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宿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丨新经济、新消费双轮驱动:多领域迸发新活力
新华网· 2025-10-20 16:15
低空经济发展 - 行业从传统通航服务向“无人机+”和“低空+”等融合业态跨越,农业、物流、文旅、应急等场景的深度开发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条 [2]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5] - 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海洋”等场景落地,低空飞行由新奇体验逐步走向常态化消费 [4][8] - 天津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作为重要综合性载体,正统筹飞行活动监管服务及低空产业集聚发展 [5] 旅游消费促进政策 - 福州优化升级离境退税政策,推出“即买即退”便利服务,目前离境退税商店网点已达52个,退税申请单开具数量同比增长3.16倍 [7][9] - 山东淄博通过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增加优质供给,并利用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11][16] - 淄博市对“以旧换新”的电动自行车消费者按最终销售价格的20%给予补贴,每辆最高补贴500元 [16] - 淄博市住宿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3] 文旅融合与新消费场景 - 非遗街区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打造热门IP等方式焕发新生机,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潮流的城市文旅新地标 [15] - 陕西西咸新区茯茶镇以茯茶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为特色,构建集茯茶产业、大健康产业、文旅休闲产业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17] - 西安永兴坊街区将本土文化和持久创新相结合,打造极具陕西文化特点的城市旅游空间 [17]
多轮驱动消费马车加速驰骋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1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辽宁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达到9836.5亿元和102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4%,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 2024年前8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74.8亿元,同比增长4.6%,消费市场良好态势持续巩固 [3] - “十四五”期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凸显 [2] 促消费活动成效 - 全省年均开展促消费活动场次超过4000场,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3] - 在“十一”假期,全省组织300余场促消费活动,带动重点住宿业企业营业收入和住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0.3%,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重点监测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2% [3] 新兴消费场景与业态 - 沈阳市和平区八经咖啡小巷通过“咖啡+”活动链接多种业态,年游客到访量达200万人次,营业总流水已超过2亿元 [1] - “十四五”期间,全省消费市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深度转型,各地创新消费供给 [1]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品类丰富,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被纳入补贴,汽车置换更新新购车最高每辆补贴1.5万元,家电以旧换新品类从8类扩充至20+X类 [4] - 政策推动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更个性化的需求实现 [4] - 2024年前8个月,全省智能手机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增长1.2倍,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77.8%,高能效家电零售额增长44.7%,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4% [5]
研究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事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07:49
污染防治与美丽北京建设 - 锚定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和“十四五”圆满收官各项目标,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小客车、老旧客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新能源化,加快绿色企业创建 [2] - 强化水污染防治,严防劣Ⅴ类、黑臭水体反弹,加强密云水库等水源地保护,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 [2] - 全面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坚决防止新增污染,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 - 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优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核算机制 [2] 经济运行与稳增长措施 - 四季度是全年工作和“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3]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服务、产业配套、政策支持等要素保障,加强企业上门走访,精准提供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3] - 采取针对性举措推动餐饮、住宿、会展、建筑、文体娱乐等行业持续稳定增长 [3] -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要求,着力做好“两重”等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3]
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事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5 22:29
