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搜索文档
半年盘点|上调今年光伏装机预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这样预判市场走势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18
行业预测调整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5年全年装机规模预测从215GW-255GW上调至270GW-300GW [1] - 上调原因包括光伏项目并网基础扎实、风光大基地受新政策影响小、市场化交易成熟省份需求稳定 [1] - 蒙东、蒙西、新疆已下发省级承接文件 山东等六地发布征求意见稿 政策强调"平稳过渡"保障收益率 [1] 上半年产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增速低于15% 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产量负增长 [2] - 光伏四大环节主流型号价格较2020年峰值下降66 4%-89 6% [2] - 一季度31家A股光伏企业净亏损125 8亿元 同比扩大274 3% [3]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3]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全产业链各环节陷入大面积亏损 亏损规模创历史纪录 [3] - 行业面临供应链稳定性问题 建议强化自律杜绝低于成本报价 [3] - 协会将配合主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 遏制恶性竞争乱象 [3]
后续硅片市场行情展望走势分析---反内卷政策带动下光伏市场回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7-25 16:49
光伏市场回暖 - 7月开始光伏市场明显回暖,各产业环节产品价格触底反弹,大幅回升 [1] - 多晶硅价格一路上行,涨幅超过30%,带动行业情绪 [1] - 硅片企业本月陆续执行减产降负荷计划,行业供应缩减 [1] - 成本上涨传导效应及企业主动减产降库存推动硅片市场看涨后市,积极调价 [1] 硅片价格变化 - 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1.1元/片,环比月初上涨27.91% [1] - 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1.25元/片,环比月初上涨25.00% [1] - 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1.44元/片,环比月初上涨21.01% [1] - 各硅片厂商亏损降低,资金压力获得缓解 [1] 政策影响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及工信部制造业座谈会强调依法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 - 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聚焦行业生态建设与产能优化 [2] - 政策为行业淘汰低效产能、改善供需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2] 行业展望 - "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将优化行业格局,硅片价格有望维持相对稳健走势 [2] - 下游电池片、组件对硅片价格接受程度及终端市场需求是关注重点 [2] - 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仍具强劲生命力,硅片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2]
赛伍技术上半年增亏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1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5:5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到-7,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到-7,5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8.7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8.53万元 [1] - 业绩预亏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链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光伏胶膜产品价格下滑和光伏背板产品销量下降 [1] 业务表现 - 光伏业务阶段性承压,但新兴业务板块如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半导体材料板块经营向好,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2] - 公司保持稳健财务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保持资产负债表健康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0.04亿元,同比下降2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元,上年同期为1.04亿元 [4] 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4月30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数量4,001万股,发行价格10.4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1,850.46万元,净额36,655.22万元 [2]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赛伍转债",募集资金总额70,000万元,净额69,450万元 [3]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11,850.46万元 [4] 资金用途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年产太阳能背板3,300万平方米项目、年产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等项目、新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创新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
新能源“反内卷”显效:硅料碳酸锂齐涨,车企叫停价格战
