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锦秋基金被投企业星尘智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11-18 09:41
融资动态 - 星尘智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国科投资和蚂蚁集团联合领投,Bloom Advance Capital、时代伯乐、南山战新投等机构跟投,老股东锦秋基金继续追投[2] - 公司在一年内连续完成A轮、A+轮及A++轮融资,蚂蚁集团连续多轮领投,锦秋基金持续追投[2] - 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人才梯队建设、绳驱本体规模化制造准备、多场景解决方案深化与产业化能力提升[3]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绳驱AI机器人的企业,产品采用独特绳驱传动设计,模拟人类肌腱的丝滑运动与精密力控特性[5] - 绳驱技术具备低摩擦、高跟随、连续力域优势,避免传统刚性传动在齿隙、摩擦、冲击中丢失关键力控信息,让AI能获取连续力学数据[7] - 公司构建了“顶尖本体-领先遥操-高效模型”的具身智能全栈平台,并于今年10月IROS顶会上展示升级后平台[7] - 今年6月公司攻克绳驱量产难关,实现多个月批量稳定交付,比OpenAI投资的绳驱机器人公司1X至少领先一个周期[7]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已获得数千台订单,在科研、文旅文娱、商业服务、工业物流等高价值场景多点开花[8] - 11月15日与金马游乐达成战略合作,推出新一代文旅文娱机器人系列产品,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在文旅文娱领域最早一批规模化订单[8] - 全球首个由绳驱AI机器人全自主运营的零售服务店“机器人MART”在中山落地,AI主理人可全自主完成语音接待、下单支付、小食制作等复杂操作[8] - 9月2日与全球最大控制器系统厂商仙工智能签约,为国内最早一批工业领域规模化订单[8] 合作伙伴与生态建设 - 公司与字节跳动、腾讯、百度、央视、京东等多行业头部客户合作,推动绳驱AI机器人在多场景加速落地[9] - 积极构建开放科研生态,与Physical Intelligence、MIT、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字节跳动AI Lab等国内外顶尖团队合作,产出具身智能技术成果[9] 公司背景与行业定位 - 星尘智能于2022年底成立,是绳驱AI机器人的定义者,业界首个量产绳驱AI机器人的公司[13] - 秉持“Design for AI”与独特绳驱传动设计理念,让机器人模仿人类肌腱的运动与力控方式[13] - 公司团队具备机器人+AI复合背景,行业经验丰富,长期合作默契[12]
大行评级丨小鹏汽车营收预测不及预期拖累ADR下挫 花旗小幅下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11-18 09:40
大行评级丨小鹏汽车营收预测不及预期拖累ADR下挫 花旗小幅下调目标价 小鹏汽车-W(09868.HK)获摩 根大通增持574.21万股 小鹏汽车-W(09868.HK)获摩根大通增持574.21万股 小鹏汽车-W(09868.HK):委 任陈玉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相关事件 小鹏汽车此前公布的第四财季营收预测不及预期,拖累隔夜ADR重挫逾10%。花旗称,考虑到明年一季 度的汽车销售淡季,将小鹏汽车美股和港股目标价分别下调逾3%,但仍看好公司在明年多元化增长的 潜力。分析师Jeff Chung等在报告中指出,在分析师简报会后,小幅下调对公司2025年的销量预测以符 合公司的新指引进入2026年,公司计划有7款新车型发布,并计划启动Robotaxi的试运行。小鹏目标在 2026年底开始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管理层设想人形机器人的总目标市场将超过电动汽车,到2030 年小鹏机器人在全球的销量将超过100万台。花旗将该公司美股目标价下调3.4%至28.4美元;港股目标 价下调3.7%至110.6港元。 ...
