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
搜索文档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月5日
新华财经· 2025-11-05 08:55
资本市场开放政策 - 中国证监会将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1]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表示将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5] 港股市场展望 - 机构研判2026年港股行情将由基本面改善驱动,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恒生科技指数ROE改善及估值抬升 [2] - 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结构上更加均衡,看好科技、创新药、券商及部分周期资产 [2] 公募基金动态 - 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相关指引征求意见稿,预计行业将迎来广泛基准变更潮 [3] - 今年以来大量公募基金已进行业绩比较基准升级,新发及存量产品基准要素更精细丰富 [3] - 10月份公募机构调研次数达7452次,环比大幅增长60.57%,医药生物等赛道成为核心关注方向 [1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国家卫健委发布实施意见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明确八大重点领域及2027年、2030年两阶段目标 [4] - AI手机发展重心转向端侧,未来AI助手或成主流人机交互入口,移动终端生态面临深刻变革 [10] - 高德回应入局Robotaxi传闻,称本周将有相关业务进展公布,该业务被定位为"战略级项目" [13][14] A股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深市2879家公司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合计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6][7] - 电子行业受益于AI算力、半导体封测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整体步入上行通道 [7] - 9月以来24家A股公司公布增持计划,19家披露拟增持金额下限或已增持完毕,合计达5.99亿元 [8] - 10月以来外资机构密集调研309家A股公司,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景气产业链 [9] - 三季度末QFII机构出现在856家A股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较去年底明显增加 [9] 保险行业业绩 - 86家财险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7万亿元,实现净利润778.27亿元,两项指标同比均上涨 [11]
中信建投:三季度通信行业机构持仓创新高 持续推荐AI算力板块
第一财经· 2025-11-05 07:4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板块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同比及环比均实现提升 [1] - 申万通信指数市盈率TTM为43.41倍 处于5年来96.53%分位点和10年来67.26%分位点 [1] - 公募基金对通信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达到6.87% 北向资金持仓占比为2.82% 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1] 板块投资机会 - AI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持续推荐北美算力产业链与国内算力产业链的核心公司 [1] - 建议关注AI应用板块 包括端侧AI的进展 [1] - 建议关注前期涨幅不大 未来可能改善的海缆及光纤光缆板块 [1] - 建议关注军工通信板块以及国内外巨头纷纷加码的量子科技板块 [1] 市场表现 - 三季报发布后 随着预期落地 通信板块出现调整 [1]
武汉光谷发布“顶尖人才政策” 单项最高支持1亿发力未来产业
长江商报· 2025-11-05 07:28
政策核心内容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顶尖人才专项实施办法 每年设立专项资金 面向全球引育支持顶尖人才团队项目 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1][4] - 政策重点聚焦未来产业 目标为引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 [1][4] 人才引育重点 - 政策重点引育三类顶尖人才群体 包括以诺贝尔奖 图灵奖获得者 中外院士为代表的战略科学家 [1] - 引育以国家级人才 知名企业研发负责人为代表的产业领军人才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1] - 引育以知名高校院所学术专家为代表的未来技术带头人 主攻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方向 [1] 政策支持力度与方式 - 支持力度从2000万元起步 对重大紧缺的顶尖人才项目给予1亿元的顶格支持 显著高于此前普惠性政策最高2000万元的支持 [2][3] - 支持方式灵活全面 采取竞争择优 定向委托 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 配套人才奖励 安居保障 股权投资 高端服务等系列支持 [2] - 对符合发展导向的项目按2000万元至5000万元 5000万元至1亿元两档给予资助 项目落户当年可预拨付不超过20%的启动资金 [3] 重点产业领域 - 政策基于区域产业优势 率先在第六代移动通信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发力 [3] - 在6G领域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招引顶尖人才开展国际标准制定 [3] - 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招引具备从材料设计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创新能力的国际化顶尖人才 助力打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 [3] 资金支持机制 - 政策将引导各类基金对项目单位提供股权投资 形成财政资金引导 社会资本跟进的多元支持格局 [3]
新基建开路 “十五五”抢先机 “适度超前”拓展增长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24
“十五五”规划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定位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五五”时期取得新质生产力重大突破的关键配套,部署从“十四五”的“加快建设”转变为“适度超前”[1]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举措包括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1][7] - 在城镇化进程放缓、传统基建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未来增量基建空间将转向与新质生产力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1][5] “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与演变 - “适度超前”的部署并非首次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曾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部分提及要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 - 中央及各部门自2022年以来多次强调“适度超前”,例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3] - “适度超前”要求在新基建领域提前布局、加快投入以拓展未来经济增长空间,同时体现出政策财政更倾向于投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领域,如算力中心、5G网络和新能源项目[6]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关系 - 新型基础设施旨在打通“科技—产业—经济”循环,不仅要支撑科技创新,更要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7][9] - 新兴支柱产业与未来产业,如新能源、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其规模化发展高度依赖算力、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底层能力建设需先行布局[1][9] - 通过新型基建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最终目标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8] “适度超前”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 实施层面要求找准方向、把控节奏并保持定力,通过动态规划、弹性设计和分段实施等平衡前瞻性与实用性,并利用多元化融资手段保障资金来源[9] - “适度”意味着需要通过统筹规划引领,确保与产业需求、技术趋势和经济承载力相匹配,避免盲目扩张与资源浪费,并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全国一盘棋”[9] - “超前”的核心是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导向,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进行前瞻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9]