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美丽北京建设 - 锚定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和“十四五”圆满收官各项目标,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力推进结构减排,持续推进小客车、老旧客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新能源化,加快绿色企业创建 [2] - 强化水污染防治,严防劣Ⅴ类、黑臭水体反弹,加强密云水库等水源地保护,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全面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坚决防止新增污染 [2]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 [2] - 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优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核算机制,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 四季度经济运行调度 - 四季度是全年工作和“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关键时期,需深刻把握当前形势,充分认识经济稳增长重要性,坚决落实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重要责任 [3] - 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瞄准短板弱项、靶向精准施策,争分夺秒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经济运行调度,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3]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服务、产业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要素保障,加强企业上门走访,主动响应诉求,精准提供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3] - 推动餐饮、住宿、会展、建筑、文体娱乐等行业持续稳定增长,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采取针对性举措 [3] -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要求,着力做好“两重”等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3]
抓住“文旅+百业”发展契机
经济日报· 2025-10-14 11:26
假日经济表现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假期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选择,假日经济展现出韧劲活力 [1] 驱动因素 - 政策端通过调整列车班次、减免高速费、规范假日市场等举措为出行提供保障 [2] - 服务端数字化服务与交通网络升级,高铁网络覆盖超95%的热门旅游城市 [2] - 供给端经营主体创新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细分场景,文旅融合型景区、科技赋能型街区等是重要发力点 [2] - 夜经济推动体验型消费升级,无人机、水幕、全息投影等技术重构夜间视觉体验,夜间消费集聚区持续火爆 [2] 行业挑战 - 热门景区和小众目的地客流突破承载上限,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不足,出现生态破坏问题 [3] - 部分互动式体验项目流于表面,如非遗技艺展示局限为摆摊售卖,中小城市时节性实景演出产品同质化、浅层化 [3] - 部分文化地标堆砌商业业态,"消费刺客""诱导购物"等市场乱象制约市场良性发展 [3] 发展建议 - 运用科技手段建立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网络,通过分时段预约、弹性开放等方式调控流量 [3]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将影视、游戏、非遗、演艺等文化资源与旅游场景深度转化,发展康养慢游、研学营地等 [3] - 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商家信用档案,对违规行为实施跨区域联合惩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4] - 释放入境消费政策红利,拓展免签范围与停留时长,配套开发精品线路与离境退税服务 [4]
“双节”期间,海南26场赛事点燃消费热情
海南日报· 2025-10-11 09:46
赛事活动总体情况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海南全省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26场,包括群众体育赛事14场和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育赛事12场 [2] - 赛事吸引参赛选手近万名,观赛人次突破30万 [2] - 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创新模式促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2] 体育与旅游融合模式 -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海南旅游消费新亮点,高水平赛事依托海南热带滨海风光和环岛旅游公路资源优势吸引全国600余名选手参赛 [3] - 国际赛事如中国国际海洋皮划艇公开赛吸引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运动员参加 [3] - 形成“一人参赛全家旅游,一场赛事多日消费”的体旅融合新模式,有效延长参赛选手与观赛游客停留时间并拓展消费场景 [3] 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 - 双节期间海南各地体育赛事精彩纷呈,赛事参与总人数同比显著提升 [4] - “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共举办9场活动,覆盖6个市县,参赛人数约5000人,观赛人次超5万 [4] - 群众体育赛事如文昌市九人排球精英邀请赛累计吸引约2万名观众和游客,展现海南乡村体育独特魅力 [4] 体育消费与产业链延伸 - 海南创新“体育+”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举措有效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5] - “票根经济”模式通过赛事门票与商圈、餐饮、住宿等商户联动推出跨场景优惠,将单次观赛变为多场景消费体验 [5] - 体育消费链条延伸带动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综合收入显著增长,体育消费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 [5]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南将继续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持续优化赛事供给、拓展融合场景、激发消费潜力 [6] - 进一步培育具有自贸港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推动体育从“赛事活动”向“经济动能”“生活方式”升级 [6] - 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贸港建设,推动体育成为海南亮丽名片 [6]
国庆中秋假期辽宁各地商圈人气旺消费活力足
新华网· 2025-10-11 09:22