11.18犀牛财经早报:A股公司年末忙着资产出售 报道称瑞银总部考虑迁往美国
犀牛财经· 2025-11-18 09:32
全市场17只商品ETF总规模年内增长超200% 商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ETF市场的"吸金利器"。数据显 示,截至11月14日,今年以来,全市场17只商品ETF合计资金净流入1020.23亿元,总规模达到2299.87 亿元,较年初增长203.92%。 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黄金ETF。以头部产品表现为例,华安黄金易 (ETF)以873.83亿元规模遥遥领先,较2013年成立时12亿元的发行规模增长70余倍;博时基金、易方 达基金、国泰基金旗下黄金ETF规模也分别达到386.19亿元、336.69亿元、274.57亿元。 谈及商品ETF 规模增长的原因,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记者表示,商品价格上涨形成的赚钱效应吸引资 金涌入,而商品ETF作为低门槛、高透明的工具,为普通投资者参与商品市场提供了便捷路径。(证券 日报网) 又见A股公司年末忙着资产出售 每逢四季度,A股市场便会掀起一波出售资产小高潮。相比往年,今年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主动性、积 极性、紧迫性更强。据记者初步统计,10月以来,已有近250家公司发布出售资产相关公告,同比倍 增。从出售目的看,有的公司剥 ...
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机器人ETF(159770)连续22日累计“吸金”超17亿元!昨日再获净申购1500万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26
11月17日,A股继续弱势震荡,中证机器人指数逆市收涨0.3%。跟踪该指数的ETF中,机器人ETF (159770)昨日平收,全天获净申购1500万份。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ETF(159770)自10月16日以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截至11月14日的22个交易日 里累计已"吸金"超17.4亿元。 与此同时,该ETF的份额也不断增长,截至11月14日流通份额为98.04亿份,创上市以来新高。 此外,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交投依旧保持活跃,11月17日换手率超10%,近一周日均换手率达 9.27%。 机器人ETF(159770,场外C类014881)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从机器人产业链的维度看,标的指 数覆盖了硬件和软件的核心领域:核心零部件、算法控制模块、电机电池模块。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紧密跟踪科创综指,该指数于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成分股覆盖小 市值硬科技企业,具有极强的表征性和突出的成长属性。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 芯国际等科技龙头。 消息面上,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IPO上市辅导工作完 成。公告显示,宇树科技 ...
产业繁荣推动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专家对话)
人民网· 2025-11-18 09:17
行业发展现状与价值 - 机器人应用场景正从工业制造领域加速拓展至生活服务领域,例如咖啡机器人、按摩机器人等[1] - 应用场景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需要安全围栏的传统工业机器人演进为可与人密切接触的协作机器人[1] - 协作机器人的技术内核如精密传动、运动控制等源于工业机器人,但设计理念、安全标准和场景需求均已发生变化[1] - 国产协作机器人快速发展带来技术普惠化,使机器人从服务于大型制造业的高端装备进入大众消费领域[2] - 技术普惠化是技术安全成熟、成本下降、供应链完善的必然结果,并催生了“机器人+”的新商业模式,如无人咖啡厅、新型康养社区等[2] - 结合数据大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可记忆用户偏好以提供个性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是必然趋势[2] 产业规模与技术优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3] - 产业链条完整,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形成完整产业生态[3] -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取得突破,控制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国内企业已实现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3] - 核心部件国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为产品定制化奠定基础[3] - 国际市场对中国机器人的认可度提升,出口增长动力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品牌和完整解决方案[3] - 中国机器人在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市场的拓展证明其质量、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 伴随AI技术发展,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是重要趋势,AI技术正重塑机器人的能力边界[4] - 利用AI算法与大模型训练可实时优化调整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感知参数和经验判断,从而获得更优执行效率[4] - AI技术具备预测性,可通过分析运行数据提前预测零部件故障,实现从“定期维护”到“按需维护”的转变,极大减少非计划性停机[4] - 在具身智能领域,AI技术赋予机器人理解、推理和执行任务的“大脑”,使其能自主完成任务[4] - 未来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核心将是“机器人大脑”的比拼[5]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成果丰硕 高新技术产业迸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1-18 09:08
11月16日,为期3天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闭幕。本届高交会以空天产 业、量子通信、智能机器人、数智技术等领域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生机与 创新活力。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展示的亚太6D卫星"深圳星",是我国当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 多、输出功率最大的Ku频段高通量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整星通信容量达50Gbps,入网端站总数超3万 个。该卫星在今年初助力完成"北京—拉萨"远程机器人手术。 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展示了自主研制的天目一号气象 卫星和魔瞳系列雷达卫星。公司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创新设计,将卫星研制成本降低约40%、交付周期 缩短约50%,推动卫星从"定制化"向"工业化"转型。 福建展团带来国内首个"空轨一体"闽台低空物流安全枢纽解决方案。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 公司副总经理卓国勇介绍,该方案能结合安全测试结果与机型性能库自动推荐最优航线,提供从航线规 划、安全测试到实时调度的全链条服务。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在本届高交会上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工业级、消费级机器人及核心 零部件集中亮相,彰显智能机器人加 ...
