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搜索文档
中部领跑,湖北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2%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1:30
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 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914.07亿元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44.28亿元增长6.4% 第三产业增加值16184.26亿元增长6.4%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1-5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2% 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 [1] 供需两端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 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 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1] - 进出口总额增长28.4% 高于全国25.5个百分点 全省共有施工项目19250个增长7.1% [1][2] - 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8% 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增长12.5% 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 [2] 消费与房地产 - 全口径批发业销售额增长5.9% 零售业增长8.7% 分别比一季度加快1.1和0.3个百分点 [2] - 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0.8% 家具类增长63.0% 分别比一季度加快9.7和36.7个百分点 [2] -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9% 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5.6% 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6和3.1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 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27.5% [3] - 计算机整机产量增长31.5% 智能手机增长19.9% 光纤增长25.7% 锂离子电池增长62.1% [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7.4% 全省游客总人次增长14.7% 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6.0% [3] 外贸表现 - 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4023.1亿元 出口额增长38.5% 进口额增长7.4% [3]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6.8% 占出口总额50.7%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占比提升至54.9% [4]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56.3% 对欧盟增长48.2% 对中东增长45.2% 对最不发达国家增长40% [4]
杜华和赵燕拆伙了!乐华娱乐退出与华熙合资的儿童护肤品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21:25
合作终止事件 - 华熙生物公告显示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已退出润熙禾股东名单 股权转让于2025年7月10日完成[1] - 天津壹华退出时持股比例为50% 退出日期为7月12日[13] - 乐华娱乐表示未来将更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及IP事业拓展[4] 品牌运营现状 - 润熙禾品牌公众号和微博更新分别停留在2024年11月和10月[6] - 微信店铺已无产品展示 天猫京东平台无法搜索到官方旗舰店[6] - 华熙生物2024年年报中"润熙禾"仅出现3次 未提及产品线和业务运营情况[17] 合作背景与终止原因 - 品牌创立初衷源于两位创始人对女儿护肤需求的洞察 希望结合双方在护肤原料和文化娱乐产业的优势[1] - 合作模式未能体现创始人初衷 无法发挥两家头部公司应有的合力[1][13] - 华熙生物正经历组织管理变革 对运营不佳品牌进行战略止损[17] 儿童护肤赛道现状 - 儿童护肤成为国货美妆新晋热门赛道 华熙生物官网仍将润熙禾列为"唯一儿童品牌"[14] - 贝泰妮推出"薇诺娜宝贝" 上美股份推出红色小象 上海家化推出"启初"[18] - 海龟爸爸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市场声量增长迅速[18] 公司财务与战略 - 华熙生物营业收入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连续三年下滑[17] - 乐华娱乐2023年合资公司成立时正赴港上市 急需第二增长曲线故事[16] - 合作中华熙生物贡献研发技术 乐华娱乐利用明星效应打开市场但效果未达预期[17]
英皇166亿债务危局:港娱教父的地产豪赌败局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42
当审计机构德勤在英皇国际(HK.00163)2024/25财年报告上,罕见地盖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 定性"的刺眼警示时,杨受成这位纵横香港政商娱三界半个多世纪的"娱乐教父",正面临其传奇生涯中 最严峻的挑战。高达166亿港元的银行借贷逾期,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这家曾风光无限的多 元化集团头顶。账面上仅存的6.39亿港元现金,在汹涌的债务洪流面前,显得苍白而无力。 股价暴跌至0.201港元,市值自高点蒸发98%—— 冰冷的数字勾勒出一场残酷的清算。这不仅仅是英皇 国际这家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更是其灵魂人物杨受成,从街头钟表匠到娱乐大亨,最终在时代巨变与 自身豪赌中,深陷债务泥潭的跌宕人生的最新一章。曾经星光熠熠的英皇帝国,如今正被巨额债务的阴 影笼罩,其背后折射的,是香港传统"地产驱动+娱乐输血"商业模式的深刻困境,以及过度杠杆化扩张 在逆周期中的致命反噬。 帝国崛起与崩塌 钟表匠的豪赌与代价 杨受成的创业史堪称香港商业传奇的经典剧本。1943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移民家庭的他,在父亲钟表修理 铺里开启商业启蒙。1964年,他拿着父亲借来的20万港元,在九龙弥敦道开设"天文台表行",两年后拿 下劳力士 ...
华熙生物全资控股润熙禾,乐华娱乐回应退出
新浪财经· 2025-07-18 17:05
据《关于华熙生物与乐华娱乐的合作情况说明》,润熙禾品牌创立的初衷,是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女士和乐华娱 乐董事长杜华女士出于对她们各自女儿的护肤需求洞察,希望结合双方公司分别在护肤活性原料及文化娱乐产业 的优势,合作打造一个针对少年儿童的护肤品牌。 据天眼查信息,7月12日,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北京乐华圆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 称"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熙生 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变更为100%。 7月18日,乐华娱乐微博号转发了华熙生物微博号发布的《关于华熙生物与乐华娱乐的合作情况说明》,并表 示,"未来,乐华娱乐将更聚焦于主营业务的发展及ip事业的拓展,在友好协商过后,我们与华熙生物达成共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而乐华娱乐作为知名的娱乐经纪公司,旗下拥有众多知名艺人,在品牌营销和传播方面有着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双方合资之时,正值乐华娱乐赴港上市,原本被外界寄予厚望,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在儿童护肤市场碰撞出火 花。 近期,华熙生物与乐华娱乐聚焦主业发展,并复盘了润熙禾过往合作模式,双方一致 ...
