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

搜索文档
【异动股】又现胚胎错误移植!辅助生殖公司Monash IVF (ASX:MVF)股价大幅跳水 CEO引咎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6-12 20:29
Monash IVF Group Ltd (ASX:MVF) - 公司旗下克莱顿实验室发生胚胎错误移植事件 一位女客户被植入旧胚胎而非现任伴侣的胚胎 [3][5] - 这是继4月布里斯班事件后第二起类似事故 布里斯班事件导致患者生下无血缘关系婴儿 [6] - 事件曝光后股价周二重挫27% 从4月1澳元跌至最新0.545澳元 市值缩水至2.12亿澳元 [4][6][8] - CEO已引咎辞职 公司启动内部调查并实施额外验证流程 [6][8] - 截至四季度末公司账面现金750万澳元 [8] Almonty Industries Inc (ASX:AII) - 获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认可 被视为关键矿产供应链战略基础设施 [10] - 韩国Sangdong矿有望成为中国以外最大钨生产商 计划迁往美国成为唯一商业规模钨精矿生产商 [10] - 股价一年内从0.6澳元飙升至3.48澳元 涨幅达376.71% 市值9.29亿澳元 [10] - 一季度末账面现金1699万加元 [10] Black Rock Mining Ltd (ASX:BKT) - 获得银行财团2.04亿美元贷款授信 较原额度增加2500万美元 用于Mahenge石墨项目开发 [13][16] - 项目拥有超2亿吨石墨资源 包含全球第二大石墨储量 已探明储量70.5Mt 品位8.5% [16] - 周二股价暴涨14.82% 市值4555万澳元 一季度末现金455万澳元 [15][16] - 此前获浦项制铁5000万美元资金支持 含4000万美元股权投资 [16] 澳航(ASX:QAN) - 宣布关闭新加坡子公司捷星亚洲 将13架客机调配至澳新市场 [20] - 关闭后终止16条航线 释放5亿澳元用于机队升级 不影响其他捷星业务 [20][21] - 捷星亚洲预计上半年亏损2500万澳元 主因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 [21]
监管部门密集发声,银行如何拓展科技金融?多类信贷产品普遍运用,“贷款+股权”也在路上
新浪财经· 2025-06-09 15:56
政策导向与银行响应 - 央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强调持续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力度,央行副行长陶玲明确提出扩大科技贷款投放,推动科技贷款保持较快增长[1] - 银行机构正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已成为各大银行发力重点[1] - 监管部门政策引导下,银行积极响应,为科技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 重点支持科技领域 - 精准医疗领域:华视诺维通过自主研发三大技术平台提供眼科疾病诊断治疗一体化方案,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有三个产品获得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将进行临床实验[2] - 新型储能领域:鑫华储围绕锌镍空液流电池项目开展研究,产品在细分市场缺乏竞品,属于支撑绿色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3] - 石墨烯领域:宁波已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核心集聚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企业设立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技术成果[3] 银行创新信贷产品 - 银行运用科技企业并购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方式进行信贷投放,有的银行探索贷款+股权服务方式[4] - 中信银行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授信额度300万元至30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3年,弱化财务指标,重点关注技术来源和专利[5] - 中信银行为鑫华储提供500万元授信额度,支持专利质押增信方式[5] - 中信银行采用科技企业并购贷方式为联合光伏提供期限更长的并购贷款,帮助其买入光伏电站资产公司股权[5] 具体信贷案例 - 中信银行在两个月内完成对华视诺维的授信审批和放款[2] - 建行宁波市分行为拥有118项专利的石墨烯创新中心提供1.3亿元额度配套,仅用两周时间完成[3] - 截至4月末,建行宁波市分行累计为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企业投放信贷资金超113亿元[3]
2025未来医疗100强!烯旺石墨烯获得医疗行业权威认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3 23:41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石墨烯医疗荣登"2025未来医疗100强-中国医疗与健康创新服务榜TOP100",全国排名第40位,估值突破18亿元 [1] - 公司"石墨烯发热头部养护仪"获得"最受创投关注"产品称号 [1] - 公司入选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石墨烯行业代表性企业 [6] - 公司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好医工"——中国优秀临床工程团队"全国十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7]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公司在石墨烯医疗领域实现0的突破,组建了医疗科研合作链,成立石墨烯医疗研究中心 [3] - 公司与30多家三甲医院、科研机构合作开展50多项临床试验,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3] - 自主研发的石墨烯频谱光波房、热垫式治疗仪等产品已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认证 [3] - "石墨烯发热头部养护仪"采用5块石墨烯单层晶体发热材料,具有穹顶式结构设计 [5] 行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石墨烯作为"21世纪革命性材料"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前夕,未来5至10年全球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8] - 公司走在石墨烯产业发展前沿,应用市场及产业前景广阔,具备高成长性、高价值性、高投资性 [8] - 石墨烯生命健康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公司在该领域具有开创性和主导性地位 [6] 行业活动与评价体系 - "未来医疗100强"榜单是国内首个针对非上市企业的创新医疗领域榜单,已成为医疗产业权威评定标准 [1] - 评选标准涵盖企业估值、技术创新、临床价值、发展潜力等17项量化指标 [4] - 2025VBEF展会以"THE NOW临界点"为主题,聚焦医疗创新突破 [2]
