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属于蒋凡的“胜利”
36氪· 2025-09-15 10:2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淘宝闪购于2025年5月上线 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突破3亿[5] - 高德扫街榜于2025年9月10日上线 对标大众点评并宣称"永不商业化"[5] - 公司聚焦AI+电商主战场 未来三年将分别投入3800亿元发展AI+云科技平台 500亿元发展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22] - 2024年加速甩卖非核心资产包括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 专注电商与云计算业务[19] - 2024年11月整合核心电商业务成立电商事业群 涵盖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和闲鱼[20] 组织架构与人事变动 - 蒋凡于2024年11月出任电商事业群CEO 向集团CEO吴泳铭汇报[20] - 吴泳铭于2023年6月接任集团CEO兼董事长 被视为马云意志的执行者[16][17] - 蒋凡2022年接管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2023年重回阿里合伙人 2024年进入合伙委员会成为最年轻决策层成员[11] 市场竞争态势 - 淘宝闪购直接挑战美团即时零售业务 美团在2025年Q1财报中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应对竞争[5] - 高德扫街榜上线对标大众点评 美团到店与到家业务同时遭遇阿里狙击[5] - 历史上淘宝与eBay竞争时市场份额从2003年7.8%升至2005年58.6% 同期eBay份额从72.4%降至36.4%[25] 技术发展与转型 - 2024年马云在内网强调AI时代刚到来 公司正当其时[17] - 2025年Deepseek带动AI热潮 阿里通义大模型含金量持续上涨 推动公司从电商向AI科技公司转型[19] - 淘宝闪购旨在建立远近场融合新生态 通过外卖、天猫商家及线下店介入实现线上线下消费边界消融[24] 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 - 公司强调"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在企业文化层面回归马云早期创业精神[23] - 聚焦AI、云计算、电商的饱和式打法延续马云历史关键节点的"All in"策略[23] - 蒋凡以目标导向著称 不注重形式化流程 保持8小时睡眠习惯 偏好简洁会议方式[9]
新华每日电讯整版聚焦“外卖大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09:52
最近一段时间,数以百万的餐饮商家卷入以"补贴"为名的漩涡。在这个当口,许多中小餐饮商家要同时 面对两道选择题:外卖生意,做还是不做?做的话,卷还是不卷? "标价20多元的面,毛利剩一块" "看似是平台出几百亿在补贴消费者,但商家却出了大头。"说话间,李新宇打开了某平台的商家后台, 向记者展示起外卖订单的"B面"。他在河南商丘经营着一家韩餐店,堂食与外卖各占日常流水的一半。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外卖平台企业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外卖大额补 贴活动,使大量餐饮企业陷入"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就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滋生一系列畸形现象。 5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次约谈相关平台,但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仍然此起彼伏,给餐饮市场 带来深刻影响。 正常的市场竞争不应该遏制,但有必要对非理性竞争行为加以引导。"价格战"本质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 竞争,"百亿补贴"或许一时让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骑手增收,但几乎每一轮烧钱大战过后,都伴随 着新的负面效果。而爆单留下的非理性消费、客单利润摊薄、骑手疲于奔命、商品质量与服务下降等后 患,则需要市场和消费者用更长时间消化。 ...
外卖大战“压垮”堂食了吗?多家门店称营业额少一半
搜狐财经· 2025-09-15 00:35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外卖入局引发行业价格战 美团加大补贴力度 淘宝闪购正式发布并带动饿了么重新参与竞争 [2] - 价格战导致外卖订单激增 美团二季度日均单量超6400万单 淘宝闪购日活用户超2亿 京东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0% [2] - 消费者获得显著价格优惠 出现1元奶茶和10元以内饭菜 部分消费者采用"线上下单+门店自提"方式获取更低价格 [2][8] 堂食业务受冲击情况 - 餐饮门店堂食收入大幅下滑 广东咖啡简餐店6月堂食收入较5月减少1万元 北京超半数受访商家确认堂食受影响 [3][4] - 轻快餐品类受损最严重 灌汤包/面条/麻辣烫等品类堂食减少约50% 重正餐品类(烤肉/火锅/烤鸭)受影响较小 [4][5] - 纯堂食门店面临生存危机 北京三里屯日式拉面店营业额下降50% 部分商家因无法适应竞争环境选择关店 [14][15] 平台补贴机制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力度持续加大 淘宝闪购发放15减14/15减12优惠券 美团提供38减18等大额补贴券 [10][11] - 商家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40元美团订单实收仅22元(为标价55%) 部分商家外卖实收金额低于堂食毛利 [4] - 补贴成本主要由商家承担 某店6月营收37000元中补贴支出达21000元(占比56.8%) 1600单月订单仅能覆盖运营成本 [8] 餐饮商业模式变革 - 外卖与堂食价差导致消费行为改变 消费者优先选择外卖 次选自提 最后考虑堂食 出现"店内点外卖自提"现象 [8] - 小型独立餐厅处于竞争劣势 缺乏连锁品牌的规模优势和定价灵活性 难以平衡折扣与利润关系 [6] - 行业可能向两极分化发展 高端堂食餐厅/重体验品类/标准化连锁快餐将主导市场 小型路边店生存空间被压缩 [17] 季节性经营挑战 - 传统餐饮旺季表现反常 夏季原本是堂食高峰期但今年被外卖冲击 商家担忧秋冬季节经营将更加困难 [15][16] - 部分商家面临生存危机 预计9月份可能出现关门潮 行业淘汰速度加快 [16]
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是什么?
