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消
icon
搜索文档
餐饮业卷生卷死的当下,麦当劳如何用AI突围
虎嗅· 2025-07-31 16:25
走进麦当劳门店,自助点餐机和取餐柜早已成为日常配置,点餐、支付、取餐等环节,顾客几乎可以全自主完成,流程顺畅高效。 面对7000多家门店、20万+员工、3亿+会员的庞大体量,麦当劳的数智化必须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支撑海量业务并创造价值? 2020年,陈世宏加入麦当劳,围绕"客户为中心",绘制了数字化战略的蓝图并带领团队顶住压力,打通各渠道统一构建了面向消费者,涵盖前、中、后台的 数字化平台。 麦当劳CIO陈世宏 不止前端门店,数字化及AI早已渗透到麦当劳业务的方方面面。比如消费者点单时,系统会根据偏好做推荐,门店库存、员工排班靠算法动态优化,供应 链上每笔订单,也都有AI在参与调度。 这背后是麦当劳持续多年的数智化探索。在运营复杂、人力密集的餐饮零售行业,如何用技术解开"人货场"的死结,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难题。 正因如此,一场聚焦AI落地的走进麦当劳活动,才吸引了优衣库、星巴克、迪卡侬、沪上阿姨等多个头部零售消费品牌数智化高管齐聚麦当劳上海总部。 7月23日,这场由虎嗅智库与阿里巴巴瓴羊、阿里云共同发起的,主题为"AI时代,重塑数智增长新引擎"的闭门交流会在上海麦当劳中国总部落地。 活动当天,来自餐饮、快消、 ...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25世界500强出炉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31 08:30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1]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政策连续性有助于平稳度过经济结构调整期 [1][2] 育儿补贴政策 - 8月下旬起开放申领 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3岁以下婴幼儿可获每年3600元补贴 中央财政承担约90% 今年预算安排900亿元 [3] - 补贴制度2025年正式实施 覆盖法律允许生育的婴幼儿 通过互联网支付等便利渠道发放 [3][4] - 经济因素仅为生育率下降原因之一 教育看护压力等育儿焦虑仍需系统性解决 [4] IMF经济展望 - IMF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至4.8% 全球今明两年增速预测分别调高0.2%和0.1%至3.0%和3.1% [5] - 美国今明两年增长预期1.9%和2% 欧元区上调至1%和1.2% 贸易冲击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性 [5] - 中国上半年出口保持高增长 内需缓慢修复 全年GDP有望实现5%目标 [6] 国有企业经营 - 上半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2% 利润总额降幅扩大至3.1% 资产负债率微增至65.2% [8]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降幅达7.6% 传统行业占比高导致结构性压力突出 决策机制影响市场应变能力 [8][9] - 转型方向聚焦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 需创新工具引入社会资本 转变重规模轻效益的发展思路 [9] 世界500强榜单 - 500强企业总营收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1/3) 华为重返前100 拼多多排名上升幅度最大(至266位) [10] - 科技企业中英伟达排名从222跃升至66 苹果下滑至第8 中国电商巨头排名整体提升 [10] - 中美企业数量占比过半 中国企业在营收利润上仍有差距 近八成上榜中企集中于三大城市群 [11] 宝洁业绩表现 - Q2净销售额增长2%至208.9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15%至36.2亿美元 护理产品部门涨价4%推动利润增长 [12] - SK-II等美妆产品大幅提价稳定销量 计划通过人员优化和产品线削减降低成本 [13] 短视频音乐侵权 - 法院判定未经授权使用20秒背景音乐构成侵权 判赔1000元 侵权认定与使用时长无关 [14] - 版权方可批量诉讼维权 短视频点击数可能增加赔偿金额 需重视音乐授权合规性 [15] 股市动态 - 沪指涨0.17%至3615点 成交额1.84万亿元 影视股领涨 婴童概念股午后反弹 超3500只个股下跌 [16] - 板块轮动特征明显 局部行情主导 3600点后多数个股面临调整需求 [17]