京沪创新链“嫁接”三明产业链
科技日报· 2025-05-30 16:08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三明市依托六大科创平台推动石墨烯、氟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包括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1] - 三明高端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永安市石墨与石墨烯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11个石墨烯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1] - 六大科创平台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余元,拥有实验室及中试基地面积4.5万平方米,研发设备总投入1.2亿元 [7] 氟化工产业发展 - 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优秀,新建含氟薄膜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三个研发团队和分析测试中心,专用实验室面积达2500平方米 [2] - 依托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含氟新药发现、含氟药物绿色合成工艺创新等重点领域 [3] - 研究中心将借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共建氟代制药研发团队 [3] 石墨烯产业发展 -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高位"嫁接"北京优势科创资源,创新京明合作科特派服务机制 [4] - 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完成检测认证中心等建设,为园区内80%以上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 [5] - 研究院联合贝特瑞开展微晶石墨负极材料产业化研发,小试样品在国内20余家主流电池厂家测试结果良好 [5] 创新合作模式 - 三明市创新"京沪研发+三明制造"机制,构建"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试行"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建立与绩效相挂钩的奖补制度,推动创新资源向平台集聚 [6]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攻克高端装备关键技术20余项,获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3项 [6] 成果转化成效 - 六大科创平台聚集研发人员380余人,组建研发团队25个,在研项目153个 [7] - 累计实现成果转化63项,带动新增产值近11亿元 [7] -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现首笔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单笔突破300万元交易 [6]
中银绒业股东大会直击:退市一年今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公司退市原因分析 - 公司因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2024年6月21日A股报收0 18元 股后被摘牌转至老三板[3] - 退市主因包括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转型遭遇行业景气度反转 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业绩持续下滑[4] - 管理层承认对新产业经营管理不专业 股东结构复杂导致支持合力不足 多重因素引发股价持续走低[5] 当前经营现状 - 宁夏总部已无实际业务 经营重心转向成都子公司聚恒益新材料 2024年股东大会在都江堰召开并展示升级改造生产线[4] - 退市时股东数达13 79万户 大股东如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未减持但承受重大损失[4][6] - 公司强调债务负担较轻 无资产拍卖风险 大股东稳定 退市后仍坚持正常经营[4] 未来发展规划 - 业务聚焦"投资+实业"双板块 投资板块通过君兰投资布局早期高科技项目 已取得良好回报[7] - 实业板块以聚恒益和河南万贯为核心 重点发展特种石墨业务并延伸产业链[7] - 管理层表态以重新上市为目标 但需先满足稳健经营条件 不排除引入产业投资者[7][8] 股东反应与沟通 - 中小股东普遍对非ST状态下突然退市表示难以接受 部分长期投资者因转型预期坚守持股[6][7] - 股东大会现场管理层回应质疑 承认赛道选择失误 但强调退市后仍保持透明沟通[4][5] - 机构股东通过弃权票表达态度 主要债权人代表参会但未公开发声[6]
园区资讯丨园区基金——德鸿资本参与「国瑞新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1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德鸿资本 深创投 华映资本 国泰君安创新投 众行资本 中天辽创 深智城产投 梧桐树资本等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大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优势 [1] 公司背景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营业务为生产特种石墨 主要产品包括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重点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 [3] 光伏领域技术突破 - 等静压石墨是光伏产业重要耗材 主要用于单晶生长 电池片生产PECVD涂层 多晶硅料生产环节 [3] - 公司实现等静压石墨"一焙一化"技术突破 生产周期比国内主流工艺缩短2-3个月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3] - 产品直接或间接被隆基 中环 晶澳 协鑫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使用 