虎嗅APP· 2025-09-13 21:19
以下文章来源于杂乱无章 ,作者陈昌 杂乱无章 .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杂乱无章 ,作者:陈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近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当前最大的时代红利,是如今是普通人躺平成本最低的年代。" 从理性上来说,我没法否认这句话。此时此刻,我正喝着淘宝闪送的 3 块钱奶茶,吃着美团满 28 减 18 的炸鸡敲键盘,这样的时代上下五千年确实是头一遭。 但从感性来说,我没法称赞这句话。 因为我知道,我付出的成本,就是其他人的收入。 总有很多瞬间,让我没办法为自己占了便宜沾沾自喜: 在我开门发现给我送奶茶的是一位孕妇外卖员时; 在我叫了一位家政阿姨,发现她化着好看的妆,得知她曾经开了5家美容院时; 在我前几天和网约车司机聊天,得知他是在裁员后开车出门假装上班时; 在我楼下摆摊的摊主38度还戴着口罩,意识到他们可能不只是为了食品卫生,更是因为害怕被以前 的同事和朋友认出来时; 这些瞬间似乎总在提醒我:躺平成本低,既可以说是最大的红利,也可以说是其他所有红利消失的原 因。 二 就拿便宜外卖来说,背后是很多人的不高兴。 骑手不高兴。《晚点LatePost》的报道里,一组数据 ...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本地生活流量入口大战
钛媒体APP· 2025-09-13 10:01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 公司于9月10日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剔除非真实点评 以"AI+真实高分"提供决策支持 [2] - 同步发放2500万张大额品质外卖消费券 覆盖必吃榜 黑珍珠 高星酒店及宝藏小店等优质堂食餐厅 [2] - 服务已覆盖超1400家2025必吃榜餐厅 近30家2025黑珍珠餐厅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 [2] - 页面展示商家点评评分与评价 关联必吃榜 连锁 老店等标签 填补外卖决策信息缺口 [2] 平台扶持与流量引导策略 - 重点推荐周边高分小店 社区店及夫妻老婆店 发放堂食商家外卖消费券鼓励下单 [3] - 美团此前为优质餐饮小店发放最高5万元助力金 外卖业务启动堂食提振计划 向全量会员发放进店消费券提升客流量与营业额 [3]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加剧 - 阿里巴巴同日发布高德扫街榜 宣布永不商业化 并发放超10亿元补贴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带去1000万新增客流 [5] - 大众点评内部无商业化指标压力 重点聚焦用户体验 与美团偏重消费的定位形成差异化 [6] - 必吃榜评选基于3.63亿条评价 从600多万商户中遴选3091家餐厅 近三成商户因评价真实性不达标被淘汰 [6] 到店业务财务表现与流量价值 - 2021年美团到店 酒旅业务经营利润率达43.3% 显著高于外卖业务的6.4% [7] - 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 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35.4% 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0.9% [7] - 2024年二季度到家和到店业务佣金及在线营销服务收入385亿元 占集团总收入58.9% [7] - 大众点评过去一年累计3.63亿条真实评价 日均带图评价浏览量同比上升11% 优先查看差评用户数同比提升36% [7] 行业竞争态势与投入规模 - 外卖大战已持续七个月 从补贴大战 骑手争夺延伸至流量入口布局 [8] - 美团 京东 淘宝闪购三家平台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补贴 [8] - 美团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同比减少115亿元 跌幅75.6% 销售成本及经营开支增幅达35.6% [8] - 高盛预计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30% 竞争强度提升至新水平 [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核心 - 用户决策模型转向"三角验证" 从兴趣种草到真实评价核验再到多维度对比 [9] - 流量入口争夺成为本地生活市场竞争的关键节点 [7][9]
京东、淘宝围攻“到家”,美团利润暴跌96.8%,“到店”又被高德“挑战”
36氪· 2025-09-12 19:16
