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春秋航空、蜜雪冰城、拼多多……为何越低价越赚钱?
36氪· 2025-09-15 1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春秋航空营收103.04亿元同比增长4.35% 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下降14.11% 为国内唯一盈利航司[1] - 同期三大航均亏损:国航亏损18.06亿元 东航亏损14.31亿元 南航亏损15.33亿元 其中国航和南航连续3季度亏损 东航连续22季度亏损[1] - 截至9月10日春秋航空市值521.6亿元 远低于国航1349亿元 南航1100亿元和东航916.2亿元[2] 运营策略 - 采用单一机型战略:拥有92架A320和12架A321neo机型 通过降低座椅厚度使A320载客量增至186座 A321neo达240座 载客量比三大航高10%-15%[4][6] - 2025年一季度客座率达90.6% 显著高于国航78.5% 东航79.1% 南航80.3%[3] - 单位成本控制至0.303元/ASK 同比下降3.5% 销售和管理费用仅1.248亿元和1.485亿元 为行业最低水平[7][8] 盈利模式 - 取消免费餐食服务:三大航人均餐食成本26-30元 春秋航空通过餐食收费每航班节省约3400元成本[8] - 严格行李收费政策:30公斤行李托运费达450元 相当于机票价格的40% 2024年辅助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4.4% 占总营收5.2%[9][14][19] - 直销比例超90% 大幅降低分销成本 红眼航班占比35% 利用非黄金时段降低起降费用[8][23] 行业对比 - 2024年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滑超10% 春秋航空票价降幅仅5% 低于国航9% 东航11% 南航8%[3] - 采用窄体机战略:A320机型成本更低 调度更灵活 相比三大航宽体机在国内航线更具成本优势[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14000件投诉 主要涉及行李托运和退票手续费问题[16] 商业模式定位 - 低价策略契合消费降级趋势:国内价格敏感用户达6.8亿 春秋航空票价仅为同行50%[21][23] - 人机比35:1 运营效率超行业均值40% 维修成本降低30%[23] - 与蜜雪冰城、拼多多构成低价商业典范:分别通过供应链整合、产地直连和数字化改造实现成本控制[23][24]
【转|太平洋食饮-古茗深度】平价茶饮之王,供应链打造下沉市场领跑者
远峰电子· 2025-09-14 20:4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平价现制茶饮品牌 也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 成立于2010年 目前门店突破万家[3]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三阶段:2010-2012年为创立与起步阶段 2013-2017年为扩张与升级阶段 2018年至今为发展与突破阶段[3]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现制果茶、奶茶和咖啡 产品主要集中在10-18元价格带[4][5] 财务业绩 - 2021-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8亿元、55.6亿元、76.8亿元、87.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26.1%[12] - 2021-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3.7亿元、10.8亿元、14.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19%[12] - 2021-2024年公司GMV总额分别为105.93亿元、140.04亿元、192.14亿元、223.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28.3%[12] - 公司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2024年净利率为16.99% 较2023年提升2.7个百分点[14] 门店运营 - 2021-2024年公司国内门店数量分别为5694家、6669家、9001家、9914家 复合年增长率为20.2%[8] - 公司门店主要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市场 2024年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3%/17%/29%/27%/24% 二线及以下市场占比达80%[8] - 公司采用区域加密扩张策略 已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8个省份达到关键规模(门店超500家) 这些省份贡献2023年GMV的87%[10] 产品策略 - 公司产品覆盖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咖啡饮品及其他 2024年前三季度果茶/奶茶/咖啡饮品销量占比分别为41%/47%/12%[6] - 公司具备快速产品迭代能力 2021/2022/2023/2024年前九个月分别推出94/82/130/85款新品[5] - 公司前三大单品GMV占比不足20% 显著低于依赖单一爆款的品牌 2023年季度复购率达53% 远超行业均值的30%[45][47] 行业分析 - 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2585亿元 