假期消费整体表现 - 假期期间住宿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住宿人次同比增长10.3% [3] - 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 [3] - 重点监测的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2% [3] 餐饮消费亮点 - 餐饮企业堂食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4.9%,餐饮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14% [4] - 部分“老字号”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62.7%,订单量同比增长37.2% [4] - 行业通过创新主题场景促进消费,例如推出“父母优选”套餐和“孝心通道”服务 [4] 新兴消费业态与模式 - “情绪消费”成为热点,文创、玩偶“盲盒”、动漫周边、电竞比赛等新兴业态受青睐 [3] - 夜经济和电商直播成为促消费重点,例如主题夜经济活动拉动消费同比增长12% [5] - 通过直播大赛等形式挖掘电商达人,推广本土特色产品和旅游 [5] 商旅文体融合促消费 - 各地联动文旅、体育等部门,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的促消费活动 [4] - 打造沉浸式体验游玩购物新场景,将专业赛事、戏曲表演、汽车市集等多元业态植入商圈 [3] - 通过还原历史风貌街区、举办文化展演和民俗旅游等活动,带动餐饮和住宿消费显著增长 [4]
千年文脉+多元体验,安阳“群馆热”带动“全城活” 为一群馆来一座城
河南日报· 2025-10-11 07:24
核心观点 - 安阳博物馆群通过“千年文脉+多元体验”的独特模式,在国庆中秋假期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现象级”目的地,成功将文化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增量 [1][2][3] 游客数据与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58.44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三,实现旅游收入53.95亿元,位居全省第四 [1] - 安阳文博单位累计接待游客6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5% [1] - 博物馆群的火爆催生“以馆带商、以商兴城”的连锁反应,例如仓巷街书店假期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 [2] 博物馆群运营策略与产品创新 - 构建“馆内体验+周边消费+全城联动”的文旅生态,推出“博物馆+研学”、“博物馆+夜游”、“博物馆+文创”等融合产品 [3] - 具体创新活动包括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生肖灵韵·雕版传瑞”体验、安阳博物馆的“安博考古坊”模拟考古发掘、“VR沉浸展”和“AI旅拍”等 [1][2] - 以甲骨文为灵感设计的书签、印章、盲盒等26个品类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青睐,“甲骨文墨水”饮品上架即售罄 [1] 市场影响与品牌效应 - 安阳文旅模式实现了从“为一个馆来一座城”到“为一群馆来一座城”的转变,形成了独特的“群馆游”辨识度 [1][2] - 携程集团分析指出,安阳以“历史+红色”双脉为根基,通过群馆联动构建文旅生态,实现了从“突破”到“稳定”的可持续转变 [3] - 安阳博物馆群的魅力吸引国际关注,海外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参观感受,提升了安阳“群馆名片”的国际影响力 [1] 产业链带动与未来规划 - 博物馆群带动周边商业,例如殷墟博物馆附近的水饺店每日翻台4次,客人中80%为外地游客;红旗渠纪念馆周边的民宿日日满房,特产销量激增 [2] - 未来规划将进一步整合博物馆资源,推动博物馆群与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太行大峡谷等景区联动,并培育更多博物馆主题餐饮、住宿、零售业态 [3]
人头攒动人气爆棚 加长版黄金周辽宁消费活力“满格”
搜狐财经· 2025-10-11 03:04
消费整体表现 - 辽宁省“十一”长假期间消费市场量质齐升,300余场“乐购辽宁 惠享美好”主题促消费活动有效点燃消费活力 [1] - 住宿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和住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0.3%,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 [1] - 全省重点监测的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2% [1] 政府补贴政策 - 沈阳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亿元汽车消费补贴活动 [2] - 大连发放零售消费券1000万元、餐饮消费券500万元 [2] - 抚顺发放800万元汽车、家电、零售、成品油、餐饮消费券,鞍山、锦州、营口等地也围绕汽车、家电等领域发力 [2] 商旅文体融合与情绪消费 - 沈阳中街大悦城泡泡玛特特展人气火爆,耳朵眼胡同还原老沈阳历史风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4] - 大连天津街举办动漫嘉年华主题活动,融合二次元动漫周边、电竞等元素吸引年轻群体 [4] - 葫芦岛在葫芦古镇推出“麒麟机甲烟火夜”,包含古风百戏节、主题烟花秀等活动迅速成为打卡街区 [4] - 丹东安东老街开展非遗盛宴促消费活动,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销售额同比增长42% [6] 餐饮住宿与夜经济 - 节日期间全省餐饮堂食消费增长14.9%,餐饮消费订单量增长14%,老字号商户销售额和订单量分别增长62.7%和37.2% [7] - 沈阳西塔火炉巷黑牛店烤肉、枣玛露脊骨汤搜索导航数据增长超过100%,登上扫街飙升榜前两位 [7] - 夜经济成为新引擎,沈阳中街方城邀请电竞赛事冠军互动,快手达人探店直播带动线下客流 [7] - 抚顺举办麻辣拌品鉴夜,本溪小市一庄推出篝火晚会等活动延长消费链条 [7] 线上消费与电商直播 - 丹东举办首届直播大赛通过“云端”推广本土好物和美景 [8] - 营口鲅鱼圈红旗大集依托“满仓优品”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大集 [8] - 铁岭西丰县通过直播科普健康知识,带动鹿茸养生产品等特色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8]
“双节”期间数据显示消费市场增势较好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14:11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假期期间支付交易达415.52亿笔,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分别增加95.23亿笔和1.86万亿元 [3]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4] 商品消费结构 - 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 [2] - 苏宁易购智能厨电套装销售增长167%,投影仪、咖啡机、家庭游戏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45%、181%、292% [2] - 商品消费呈现绿色智能导向,升级类消费如适老化改造产品、高端家电表现突出 [2] 旅游与服务消费 - 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 [4] - 在同一城市停留七至八天进行深度游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 [4] - 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酒吧、茶馆等休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6%和7.1% [6] 行业趋势与政策展望 - 出行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拓展了旅游产业边界 [5] - 政策将推动住宿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并促进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 [6] - 建议增开旅游专列、优化联票服务,以释放新型消费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