宝洁涨价,美消费经济拉响警报,消费者纷纷缩减开支
环球时报· 2025-07-31 06:52
核心观点 - 美国消费品价格因关税冲突和不确定性持续上涨 多家知名消费品牌宣布提价计划[1] - 宝洁公司受美国关税影响利润将减少10亿美元 旗下约25%商品将从下月开始涨价[1] - 消费品牌提价叠加消费者缩减开支 行业面临增长压力[2] 行业影响 - 宝洁旗下拥有帮庭厨房纸巾 汰渍洗衣粉等知名日用消费品 其销售状况被视为美国消费经济晴雨表[1] - 知名运动品牌耐克 大卖场沃尔玛和百思买以及汽车品牌福特和斯巴鲁等也表示将上调价格[1] - 自4月初以来宝洁股价累计重挫19% 雀巢大跌20% 金佰利与百事分别下跌11%和7%[2] - 折扣店和仓储式卖场整体销量增长不错 但服装和鞋类商品开支明显疲软[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因收银台高额账单望而却步 预算吃紧缩减开支[2] - 大多数消费者盯着打折购买便宜货 折扣广告能帮助引流并增加销量[2]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消费者开支整体略显疲软[2] 成本与通胀预期 - 宝洁旗下各个品类产品涨价幅度约5%上下[1] - 关税 通胀 利率乃至政治和社会分裂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减少对商品支出[1] - 前期商家为应对关税提前大量进口囤货 潜在涨价潮延缓至今年晚些时候[3] - 通胀影响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逐渐显现[3]
WAIC现场,消费企业成 AI 落地 “显眼包”
虎嗅APP· 2025-07-30 23:00
快消巨头的AI应用 - 伊利通过动态数据大屏实时展示AI供应链系统并售卖产品 [6] - 飞鹤首次参展WAIC,展示AI如何优化奶粉安全与营养,包括奶牛健康监测和饲喂方案优化 [6] - 联合利华推出"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覆盖原料筛选到产品开发,已构建六大AI模型 [6] - 百事可乐与智元机器人联合打造人形机器人百事酷宝和百事蓝宝,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 [6] - 快消领域的AI探索仍多停留在表面,与产品关联度较弱,消费者感知有限 [8] 智能眼镜的时尚化转型 - 智能眼镜展区成为WAIC热门区域,产品设计转向轻量化和个性化 [10] - Halliday Glasses采用明亮色调,重量控制在35克以内,首发价2499元 [10] - 阿里夸克AI眼镜整合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等功能,镜腿可折叠设计 [12] - XREAL和Rokid分别主打专业沉浸感和全智能生活助手定位 [13] - AI眼镜尚未出现百万级爆款,行业仍处于0到1的初级阶段 [16] 户外运动与美业的AI创新 - AI健身设备如"AI私教镜"能实时纠正用户动作,提供3D动画演示 [19] - 傲鲨智能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定价万元内,可减轻腿部负担 [20] - 静博士的"AI皮肤检测机器人"1分钟内生成个性化护肤方案 [20] - 蜜度科技的AI办公新品聚焦效率提升,快手可灵AI升级多项创作功能 [21] - 博涛科技的"巨神AI超级智能体"具备强大交互能力,已签署5个城市合作项目 [21] AI与消费的融合趋势 - AI正从技术名词转变为消费日常,渗透快消、智能硬件、运动、美业等多个领域 [3][5] - 消费品牌在AI展区中显得特别,展示从硬件终端到场景服务的全面渗透 [3] - AI与消费的对话正在摆脱"理工男"标签,但部分领域探索仍显表面 [3] - AI融入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产品如何融入生活的可能性,而不仅是技术本身 [22]
WAIC现场,消费企业成 AI 落地 “显眼包”
虎嗅· 2025-07-30 21:36
