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贷
icon
搜索文档
让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七部门推出15项重磅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5-22 23:25
作为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 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 策举措》(下称《政策举措》)。 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了15项政策举措,既有存 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 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对科技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金融监管总局开展多项试点工作,为科技企业引入长期 资本。 比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18个城市及所在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 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前两批试点金额分别为500亿元、1120亿元,第三批600亿元 近期将批复,累计试点金额达2220亿元;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在18个城市开展,并购贷款期限从7年 延长至10年,资金占比从60%提升至80%,已全面落地;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联合相关部门解决 知识产权登记、评估、处置难题。 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政策举措》提出,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 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
美联储研究:银行向私募信贷提供信贷构成“系统性风险”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0:40
银行与私募信贷机构的深度联系 - 美国私募信贷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460亿美元扩张至2023年约1万亿美元,2019年后增长尤为迅猛 [1] - 银行与私募信贷市场的广泛联系间接使银行面临与私人信贷贷款相关的高风险 [1] - 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已跃升至约1.2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 [3] 监管套利与银行角色转变 - 后2008金融危机时代的监管限制促使银行转而为私募信贷基金提供资金,形成监管套利 [2][3] - 银行通过为私募信贷基金提供资金间接参与高风险贷款,规避了直接承担风险的监管限制 [3] - 资本仍能找到规避监管的途径,尽管2008年后实施了众多金融改革 [3] 系统性风险与流动性危机 - 银行向私募信贷投资基金提供的循环信贷额度可能在经济衰退期间引发系统性流动性风险 [4] - 私募信贷贷款人对银行流动性的依赖在不利宏观经济冲击下可能对银行业构成威胁 [4] - 银行对基金的贷款由数十或数百笔较小贷款支持,降低了对单一业务的风险 [4] 私募股权行业的困境 - 私募股权行业多年难以向投资者返还资金,特别是在大型收购和风险投资领域 [6] - 买卖双方之间的估值差距使得通过销售或IPO实现资产货币化变得困难 [6] - 私募行业在29000家未售出的投资组合公司中持有约3.6万亿美元的未实现价值 [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私募股权行业已度过黄金时代,退出困难成为主要挑战 [7] - 投资者分配到的资金占资产净值的比例降至创纪录的11%,长期平均水平约为25% [6] - 延续工具的兴起使得行业难以筹集新资金,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压力 [6]
“绿色北京会客厅”亮相世界燃气大会
新华网· 2025-05-22 09:44
绿色能源。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 用条例》自2025年5月1日施行。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超2.5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全部民用建筑的80%以上,居全国首位。 绿色金融。高标准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推动自愿碳市场和强制碳市场互补衔接;至2024年底,绿色 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 绿色交通。至2024年底,地铁运营里程达879公里,居全国第一,比2014年的527公里增长66.8%;中心 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5.6%。 绿色技术。至2024年底,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达6.4万件;绿色技术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115家、工程 技术中心51家,全国领先。 2025年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20日上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服务中 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在本次大会上专门设立"绿色北京会客厅",全面呈现过去十年绿色北京建设突出 成效、未来十年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工作目标及建设路径,以及相关各区特色产业,搭建交 流合作平台,诚邀全球行业伙伴共商绿色发展合作大计。 "十个绿色"成效显著 绿色生态。PM2.5年均浓度由2014年的85 ...
市政协连开4场深聊会说了什么? 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出海
深圳商报· 2025-05-21 05:03
深圳市政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 - 深圳市政协启动重点调研聚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涵盖公平竞争 要素支持 权益保护和个体经济四大领域 [1] - 调研通过4场深聊会形式开展 职能部门介绍工作成果 行业协会反映行业痛点 企业提出政策诉求 各方进行深入交流 [1] 公平竞争领域 - 探讨大企业与小企业资源配置问题 研究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新范式 [1] 要素支持领域 - 融资问题被多次提及 "征信+信贷"和"数据+担保"等新模式受到关注 [1] - 中型企业融资困境突出 现有政策对小微企业支持较好 但中型企业需要"量身定制"信贷政策 [2] 权益保护领域 - 市公安局和市"两院"重点介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等经验 [1] 个体经济领域 - 讨论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 跨境电商发展和城市商业活力提升等议题 [1] 企业出海议题 - 协会建议加强国际市场政策协调 提供海外法律税务咨询服务 [2] - 企业建议政府协会"组团"帮扶 协助应对东南亚南美等市场的法律法规和风土人情挑战 [2] 工业上楼议题 - 新兴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优势 但对工业上楼空间和使用场景有特殊需求 [2] - 当前政策存在空白区 建议加强政策供给支持创新发展 [2]
英国2026年将立法严管“先买后付” 贷款机构须强制核查偿债能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17:45
英国BNPL行业监管升级 - 英国政府宣布从明年起对BNPL行业实施全面监管升级 推动监管标准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接轨 [1] - 新规要求BNPL贷款机构在发放贷款前必须进行强制偿债能力审查 包括信用评估和收入核实 [1] - 新规要求完善消费者救济机制 借款人可向金融申诉专员服务提起投诉并享有加速退款通道 [1] 监管时间表与行业影响 - 所有监管条款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以确保行业平稳过渡 [1] - 英国财政部经济大臣强调改革将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避免民众因便捷支付陷入债务泥潭 [1] - 新规可能重塑BNPL行业竞争格局 中小机构或因合规成本上升退出市场 [2] BNPL行业发展背景 - BNPL行业近年爆发式增长 以"零息分期"为卖点的服务已渗透英国零售市场 [1] - 头部平台如Klarna、Clearpay、PayPal及Zilch Technology通过与ASOS、Boots等零售商合作 将BNPL模式嵌入电商结算环节 [2] - 疫情期间BNPL交易量激增 但缺乏审慎监管的商业模式引发广泛争议 [1][2] 行业风险与未来趋势 - 部分消费者因缺乏财务规划在多平台累积债务 现有监管框架无法有效约束BNPL机构 [2] - 头部企业开始主动调整风控体系 在保护用户隐私前提下评估偿债能力 [2] - 监管趋严或推动行业向"负责任借贷"模式转型 与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展开更公平的市场竞争 [2]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信用建设”绘就营商环境新画卷