新京报· 2025-07-25 15:55
新能源产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整治内卷式竞争成为全国两会热点议题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 - 中央层面持续强化对低价无序竞争的整治,光伏、锂电和新能源车三大领域已初步显现盈利修复迹象 [1] 内卷式竞争的代价与危机 - 光伏行业2023年硅料价格大幅下滑超70%,传导至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导致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2] - 2024年前三季度121家上市光伏企业中有39家净利润亏损,行业整体陷入盈利低谷 [2] - 锂电行业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品下探至3万元/吨 [2]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从2020年140Wh/kg提升至2025年165Wh/kg但价格下降40% [2] - 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预测1573万台同比增长29%,但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7.8%降至2023年5.0%,2024年前11个月进一步降至4.4% [3] 反内卷政策组合拳 - 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4]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 [4] -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整治"内卷式"竞争十项措施 [4]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要求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4] 政策实施效果 - 光伏领域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17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4%,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1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2% [5] - 锂电行业工信部规定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165Wh/kg,三元单体≥230Wh/kg,企业申报上一年实际产量不得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 [5] - 中信建投测算2025年锂电全球需求增长22%有效扭转三年来过剩的供需形势 [6] - 新能源汽车17家重点车企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 [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宣布7月起集体减产30%缓解"内卷式"竞争 [7] - 新能源车行业需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场景化创新,通过智能驾驶、车网互动(V2G)、个性化定制等增值服务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7] - 光伏行业推动招标规则从"唯低价论"转向"技术+服务"综合评分体系 [7] - 锂电领域完善回收利用体系,通过"谁生产谁回收"责任制提升资源循环效率 [7] - 新能源车市场加快从购置补贴向使用端激励转变,通过路权、充电优惠等长效机制培育健康市场需求 [7] 全球化战略 - 新能源企业优化全球生产与销售布局,从全球出口向全球制造转变 [8] - 加快"一带一路"地区与海外新兴市场开拓,关注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 [8] - 探索走出去新模式,从传统出口向全球化经营转变,通过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技术授权、合资公司等方式实现本地制造 [8]
短期内市场看多情绪仍然高涨 多晶硅期货易涨难跌
金投网· 2025-07-25 15:17
多晶硅期货市场表现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报80380元/吨,涨幅达7.81%,盘中一度涨停[1] - 多晶硅N型复投硅料价格涨至46000元/吨,最低交割品硅料价格同步上涨至46000元/吨,现货贴水扩大至7740元/吨[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多晶硅行业需根据中国"双碳"战略目标制定2060年发展规划,避免盲目发展[2] - 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拟修订为≤5/6/7.5 kgce/kg(原为≤7.5/8.5/10.5),旨在推动落后产能出清[2] - 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发酵,市场传闻多晶硅收储方案,叠加焦煤价格上涨刺激市场情绪[3] 供需与价格传导 - 头部企业报价集中在49000-50000元/吨,行业定调不能低于全成本销售[3] - 上周硅片价格大幅上调,多晶硅价格得以顺利传导[3] - 6月光伏新增装机14.36GW,同比降38%,环比降85%,需求前置导致三季度支撑不足[3] 机构观点分歧 - 福能期货认为政策预期下多晶硅易涨难跌,短期看涨情绪强烈[3] - 兴业期货指出价格上涨已达成"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目标,但产能出清难度加大,后续或进入区间震荡[3]