占现制饮品市场规模50% 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9.0%[22] - 按价格带划分 2023年平价现制茶饮店/大众现制茶饮/高价现制茶饮店市场规模分别为749亿元/1086亿元/280亿元 占比分别为35.4%/51.3%/13.2%[24] - 大众现制茶饮市场竞争激烈 2023年GMV前五大品牌为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 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7%/15.6%/9.7%/8.9%/8.0%[27] 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区域加密"策略 在单一省份门店突破500家后才向邻近省份扩张 形成规模效应[68] - 公司供应链垂直整合程度深 鲜果直采比例达85%(行业平均约60%) 2023年为门店供应的芒果价格较市场低约30%[61] - 公司运营22个仓库 75%的门店位于某一仓库的150公里范围内 向97%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 行业普遍为四日一配[62] 增长前景 - 公司预计2025年将新开2500家门店 净增约2000家门店 重点布局县域商业街及社区门店[75] - 在中性假设下 公司未来门店数量增长空间约199% 预计总门店数可达约2.90万家[81] - 公司正逐步开拓咖啡市场 当前约一半门店已上咖啡机设备 咖啡产品GMV占比约12% 预期中长期可达15-20%[49]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2%/18%/16%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20%/18%[8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0元、0.96元、1.13元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倍、28倍、23倍[84] - 按照2026年业绩给予30倍估值 按照0.92:1的汇率 给予目标价31.30港元[84]
社会服务行业2025H1业绩综述:盈利能力改善,结构性机会涌现
长江证券· 2025-09-14 20: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1] 核心观点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趋势稳中向好 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但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6][19] - 人资和酒店板块2025H1扣非净利润同比+6.4%和+1.0% 2025Q2人资 酒店 免税 景区 餐饮同比+17.9% +8.4% +6.2% +0.2% 减亏 板块盈利能力改善 结构性机会涌现[2][6][19] - 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但餐饮 出境游 教育行业2025Q2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回正 分别增加17.2% 4.2% 1.4%[2][6][19] 细分行业总结 茶饮行业 - 景气度持续 营收利润增速亮眼 受益于外卖大战补贴弹性及高温旺季 头部茶饮企业单店收入加速增长[7] - 蜜雪 古茗收入和业绩高增 主要由于开店提速和同店增长 霸王茶姬高速拓店带来收入高增 茶百道 沪上阿姨受益外卖大战拉动单量 经营底部反转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0] - 2025H1霸王茶姬 古茗 蜜雪 茶百道 沪上阿姨净利率分别达19.4% 19.2% 18.3% 13.3% 11.2% 除霸王茶姬略下滑外 其余品牌较2024年底明显提升[45] 餐饮行业 - 行业回暖 上市公司表现分化 2025年1-5月社零餐饮收入总额增速回暖 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总额增速恢复略弱于整体 6月受禁酒令影响增速转负[7] - 上市公司层面各公司表现分化 具备性价比 品牌势能较高 开店加速的餐企表现相对较好[7] - 政府延续发放餐饮消费券促进餐饮行业复苏回暖 以上海为例2024年第一轮餐饮消费券资金撬动比为1:4.8[62] 教育行业 - 优质标的业绩稳增 K12教培准入门槛高企 牌照发放量有限 拥有合规资质 品牌影响力 优质课程内容以及扩张能力的行业头部机构收入业绩加速成长[8] - 关注AI+教育应用落地 AI技术对现有教育企业赋能有望提升企业创收能力 增厚利润空间[8] - 学大教育2025H1营收19.16亿元 同比+18.27%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42.18% 专职教师超过5200人 较2024年期末增加30%[90] 人资行业 - 需求结构性修复 2025年以来就业市场需求环比持续改善 结构性修复明显 制造 家电 其他金融等行业及销售 技术等岗位招聘需求环比改善[8] - AI技术赋能 降低对人工依赖度 提升信息搜寻和匹配效率 开创新商业模式[8] - 科锐国际2025H1实现营收70.75亿元 同比+27.67% 灵活用工业务高增 中国大陆业务增长显著 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22] 景区行业 - 旅游人次增长 政策红利落地 2025年上半年旅游人次保持增长趋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锚定性价比路线[8] - 前期旅游产业战略地位提升的政策红利于2025年落地[8] - 