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

搜索文档
国元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4
国元香港· 2025-07-24 10:16
美国债市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03个基点报3.870% [2] - 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22个基点报3.926% [2]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3.58个基点报4.380% [2] 实时热点 - 特朗普将对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 [3] - 白宫声明特朗普将促进迅速打造面向AI的数据中心 [3] - 美国牛肉大涨价,美媒称将迎来史上最贵汉堡包 [3] - 日本汽车关税据称将降至15%,日本将提高从美国进口大米的比例 [3] - 世卫提醒各国防范基孔肯雅热大规模爆发 [3] - 国家发改委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3] -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正式启动 [3]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环比上周上涨12.23% [3] - 谷歌Q2净利润增19%,上调全年资本开支预期至850亿美元 [3] - 特斯拉Q2营收、净利润双位数下滑 [3] 经济数据 重要指数 - 波罗的海干散货收市价2035.00,涨0.94% [4] - CME比特币期货收市价118170.00,跌1.12% [4] - ICE布油收市价68.67,涨0.12% [4] - 伦敦金现收市价3386.70,跌1.30% [4] - 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市价7.16,跌0.20% [4]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 - 纳斯达克指数收市价21020.02,涨0.61% [4]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价45010.29,涨1.14% [4] - 美元指数收市价97.20,跌0.15% [4] - 标普500收市价6358.91,涨0.78% [4] - 日经225收市价41171.32,涨3.51% [4] 香港重要指数 - 恒生指数收市价25538.07,涨1.62% [4]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市价9241.20,涨1.82% [4] - 恒生科技收市价5745.74,涨2.48% [4] - 恒生期货收市价32964.23,涨1.73% [4] 内地重要指数 - 上证指数收市价3582.30,涨0.01% [4] - 深证综指收市价2177.21,跌0.54% [4] - 沪深300收市价4119.77,涨0.02% [4] - 创业板指收市价2310.67,跌0.01% [4]
美国汽车业本土化 外国车是“头号功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12
特斯拉在AMI榜单表现 - 特斯拉旗下车型包揽2025年AMI榜单前四名,Model 3成为"美国制造"含量最高的车型 [2] - 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和加拿大零部件占比达75%,Model Y为70%,Model S为65%,Model X为60% [4] - 特斯拉在五大评估参数(组装地、零部件比例、发动机原产地、变速器原产地、美国工人比例)均表现出色 [4] - 特斯拉Model 3从去年第21位跃升至榜首,Model Y从榜首降至第2位 [5] 电动汽车在榜单中的表现 - 电动汽车首次占据AMI榜单前十中的6席 [2] - 起亚EV6和大众ID.4分别位列第6和第10位 [2] - 起亚EV6美国及加拿大零部件占比高达80%,首次进入前十 [5] - 2025年上榜的99款车型中,纯电动车型从去年8款增至11款,混动及插混车型从15款增至19款 [10] 燃油车在榜单中的表现 - 本田Ridgeline、奥德赛、Passport三款燃油车进入前十,均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林肯工厂组装 [6] - Jeep角斗士从去年第8位上升至第5位,成为榜单中"美国制造"程度最高的皮卡 [6] - 丰田今年无车型进入前十,去年凯美瑞和雷克萨斯TX曾跻身前十 [6][7] 榜单整体情况 - AMI评估了400款2025年款轻型车,其中133款在美国本土制造 [8] - 最终99款车型进入完整榜单,67款由非美国汽车品牌制造 [8] - 通用汽车上榜车型最多(15款),其次是丰田(14款)、福特和本田(各13款) [8] - 丰田卡罗拉Cross混动版排名从第66位飙升至第18位,RAV4混动版从第65位骤降至第99位 [8] 美国汽车制造业现状 - 阿拉巴马州以17款上榜车型位居各州之首,显示南方地区汽车制造业增长势头 [9] - 底特律三大车企仅3款车型进入前20名(Jeep角斗士、牧马人和雪佛兰库罗德) [9] - 美国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未逆转,《通胀削减法案》推动车企将生产转移至北美 [10] - 大众ID.4从进口转为在美国田纳西州查特努加工厂生产 [10]
从“机械驱动”向“电子驱动”,线控底盘近期为何迅速升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12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和"AI定义汽车"的兴起,作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革的重要一环,线控 底盘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热度近期正在持续升温。 近来,多款上市及发布的国内外新车型都采用了线控底盘,线控底盘的热度持续升温。线控底盘究 竟有哪些"绝杀技",其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 智能化的"神经中枢" 线控底盘,被行业看作是汽车智能化的"神经中枢",也是改写未来出行的重要技术之一。 从技术角度看,传统底盘依赖机械、液压连接的操控方式,在响应速度与控制精度上存在天然瓶 颈。而线控底盘通过传感器采集、驾驶员操作(如转向、制动),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ECU,经算 法处理后驱动执行机构(如电机、电磁阀)完成动作。在线控转向中,其响应速度可达20ms级,较传 统机械转向提升3倍以上,且支持转向比动态调节,被看作是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必备技术。线控制动 系统(如EHB电子液压制动)则通过电机替代真空助力器,解决电动车真空源缺失问题,同时实现制动 能量回收效率提升30%以上。 在提升驾驶体验上,线控底盘实现了精准、灵活与个性化的三重升级。线控底盘通过轻量化设计, 在去除冗余机械部件后可减重15%-20%,同时采用模块化架构,不仅提升车 ...
