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港股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8:57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从7月低点累计上涨近20% [1] - 科技板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1]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AI进展再加速推动港股科技股快速反弹 [1] - AI模型、芯片采购和资本开支有望提速 [1] - 互联网及科技新一轮进展启动下港股情绪或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 [1] 市场环境变化 - 美联储新一轮宽松周期开启 [1] - 负面因素如外卖大战等预期基本计入 [1] - 科技将引领港股第三次重估 [1]
U.S. stocks are chipping away at Europe’s outperformance, and Powell slipped in this dovish signal on Fed rates that Wall Street overlooked
Yahoo Finance· 2025-09-22 06:14
After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hocked global markets with his aggressive tariffs earlier this year, investors turned away from the U.S. and went elsewhere—but the scales are tilting back again. U.S. stocks have made furious rebounds, setting fresh record highs and eroding the outperformance that European markets have enjoyed for much of this year. The S&P 500 is now up 13% year to date and the Nasdaq is up 17%. As recently as late June, when the broad market index had retaken its prior all-time high, bo ...
对比中美后,特朗普说了句:“这可不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00:0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赞同终止上市公司季度财报制度 主张改为每六个月报告一次业绩 以节省资金并使管理者专注于公司长期经营 [1] - 此举旨在抵制公司高管层为取悦投资者的短期思维 批评美国公司按季度运营而中国公司以50年到100年视角管理 [1] - 取消季报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 业界正在推动这一变革 但可能延迟对商业世界和实体经济的及时洞察 [2][3][4] 政策推动与监管进程 - 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发帖表示公司不应再被迫按季度报告 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 [1][2] - 美国长期证券交易所计划向SEC请愿 要求取消季度营收报告 改为每六个月报告一次业绩 [2] - SEC工作人员可能需要至少六个月时间制定拟议规则并收集支持数据 [3] - 特朗普曾在2018年敦促SEC研究转向每六个月报告一次的制度 [3] 支持观点与行业背景 - 对短期思维的批评与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和传奇投资者沃伦·巴菲特观点一致 [1] - 季度报告造成的监管负担被认为是导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1] - 本世纪10年代 欧盟和英国监管机构已不再要求公司报告季度业绩 改为每六个月报告一次 [3] - 业界推动取消季报 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主张减少繁文缛节 [3] 潜在影响与市场功能 - 终止季报将使对商业世界和实体经济的及时洞察大为减少 [1] - 股东、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等已依赖于来自大公司的及时业绩更新 [3] - 航空公司季报提供旅行需求变化洞察 大银行业绩报告对贷款损失提出预警 科技巨头报告及时更新人工智能繁荣状况 [3] - 将报告期改为六个月可能延迟这些洞察 并在经济变化时加剧股市波动 [4]
对比中美后,特朗普说了句:“这可不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1 22:33