黄山旅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 同比+12.7% 受门票减免政策收紧影响 景区业务增长显著[22] 酒店行业 - 经营数据承压 2025年上半年酒店行业延续承压趋势 酒店集团国内整体RevPAR同比增速未跑赢行业[9] - 酒店集团降本增效 通过降本增效叠加海外市场复苏 三大酒店集团在业绩方面有亮点表现[9] - 首旅酒店2025H1实现收入36.61亿元 同比-1.93% 特许酒店规模增长抵消RevPAR下滑影响 持续聚焦轻资产发展战略[22] 免税行业 -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口岸门店向好 2025年以来低基数下离岛免税客单价企稳回升 销售额降幅收窄 趋势向好[9] - 展望后市 免税业在产品多元化 拓展新渠道助力下有望重回增长[9] - 中国中免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 同比-9.96% 市场整体需求略显疲软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客单价逐步回暖[22] 财务表现 营收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以价换量趋势带动整体营收在2023 2024年高基数下稳步增长[20] - 人资 出境游 教育 餐饮 景区同比分别增加10.7% 8.6% 3.4% 3.3% 0.5% 免税同比-10.1% 2025Q2环比降幅收窄6pct 酒店同比-2.7%[20] 盈利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4] - 2025H1人资 酒店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6.4% 1.0% 出境游 餐饮 免税 教育 景区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7.5% 43.5% 16.2% 15.3% 11.5%[24] - 2025H1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比-1.5pct至23.3% 免税板块同比+0.3pct 出境游 人资 教育 餐饮 酒店 景区毛利率分别同比-0.7 -0.7 -0.8 -1.7 -2.3 -3.5pct[25] 现金流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现金流增速弱于营收增长趋势[31] - 餐饮行业同比+28.89% 人资 免税 酒店 教育 出境游 景区同比分别下降107.63% 40.30% 22.42% 13.72% 8.76% 2.39%[31] - 2025H1行业整体现金流占营收比重同比-1.5pct 餐饮与人资实现营收占比正增长[31]
现在的奶茶名,像皇帝赐的封号...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4 16:32
奶茶产品命名趋势分析 - 奶茶产品命名呈现越来越复杂和古风的趋势 例如桃花酿 琉璃月 云栖竹径 暮雪寒梅等名称引发热议[6] - 新中式茶饮品牌如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率先采用文艺风格命名 如伯牙绝弦 白雾红尘 桂馥兰香 生亦如夏花等[8] - 命名风格从早期简单的珍珠奶茶名称演变为越来越长且各具特色的名称 甚至出现芝芝莓莓芒芒桃桃茶等超长名称[10][12] 茶饮市场竞争态势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亿元 同比增长6.4% 预计2028年将突破4000亿元[16] - 茶饮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 原料趋同导致产品差异化困难 品牌通过创新命名来制造新鲜感和差异化[16][18] - 果茶 轻乳茶和奶茶三类新品占比居前三 夏季应季水果产品尤其受欢迎[19] 产品命名策略的驱动因素 - 命名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在原料同质化背景下成为最直接的区分标志 如古茗的云朵盐水鸭通过咸奶茶定位制造新鲜感[18] - 独特命名扮演情绪密码角色 为消费者提供高情绪价值 古风命名吸引国风文化客群 激发拍照打卡和社交分享[21] - 联名营销成为重要策略 2024年上半年新茶饮赛道出现72起IP联名 通过联名新品实现短期销量增长[23] 命名策略的潜在问题 - 复杂命名增加消费者认知成本 如烟雨乌龙 月照梨花等雅致但不够直接的名称导致点单困难 可能造成客户流失[27] - 名称与实际产品可能产生落差 如青岚玉露实际为普通绿茶加奶盖 容易造成体验感下降和品牌口碑受损[27] - 过度追求命名独特性可能遮蔽健康风险 品牌需要兼顾口味和品质等基础需求 避免过度包装和不良竞争[28]
3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罗永浩开直播回应西贝预制菜争议;古茗4.9元咖啡再掀价格战 | 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13 22:07