中国车市彻底告别“三菱动力”
36氪· 2025-07-24 09:45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外资品牌如大众、丰田、三菱等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启蒙和工业体系基础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1] - 三菱发动机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技术合作入华,成为几乎所有中国汽车厂商从无到有的关键供应商 [1] - 三菱发动机以皮实耐用、量大便宜的特点满足了中国车企早期需求,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曾是其大客户 [4] 三菱在华发动机业务兴衰 - 1997年和1998年三菱分别投资建立沈阳航天三菱和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2] - 2000年前后三菱在海外遭遇生存危机,但在华发动机业务成为扭转颓势的关键 [2][4] - 2017年航天三菱第500万台发动机下线,标志着三菱发动机在华业务达到高峰 [4] - 2020年东安动力收购三菱持有的东安汽发19.64%股权,三菱开始逐步退出 [6] - 2023年沈阳航天三菱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三菱系股东全部退出 [13] 中国车企发动机技术自主化 - 吉利2006年推出国内首款搭载CVVT技术的GL4G18发动机,奠定工业基础 [9] - 奇瑞2005年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CTECO系列发动机 [9] - 2011年前后奇瑞4T15B系列1.5T发动机热效率达37.1%,超过同期大众EA211 [11] - 主流中国车企如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等在发动机研发上均表现出持续进步 [9][11] 新能源转型对发动机业务影响 - 新能源产业减少对发动机依赖,弱势车企倒闭导致三菱发动机需求锐减 [2][6] - 东安动力转型成功,2022年销量61.34万台,营收57.67亿元,净利润破亿 [13] - 东安动力2023年成为国内独立汽油机企业市占率第一,与新势力企业深度合作 [13] - 东安动力提出2026年挑战整机销量100万台,2027年挑战收入100亿元的目标 [13]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原因 - 中国车企发动机自研能力提升导致三菱发动机需求减少 [6] - 新能源转型加速,传统发动机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13] - 三菱自身战略调整,重新评估区域策略后决定彻底退出 [13]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计划今年年底前启动生产 目标峰值产能30万辆
快讯· 2025-07-24 09:15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进展 - 公司回应匈牙利塞格德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 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启动生产 [1] - 工厂目标峰值产能维持30万辆不变 [1] - 公司正在对150家欧洲供应商进行资质认证 以增强本土供应链体系 [1]
全线收涨,中国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09:02
美国股市表现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14%报45010.29点,标普500指数涨0.78%报6358.91点,纳指涨0.61%报21020.02点,其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创收盘新高 [4] - 道琼斯工业指数最高价45016.71,市盈率31.5,近20日涨幅4.46% [6] - 标普500指数最高价6360.64,市盈率28.3,市净率5.25 [9] - 纳斯达克指数最高价21023.85 [1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0.67%,英伟达涨2.25%,脸书涨1.24%,亚马逊涨0.36%领涨 [13]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75%,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1.86% [14] - 腾讯控股-ADR涨3.93%报70.35美元,拼多多涨2.97%报118.46美元,美团-ADR涨1.90%报33.79美元领涨中概科技龙头 [17][20] - 阿里巴巴涨1.59%报122.63美元,网易涨0.77%报140.56美元,百度集团涨0.68%报93.08美元 [17] 谷歌业绩 - 谷歌第二季度每股收益2.31美元超预期的2.17美元,营收964.28亿美元超预期的939.4亿美元,净利润281.96亿美元超预期的265.63亿美元 [23] - 二季度资本开支224.5亿美元超预期的182.4亿美元,谷歌云营收136.2亿美元超预期的131.4亿美元,广告营收713.4亿美元超预期的697.1亿美元 [23] - 公司预计全年资本开支约850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33.1亿美元和原计划的750亿美元 [23] - 谷歌CEO表示AI技术推动各业务增长,云业务年度营收突破500亿美元 [24] 特斯拉业绩 - 特斯拉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4美元同比下降23%且低于预期的0.42美元,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略低于预期的226.4亿美元 [26] - 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但超预期的11.21亿美元,毛利润率17.2%超预期的16.5%,自由现金流1.46亿美元远低于预期的7.6亿美元 [26] - CEO马斯克表示Robotaxi业务目标2025年覆盖美国一半人口,并希望获得更多公司控制权 [27] 贸易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世界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 [18][19] - 美日达成协议将半导体、天然气等作为重点,日本承诺购买80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100架波音飞机 [19][21] - 原定25%的对等关税税率下调至15%,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放开农产品市场 [21]