港股收评:恒指涨1.33%,恒科指刷新4月以来新高,稳定币、影视大涨
格隆汇· 2025-07-18 16:36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今日跳空高开逾1%,盘中小幅回落午后再度拉升走高,市场情绪总体平稳向好。 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1.33%上扬超300点,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51%及1.65%,恒科指刷新4月以来新高。 | 代码 | 名称 |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800000 | 恒生指数 | (0 | 24825.66 | +326.71 | 1.33% | | D'EST MERICAL CHANGERY: 800100 | 国企指数 | | 8986.47 | +133.37 | 1.51% | | 800700 | 恒生科技指数 | | 5538.83 | +89.98 | 1.65% |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等权重上涨助力大市走俏,其中,京东、阿里巴巴涨约3%,招商证券涨超4%,中国太平、中国太保涨超5%,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皆有涨幅。 生物医药股继续活跃,风电股拉升明显,软件类股集体强势,其中,金山云涨超8%。 现货黄金重回3340美元上方,黄金股全天表现活跃,带领有色金属股集体上涨 ...
嘉鼎国际集团(08153.HK)7月18日收盘上涨28.21%,成交246.19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8 16:33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7月18日上涨1.33%至24825.66点 嘉鼎国际集团同日股价上涨28.21%至0.1港元/股 成交量2557.09万股 成交额246.19万港元 振幅38.46% [1] - 嘉鼎国际集团近1个月累计下跌44.29% 年内累计下跌46.58%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2.13%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营业总收入8147.11万元 同比减少21.64% 归母净利润-5605.55万元 同比减少187.96% [1] - 毛利率3.67% 资产负债率35.45% [1]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6.67倍 行业中值为-1.49倍 [1] - 嘉鼎国际集团市盈率-0.47倍 行业排名第106位 低于华视集团控股(2.06倍) 耀星科技集团(2.51倍) 微博-SW(7.03倍) 艾德韦宣集团(8.01倍) 新华文轩(8.15倍)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在香港提供广告服务 在中国销售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新能源电池 [2]
大新银行:美股中长线可望持续受惠人工智能相关发展 看好工业股
智通财经· 2025-07-18 16:28
美股策略 - 关税限期临近导致贸易前景高度不确定 美国部分经济环节有转弱迹象 短线可能为美股带来波动 [1] - 中国人工智能竞争下 龙头科技股业绩能否持续优于市场预期是左右美股走向的关键之一 [1] - 美国在科研保持主导地位 美股中长线可望持续受惠人工智能相关发展 [1] - 人工智能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增加 北约成员国加大军事开支 看好工业股 [1] 资讯科技行业 - 特朗普拟对半导体等商品加征关税 中国低成本人工智能带来竞争 短期料续引起市场对美国人工智能相关股份的波动 [1] - 人工智能晶片需求强劲 美国半导体厂商技术持续领先 大型晶片商预计获得出口许可 重启对中国销售较低规格人工智能晶片 有利相关半导体及硬件制造商盈利前景 [1] - 美国在人工智能 半导体及数据算力发展上料仍保持领先地位 [1] 通讯服务行业 - 大型娱乐股盈利前景受惠串流媒体业务及主题乐园增长 [2] - 媒体股业绩表现强劲 受惠于人工智能发展及广告收入增长 龙头媒体股短线或受欧盟反垄断审查影响 [2] - 大型电讯商表现受主要股东减持及宽频业务前景疲弱拖累 [2] 医疗保健行业 - 特朗普政府拟加征药品关税 期望药厂海外生产线回归美国 敦促制药商将美国药品价格与其他国家保持一致 为医药行业前景带来巨大不明朗性 [2]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实施多项措施限制疫苗审批 或限制疫苗概念股表现 [2]
东宝株式会社正式授权新创华(SCLA)为中国大陆地区哥斯拉版权总代理
搜狐网· 2025-07-18 14:41
