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搜索文档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山高何为先
河南日报· 2025-07-21 07:2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嵩县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荒坡改造为丹参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2] - 采用片区化组团式推进乡村振兴,整合乡邻乡镇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3] - 以叶岭村为中心发展丹参种植,面积达2.3万亩,群众亩均净利润4000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2元,增幅7.8%[5] 农业产业化升级 - 引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成10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6] - 依托中原药谷科创园建立7个创新中心,16个院士专家团队驻场,29项研发成果落地[6] - 标准化种植使亩均增收700多元,产业链后端实现价值跃升[7] - 建设现代化加工车间和交易中心,推动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型[7] 生态文旅融合发展 -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投资1.3亿元建设环湖供排水系统,11.5亿元迁建二污工程[8] - 陆浑湖观测鸟类从186种增至273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55种[8] - 环湖35个村庄发展特色文旅,2024年环湖片区农村人均收入增速9.3%[10] - 2024年前5个月吸引游客近300万人次,形成"中原洱海"生态文旅新业态[10]
乡村文旅业态版图更大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6:35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暑期乡村游迎来旺季,吸引游客的因素包括美景、咖啡香、比赛热、慢生活等,乡村旅游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满足全龄段游客需求 [7][8] - 湖南长沙福临镇"添双筷子"项目通过量化评分、专题培训、特色菜品开发等方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2小时,试点农户月增收超2000元,农特产销售额上涨50% [9] - 浙江杭州临安打造乡村家宴品牌,利用地道食材和故事讲述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 [10] 乡村文旅业态创新 - 湖北孝感市大悟县举办"村BA"篮球赛,带动游客到当地兰花产业园、民宿等旅游打卡,拓展文旅业态版图 [11] - 宁夏打造六大"宁字号"乡村文旅品牌,包括宁景百村、宁味千碗、宁选好礼等,其中"宁韵百宿"重塑乡村民宿体验,盘活闲置农房 [11] - 浙江嘉兴大桥镇由桥村结合稻虾产业链开发垂钓、露营、采摘、研学等小龙虾特色文旅活动,提升附加值 [12] 乡村慢生活旅居模式 - 云南大理剑川县沙溪镇以"静享田园慢时光"为理念,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上半年吸引280.3万旅居客,同比增长45.4% [13] - 北京通州区西集镇和延庆区成为城市居民周末旅居目的地,退休老人选择乡村养老,年轻人租用乡村小院作为周末"充电"基地 [14] - "新村民"的加入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14]
创新文旅体验破解审美疲劳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04
暑期到来,各地文旅市场热度节节攀升,文旅企业力争在激烈的流量争夺战中脱颖而出。但部分旅游目 的地和企业在产品开发上创新乏力,商业开发过度,陷入盲目跟风、复制的怪圈,同质化问题越发严重 地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古镇景区千篇一律的白墙黛瓦、雷同的商铺业态,主题公园缺乏文化内涵和新 颖项目,不仅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更使得文旅市场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阻碍了行业高质量发 展。 文旅产业是拉动消费的重点产业,只有推动地方文旅市场"长红",才能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其核心在于 精准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以桂林为例,自2021年起,桂林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契机,通过实 施"文化润景""景区焕新"等工程,推动业态升级。当地深化文旅与百业融合,在部分景区打造数字化沉 浸式体验项目,举办桂林艺术节及各类美食节、户外运动节等,让"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 行""寻味美食去旅行"成为旅游新潮流。 旅游服务质量也是广大游客关注的"痛点"问题。各地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交通网络,完 善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强化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宰客、虚假宣 ...