政策提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终止上市公司季度财报制度,改为每六个月报告一次业绩 [1] - 该提议需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 [3] - 美国长期证券交易所计划向SEC请愿,要求取消季度营收报告 [3] 提议的动机与支持 - 旨在抵制公司高管层为取悦投资者的短期思维,使管理者能专注于妥善经营公司 [1] - 可节省资金并提供更大灵活性 [1][5] - 该观点与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和投资者沃伦·巴菲特的批评相一致 [1] - 欧盟和英国监管机构已不再要求公司报告季度业绩,改为每六个月报告一次 [4] 潜在影响与担忧 - 季度报告造成的监管负担被认为是导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2] - 取消季报可能延迟对商业世界和实体经济的及时洞察,例如航空公司对旅行需求、大银行对贷款损失、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繁荣的更新 [7] - 将报告期改为六个月可能在经济和各行业发生变化时加剧股市波动 [8] 实施进程 - 特朗普在2018年已敦促SEC研究转向每六个月报告一次的制度 [5] - SEC工作人员可能需要至少六个月时间制定拟议规则并收集支持数据 [6]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人民币强势崛起,中国成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9-21 15:47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由4.25%-4.50%降至4.00%-4.25% [2] - 此次降息被命名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旨在应对经济放缓风险 [3] - 2025年可能还会降息两次 每次25个基点 [9] 美国就业市场恶化 - 8月新增就业岗位仅2.2万个 远低于正常水平的15-20万个 [3][5] - 失业率从4.1%升至4.3% 创近四年新高 [5] - 就业数据疲软预示消费动力减弱 美国经济七成依赖消费拉动 [5]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重归白宫后频繁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 [7] - 白宫经济顾问反对降息幅度过小 主张一步到位降50个基点 [7] 全球资金流动变化 - 美国高利率吸引力减弱 全球资金开始重新流动 [13] - 截至2025年9月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2.57万亿元 占比回升至2% [14] - 5月和6月外资净买入A股金额达188亿美元 [14] 资产价格影响 - 降息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利好高成长性科技公司和新兴产业 [11] - 债券市场受益 新发债券利率下调使存量债券价值提升 [16] - 黄金价格在降息前因避险需求创新高 降息后可能变化 [16] - 原油和铜等商品价格受美元走势和全球需求双重影响 [16] 中国经济机遇 -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 外部金融环境改善 [18] - 外资态度转变 从观望撤离转为积极加仓A股 [20] - 国际资本特别看好中国科技股 认可产业升级与创新前景 [21] - 中国拥有庞大内需市场、完整产业链和提升中的科技实力 [23] 政策导向 - 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避免大起大落 [23] - 政策调整将谨慎 根据实际经济数据把握节奏和力度 [23] - 不会盲目跟进美国降息 也不会实施大水漫灌 [23]
上证120分钟顶部结构,需要调整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9-21 15:36
美联储降息影响 - 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后市场呈现买预期卖事实的行情走势[1] -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降息会导致美元走弱和人民币走强的预期被指为缺乏宏观及技术研究依据[1] - 美联储降息对人民币资产如恒生科技指数产生直接影响 指数在周四高开后冲高回落[4] 中国货币政策预期 - 市场对下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LPR存在降息预期 但事实可能相反[3] - 中国过去的降息动作通常会事先进行吹风 而近期并未看到相关消息[3] - 银行的存贷差不支持央行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3] - 国债市场未对降息进行计价 反而在计较不降息[3] 市场技术面分析 - 沪指60分钟和120分钟形成标准顶部结构 但日线未形成标准顶部结构[10] - 深指形成日线顶部结构 创业板形成60分钟和120分钟顶部结构[10] - 三大指数同时在大级别形成顶部结构上一次发生在3月中旬[10] - 日线级别调整一般维持两周到四周 120分钟级别调整一般维持10个交易日左右[10] - 沪指下方重要支撑位为3733和3670 科创50和中证2000也形成日线顶部结构[10]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周四市场放大量而周五大缩量 表明有部分资金暂时抽离市场[7] - 随着国庆长假临近 下周市场量能预计继续下降 节前效应将逐步展现[7] - 券商股在周四收盘前压盘 银行股近期持续调整 显示监管层对慢牛格局的态度明确[7] - 两融资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7] 重要会议与外部环境 - 下周一盘后将有三位重要人物联袂出席新闻发布会 但会议时间在盘后而非盘前 与去年924会议效果不同[6] - 对此次会议产生增量政策的预期可能落空 周五市场未对会议进行提前定价[7] - 周五晚间一通电话的通稿显示双方愿意继续交流 重点会谈议题为Tiktok 关税问题将延后[7]