从货架上的饮料到指尖的眼镜,从办公软件到户外潮玩,AI想以 "润物细无声" 的姿态,把 "智能" 从硬核的技术名词变成消费日常。 2025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最后一天,7万多平的展馆,依旧人潮汹涌。一众消费品牌在满目机器人和机械臂跳舞的AI 展位现场里显得格外特别。从 快消巨头到美妆科技企业再到运动品牌,从硬件终端到场景服务,AI也想沿着消费链路全面渗透。 但在热闹的机器人和大模型之外,这场消费链路的推进,并非那么容易。AI与消费的对话正在逐渐撕掉 "理工男" 标签,只是部分领域的探索仍显表面。融 合之路,道阻且长。 快消巨头的AI首秀 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消费市场后,带来的变革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的功能升级,而是技术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耦合。快消品不再是冰冷的货架商品,智能硬件 跳出了参数堆砌的窠臼,谁都想用AI编织一个消费网络雏形。 虎嗅在现场了解到,在本次展区中,传统乳业巨头伊利在一进场的一楼入口通过动态数据大屏实时展示AI供应链系统,同时售卖产品。 飞鹤今年则是首登人工智能大会,展区围绕"AI如何让奶粉更安全、更营养"——在北纬47°黄金奶源带的牧场里,奶牛佩戴的"智能手表"实时传输健康数 据,SC ...
中金 | “革新开放2.0”:越南重构增长范式
中金点睛· 2025-07-29 07:46
越南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越南实际GDP同比增长8.0%,创2023年以来最高二季度增幅,领先东南亚其他经济体 [2][7]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7.5%(2024年同期6.6%),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强表现,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增长8.3%和8.1% [2][7] - 工业生产保持强劲,上半年同比增长9.2%,其中汽车(+70.2%)和电视(+21.9%)行业为主要增长动力 [7] - 政策利率维持在4.5%,上半年通胀率同比上涨3.3%,货币对美元年初至今贬值2.4% [7] 贸易与关税动态 - 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关税从4月的46%降至20%,越南承诺对美国产品实施零关税 [3][22] - 越南相较其他制造业国家存在显著关税优势:比老挝低20个百分点,比泰国和柬埔寨低16个百分点 [23]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出口同比增长14.4%,对美出口增长28.3%,占越南出口总额的35% [8][26] - 美国贡献上半年越南出口增加值的57.4%,但边际增量可能见顶 [26] 政策改革进展 - 越共中央围绕四项突破性决议(第57/59/66/68号)推进"革新开放2.0"改革 [4][31] - 7月1日实行两级行政架构,预计精简8万个政府工作岗位 [9] - 改革聚焦法律框架、税收激励、信贷准入及土地政策,目标2025年GDP增长8.3-8.5%,2026-203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6月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 [10] 资本市场表现 - 越南指数7月15日达1,474点,为2022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年内上涨14.9%领跑东南亚 [5][34] - 外资从持续净卖出转为净买入,7月前10日净流入3.39亿美元 [5][34] - 前瞻市盈率为2025年11.9倍、2026年9.9倍,市场流动性大幅增加 [34] - 重点板块包括消费、工业物流、银行业、商业地产和券商股 [5][37][38][39] 行业与板块机会 - 消费领域龙头企业受益于打假政策及电子发票新规,市场份额有望集中 [38] - 工业物流板块因关税优势及外资情绪回暖具备上行动能 [38] - 银行业将受益于16%的信贷增长目标,商业地产受中小企业扩张需求支撑 [38] - 券商股因新增100万股票账户(总户数突破1,020万)及市场活跃度提升而受益 [39]
单场观看人次超千万,达人品牌集体涌入,谁在把团播当“抖+”薅?
