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

搜索文档
钧达股份正式开启招股,将成光伏电池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1:15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披露H股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港股招股程序,计划发行63,432,3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6,343,300股),国际发售占90%(57,089,000股)[1] - H股发行价格区间初步定为20.40港元至28.60港元,预计2025年5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 - 此次港股上市被视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将借助港股市场走向更大的资本市场舞台[1] 资本市场关注度 -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正值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与新能源赛道估值重构的特殊节点,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1] 机构持仓情况 - 公司成为社保基金重仓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持股比例达4.48%,显示机构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2] - 社保基金通常选择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的公司,暗示公司后续可能迎来估值提升机会[2]
港股IPO周报:纳芯微等多家A股公司递表 钧达股份通过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4-27 12:19
港股新股资讯概览 - 本周共有8家公司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 [3] 递表公司详情 德镁医药有限公司 - 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排名首位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1.06亿元人民币 [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向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342.73亿、402.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21.00亿、17.88亿元人民币 [4] 和辉光电 - 全球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2-2024年累计销售量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人民币 [5]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有六款自研siRNA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涉及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超过20个临床前资产 [6] - 2023-2024年度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2.82亿元 [6] 纳芯微 - 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3亿元人民币 [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03亿、56.52亿、69.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65亿、5.65亿、6.77亿元人民币 [8]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在中国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排名第一,按收入计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2.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0.83亿元人民币 [9] 三只松鼠 - 中国最大的线上坚果零食企业 [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4.08亿元 [10] 通过聆讯公司详情 钧达股份 - 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2024年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人民币,年内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人民币 [11]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内地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2024年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1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人民币 [12]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截至2024年底门店突破9176家同比增长17.8%,99.7%为加盟店,2024年GMV为107.36亿元同比增长10.3%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3.29亿元 [14] 招股公司详情 博雷顿 - 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格18港元,预期2025年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5]
钧达股份更新“三战”港股进度条,一季度仍未扭亏
第一财经· 2025-04-23 20:43
上市计划 - 公司第四次董事会审议通过H股全球发售及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事宜 [1] - 公司已于2025年4月15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并于同日刊登申请资料 [1] - 此次为第三次冲击港股上市 前两次分别于2024年2月和10月递表但均未成功 [1] 募资用途 - 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中东阿曼电池项目 [2] - 阿曼项目首期5GW产能投资规模约2.8亿美元 预计2026年启动商业生产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06亿元 较去年同期盈利1975万元暴跌636.04% [3] - 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单季亏损 2024年全年亏损近6亿元 [3] - 业绩亏损主要受行业去产能和产业链价格下跌影响 [3] 行业背景 - Topcon电池片市场主流成交价2024年下跌约40% [3] - 新能源企业赴港上市以体量大且国际化需求迫切的行业龙头企业居多 [2] - 光伏等细分领域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 企业普遍亏损或利润下滑 [2] 公司业务 - 公司原以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起家 四年前通过收购捷泰科技跨界光伏 [4] - 截至2024年底拥有44GW TOPCon电池产能 P型落后产能已于2023年底计提减值8.9亿元 [4] - 2024年电池产品出货33.74GW 位列全球光伏电池片出货排行榜第三 [4] - 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23.85% 较2023年4.69%有较大幅度增长 [4]
钧达股份报考港股上市:业绩持续下滑,负债高企,未满产仍要扩张
搜狐财经· 2025-04-22 18:58
港股上市进展 - 钧达股份于2024年4月2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招股书 [1] - 公司于2024年2月递交上市申请 分别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4月更新材料 [1] - 2024年5月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1] - 本次发行尚需香港证监会及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核准 存在不确定性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光伏电池制造商 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210-N N型TOPCon单晶电池、182/183-N N型TOPCon单晶电池和182-P P型PERC单晶电池 [5]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在专业制造商中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24.7%排名第一 [5] - 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17.9%排名第二 [5] - 截至2024年末光伏电池年化产能为44.4 GW 均为N型TOPCon电池 [5]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99.24亿元 同比减少46.7% 跌破百亿关口 [6] - 2024年净亏损5.91亿元 较2023年净利润8.16亿元由盈转亏 [6] -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110.85亿元和186.11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67.9% [5] - 2022-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和8.16亿元 [5] - 