中国团队研发仿人手指可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
齐鲁晚报· 2025-11-18 09:07
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一款仿人手指,适用于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为 机器人在食品处理、医疗护理、智能服务等高敏场景中的精细化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于 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让手指既"有力"又"温柔",是机器人应用面临的一大挑战。为破解此难题,科 研人员受人类手指刚柔并济结构启发,设计出一款刚-柔-软结构仿人手指。 新华 ...
智元机器人“一体三智”布局产品,灵宇宙获 2 亿融资引资本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09:03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最新报1.325元,当日小幅上涨0.53%,持仓股中18只上涨、12只下跌,结构性机会突出,其中星环科技涨幅超11% [1] - 机器人ETF(562500)最新报0.966元,当日微涨0.21%,持仓股中45只上涨、28只下跌,涨多跌少结构明显,伟创电气、海目星等上涨超5%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成交量为1611万份、成交额约2129万元,机器人ETF成交量约6.94亿份、成交额约6.69亿元,交投维持高位,显示市场关注度不减 [1] - 机器人ETF近五日呈现间歇性增量特征,在11月11日、13日、17日均有显著净流入,说明资金情绪仍对机器人赛道保持阶段性增持意愿 [1] 行业动态与公司进展 - 智元机器人公司打造了远征系列、灵犀X2系列、精灵系列三大产品线,核心支撑是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与作业智能深度融合的“一体三智”技术体系 [2] - 智元机器人自主研发了机器人操作系统“灵渠OS”,已封装大量核心能力,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开源 [2] - AI+消费机器人公司灵宇宙近期完成2亿元PreA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国方创新、国泰海通、广发信德、滴滴出行等头部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 [2] -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 机构观点与产品定位 - 机构观点认为,特斯拉Optimus V3将于2026年启动量产,产业化1-10阶段即将开启,同时2026年宇树科技等国产机器人主机厂将迎来密集IPO,有望成为全新强催化 [2] - 机器人ETF(562500)被定位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两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 [3]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被描述为机器人的大脑,具有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旨在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3]
中信建投:继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09:01
行业趋势与催化剂 - 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资本运作、订单出货、应用落地等方面持续取得突破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从0到1的趋势兑现前夕,特斯拉Gen3定型及量产定点等关键节点支撑市场预期 [1] - Optimus定型有望推动硬件技术路线边际收敛,行业或将进入去伪存真阶段 [1] 公司动态与市场表现 - 宇树科技已完成IPO辅导 [1] - 优必选连续获得大额人形机器人订单 [1] 投资关注点 - 继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聚焦T链(特斯拉产业链)和国产链中确定性高的企业 [1] - 同时关注灵巧手等环节的新变化 [1]