战略合作 - 东宝株式会社与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SCLA)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哥斯拉"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授权及品牌发展 [1] - SCLA作为"哥斯拉"IP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版权总代理,全面负责商品化、出版、游戏、数码增值、线下活动、空间体验等授权业务及品牌运营 [6] - 合作标志着东宝以中国为关键支点,深化"IP全球化"与"区域精细化运营"战略落地 [6] 公司战略 - 此次合作是东宝集团中期经营战略"TOHO VISION 2032"的重要实践,该战略以"企划与IP"、"海外扩展"及"动画"为三大核心支点 [7] - 东宝通过子公司Toho Global Inc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战略中心TEA,强化亚洲市场本地化运营能力 [6] - TEA将协调东宝与SCLA的战略联动,确保IP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与高效落地 [7] IP价值与市场潜力 - "哥斯拉"系列自1954年诞生以来已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2024年适逢其诞生70周年 [6] - 首部《哥斯拉》电影在日本上映时创下961万人观影记录,系列累计推出30多部作品 [9] - 东宝认为"哥斯拉"IP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商业拓展潜力,看好其在中国市场的长线发展 [7] 合作伙伴优势 - SCLA在中国动漫IP授权领域拥有20年经验,是日本特摄IP运营的领军企业 [8] - SCLA的全渠道资源与东宝的全球化IP战略高度契合,将加速"哥斯拉"在中国的业务拓展与品牌升级 [7] - 双方合作被视为中日文化产业交流的重要象征 [8] 品牌历史与影响力 - 《哥斯拉》系列开创日本特摄电影先河,其美学风格深刻影响全球影视创作 [8] - "哥斯拉"被誉为"怪兽之王",在怪兽领域具有标志性地位,统治地位难以撼动 [9] - 好莱坞曾多次改编《哥斯拉》,印证其全球影响力 [9]
上海票根经济不断“进化”高阶版本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27
滨港商业中心娱乐业态升级 - 滨港商业中心20余家娱乐业态商户全面开业 推出全新一代"娱乐+"城市综合体 定位为"城市新玩场" [1][3] - 全国首个商场娱乐购票大会员系统即将上线 消费者可一站式购买各类门票并享受全业态消费积分抵票价最高20%的长期福利 [1] - 票根经济在上海"进化"出更高阶版本 通过数字票根串联文娱体验和商业消费 形成"全场景、全时段"商业闭环 [1] 沉浸式娱乐场景创新 - 侦兆剧场推出全景沉浸式探案喜剧体验 还原北京胡同场景 观众可近距离参与演员互动 [2] - SpicyComedy滨港新剧场容量达400人 较原剧场翻倍 7月中上旬6场演出全部爆满 [2][4] - "星临天下"多功能演艺空间横跨两层 拥有800个固定座席 可弹性容纳500-1000人 举办过胡彦斌生日会等明星活动 [4] - 秦潮觉醒旗舰店设630㎡ XR体验区 暑期日均接待量持续攀升 年轻用户组团体验形成"沉浸式社交" [5] 数字化会员系统整合 - 娱乐购票大会员系统首次打通商场积分与票务系统 实现全业态消费积分直接抵扣演出票价 形成数字化消费闭环 [6][7] - 系统覆盖崇邦集团长三角地区9家商业综合体约280万会员 有望实现跨区域消费资源联动 [8] - 大麦麦座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实现会员积分无感转化和优惠自动推送 提升用户体验 [7] 业态协同与流量转化 - 滨港商业中心构建"泛娱乐文化矩阵" 娱乐业态占比高达30% 贯穿整座商场 [6] - 商场通过"滨港暑期娱乐一票通"串联多业态 提供低于五折优惠价和餐饮赠券 解决家庭客群需求 [4][5] - 剧场主理人表示商场多元业态为剧场带来自然流量 吸引原本非剧迷的消费者 [8][9]
“不孤独经济”崛起:当1/4的中国家庭只有一个人组成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11:24
中国单身经济崛起 - 中国单人户家庭占比从2000年的8%激增至2020年的25.4%,独居人口比例从2010年的4.4%翻倍至2020年的8.9% [1][6] - 25-29岁年轻群体中单人户比例从2010年的5.0%跃升至2020年的12.8%,65岁以上老年人群独居比例最高达15.7% [5] - 单人户家庭更倾向于在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类消费上投入更高比例收入 [9] 家庭结构剧变 - 中国家庭规模从1982年的4.41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一人户和二人户成为最常见家庭类型 [2] - 单人家庭已成为第二大家庭类型,占比25.4%,与二十年前以3-4口之家为主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2] "不孤独"经济三大支柱 体育产业 - 中国体育产业2023年对GDP贡献达1.15%,总增加值1.5万亿元(2080亿美元),体育设施数量从2018年320万个增至2024年490万个 [12] - 马拉松赛事数量2016-2018年以26%年复合增长率激增,2019年达1828项,2024年参赛人数回升至700万以上 [15] - 贵州"村超"足球联赛2023年获48亿次在线观看,吸引750万游客,创造超10亿美元旅游收入,业余足球队数量从2023年15062支增至2024年30976支 [21] 澳门非博彩娱乐 - 澳门2023年举办超2000场大型音乐演出,创造1.37亿美元票房收入,刀郎演唱会16000张门票16秒售罄 [27] - 现场戏剧演出票房过去十年增长超30%,澳门政府开设5万观众容量的户外演出场地 [24][27] 独自旅行 - 单人旅行者占频繁旅行者的62.3%,占高消费旅行者的55.9% [28] - 72%中国女性奢华旅行者倾向未来1-3年独自旅行,澳门自由行游客中女性占比明显增加 [32] 虚拟情感连接 - 中国结婚登记数量从2013年1350万对降至去年约610万对,降幅超50% [36] - 乙女游戏《恋与深空》发布首月收入8400万美元,拥有近700万活跃用户,在多个海外市场登顶免费应用榜首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