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观望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华泰期货· 2025-07-25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核心观点 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上半年国内经济有韧性,GDP同比增长5.3%高于预期目标,但政策迫切性下降,后续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稳增长政策;“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部分商品价格回暖,关注后续政策细则;关注“对等关税”影响,美国政策转向“易松难紧”,关税进入2.0阶段,关注后续经贸会谈;商品基本面偏弱,对政策预期落地需谨慎,工业品可逢低多配 [2][3][4] 各部分总结 市场分析 - 上半年国内经济有韧性,GDP同比增长5.3%,财政发力和“抢出口”支撑数据,6月出口亮眼,社零增速放缓,投资走弱,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 [2] - 7月24日中欧峰会深化中欧关系,央行7月25日开展4000亿MLF操作,净投放1000亿 [2] “反内卷”交易进展跟踪 - 7月多部门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钢铁等行业“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部分商品价格回暖 [3]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将出台,需更多节能降碳细节政策推进“反内卷”交易 [3] “对等关税”影响 - 特朗普签署法案使美国政策转向“易松难紧”,对等关税2.0阶段开启,将对小体量国家发关税函 [3] - 中美7月27 - 30日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加美谈判未达成协议,欧盟通过930亿欧元对美关税反制计划 [3] 商品板块 - 国内供给侧敏感的是黑色和新能源金属板块,海外通胀预期受益的是能源和有色板块 [4] - 黑色受下游需求拖累,有色供给受限未缓解,能源短期地缘溢价结束,中期供给偏宽松,农产品波动有限 [4] 策略 - 工业品逢低多配 [5] 要闻 - 7月24日沪指站上3600点,创业板指涨1.5%,沪深京三市约4000股飘红,成交1.87万亿,焦煤涨停,碳酸锂涨超7% [3] -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印度出口英国99%商品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90%商品关税下调 [6] - 欧元区7月PMI数据向好,欧洲央行维持利率2%不变,等待美欧贸易关系明确信号 [6]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政策端扰动持续,多晶硅盘面偏强震荡-20250725
华泰期货· 2025-07-25 15: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整体商品情绪较好,工业硅和多晶硅近期供需格局好转、库存降低,受反内卷政策及资金情绪影响,工业硅和多晶硅盘面或偏强运行 [3][7] 各品类分析总结 工业硅 市场分析 - 2025年7月24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2509开于9560元/吨,收于9690元/吨,较前一日结算价变化-20元/吨,变化-0.21%;收盘持仓336274手,仓单总数49776手,较前一日变化-330手 [1] - 工业硅现货价格上涨,华东通氧553硅10000 - 10200元/吨,421硅10200 - 10500元/吨,新疆通氧553价格9400 - 9600元/吨,99硅价格9400 - 9500元/吨;下游按需采购,成交重心走高 [1] - 7月24日工业硅主要地区社会库存共计53.5万吨,较上周环比减少1.2万吨 [1] 消费端情况 - 有机硅DMC报价12100 - 12800元/吨,山东单体企业DMC报价12300元/吨,较上周增加500元/吨,国内其他单体企业DMC主要报价12500元/吨,较上周增加1000元/吨,市场主流成交重心维持在12300元/吨左右 [2] - 受山东某有机硅厂事件影响,供应端预期减量幅度增加;供应量下降及价格上涨刺激下游企业恐慌性备货 [2] 策略 - 单边:谨慎偏多 - 跨期:无 - 跨品种:无 - 期现:无 - 期权:无 [3][5] 多晶硅 市场分析 - 2025年7月24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2509开于50025元/吨,收于53765元/吨,收盘价较上一交易日变化5.15%;主力合约持仓172564手(前一交易日165641手),当日成交1123795手 [4] - 多晶硅现货价格持稳,N型料43.00 - 49.00元/千克,n型颗粒硅42.00 - 46.00元/千克 [4] - 多晶硅厂家库存降低,硅片库存增加,多晶硅库存24.30(环比变化-2.41%),硅片库存17.87GW(环比11.55%),多晶硅周度产量25500.00吨(环比变化10.87%),硅片产量11.20GW(环比变化0.90%) [4] 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 - 硅片:国内N型18Xmm硅片1.10元/片,N型210mm价格1.45元/片,N型210R硅片价格1.25元/片 [6] - 电池片:高效PERC182电池片价格0.27元/W;PERC210电池片价格0.28元/W左右;TopconM10电池片价格0.27元/W左右;Topcon G12电池片0.27元/w;Topcon210RN电池片0.27元/W;HJT210半片电池0.37元/W [6] - 组件:PERC182mm主流成交价0.67 - 0.74元/W,PERC210mm主流成交价0.69 - 0.73元/W,N型182mm主流成交价格0.68 - 0.70元/W,N型210mm主流成交价格0.68 - 0.70元/W [6] 策略 - 单边:短期区间操作 - 跨期:无 - 跨品种:无 - 期现:无 - 期权:无 [9]
多部门表态推动落后光伏产能有序退出 ,绿电直连等政策将催生多元领域需求释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5:0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面临严峻形势,制造端多晶硅、硅片产量负增长,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低于15%,各环节主流型号价格较2020年峰值下降66.4%-89.6% [1][2] - 应用端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107%),但出口额同比下降26%,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7.5%、+74.4%、-2.82% [2] - 31家A股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同比+274.3%),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化规范条件引导,定期公告合规企业名单,国家能源局呼吁行业解决非理性竞争、低价中标问题 [1][3] - 中央层面明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政策组合拳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2][3] -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议制定2060年产业规划,避免盲目投资,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3] 产业链价格与成本 - 多晶硅成交价上涨带动硅片/电池片报价提升,产业链中上游实现有效价格传导,预计组件含税价将向0.81元/W的全成本中枢移动 [4] - 当前TOPCon双玻组件售价0.62-0.72元/W,大宗交付价0.64-0.70元/W仍处低位 [4] 装机预测调整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从531-583GW上调至570-630GW,增速放缓因巴西、美国、德国等传统市场下滑,新兴市场支撑有限 [6] - 中国新增装机预测从215-255GW上调至270-300GW,风光大基地并网扎实、市场化交易省份需求稳定是主因 [6] 出口市场变化 - 2025年1-6月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国家达115个,其中51国增速超100%(2024年为33国),增长主要来自小规模新兴市场 [7] - 需警惕美国本土组件产能已满足需求,印度组件名义产能超100GW,中东/非洲正构建20GW以上全产业链 [7] 绿电直连政策影响 - 绿电直连政策突破增量配电限制,降低用电成本,拓展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要求配置储能提升调节能力 [8][9] - 政策推动零碳园区、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建设,组件/风电厂商或联合储能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9]
集邦咨询:光伏抢装潮消退 6月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环比下降84.6%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4:36
2025年中国光伏装机市场分析 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为14.38GW,同比下降38.4%,环比下降84.6%,主要因"531"政策抢装潮结束及部分省市136号衔接文件未发布导致项目推迟建设 [1] - 2025年1-6月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212.2GW,同比增长107%,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1.1TW,同比增长54.2% [1] - 2025年光伏装机增速将放缓,预计全年新增装机255GWdc,同比或出现下降趋势 [3][6] 政策影响 -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设定2025年5月1日为分布式光伏新老政策分界点,《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设定2025年6月1日为电价改革节点,引发4-5月抢装潮 [3] - 2025年5月单月装机规模达92.9GW创历史新高,6月抢装结束后装机规模大幅下降 [3] - 分布式光伏新规明确工商业项目运营模式,大型工商业项目原则上需自发自用,可能影响部分项目装机意愿 [7] 市场结构 - 集中式项目依赖风光大基地二期、三期建设,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年大基地建设将更积极 [6] - 全国31省市新能源建设规划总目标775.6GW,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886.66GW已超额完成目标,21个省份提前达标,剩余规划增量空间99GW [6] - 分布式项目受电网容量限制和政策变化影响,2025年增速将放缓 [6] 未来展望 - 三季度起行业存在观望情绪,但大基地项目、"十四五"剩余项目及各地政策落地将支撑2025年新增装机维持全球领先高位 [7] - 需等待各省出台分布式发电入市政策后,分布式市场才可能重新焕发活力 [7]
2025年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27
中国新能源企业欧美出海发展总结 - 中国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和供应链韧性成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力量,欧美市场因规模、盈利及战略价值成为重要出海目的地 [1][7] -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主要市场,在光伏、储能、风能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美国市场虽政策波动但仍具吸引力,光伏和储能需求增长,中国企业多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 欧洲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2018年欧盟终止限制后中国电池和组件出口份额回升至2022年50.7%,荷兰、西班牙、德国是主要市场 [1][14] - 储能领域:2019-2023年中国对欧电池出口从265.3亿元增至1802.3亿元,德国为主要市场,大型储能需求潜力大 [1][14][66] - 风能领域:欧洲本地化率85%,中国企业受政策影响出口下降 [1][15] 美国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受关税政策影响中国企业主要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20] - 储能领域:70%进口锂电来自中国,但面临145%累计关税 [20] - 风能领域:2023年仅出口125万美元设备,未来仍将面临困难 [21]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挑战包括欧美贸易壁垒+本地化政策、发达市场准入壁垒和成本高、本地化运营能力不足 [2][25][26] - 应对策略包括多元产能布局、技术-品牌双驱动、深化产业链整合、优化投资后风控体系 [27][28][29] 欧洲新能源市场特点 - 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32%提升至45%,加速清洁能源发展 [34] - 2024年多国出现负电价,德国达468小时,反映电网升级需求 [39][41] - 欧洲储能系统价格1.2元/Wh,毛利率30%,显著高于国内市场0.6-0.8元/Wh [45][46] 光伏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出口达279.5亿美元,欧洲为主要市场 [48][52] - 2012-2018年受"双反"影响出口下滑,2018年后恢复增长 [53] - 欧洲光伏组件价格2024年降至0.2欧元/瓦,同比下降31.8% [61] 储能行业动态 - 欧洲储能市场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87%,2024年装机超56.3GWh [66] - 德国家储市场份额达46%,预计2030年将从8GW增长至38GW [70] - 锂离子电池占比从2019年提升至2024年98%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