业业绩由负转正 [57] 产业链与业绩关系及行业业绩拉动 - CPI与PPI的差值走势与下游和上游的利润同比差值走势呈现正相关关系,PPI与PPIRM的差值与中游和上游的利润同比差值也呈正相关关系 [58] - 2025年一季度中游和下游板块的净利润占比有所扩大,上游、TMT、金融和其他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占比回落 [62] - 后续金融板块对全部A股的业绩拉动作用或将减弱,TMT板块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62]
国内高频|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回升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5 16:41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保持韧性,同比-0.6pct至3.1% [1][4] - 化工链开工改善,纯碱、PTA和涤纶长丝开工同比分别+1.5、+1.2、+1.6pct至1.3%、1.2%、2.9% [1][9] - 汽车半钢胎开工大幅回落,同比-11.3pct至-17.9% [1][9] 建筑业开工 - 全国粉磨开工率、水泥出货率回落,同比分别-14pct至-5%、-3.8pct至-6.3% [1][15] - 沥青开工率同比上行,较前周+7pct至2% [1][22] - 玻璃产需小幅回落,同比分别-0.5pct至-10.2%、-0.7pct至-14.6% [22] 下游需求 - 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10.4pct至4.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2.5pct至2.9% [1][26] - 人流出行强度大幅回升,迁徙指数同比+50.5pct至51.4% [1][29] - 新房成交同比+36.2pct至26.8%,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分别+56pct至56.2%、+30.3pct至21.6%、+34.6pct至11.9% [25] 物价 - 农产品价格回落,蔬菜、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2.2%、-2.3%、-0.1% [2][36] - 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0.4%,能化、金属价格指数分别环比-0.9%、-0.4% [2][41] - 水果价格回升,环比+2.9% [36] 出口与运输 - 出口集运价格环比-1.3%,东南亚航线运价降幅较大(环比-2.3%),美西航线运价回升(环比+2.4%) [33] - BDI周内均价环比-3.9% [33] - 公路货车通行量同比-49pct至-6%,铁路货运量同比+1.4pct至2.2% [26] 消费 - 乘用车零售、批发量同比分别+36.3pct至35.3%、+58.8pct至54.4% [31] - 电影观影人次、票房收入同比分别-24.7pct至-53.9%、-42.3pct至-54.1% [31]
以金融创新托举佛山制造新质生产力
广州日报· 2025-05-15 03:20
制造业发展政策与金融支持 - 佛山市政府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5年工作首位,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地位 [1] - 佛山建行制造业贷款投放达298.2亿元,同比增长116.5亿元,增速64% [1][3] - 提出新增1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目标,重点支持家电、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升级 [2] 金融创新与产业升级 - 首创"智造之光"服务品牌,推出"技改支持贷""数字转型贷"等特色产品,累计投放2.25亿元 [2][3] - 为XD智造技术公司提供10年期1.2亿元厂房建设贷款,首季度投放2800万元加速数字化工厂落地 [2] - 创新"普惠入园"行动提升老旧厂房抵押率,带动"厂房快贷"投放近10亿元 [3] 科技与园区建设 - 推出"善新贷"破解科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题,落地首笔"高质量科技快贷+认股权登记"业务(500万元) [3] - 为GJLK公司提供全省首笔产业园区建设贷款1.68亿元,实际投放1.35亿元,期限达180个月 [4][5] - "粤建通"服务方案支持南海平北智谷机器人产业园,已发放1亿元贷款,后续计划投放4亿元 [5] 产业集群与跨境服务 - 实施"金融链长制",为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产业集群提供全链条支持,累计为27个园区项目授信125亿元 [6] - 通过信保买断融资为家用空调企业提供6亿元资金支持,节省财务费用460万元 [7] - 为金意陶陶瓷集团提供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绿色工厂改造及技术升级 [8] 跨境金融便利化 - 推出"关银速汇"服务,实现报关单电子化处理,提升跨境结算效率 [9] - 开发"小微快易""跨境快贷"等大数据产品,为外贸企业提供无抵押、低利率融资方案 [9][10] - 三水支行设立外汇直联点,提供一站式外汇政策咨询及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9]
房地产承压下住宅规范升级,跨国企业看好中国千亿级隔声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5-14 21:33
市场规模与潜力 - 中国隔声材料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别 [1] - 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下声学领域呈现上升趋势 [1] - 新建商品房面积从18亿平方米降至6亿~7亿平方米但隔声需求提升 [1] - 存量商品房面积超400亿平方米每年更新量近10亿平方米 [2] 政策与标准 - 《住宅项目规范》自5月1日起实施对隔声性能提出系统性要求 [1]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去年10月1日起实施对隔声性提出更高要求 [4] - 楼板撞击声标准从75分贝提升至65分贝以下 [4] - 二星级绿色建筑楼板撞击声需60分贝以下三星级需55分贝以下 [4] 市场需求与痛点 - 住建部调查显示隔音问题在住房建设中排第一 [3] - 超过70%受访者对噪声干扰和隔音差改善需求强烈 [5] - 良好隔音技术成为"好房子"标准体系重要一环 [5] 行业动态与创新 - 亨斯迈跨界进入建筑领域推动从保温到隔声的解决方案 [6] - 亨斯迈研发汽车隔声降噪解决方案并推广至建筑领域 [6] - 上海住宅项目已应用亨斯迈建筑声学系统解决方案并获得国际认证 [7] - 行业研发高性能低成本隔声产品增量成本从每平方米100元下降 [7] 跨国企业布局 - Robust Details CEO认为中国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可能性 [7] - 跨国企业对加码投资中国保持开放态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