11月5日论坛议程|启航新征程·国泰海通2026年度策略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1-05 06:55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 - 食品饮料与美妆行业以成长为主,供需出清迎来拐点 [2] - 批零社服行业呈现传统消费积极转型,新消费保持超高景气度 [2] - 家电行业聚焦出海成长,内需市场等待出清修复 [2] - 轻工行业投资聚焦于成长消费与周期价值 [2] - 纺服行业致力于洞察消费者变迁,挖掘结构性机会 [2] - 农业领域中宠物赛道具备长坡厚雪特征,养殖种植亦有亮点 [3] 金融与资产配置 - 非银金融发布年度策略报告 [3] - 理财子公司关注产品发行和资产配置思路的变化 [4] - 投顾业务探索新范式 [4] - 银行发布年度策略报告 [4] - 固定收益领域探讨低利率反弹下的策略换挡与资产寻锚 [10] - 债券ETF探讨被动化的前景与投资策略 [11] AI算力与通信技术 - 通信行业发布2026年投资策略 [3] - 分享国内总体算力和网络情况 [4] - 探讨面向AI的可重构数据中心网络光交换及互联技术 [4] - 分析人工智能算力网络高速互联的技术演进 [4] - 研判InP衬底发展趋势 [4] - 介绍国内算力投资及IDC建设情况 [4] - 通信研究关注AI新周期里的卓越龙头 [10] 能源、航天与新能源汽车 - 展望2026年储能与电力现货市场 [7] - 以国外商业航天发展历程展望中国商业航天未来 [7] - 展望202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并研判政策 [7] - 分析全球核聚变发展现状及展望 [7] - 分析2026年电价影响因素 [12] - 探讨全球大宗增产周期下的航运投资机会 [12] 科技与硬件创新 - 海外科技研究关注AI社交网络 [7] - 智能手机行业迎接AI应用时代 [7] - 模型发展从Scaling Law到后Transformer时代 [7] - 探讨AI重构硬件创新边际 [7] - 分析腾讯视频号及AI生态的演进 [7] - 计算机行业致力于寻找高成长股票 [10] - 电子半导体行业关注如何把握趋势性高成长股票 [10] 卓越龙头与商业模式 - 分析美妆龙头企业的成功案例,例如珀莱雅 [10] - 航运行业分析超级牛市的成因与投资启示 [10] - 总结卓越龙头企业的商业模式特征与业绩估值规律 [10] - 建筑工程行业寻找产业链中高需求、高壁垒、高盈利的卓越龙头 [12] 医药健康与生物科技 - 从一级市场角度分析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现状与趋势 [13] - 解码医美行业成功因子 [16] - 介绍代谢领域创新布局,如GLP-1与第四代胰岛素双引擎驱动 [16] - 探讨创新驱动下利润集中释放的案例 [16] - 分析靶向抗肿瘤药和肿瘤免疫治疗的2.0时代 [16] - 介绍全球新药研发平台的打造 [16] - 发布医药行业年度策略报告 [16] 人形机器人与汽车工业 - 探讨开启AGI时代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力革命 [16] - 展望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趋势 [16] - 分析具身智能作为智能科学的新范式 [16] - 分享智能感知与机器人技术研究前沿亮点及趋势 [16] - 发布2026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 [16] 周期性与反内卷行业 - 探讨反内卷背景下钢铁、煤炭、石化行业的投资机会 [12] - 房地产行业分析2026年基本面,包括房价趋势判断 [12]
净利润超9000亿元,深市公司最新成绩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06:26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2879家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2] - 深市公司盈利格局良好,共有216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75.34%,其中207家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 [2] - 超半数公司业绩呈向好趋势,1545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含减亏),占比53.66% [2] 分板块业绩 - 主板公司展现较强韧性,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6.68% [2] - 创业板公司延续高成长特色,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达到双位数 [2] 龙头企业表现 - 深市57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增速远超深市整体水平 [3]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为深市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3] 电子行业 - 电子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4] - 行业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自一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 [4] -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4] 电力设备行业 - 电力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5] - 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利润增长36.20%,阳光电源利润增长56.34% [5] 通信行业 - 通信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5] - 行业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26.22%、18.70%,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 [5] 非银金融行业 - 非银金融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6] - 行业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实现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6] - 券商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6] - 东方财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其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幅更分别高达100.65%、77.74% [6] 研发投入与投资者回报 - 深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达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7]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10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11家企业研发支出突破50亿元 [7] - 2025年1—10月,507家深市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方案,分红金额达129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翻番 [7] - 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57单,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披露增持计划106单,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7]
深市公司三季报稳中向好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表现亮眼
上海证券报· 2025-11-05 03:09
整体业绩概览 - 截至2025年10月末,2879家深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 [1]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1] - 216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34%,其中207家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1545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含减亏),占比53.66% [2] 分板块业绩表现 - 深市主板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6.68% [2] - 创业板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深市57家市值超千亿元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 [2]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3] - 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实现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3] - 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3]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4] - 宁德时代利润增长36.20%,阳光电源利润增长56.34% [4] 通信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4] -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26.22%和18.70% [4]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非银金融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5]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实现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5] - 券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6] - 第三季度东方财富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00.65%和77.74% [6] 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 - 深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7]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11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50亿元 [7] - 前10个月,507家上市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1291.12亿元,金额较上年同期翻番 [7] - 披露回购计划257单,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披露增持计划106单,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7]
深市公司前三季营收净利双增 新质生产力成引擎