卖在人声鼎沸时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9-21 12:14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建议采取低仓位策略以规避风险,对主板和中小市值板块均持看空态度 [2][4] - 当前市场呈现短期头部特征,资金博弈剧烈,建议在市场人声鼎沸时卖出 [3][4] 市场表现与仓位建议 - 上周市场开启下跌,沪深300指数周涨幅-0.44%,上证综指周涨幅-1.30%,中证500指数周涨幅0.32% [3] - 建议主板减仓至低仓位以重点回避风险 [4] - 建议中小市值板块减仓至低仓位以重点回避风险,尽管其单周走势强于主板,但可能仅是游资支撑 [4] - 短期市场风格判断为均衡 [2] 基本面分析 - 国内8月经济数据包括生产、消费和新房销售数据疲弱,全面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3] - 中国经济自3月以来受到显著出口下行拖累,一线城市地产销售数据截至9月仍在继续下探 [3] - “反内卷”政策带来物价阶段性上涨,可能对流动性逻辑构成短期挑战,成为A股基本面的最新利空因素 [3] - 美联储降息25BP被认定为“衰退式降息”,而非“预防式降息”,其经济状况与34年前采用财政刺激加降息模式的日本相似 [3] 技术面与资金流向 - 上周市场出现历史少见特征,金融板块在指数大跌时成为下跌变量,科技板块则承接流出资金保持强势,此结构被认为不健康 [4] - 短线游资内部分化加重,维持市场短期头部特征和回避建议 [4] - 游资在上周四进行重度调仓追逐短期热点科技,但可能难以扭转市场整体资金偏好下移的趋势 [4] 行业关注 - 短期动量(趋势)模型建议关注汽车行业 [5]
恒生公用跌幅居前,内银行、内房地紧随其后;恒生科技逆势收涨
格隆汇· 2025-09-21 03:47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全天震荡 无明显方向性走势[1] - 恒生公用事业板块领跌 内银行和内房地产板块跟随下跌[1] - 恒生科技板块逆势收涨 工商及国指ESG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1] 板块及个股表现 - 恒生公用板块下跌1.06% 长江基建集团下跌1.97% 中华煤气下跌1.43% 电能实业下跌1.36%[3] - 内银行板块下跌0.53% 邮储银行大跌1.75% 农业银行下跌1.49%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跌1.19%[3] - 恒生科技板块上涨0.37% 商汤大涨4.58% 蔚来上涨4.45% 华虹半导体上涨4.06%[3] - 小鹏汽车上涨3.44% 京东集团上涨3.35% 美的集团 携程集团 京东健康等涨幅均超1%[3]
重磅新闻发布会要来了!下周行情继续冲?别急,先看完本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18:59
在写给赢家学院学员的文章里,小二总结过美联储历次降息对A股的影响,结论是降息对A股行情的直 接驱动不大,我们不应该在A股下注美联储的动作,目前的牛市源于股市的地位提升和科技产业的升级 驱动。 节前效应出现? 节前效应是A股的传统之一,指的是行情在长假前,通常不会有激烈的表现,因为资金会根据假期中的 各种消息来更新交易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下周一的重磅会议之外,整个9月,市场该炒的预期都基本落地了,包括以下部分: 1."九三阅兵"驱动的军工炒作; 2.甲骨文的巨量投入指引; 3.宁德时代的估值洼地被填补,创出历史新高; 6.机器人板块出现集体砸盘。 9月份还剩7个交易日,过了国庆后交易两天又是周末。从9月22日到10月12日的21天,就有12天休市。 你要是大资金,大概率都不会提前行动。 另外,我们来看几个龙头的走势。 金融三龙头: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 科技龙头:寒武纪、中际旭创、三花智控 当行情从百花齐放到抱团取暖,整体的赚钱效应自然会阶段性下降。因此,在小二看来,当前市场进入 节前效应的概率较大,适合潜伏,"大肉"机会可能很少。 当然,可能会有投资者反驳:"下周一,国新办举办重磅新闻发布会,潘功胜 ...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拦员工出境 返美机票价格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9-20 14:17
政策核心内容 - 白宫发布公告要求雇主为境外H-1B签证申请者支付10万美元费用并保留证明文件 否则无法入境[1] - 政策主要针对境外新申请者 不影响美国境内已工作的H-1B签证持有者[3] - 10万美元费用需由雇主支付 而非个人承担[6] 企业应对措施 - 多家科技公司和高校在公告发布后紧急通知H-1B签证持有人不要离开美国[1][3] - 用人单位尚未对10万美元支付要求作出正式反应 因政策细节仍需进一步解读[6] 签证持有人反应 - 部分持有人将政策称为"H-1B旅行禁令" 认为离境后再次入境可能每次均需支付10万美元[4] - 中国持有人签证一年过期一次 若不离境可避免支付 但旅行/出差/探亲需重新签证并支付费用[4] - 部分境外持有人紧急改签航班 试图在政策生效前返回美国[4] 市场即时影响 - 上海至夏威夷航班价格在几小时内上涨数千元 原价格区间为4000-5000元[4] - 乘客选择夏威夷作为入境点因其为距离最近的美国属地州[4] H-1B签证背景 - 年配额约85000个 需先通过抽签制度[7] - 印度申请人占比70%-75% 中国占比10%-15% 两国合计占90%以上[8] - 签证主要面向IT行业 要求至少学士学位 初次获批3年 最长可续至6年[7] 政策法律争议 - 10万美元费用远超当前几千美元的申请费体系 包括基本申请费 ACWIA培训费 反欺诈费[8] - 费用制定需通过《行政程序法》规则制定流程 行政令直接规定可能超越法定授权[8] - 移民律师认为该公告可能很快被驳回[8] 政策动机分析 - 特朗普政府曾计划取消抽签制度 改用基于工资水平的筛选流程[7] - H-1B签证持有者无投票权 不影响选举 在"美国优先"主张下成为政策目标[7] - 政策旨在防止雇主用外籍员工取代美国员工 压低工资成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