津北崛起绿色发展新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7-21 05:56
生态保护与修复 - 七里海湿地作为全球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和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古海岸自然保护区,通过苇海修复、生物链恢复等"十大工程"重塑生物多样性 [1] - 宁河区将七里海湿地视为重要生态资源和发展资源,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实现生态与产业"双向奔赴" [1] 生态农业与品牌化发展 - 岳龙镇红瑶甘薯种植基地年产优质甘薯9000万斤,产值1.9亿元,农业总产值3.91亿元,14个村经营收入超100万元 [2] - 2024年七里海河蟹品牌价值从3.32亿元增至5.18亿元,通过"生态+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开发熟醉蟹、蟹黄酱等特色产品 [2] - "津沽七里海"品牌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全区农业总产值超80亿元,粮食总产量35.5万吨 [3]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七里海生态教育中心结合MR技术打造沉浸式生态科普研学基地,成为亲子游和研学游热门目的地 [5] - 芦台大集日均吸引游客8万人次,通过非遗展示、特色小吃等功能区实现从"商贸据点"到"文化磁场"转型 [5][6] - 正信捌零年代民宿利用闲置农房改造,节假日"一房难求",带动乡村文旅吸引力提升 [6] - 2024年宁河区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同比翻番),文旅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 [6] 体育赛事与消费升级 - 第三届七里海半程马拉松吸引1.5万名跑者,配套活动带动现场消费45万元,通过"赛事+住宿+景区"联票模式形成文旅消费热潮 [8] - 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战觉城综合体育产业园,打造北方格斗赛事高地 [9] - 宁河区通过"生态+赛事"路径承办全运会轮滑比赛、足球嘉年华等活动,推动体育产业"五化"发展 [9]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宁河区初步形成"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格局,建立产业链交叉重组机制,提速乡村振兴步伐 [9] - 通过"潮白新河红色游""七里海湿地生态游"等布局串点成线,推动文旅产业高端化、品质化发展 [7]
共同行动 汇聚全球可持续发展青年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7-21 05:52
绿色消费与青年市场 - 全球青年人口达12亿,占全球人口16%,掌握全球最大购买力并成为绿色消费方案设计者[4] - 中国调查显示93.3%受访青年优先选购绿色产品,77.6%认为绿色低碳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5] - 马来西亚75%青年愿为可持续产品支付溢价,显示强烈环保消费意愿[5] 企业绿色创新实践 - 泡泡玛特推出行业首款碳中和手办DIMOO,联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河狸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4] - 泡泡玛特启动覆盖七大洲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守护计划,探索IP与物种跨界联名[5] - 携程推动酒店业碳排放标准制定,实现100%航班碳排放数据公示[5] - 波司登制定2038年前运营环节净零排放目标,将可持续转型视为长期竞争力再造[6] 新能源与低碳技术 - 比亚迪吸引大量青年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举办全球汽车设计大赛发掘青年设计人才[10] - 亿航智能通过AI赋能低空经济,开发绿色低碳飞行产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9] - 国家电投年轻团队在哈萨克斯坦推动政府间风电项目,平均年龄34岁[9] 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 - 南通大学团队开发退役消防服回收技术,每吨回收减少3.6吨碳排放并节约6000吨水[9] - 新加坡青年关注数字化进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减排[8] 青年创业支持体系 - "青年潜能"项目吸引17所高校30支创业团队,50个优秀项目获展示平台,10个项目获资金扶持[13]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计划三年内覆盖50万青年绿色技能培训,撬动初创企业融资机会[13] - 东盟建议政府加大对绿色初创企业投资,将气候知识融入教育体系[12]
暑假避暑游就选四川!四川五天四晚深度攻略,四川亲子游四川必去景点+最佳路线+费用一览!
搜狐财经· 2025-07-21 04:49
四川旅游攻略 - 成都初印象包括宽窄巷子、锦里古街和九眼桥酒吧街等景点,体验慢生活与麻辣美食 [3][4] - 都江堰展示了公元前256年修建的水利工程智慧,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提供自然风光与温泉体验 [5][7] - 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世界最大石刻佛像,峨眉山以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闻名,金顶云海日出是四大奇观之首 [8][9] -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包括蜀绣和川剧变脸表演,以及本地串串香饮食文化 [9][12]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展示了大熊猫和小熊猫的习性,太阳产房有熊猫幼崽,熊猫博物馆提供互动展览 [11][12]