证券时报· 2025-11-05 01:41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2879家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1] - 216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75.34%,其中207家盈利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1545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含减亏),占比为53.66% [1] - 业绩呈现同比与环比双增长,超七成公司盈利,龙头企业牵引力凸显 [1] 分板块业绩 - 主板公司展现强韧性,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6.68% [1] - 创业板公司延续高成长特色,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头部公司表现 - 57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作为压舱石,前三季度合计营收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合计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 [2]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净利润超百亿元,成为带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力量 [2]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受益于AI算力需求释放、半导体封测国产替代加速及消费电子回暖,前三季度营收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2] - 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33.76%,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2] 电力设备与通信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在双碳政策支撑下,前三季度营收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3] - 通信行业受AI与新基建拉动,前三季度营收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3] - 通信行业第二、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26.22%和18.70% [3] 非银金融业表现 - 非银金融业在市场行情带动下业绩大幅回暖,前三季度行业合计营收2135.83亿元,同比增长10.67%,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3] - 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48.05%,其中券商板块表现亮眼,前三季度营收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3] 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 - 2025年前三季度深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为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4]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11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50亿元 [4] - 在回报投资者方面,今年1月至10月,507家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金额1291.12亿元,同比翻番 [4] - 截至三季度末,深市上市公司披露257单回购计划、106单增持计划,金额上限分别达745.7亿元和260.76亿元 [4]
净利润超9000亿元!深市公司最新成绩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00:28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2879家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2] - 共有216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34%,其中207家盈利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1545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含减亏),占比53.66% [2] - 主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6.68% [2] - 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达到双位数 [2] 龙头企业表现 - 深市57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 [3]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3] 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 - 电子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4] - 电子行业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 [4] - 电力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5] - 通信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5] - 通信行业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26.22%、18.70% [6] 重点公司案例 -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 [4] - 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4]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利润增长36.20%,阳光电源利润增长56.34% [5] - 东方财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 [7] - 东方财富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00.65%、77.74% [7] 非银金融行业 - 非银金融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7] - 非银金融行业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实现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7] - 券商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7] 研发投入与投资者回报 - 深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达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8]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10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11家企业研发支出突破50亿元 [8] - 2025年1—10月,507家深市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分红金额达1291.12亿元,较上年同期翻番 [8] - 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57单,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披露增持计划106单,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8]
深市公司三季度营收、净利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延续高景气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00:24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2879家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1][2] - 共有216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34%,其中207家盈利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1545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含减亏),占比53.66% [2] - 主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68%,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达双位数 [2] 龙头企业表现 - 深市57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增速远超深市整体水平 [3]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3] 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 - 电子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第三季度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 [4] -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4] - 电力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龙头宁德时代利润增长36.20%,阳光电源利润增长56.34% [5] - 通信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第二、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26.22%和18.70% [5][6] 非银金融行业 - 非银金融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6] - 券商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东方财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 [6] 研发投入与投资者回报 - 深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10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11家企业研发支出突破50亿元 [7] - 2025年1—10月,507家深市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分红金额1291.12亿元,较上年同期翻番,截至三季度末,披露回购计划257单,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披露增持计划106单,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