融资动态 - 追觅汽车完成首轮融资 新工厂选址毗邻特斯拉德国工厂 面积预计为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 从官宣造车到完成融资仅用15天 [4] - 神奇创想完成6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课程研发、教学平台升级及全国市场拓展 专注为5-16岁少儿提供编程与AI机器人教育服务 [5] - 萌友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1轮融资 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峰瑞资本跟投 公司专注AI情感陪伴机器萌宠 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并拥有40多项技术专利 [6][7] 企业战略与运营 - 茶百道在广东和四川部分门店试点现磨咖啡产品 定价6.9元起 试点门店平均杯量提升约10% [10] - 追觅科技旗下多个业务计划从明年年底起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 各业务公司有单独IPO计划 [13] - 泡泡玛特成立供应链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供应链管理服务及服装批发零售等 [19] - 巴奴火锅在浙江成立餐饮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餐饮管理及会议展览服务 [20] 市场表现与争议 - 西贝陷预制菜争议 罗永浩质疑其使用预制菜并呼吁消费者知情权 西贝回应称100%不是预制菜并公布13道菜品制作流程 随后在全国370家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并开放后厨 [8][9] - 泡泡玛特股价从历史高点339.8港元下跌至275.6港元 整体回撤幅度达20% 市值蒸发逾850亿港元 热门产品LABUBU隐藏款二手价格从近万元回落至700-800元 [14][16] - SHEIN回应英国涉嫌避税报道 称指控严重失实并强调全球运营遵守法律法规 将启动法律程序应对造谣抹黑 [17] - Ulike公开反腐成果 2025年度查处9起案件 12名涉嫌刑事犯罪人员被移送公安机关 覆盖研发及供应链等多个业务领域 [11][12] 行业趋势与数据 - 古茗咖啡推出4.9元起促销活动 包含4款咖啡产品 另设每周9.9元常规促销 上半年上新16款咖啡饮品 目前店内咖啡产品约占总数四分之一 [18]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74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本月累计上涨约5% 今年以来涨幅接近40% [21] - 中国短剧出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应用突破300款 全球累计下载量超4.7亿次 今年Q1应用内购收入近7亿美元 为2024年同期的近4倍 市场规模短期有望达百亿美元 [22] - 上海暑期入境旅客达390.1万人次 同比增长14.6% 创历史纪录 离境退税商品金额超6亿元 同比增长93% [23][24]
霸王茶姬发力北京市场,打造“CHA・色”艺术展
贝壳财经· 2025-09-13 16:39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于9月12日在北京三里屯启动两周年庆活动 举办以红蓝为核心色调的"CHA・色"艺术展 通过茶马古道意象演绎千年制茶工艺变迁并设置情绪色彩实验室[1] - 公司联合陶瓷艺术家冉祥飞推出"一样一生"联名礼盒 在王府井喜悦等5家主题门店开展"寻香集五色 品茶致东方"线下活动[1] - 公司在110家北京门店陈列"CHAGEE黑板报" 展示品牌发展历程 员工故事与消费者互动内容[1] 门店网络拓展 - 公司持续深耕北京市场 自2023年8月朝阳合生汇首店开业后两年内获得当地消费者广泛认可[1] - 7月2日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书香茶韵"主题旗舰店 并陆续推出清华大学校园店 音乐主题店等特色门店类型[2] - 公司通过多元化主题门店布局持续挖掘消费新场景 强化线下体验空间建设[2]
三里屯举办“CHA・色”艺术展 霸王茶姬进入北京两周年
北京商报· 2025-09-13 10:15
此外,霸王茶姬还携手陶瓷艺术家冉祥飞推出"一样一生"联名礼盒,并在王府井喜悦、北锣鼓巷、三里屯、隆福寺和朝阳合生汇的主题门店,开启"寻香集 五色,品茶致东方"线下活动,丰富消费者体验。同时在110家门店陈列"CHAGEE黑板报",消费者可以在品茶之余,了解霸王茶姬品牌发展、员工风采以及 与茶友们的故事。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9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霸王茶姬启动北京两周年庆活动,于三里屯举办"CHA・色"艺术展。2023年8月,霸王茶姬北 京首店在朝阳合生汇开业。两年来,霸王茶姬持续发力北京市场,尤其在今年霸王茶姬陆续在北京推出不同的主题门店,于清华大学落地了北京地区首家校 园店,开设"书香茶韵"主题店、音乐主题店等特色门店。 ...
茶咖日报|星巴克中国出售进入倒计时,四家顶级机构进入最后角逐
观察者网· 2025-09-12 22:33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进展 -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进入最后阶段 博裕资本 凯雷集团 EQT与红杉中国被列为最终候选收购方 交易预计10月底前敲定[1] - 超20家机构参与竞标 高瓴 贝恩 KKR 腾讯 华润 美团等曾为潜在买家 最终候选名单于8月27日结束的竞标后选出[1] - 星巴克计划保留30%股权 其余股权由多家买家分摊 每家持有不到30%股权 星巴克将保持大股东地位[1] 星巴克中国市场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 同店销售额增长2% 同店交易量和客单价均环比提升[2] - 增长主要得益于过去两年新开门店同店销售高速增长 以及线上需求捕捉能力提升[2] - 截至2025年第三财季末门店数量达7828家 新开70家门店 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2] 星巴克中国市场挑战 - 面临国内精品咖啡品牌激烈竞争 公司对非咖产品实施降价策略[2] - 着力拓展午间与晚间消费场景以提升整体销售表现[2] 