毛利率从2022年11.0%降至2023年9.1% 2024年进一步降至-0.9% [8][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8.72亿元 同比减少49.5% [12] 产能与运营数据 - 光伏电池销量从2022年10.7 GW增至2023年30.0 GW 2024年达33.7 GW [5] - 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95.7%下降至第二季度86.4%、第三季度73.2%和第四季度70.5%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产能利用率降至66.0% 但3月回升至78.8% [11] - 2024年6月停止生产P型PERC电池 [10] 财务结构指标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26.16亿元 较2023年末26.50亿元减少0.35亿元 [12] - 2024年末流动负债63.77亿元 非流动负债61.80亿元 负债总额125.72亿元 [12] - 资产总额164.59亿元 资产负债率76.4% [12] - 2022-202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1%和73.7% [12] - 流动比率从2022年0.8改善至2023年1.1 2024年保持1.0 [9] 海外拓展计划 - 计划募资建设年化产能5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预计2026年投产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销售比例达58.1% 较2024年第一季度11.6%大幅提升 [11] - 境外销售毛利率普遍高于境内 2024年第四季度境外毛利率5.1% 境内为-4.7% [11]
光伏电池专业制造商「钧达股份」通过聆讯,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
新浪财经· 2025-04-22 18:38
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招银国际和德意志银行 [1] - 公司已于2017年在A股深交所上市,代码为002865.SZ [2]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N型TOPCon电池和P型PERC电池 [1] - 公司于2021年9月收购捷泰科技,转型进军光伏行业,并于2022年3月结束汽车塑料配件业务,专注光伏电池业务 [2] - 公司引领全球光伏电池行业从P型PERC电池向N型电池转型,实现成本效益高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为99.24亿元,同比下滑46.7% [1][4] - 2024年净亏损1.66亿元,转盈为亏 [1]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9%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约为12.15亿元、16.96亿元、-0.85亿元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约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约为10.96%、9.11%、-0.86%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率分别约为7.41%、4.38%、-5.96% [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为7.8亿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账上现金37.7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11.8亿元,存货5.5亿元,贸易应收8.5亿元,贸易应付39.8亿元 [4] 产品价格 - 2022年、2023年、2024年N型TOPCon电池平均售价分别为1.14元/瓦、0.67元/瓦、0.31元/瓦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P型PERC电池平均售价分别为1.06元/瓦、0.75元/瓦、0.32元/瓦 [4] 市场份额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中,公司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24.7%,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中,公司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17.9%,排名第二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和一体化制造商中,公司N型TOPCon电池市场份额约为7.5%,光伏电池市场份额约为5.6% [2] - 2023年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达544.9GW,公司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5.5% [6] - 2023年及2024年,专业制造商的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分别达234.3GW及188.0GW,公司于2023年排名第四,2024年排名第二 [8] 募资用途 - 本次发行所募资金将用于兴建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技术研发、海外销售业务等 [1]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光伏电池市场规模按出货量计达605.4GW [4] - 全球对以太阳能为主要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稳步增长,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太阳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4] 同行业公司对比 - 隆基绿能2024年上半年电池对外销售2.66GW,同比下降19% [9] - 爱旭股份2024年上半年PERC电池销售量12.84GW,TOPCon产能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N型ABC组件出货1.62GW,同比增长232% [9] - 隆基绿能上一财年营业收入1294.98亿元,净利润106.87亿元,毛利率18.26%,净利率8.25% [10] - 爱旭股份上一财年营业收入271.7亿元,净利润7.57亿元,毛利率16.49%,净利率2.79% [10] - 公司上一财年营业收入186.11亿元,净利润8.16亿元,毛利率9.11% [10] 股权结构 - 杨氏家族通过海南锦迪持股20.35%,陆小红女士持股2.31%,前两者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合计持股22.66% [11] - 上饶开发区持股9.73%,捷泰科技雇员持股平台海南展宏持股2.39% [11] 中介团队 - 公司中介团队共计10家,其中保荐人3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一般 [13] - 公司律师共计2家,综合项目数据一般,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一般 [13]
上港股,能解决TOPCon电池龙头的焦虑吗?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1 16:16
公司概况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金融、招银国际及德意志证券亚洲,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1] - 公司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关键环节 [1] - 公司在N型TOPCon电池及P型PERC电池等主流光伏电池技术上保持较强竞争力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在专业制造商中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17.9%排名第二 [1] - 这一成绩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1]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110.857亿元增长至2023年186.11亿元,2024年下降至99.24亿元 [1] - 净利润2022年为6.17亿元,2023年增长至8.16亿元,2024年净亏损5.91亿元 [1] - 业绩波动主要归因于光伏电池市场价格波动,特别是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全行业价格持续下跌 [1] 行业前景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光伏产业作为重要新能源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3] - 未来几年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将持续上升,将直接带动光伏电池市场需求 [3] 公司优势 - 公司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断推动光伏电池降本增效 [4]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研发先进技术及拓展海外销售业务 [4] 竞争环境 - 光伏电池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且迭代迅速,众多竞争对手可能更为成熟、资源更丰富或适应能力更强 [4] - 部分竞争对手拥有更悠久经营历史、更高品牌知名度及更广泛客户基础 [4] 技术风险 - 光伏电池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频繁,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现有生产设施和产品可能面临过时风险 [4] 供应链风险 - 硅片及银浆是主要原材料,其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 [4] - 若无法及时以合理价格获得充足原材料,将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