上半年消费数据呈现四大特点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1] - 消费市场呈现扩容、提质、焕新、开放四大特点,展现蓬勃生机 [1] 消费市场扩容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1]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反映国内消费需求强劲增长 [1] 消费提质升级 - 绿色智能产品销量攀升,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较快增长 [1]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新型消费焕新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1] - 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IP+消费等新增长点涌现 [1] - Labubu潮玩盲盒风靡全球 [1] 消费市场开放 - 免签政策扩大吸引外国游客,五一假期免签入境外国人人次同比增长72.7%,端午假期增长59.4% [2] - 国际游客将中国游流量转化为中国购增量 [2] 政策支持方向 - 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信心 [3] - 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 [3] -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北京朝阳文旅消费爆发:1545亿元旅游收入背后的“民企力量”
新京报· 2025-07-20 23:38
文旅消费升级 - 朝阳区2024年旅游收入达1545.4亿元,居北京市首位,民营企业在演艺、旅游、宠物等新业态中成为消费升级的"隐形引擎" [1] - 福浪Livehouse通过大、小场馆结合(1200人/450人)的配置,覆盖室内音乐节、演唱会等场景,2025年预约演出200余场,热门演出门票短时间内售罄 [3][4] - 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人群比例超60%(鸟巢),2024年朝阳区16亿元演出票房拉动北京综合消费109亿元(文旅部6.85倍系数) [5] 演艺经济带动效应 - 盛世非凡承接演出业务量年均增长50%,引入苏州盛泽堂文化传媒实现联盟式发展,计划推出票根经济联动餐饮、住宿等折扣 [6][7] - 朝阳区2024年营业性演出8.6万场,大型演唱会108场(鸟巢等场馆),形成"演艺+消费"生态 [7] 入境游创新布局 - 众信旅游2024年入境人数较2023年增长800%,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50%,产品丰富度提升60%,新增入境游学、康养板块 [8][10] - 采用"旅游+科技"模式推出VR南极体验空间,全国分支机构达2300家,目标五年内扩张至5000家 [8][10] - 朝阳区推出五条入境游线路整合亮马河、798艺术区等国际地标,联合在线旅游平台打造多语种推广页面 [11] 宠物经济蓝海市场 - 火星宠物超市瞄准中国宠物市场5000亿元规模(渗透率17%-27% vs 美国70%),四年内线下门店超8家,会员10万,获朝阳区支持入驻优质商圈 [13][14] - 计划在北京新开两家店及宠物酒店模式,石家庄旗舰店将试点新经营模式 [15] 政策与目标 - 朝阳区推出八项新政策支持大型演出、入境游等,目标2025年旅游收入突破1600亿元、接待游客1亿人次,新增沉浸式演艺空间10家、顶级演出100场 [16]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搜狐财经· 2025-07-20 23:03
就业市场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2% 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 政策端、企业端与求职者形成合力 各地通过特色产业拓岗、补贴提升等措施助力就业创业 [1] 文旅与餐饮行业就业 - 河北秦皇岛美食文化街入驻商户超300家 带动就业岗位上万个 今年新增年轻创业者占比15%-20% [3][5] - 街区配备完善基础设施 日均人流量5万人次 新型年轻商户营业额同比上升30% [5][7] - 餐饮创业者享受租金减免政策 部分店铺月回本 税收扶持涵盖增值税与个税减免 [7] 文创与新兴消费行业 - 北京潮玩设计行业用人需求激增 企业寻求IP设计、市场营销及跨境文化融合人才 [9] - 北京文创产业二季度月均薪酬中位值达10664元 政策推动科技文化融合创新 [9][10] - 元宇宙策展人、潮玩设计师等高门槛新岗位涌现 反映行业专业化趋势 [14] 创业扶持政策 - 苏州大学生创业项目享受免注册费、半年代理记账及装修补贴 今年新增9个项目覆盖高端制造、文创等领域 [13] - 江苏常熟累计发放创业补贴567万元 提供培训、指导、人力资源等全链条服务 [16] - 高校创业园免租金政策为创业者节省超10万元成本 助力业务从校园拓展至社会 [11] 政府稳岗措施 - 中央财政下拨667亿元就业补助资金 地方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 一季度为企业减负456亿元 [18] - 专项招聘活动发布岗位超千万个 高校访企拓岗行动拓展岗位470万个 [18]
避暑游、采菌游、入境游催热云南“夏日经济”
新华社· 2025-07-20 20:31
文旅融合发展 - 云南通过避暑游、采菌游和跨境游等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海内外游客 [1] - 旅居模式兴起,游客从短暂停留转向长期居住,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成为热门选择 [2] - 云南7月平均气温21.9摄氏度,71个县区人体舒适度达到舒适等级,55%区县适宜避暑旅游 [2] 旅居经济 - 上半年云南旅居人数达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 [2] - 气候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创新产业融合培育旅居、夜游、入境游等新增长点 [2] 菌旅融合 - 野生菌上市带动美食旅游高峰,小众深度体验游、研学游、亲子游成为游客标配 [3] - 云南推出"吃菌地图"、"菌子节"等特色产品,打造"以食带游、以游促食"新模式 [5] - 部分民宿、餐厅推出野生菌主题菜肴和采摘体验,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5] 食用菌产业 - 2024年云南食用菌产量119.41万吨,总产值472.5亿元,综合产值超1100亿元 [5] -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开展菌子研学活动,结合野生菌资源进行现场教学 [5] 入境旅游 - 中老铁路成为出入境游客交通首选,免签政策提升通关效率 [6] - 上半年云南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51.03万人次,同比增长86% [8] - 越南游客通过河口口岸入境,乘坐高铁前往昆明、大理、丽江等地旅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