核心观点 - 美团面临来自高德地图、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在到店和到家业务的双重竞争 导致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96.8% 公司通过增加骑手补贴和营销开支应对竞争但利润率承压 [1][2][5][7] - 外卖行业竞争从价格补贴延伸至骑手福利保障体系 美团、京东外卖和饿了么均推出骑手养老保险、职业伤害保险和季节性补贴等措施 [3][4] - 高德地图凭借导航数据和AI技术推出"扫街榜"覆盖全国160万商家 直接挑战美团到店业务 阿里同时通过"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争夺线下客流 [1][6] 美团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但期内溢利仅3.65亿元同比减少96.8% 经调整EBITDA27.82亿元同比减少81.5% [1]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成本614亿元同比增长27% 收入占比从58.8%提升至66.9% 主要因骑手补贴提高和业务扩张 [2] - 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同比增长51.8% 收入占比从18%提高至24.5% 主要因应对竞争增加推广和用户激励开支 [2] -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该业务将出现大幅亏损 [7]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外卖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且企业承担全部成本 6-8月及12-2月期间提供季节性专项补贴 [3] - 饿了么通过算法协议确保骑手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并计划2025年底实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补贴全国覆盖 [4] - 高德地图每天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 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其扫街榜已覆盖300个城市的87万家餐厅 [6] 业务数据指标 - 美团服务7.7亿用户和1450万年活跃商户 月均连接336万骑手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3]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团高频骑手平均收入7230至10100元 较2024年末增长12% [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第二季度佣金收入249.51亿元同比增长12.9%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35.47亿元同比增长10.5% [7]
淘宝闪购创造超百万新就业获全总调研组肯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8:22
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现场 9月11日,全国总工会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工作现场交流会在上海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以 来,全国工会以开展2025年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为抓手,重点推动平台企业开展算法协商,取得积 极进展,目前已有15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工作范围,协商成果预计将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 人。 当天,全总调研组走访调研饿了么总部,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平台算法应用和劳动规 则向善透明举措、平台骑士就业及发展等情况。 饿了么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肖水贤介绍,在各级工会指导下,饿了么平台以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为牵 引,推动算法向上向善,"让算法有温度"切实落地为保障骑士权益的实际行动。 其中,围绕"衣食住行用"做好骑士服务,饿了么已经在全国范围建设了十余万座骑士驿站、为骑士提供 实惠可口的骑士餐、在多个城市推出"一站式服务"骑士公寓等,通过一系列举措优化骑士休息、工作体 验和安全保障。 为了致敬和激励城市骑士,阿里和蚂蚁旗下的20多个品牌还共同推出"城市骑士·橙意计划",通过专项 资金加码重奖骑士群体的爱心善举,也更有力地支持遭遇危困的骑士家庭,包括专项奖励 ...
重回线下重回线下重回线下!零售行业再次站在了1999年 | 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9-12 18:06