星巴克全球财务数据 - 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收入94.56亿美元 同比增长3.8%[1] - 归母净利润5.58亿美元 同比下滑47.1%[1] 茶百道咖啡业务布局 - 茶百道在广东和四川部分门店试点上线现磨咖啡产品 产品以果咖为主涵盖美式拿铁两大系列共10款[3] - 咖啡产品价格区间6.9元至12.9元 新用户可享6.9元/9.9元专属优惠 较常规茶饮优惠5-6元[3] - 广州试点门店咖啡日均销量40-50杯 高峰时段需排队15分钟 此次为继2023年推出咖灰子品牌后再次布局咖啡赛道[3] 支付宝AI支付系统创新 - 支付宝联合瑞幸推出内地首个AI付系统 通过智能对话技术实现用户与AI点单助理交互完成下单付款[4] - 系统成为国内首个打通智能体全链路的消费场景 用户仅需自然语言对话即可完成商品选择 订单确认及支付结算[5] 澜沧古茶人事变动 - 郭袁杰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会秘书及副总经理职务 于2025年9月2日生效[6] -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周信忠暂代董事会秘书职责 公司将尽快聘任新董事会秘书[6] 咖啡机器人行业动态 - 上海氦豚COFE+咖啡机器人完成第5轮融资 B轮首轮融资由大朴资产创始人和上海瀚远投资领投 老股东跟投[7] - 公司第6代咖啡机器人全球上市 产品已覆盖全国15个省市 出口全球5大洲50多个国家[7]
星巴克中国出售倒计时,四家顶级机构最后角逐
观察者网· 2025-09-12 22:28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进展 -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进入最后阶段 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被列为最终候选收购方 交易预计10月底前敲定[1] - 出售计划最初吸引超20家机构参与竞标 高瓴、贝恩、KKR、腾讯、华润、美团等均为潜在买家[1] - 星巴克计划保留中国业务30%股权 其余股权由多家买家分摊 每家持有不到30%股权 星巴克将保持大股东地位[1] 星巴克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收入94.56亿美元同比增长3.8% 归母净利润5.58亿美元同比下滑47.1%[1]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 同店销售额增长2% 同店交易量和客单价均环比提升[2] - 截至2025年第三财季末门店数量达7828家 新开70家门店并进入17个县级市场[2] - 面临国内精品咖啡品牌竞争压力 通过降价非咖产品及拓展午间晚间消费场景提升销售[2] 茶饮品牌咖啡业务拓展 - 茶百道在广东和四川部分门店试点上线现磨咖啡产品 以果咖为主涵盖美式拿铁两大系列10款产品[3] - 咖啡产品价格区间6.9-12.9元 新用户专享优惠较常规茶饮低5-6元 试点门店日均销量40-50杯[3] - 此次为茶百道继2023年推出咖啡子品牌"咖灰"后 在咖啡赛道的又一次业务布局[3] 咖啡行业技术创新 - 支付宝联合瑞幸推出内地首个AI付系统 通过智能对话技术实现全链路AI点单及支付[4] - 系统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完成商品选择、订单确认及支付结算 实现AI商业化应用场景突破[5] - 上海氦豚COFE+咖啡机器人完成第5轮融资 由大朴资产创始人和上海瀚远投资领投 老股东跟投[7] - 咖啡机器人已覆盖全国15个省市并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 第6代产品全球上市同时启动B轮融资[7] 人事变动 - 澜沧古茶董事会秘书及副总经理郭袁杰因个人原因辞职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周信忠暂代职责[6]
生态美 文化兴 产业旺 北京市门头沟打造乡村振兴创新样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2 05:27
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北京市门头沟区以"首发经济"理念为核心,聚焦"创新动 能",将"生态美、文化兴、产业旺"的"诗画乡村"发展目标与"首店引进、首秀活动、首品开发、首展宣 传"路径深度融合。通过汇聚各镇力量,门头沟区构建"乡村+首发"的融合模式,着力推动"诗画乡村", 实现从单一观光向多元消费、从传统业态向创新业态、从地域资源向品牌资产的"三个转变",打造具有 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创新样板。 应用"首技"。门头沟区以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传承与体验注入科技力量,开发了"京西水峪嘴云村民"小 程序,创建了线上"云村民"社群。游客可通过线上平台认领水峪嘴村京西古道的历史蹄窝,以数字化方 式参与古道保护与文化体验,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与古道文化融合,有效驱动了产业升级,提升了乡村 经济的能级。 宣传"首展"。为集中展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门头沟区开启了首批"诗画乡村"示范村首展季。持续推 出"百村诗画万象耕新--山乡蝶变记"系列宣传片,生动展示了15个示范村从"平凡村落"到"诗画田园", 汇聚乡村之美,展现振兴之力。 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首发经济"理念,进一步挖掘乡村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