累计向上百家光伏客户完成产品销售 [3] 核能领域技术突破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6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石墨粉生产技术研究"课题 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实现核纯级石墨技术突破 [5] -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核心供应商 已打通核石墨产品全部生产环节 形成批量化供应能力 [5] - 随着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稳步推进 核纯级石墨产品将迎来市场放量阶段 [5] 半导体领域进展 - 高端等静压石墨在半导体离子刻蚀 粉体合成 衬底外延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5] - 公司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通过头部关键客户试用 进入批量合同订单阶段 [5]
“一焙一化”技术突破,「国瑞新材」B轮融资数亿元加速产能扩张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3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深创投 华映资本 国泰君安创新投 众行资本 中天辽创 德鸿资本 深智城产投和梧桐树资本等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 加大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优势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特种石墨生产 产品包括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和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 [1] 光伏领域 - 等静压石墨产品具有高强度 高纯度 高导热性特点 已成为隆基 中环 晶澳 协鑫等光伏龙头企业的重要耗材 [1] - 突破"一焙一化"核心工艺 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 [1] 核能领域 -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6专项课题 突破核纯级石墨技术 2016年成为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合格供应商 [2] - 产品通过清华大学和华能山东石岛湾等四方评审 将受益于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进 [2] 半导体领域 - 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石墨需求 已研发适用于离子刻蚀 粉体合成 衬底外延等环节的等静压石墨产品 [2] - 计划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 应对AI技术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 [2] 发展规划 - 计划2027年形成1.5万吨级规模化生产能力 [4] - 战略转型方向包括直接对接核能 半导体 光伏终端企业 强化技术地位 [4] 投资机构评价 - 华映资本认为公司"一焙一化"工艺突破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 打破国外垄断 [4] - 国泰君安创新投看好公司在等静压及核纯级石墨技术的领先地位和一体化能力 [4]
核纯级石墨产品获中核集团认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5-27 14:58
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华映资本、国泰君安创新投等 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大和研发投入[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 主要产品为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应用于光伏、半导体、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1] - 2016年核纯级石墨通过中核集团验证 成为其核心供应商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进入批量订单阶段[1] 技术突破与工艺优势 - 公司突破"一焙一化"核心工艺 生产周期比国内主流工艺缩短2-3个月 良品率从2016年接近0%提升至目前90%以上[3][5] - 等静压石墨具备高强度、高纯度、高导热性 是光伏、半导体、核电等领域的战略性材料[2] - "一焙一化"工艺通过系统性优化设计 从微观结构出发提升产品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5] - 公司结合德国和日本工艺理念 实现技术突破 打破国外垄断[5] 光伏领域应用 - 等静压石墨用于光伏单晶生长、电池片生产PECVD涂层、多晶硅料生产环节[5] - 公司产品直接或间接供应隆基、中环、晶澳、协鑫等光伏龙头企业[5] - 光伏业务目前占营业收入较大份额 预计2025年占比将下降[8] 核电领域进展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突破核纯级石墨技术[6] - 2016年通过四方评审 取得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合格供应商资质[6] - 2018-2023年中试交付的一万个核石墨球全部达标 形成批量供应能力[6] - 核电业务占比明显提升 预计2025年将占有重要地位[8] 半导体领域布局 -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通过头部客户试用 进入批量订单阶段[1] - 半导体用等静压石墨需求未来占比预计达40% 公司重点布局该领域[8] - 半导体业务预计2025年进一步放量 成为重要业务板块[8] 产能与战略规划 - 2025年实施1万吨扩产计划 预计2027年形成1.5万吨级生产能力[9] - 战略转型将直接对接核能、半导体、光伏终端企业 强化技术地位[9] - 加快半导体用超高纯石墨研发和市场投放[9] 投资方观点 - 华映资本看好公司在特种石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前景[10] - 国泰君安创新投认可公司在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的技术领先地位[10] - 众行资本高度评价公司在核电领域的国产化突破[11] - 梧桐树资本看好公司在"卡脖子"材料领域的战略价值[11]
陕西咸阳:巧用项目“加减乘除法” 聪明算账智慧花钱