36氪· 2025-07-23 18:40
团播现象概述 - 抖音头部带货主播"广东夫妇"加入团播大军,通过跳扫腿舞等热舞带动直播间流量和销售额显著提升[1][3] - 7月15日"广东夫妇"团播带货蓝月亮洗衣液,累计观看人次达1981万,预估销售额2500万-5000万,创近半年账号观看人次新高[3][4] - 团播形式已席卷抖音平台,包括搞笑达人"奥黛丽厚本"、颜值达人"皮皮皮皮朱"等头部达人纷纷加入,形成跨界联动趋势[5][7] 头部达人团播表现 - "广东夫妇"7月3日联动无忧传媒男团试水团播,首秀观看人次1685万,在线人数峰值29.85万,话题登上抖音热点榜[8] - 颜值达人"皮皮皮皮朱"6月23日与男团"喜悦-X"联动团播,观看人次1199万,在线人数峰值超30万,相关话题播放量1.2亿次[10][12] - 搞笑达人"奥黛丽厚本"自组女团"Baby Snake",7月4日首场团播最高在线人数近7万,7月18日与"锅盖wer"联动直播观看人次达210万[15][17] 品牌商家团播策略 - "东莞鞋王-祈祈平衡鞋"通过高管团播制造反差效果,单条视频点赞量达7.5万,7月12日首场带货直播销售额7.5万-10万[22][24][26] - 无忧传媒男团"宇宙009"与香飘飘合作团播,采用"带货PK"模式,观众购买对应口味产品支持成员,销冠可站C位[29] - 品牌如绝味鸭脖、绿源等通过团播实现"娱乐+电商"结合,主推零食、快消品等低决策门槛商品以提升转化率[27][37] 团播商业逻辑分析 - 团播通过"颜值经济"吸引18-24岁女性受众,与品牌目标用户画像高度重合,如香飘飘、麻辣王子等[31][33] - 抖音平台通过流量倾斜(热搜话题)和幕后撮合(邀请运镜师参与)推动团播生态发展[34] - 团播带货模式短期可快速提升品牌曝光,但长期持续性存疑,多数品牌将团播回放作为低成本二次传播素材[37][40] 行业趋势 - 团播成为直播电商新风口,达人、品牌、平台三方协同形成"娱乐+电商"创新模式,但选品天花板受限于快消品类[35][37] - 该模式仍处于增长期,商业形态未定型,未来可能衍生更多变现路径[40]
「史上最难喝」饮料被炒出天价,全网破防了
36氪· 2025-07-22 21:22
品牌事件 - 农夫山泉红色尖叫因自来水异味传闻被误列受影响企业名单 公司紧急辟谣称余杭无生产基地 [4] - 红色尖叫2004年推出时定位运动饮料 蓝色西柚味和绿色柠檬味占据部分市场 红色款因独特口感被列入"史上最难喝饮料TOP5" [12][15] - 红色尖叫2018年因市场表现不佳逐渐淡出市场 2024年复刻版上线三天售罄并登顶电商平台功能饮料榜首 但公司宣布将永久停产该口味 [17][18] 产品定位 - 红色尖叫2004年研发时主打人参养生概念 目标客群为白领、上班族和脑力工作者 [23] - 产品重启契合当前健康养生消费趋势 中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城市居民年均花费超1000元 18-35岁人群占比达83.7% [22] 营销现象 - 红色尖叫在社交平台引发"复古饮料测评"风潮 博主夸张反应视频获百万点赞 形成"红色尖叫挑战"话题 [24][25] - 二手平台出现溢价销售现象 最高达49元/瓶(原价约5元) 临近过期产品反而更受追捧 10天内某卖家售出7瓶 [28][30][32] - 产品稀缺性被刻意营销 商家使用"最后一批"、"绝版"等宣传语 形成"理财产品"效应 [27][28] 消费心理 - 红色尖叫从"难喝"标签转变为社交符号和炫耀资本 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的方式 [35][36] - 产品下架传闻激发收藏需求 从饮料变为"时代纪念品" 有案例显示价格涨幅达60倍 [37][39][40] - 消费行为体现情感经济学 年轻人追求独特体验和情绪价值 而非产品实际功能 [33][45] 行业观察 - 现象反映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变化 "反套路"消费行为兴起 难喝标签反而成为卖点 [42][43] - 短期热度依赖社交平台传播和稀缺性营销 但产品本质问题可能限制长期发展 [48][49] - 案例显示传统快消品可通过创新营销方式重新激活 但需平衡短期话题与长期产品力 [46][47][50]