外卖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补贴激增导致增收不增利成为阿里、美团、京东财报共同特征 [1] - 外卖市场为存量市场 低价补贴仅能短期提升下单频次 长期存在天然消费频次上限 [2] - 美团、阿里表态对外卖补贴保持克制 京东未进行进攻性表态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1] 行业盈利水平 - 全球外卖行业净利润率算数平均值仅2.2% 美团2024年净利润率为2.8% [2] - 京东提出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不超过5%的目标 但行业实际盈利水平较低 [2] 竞争战略差异 - 美团以需求端为核心 通过配送能力串联家庭 战略方向为全球化+全品类 [6] - 京东从供应端出发 聚焦供应链建设 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小厨"并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 [7] - 阿里以电商为核心 通过高频带低频 打造"商品+服务"大消费生态 [8] 即时零售市场布局 - 即时零售市场处于快速增长卡位赛阶段 主打"全"和"快" 满足即得性需求 [4] - 淘宝闪购每1元消费券可带动6.76元额外消费 [4] - 美团将战略从"食物+平台"升级为"零售+科技" 认为零售终局是万物到家 [6] 三大战役分析 - 骑手之战:各家持续招募骑手 将配送时间拉近30分钟决赛圈 基于奶茶等低价标品打全国战 [10] - 补贴之战:借助补贴培养用户习惯 美团京东战况最激烈 阿里后起发力为大消费生态引流 [11] - 品类之战:从即食零售到即时零售 用可复用配送能力链接用户与产品 搭建"货找人"销售网络 [13] 技术应用与未来趋势 - 基于大数据分析预判用户需求 双十一大件商品能实现当日达因物流提前启动 [17] - 智能体未来将帮助用户完成产品购买 如冰箱检测缺货自动下单 [18] - 无人配送是长期方向 需解决智能驾驶技术渗透和终端配送问题 [18] - 高德扫街榜可能基于"高德数据+AR设备"打造线下零售搜索引擎 成为线下流量入口 [19][20] 市场格局展望 - 即时零售主战场将向多品类扩展 包括消费电子、零食、家居家电等 [4][14] - 美团可能相对克制 京东转向供应链建设 阿里将持续打出新牌 [12] - 线下零售生态有望反向影响线上 迎来重大重构 [14]
从IP衍生到生意增长,快手短剧联手京东外卖给出情绪消费共振范本
搜狐财经· 2025-09-12 13:22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广告主面临流量竞争加剧、触达成本高、用户注意力碎片化的困境 [3] - 短剧赛道成为优质且具有性价比的新流量阵地 潜力不断释放 [3] - ROI成为品牌持续加码的关键 驱动行业探索短剧与营销更深度高效的融合方式 [3] 案例《小美满》内容分析 - 国民级IP小系列首部衍生短剧 由快手星芒短剧与好有本领共同出品 倪虹洁主演 [4] - 延续柠萌影视小系列IP叙事风格 融合都市家庭、两性情感、女性成长元素 [4] - 全剧20集篇幅 讲述三婚单亲妈妈重组家庭故事 开播后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4][10] - 以现实主义笔触描摹生活温度 通过"招聘家人"新奇设定和家庭协议等剧情锁住观众目光 [8][10] - 主演倪虹洁呈现从单身母亲到自我觉醒的深刻演绎 徐凯鑫展现角色双面张力 [11] 品牌营销整合策略 - 京东外卖独家冠名该剧 与即时消费赛道高度契合 [4] - 品牌巧妙融入剧情关键节点:女儿下单鲜花道歉、主角购买早餐解决冲突、回忆外出就餐时光等情景 [12][14] - 通过人物使用APP操作、外卖小哥服务细节和台词强化品牌认知 避免生硬广告反感 [14] - 快手平台提供站内转化组件 用户可跳转至京东APP领取优惠券即时下单 实现无缝消费闭环 [14] 平台数据与行业表现 - 2024年快手商业化短剧合作数量超180部 客户数量激增至33家 增长175% [17] - 合作剧目数从29部跃升至135部 增长率达365% 品牌短剧复购率达到38% [17] - 电商行业合作品牌数增长200% 食品饮料行业增长300% 大健康领域实现400%跨越式增长 [17] - 京东作为持续稳定合作伙伴 合作范围覆盖新百货、汽车、买药、3C等业务板块 [17] 平台生态与竞争优势 - 快手建立效果评估方法 提供数据支持和效果反馈 构建内容生态激励创作者深耕精品 [19] - 探索明星创意短剧、场景包植入、品牌定制短剧、超前点映模式等灵活招商方式 [20] - 从零到一搭建内容生产到营销变现闭环 打造全新内容营销版图 [19]
消费维权怎么操作?常见投诉流程梳理
新浪财经· 2025-09-12 11:06
电商平台有"先行赔付",外卖、打车软件有订单申诉入口。支付纠纷还可以直接向支付宝、微信支付或 银联投诉。大部分小额问题,其实在这一步就能解决。 买到的电器到货就坏了,商家却拒绝退款;培训课没开齐,退费申请迟迟没有结果;网购食品变质,客 服只愿意补偿优惠券……这些场景都很常见。很多人不是不想维权,而是卡在一个问题上:到底该怎么 走流程? 维权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按顺序操作,就能让问题逐步推进。 第一步:留好证据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订单号、支付凭证、聊天记录、发票照片,都是后续投诉的关键。缺少证 据,投诉就容易停在第一步。 第二步:先走平台内部 第六步:最后的法律保障 如果商家依旧拒不履行责任,可以考虑小额诉讼。流程简化,成本不高,部分地区支持网上立案,适合 金额不大但商家态度恶劣的情况。 结语 消费维权并不是无从下手。只要掌握好顺序和渠道,就能避免走弯路,把问题一步步推进下去。 责任编辑:孙晓明 第三步:升级到监管部门 如果平台处理无果,可以走制度化渠道。12315 全国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官网 www.12315.cn、热线、微信小程序)是最常用的入口,投诉会被转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