财经网· 2025-05-16 14:25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举措 - 乌翠区以"信用+"模式为核心构建覆盖政务、金融、消费等领域的信用服务体系 [1] - 创新推出"码上诚信+政务服务"场景 累计为3207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1] - "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突破3000户 授信总额达5360.6万元 [1] - 打造特色"诚信街区" 3A级诚信商户可享受租金减免、信贷优惠等激励措施 [1] - 街区商户亮码率达90% [1] 政务服务优化 - 设立"乌小帮"信用服务专窗 为诚信主体提供"私人订制"服务 [2] - A级以上诚信群众可享全程帮办代办、免预约等便利 [2] - 已为诚信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00余次 [2] - 群众办事平均驻厅时长缩短至15分钟以内 [2] - 创新推出"吐槽室"和"伴您走流程"活动 累计解决堵点问题41个 [2] - "伴您走流程"活动满意度达98% [2] 成效与反馈 - 餐饮企业通过"码上诚信"专窗享受优先办理服务 因信用评级高获得银行贷款 企业规模扩大一倍 [2] - 居民反映信用好的企业和服务机构能享受优惠 诚信价值得到体现 [2]
科技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7部门关于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证监会发布· 2025-05-15 16:11
总体要求 - 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4] - 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 [4] - 加强对国家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金融服务,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4] 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 [5] - 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试点 [5] - 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5] -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6] 货币信贷支持科技创新 - 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再贷款额度规模,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7] - 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在科技资源密集地区设立科技支行 [8] - 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8]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 [9] - 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 [9]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 [9] 科技保险支持创新 - 制定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 [10] - 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中试、网络安全等风险分散试点 [10] 财政政策引导和支持 -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用好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12] - 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 [12] 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科技金融创新政策 [13] - 高水平建设北京市中关村、济南市和"长三角"地区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13] 科技金融开放合作 - 支持外商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便利性 [14] - 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拓宽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14]
事关科技金融!重大政策出炉
科技日报· 2025-05-15 16:0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1] - 政策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7方面15条举措[1] 创业投资支持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 - 健全国有资本出资、考核、容错和退出机制,引导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耐心资本支持创业投资[1] 银行信贷机制 - 利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2] - 建立专项机制,制定科技型企业识别标准及推荐机制,提升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精准性[2] 资本市场支持 - 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优先支持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2] - 集中资源保障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强化资本市场枢纽作用[2] 科技保险创新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建立协调机制,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2] - 探索共保体模式开展重点领域风险保障试点,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2] 财税政策与央地联动 - 优化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引导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早期、长期及硬科技领域[3] - 推广创新积分制,联动再贷款与专项担保计划,建设北京中关村、济南及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3] 开放与国际合作 - 支持外商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允许科技型企业依法境外上市[3] - 建立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加强跨部门政策协调与评估[3]
机构:2024年中国零售信贷智能风控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65.41亿元
快讯· 2025-05-15 12:12
中国零售信贷智能风控解决方案市场 - 2024年中国零售信贷智能风控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65.41亿元,同比增长20.1% [1] - 蚂蚁数科以15.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1]
科技部等七部门重磅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8:26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部署,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 式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 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 《政策举措》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聚焦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部署,着力构建同科 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重 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 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内容,凝练了1 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 措。 《 政 策 举 措 》 明 确 , 发 挥 创 业 投 资 支 持 科 技 创 新 生 力 军 作 用 , 发 挥 " 国 家 创 业 投 资 引 导 基 金"支持科技创新作用、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支持创业投资和产业投 资发债融资等。发挥货币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