LVMH风投基金入股Molli;塔斯汀重组架构或为上市;科赴CEO离职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32
投资动态 - LVMH旗下风投基金LVMH Luxury Ventures对法国针织品牌Molli进行少数股权投资 具体交易条款未披露 Molli成立于1886年 产品包括针织衫和连体衣等 这是Molli重启后首次接受外部投资 [3] - 百大集团将杭州百货大楼南 北楼整体出租给恒隆地产 租期20年 面积4 2万平方米 总租金超30亿元 恒隆地产将享有完全自主经营权 百大集团保留物业产权 该物业现由银泰运营 租期结束后将与在建的杭州恒隆广场联动 [5] 收购动态 - 费列罗以31亿美元收购谷物食品巨头通用磨坊 以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版图 通用磨坊此前在十月成为独立公司 [8] - Zara创始人Amancio Ortega通过家族办公室Pontegadea以1 13亿美元收购巴黎八区一座精品酒店 该酒店占地6000平方米 含90间客房 Ortega目前在全球持有逾120亿美元地产资产 [11] 上市动态 - 塔斯汀进行股权变更和注册资本增加 注册资本从103万元增至1 18亿元 新增股东YAHUIHU 企业类型变更为外商投资 业内认为这是在为香港上市做准备 [13] 门店拓展 - Tiffany & Co 在东京银座开设亚洲最大旗舰店Tiffany Ginza 面积7500平方米 占据6层空间 内含日本首家Blue Box Café 这是品牌被LVMH收购后首次彻底改造外立面 [16][17] 战略合作 - 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方航空达成全面合作 1 6亿星享俱乐部会员可享受联合会员计划 双方将探索"咖啡+航旅"业态互融 [19] 人事变动 - 可口可乐任命Hemant Rupani为印度可口可乐饮料公司CEO Rupani此前在Mondelēz International任职9年 [22] - 科赴Kenvue宣布CEO Thibaut Mongon离职 Kirk Perry接任临时CEO 公司聘请Centerview Partners和麦肯锡评估品牌组合 [25] - 印度联合利华任命Priya Nair为新任CEO 现任CEO龙嘉华将于2025年7月31日卸任 Nair现任联合利华美妆与健康总裁 [29]
潘婷“三分钟奇迹”竟是商标?宝洁商标策略引争议
犀牛财经· 2025-07-16 14:50
品牌营销争议 - 潘婷"三分钟奇迹"系列产品因名称被质疑玩文字游戏登上热搜 消费者发现"三分钟奇迹"是注册商标而非功效承诺 相关说明以小字标注在不起眼位置 [2] - 网友质疑品牌未在广告中明确说明"三分钟奇迹"仅为商标 类似争议在"手打挂面"等产品中也有出现 [3] - 法律人士指出根据《商标法》第十条 带有欺骗性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产生误认的词汇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消费者可投诉或起诉索赔 [3] 行业营销策略 - 宝洁旗下多个品牌采用类似策略 如"炫白LUXE""佳洁士3D炫白"等商标 可能强化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联想 [3] - 快消行业普遍存在注册描述性词汇作为商标的现象 企业借此规避广告法限制同时强化营销效果 [3] - 北京等地已出台新规禁止化妆品广告混淆商标与功效宣传 监管趋严可能促使品牌重新评估命名方式 [3] 潜在影响 -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若品牌继续依赖模糊表述 可能面临集体诉讼或行政处罚风险 [3] - 争议提醒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玩弄文字游戏可能失去消费者信任 [3] - 消费者需更仔细核对产品信息 避免被商标名称误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