CHTF2025前沿聚焦:科技成果落地激活市场新动能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18 09: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科技市场已清晰呈现从概念炒作转向实用落地的阶段性特征,客户关注点聚焦于产品的实际价值 [1] - 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示了AI终端、智能装备、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众多展品凭借突破性参数与实用化技术成为全球科创趋势的重要见证 [1] 机器人展区技术突破 - 傅利叶Fourier X3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搭载12台定制化高性能伺服电机,关节活动范围广(髋关节-10°至110°,膝关节0°至150°,踝关节-20°至70°),配备16路高精度肌电传感器与3D姿态传感器,采样频率达1000Hz,可实时捕捉人体运动意图 [2] - 宇树Unitree B2四足机器人最大负重120kg,奔跑速度6m/s,配备16线激光雷达和1300万像素深度相机,环境识别精度达厘米级,可在-20℃至60℃、湿度95%的极端环境下连续工作4小时,适用于矿山巡检、物资运输等工业场景 [2] - 国产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化链条 [2] 商业航天领域进展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示的柔性太阳翼采用三结砷化镓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33.5%,展开面积120平方米,折叠后体积仅为展开状态的1/50,重量比功率达300W/kg [3] - 亦庄星箭展示的可重复使用火箭为两级液体运载火箭,芯级直径3.35米,采用4台YF-102液氧煤油发动机,箭体结构大量使用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金属箭体减重30% [3] - 该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3.2吨,可重复使用次数达10次,回收落点偏差控制在100米内,单次发射成本降至2800万元,仅为传统火箭的1/3 [3] - 亚太星通“深圳星”具备50G通信容量,星地通信时延0.1秒,覆盖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已成功支撑全球首例卫星通信超远程机器人手术,手术操作延迟控制在0.3秒内,精度达0.1mm [3] 半导体国产化成果 - 澜起科技DDR5内存接口芯片M88DR5X-001支持DDR5内存模组8400Mbps传输速率,工作电压1.1V,较上一代产品功耗降低25% [4] - 该芯片集成On-Die ECC错误校验模块,数据纠错能力提升3倍,采用14nm FinFET制程工艺,芯片面积缩小18%,通过JEDEC国际标准认证,全球市占率达36.8%,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 [4] - 华大九天EDA全流程工具包涵盖芯片前端设计、逻辑综合、物理实现等12个核心环节,支持7nm至28nm多种制程工艺,其时序分析工具PrimeTime-X运算速度较Synopsys同类产品快40%,功耗分析精度误差小于5% [4] 新能源充电技术创新 - 品胜140W兆瓦闪充枢纽采用第三代氮化镓芯片与PMEi微空间集成架构,输入电压范围100-240V,支持AC 2500W与DC 140W功率同时输出,兼容18种主流快充协议 [5][6] - 配备4个USB-C接口、2个USB-A接口及1个AC插孔,可同时为6台设备快充,对iPhone 16 Pro充电30分钟恢复75%电量,对联想拯救者Y9000P游戏本充电1小时恢复80%电量 [6] - 时代聚能移动储充车搭载280kWh磷酸铁锂电池,配备180kW液冷超充桩,充电10分钟可满足新能源汽车400公里续航需求,通过专属APP实现“一键下单,30分钟内上门”的补能服务 [6] AI PC端侧智能发展 - 六联智能MTN25C-140H-YD机型搭载英特尔Arrow Lake-U 7540处理器,采用“12核(4P+8E)CPU+16核Xe架构GPU+32核VPU”异构计算架构,NPU独立算力达34 TOPS,全平台AI综合算力突破99 TOPS [7] - 支持Llama4-109B、文心一言4.0等大模型本地离线部署,配备32GB LPDDR5x 7467MHz高频内存、2TB PCIe 5.0 NVMe固态硬盘,14英寸3K OLED触控屏支持120Hz刷新率与100% DCI-P3色域 [7] - 机身厚度仅14.2mm,重量1.25kg,续航时长16小时,离线状态下可完成每分钟1200字语音转写、多语言实时翻译及代码漏洞自动修复 [7] 低空经济与产业融合 - 英武智能YIVTOL S-ZERO超轻型eVTOL采用钛合金-碳纤维复合轻量化架构,机身尺寸3.2米×1.8米×1.5米,空重仅180kg,最大有效载重90kg,可搭载1名乘客 [8] - 动力系统采用4轴8桨分布式电驱设计,配备8台15kW永磁同步电机,最大飞行速度120km/h,续航里程30-40公里,支持地面行驶、遥控操作、自动AI飞行三种模式 [8] - 机身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及双目视觉传感器,具备自动避障、定点悬停功能,安全冗余达6级,售价控制在25万元以内,已获得东南亚地区40台订单,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 [8] - 鸿蒙生态与光明实验室联合展示的Harmony OS/麒麟9010芯片体系,麒麟9010芯片采用12nm制程工艺,CPU为4核A78+4核A55架构,主频2.8GHz,GPU为Mali-G720 [9] - 系统可实现设备间算力共享与无缝流转,协同延迟控制在10ms以内,已应用于南方电网智能巡检系统,通过AI算法识别输电线路缺陷的准确率达99.2%,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