搜狐财经· 2025-05-24 14:02
投资项目规模与进展 - 2025年咸阳市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56个,总投资2156.9亿元,年度投资728.5亿元,截至4月底完成投资294.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0.38% [1] - 谋划储备项目累计2133个,资金需求1283.2亿元,申报项目697个,资金需求521.05亿元,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54个(53.9亿元)和专项债券项目401个(405.7亿元)[3] - 纳入市级"四个一批"清单项目1785个,总投资9370.1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3个,如地铁11号线、"引泾上塬"供水工程 [6] 重点产业项目与技术突破 - 永寿县年产1500吨高能效耦合制氢及10万吨工业气体示范项目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2] - 高新区年产5.8万套专用轮胎建设项目实现智能芯片与轮胎制造工艺融合 [2] - 彬州市薄膜封装关键材料及核心装备生产项目解决显示面板领域国外"卡脖子"问题 [2] - 秦都区正泰输配电产业数智化改造项目预计年产值12.6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 [2] - 陕西金灃科技建设国内首条5层以下石墨烯示范线,年产40吨高品质石墨烯,2025年产值目标5000万元 [8]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中国西部AI创新港开放后5天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成为数字产业化重要载体 [5] - 计划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25%,规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9] - "咸企通"智慧服务平台集成2600余条政策,AI智能匹配使政策解析准确率提升45%,响应速度加快70% [10] 要素保障与政务服务 - 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80/88个,市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256/286个,环评手续完成177/231个 [11] - "咸企通"平台实现政策直达、诉求响应等功能,通过DeepSeek技术升级提升服务效率 [10] - 推行"清单化管理、数字化赋能、人性化服务",涉企执法检查执行"有需必应、无事不扰"25条 [12] 城市基建与民生工程 - 世纪大道综合改造工程2026年完工,雨污分流改造2025年底完成 [5] - 文兴路体育公园、咸平路智慧停车场等项目优化城市功能 [5] - 咸阳博物院(新馆)、法士特高端智慧农机装备等123个重大项目计划二季度开工 [6]
易成新能(300080) - 300080易成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3: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65.38%,归母净利润亏损 8.51 亿元,主要受光伏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迭代影响,电池片业务销量减少 [6]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50%,亏损同比收窄 31.26% [5] - 预计 2025 年将实现大幅减亏 [8] 技术与研发情况 - 2024 年下属子公司取得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获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4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4][5][8] -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持续稳中有升,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6] - 储能产品同时布局磷酸铁锂储能与全钒液流储能两种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目前效率达 7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市场与业务情况 - 2024 年成立专业化供应链管理公司,发挥内部产业协同和外部渠道化优势,制定销售和售后服务政策,拓展销售渠道 [10] - 收购梅山湖公司后,石墨电极全产业链产能将突破 10 万吨,预计石墨电极行情较去年好转,今年盈利能力有所增加 [8] - 主业定位于“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现有储能产业包含磷酸铁锂储能和全钒液流储能,与平煤神马集团不构成同业竞争,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将天源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 [8] 降本增效与管理情况 - 2024 年加大直接融资、低成本融资和高息短期贷款置换力度,推动整体融资成本较去年下降 0.38 个百分点 [6] - 深化“日成本,日利润”管理,在下属单位推广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抓好成本控制,划小核算单元 [6][8] - 成立经营管理对标工作专班和办公室,科学设定三年对标要素及路径,对标行业内一流企业,完成三年对标管理提升方案 [8]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情况 - 一直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和市值管理工作,后续将持续加强市值管理,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价值,增进市场认同并积极回报股东 [3] 业绩预告差异情况 - 2025 年 1 月 17 日披露 2024 年度业绩预告,年审中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出售平煤隆基 80.2%股权事项的会计处理由投资收益调整为资本公积,并于 2025 年 3 月 22 日披露 2024 年年报,导致业绩预告存在差异 [6] 未来发展规划情况 - 坚定“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方向,围绕高端碳材、新型储能两大主线,在“强主业、调结构、降成本”三方面下功夫 [3] - 未来将持续围绕“高端炭材、新型储能”主业开展并购重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