吉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823.28亿元,同比增长5.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8:51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GDP总体增长 -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GDP达6823 28亿元 同比增长5 7%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 2个百分点 [1] 农林牧渔业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4 79亿元 同比增长4 3%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9 79亿元 同比增长4 3% 其中农业(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产值分别增长7 0% 10 2% 3 6% 9 6% [1] - 牛 羊出栏量分别增长6 6% 6 4% 牛肉 羊肉 禽蛋产量分别增长8 7% 6 4% 0 5%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8% 高于全国1 4个百分点 增速较1-5月提高0 5个百分点 [1] - 八大重点产业均实现增长 信息产业 医药产业 电力生产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 5% 16 8% 10 3% [1] - 冶金建材 食品 石油化工 纺织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 6% 7 6% 5 1% 3 1% 2 6%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 5%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0 9% 拉动工业增长1 9个百分点 [2] - 动车组产量330辆 同比增长22 7% 城市轨道车辆产量265辆 同比增长61 6% [2] 服务业 - 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6%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 2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63 8% [2] -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较一季度提高11 3个百分点 拉动经济增长3 4个百分点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 0%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 7%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 9%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 0% 扣除房地产后增长6 1% [3]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 8%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 9%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2 1%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9 4% [3] -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8 8%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6 1%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8个百分点 [3]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 23亿元 同比增长4 8%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906 42亿元 增长5 5% [3] - 家具类 家电类 通讯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40 7% 93 7% 82 2% 39 2% [3] - 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 6% 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8 8% [3] 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对比 - GDP达15707 9亿元 同比增长4 7% 第一 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 3% 3 5% 5 3% [4]
周鸿祎评DeepSeek流量下滑:没花心思,梁文锋一门心思做AGI;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传阿里本周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
雷峰网· 2025-07-24 08:36
DeepSeek流量下滑与开源战略 - DeepSeek官网流量从一季度月均下载量8111.3万骤降至2258.9万,降幅72.2% [4] - 周鸿祎评价其团队重心在AGI研发而非To C产品优化,技术全部开源免费 [4] - 开源模型被360等多家公司用作基座模型,推动中国大模型生态对抗美国垄断 [4] 阿里AI眼镜与硬件布局 - 阿里首款自研AI眼镜将整合通义千问基础模型及夸克垂类模型,支持AR显示与高通+恒玄双芯片架构 [6] - 产品定位生态整合,接入高德、支付宝、淘宝功能,对标Ray-Ban Meta智能眼镜 [6] - 为阿里AI To C战略首款落地产品,硬件规格强调差异化 [6] 亚马逊AI研究院调整与业务收缩 - AWS上海AI研究院解散,为亚马逊最后一个海外研究院,涉及首席科学家王敏捷团队 [6][7] - AWS季度收入增速连续三季放缓至293亿美元,CEO预测生成式AI将缩减人力需求 [7] - 近年IBM中国研发部门(1800人)、微软上海AI实验室相继关闭,外企研发中心撤离趋势明显 [7] 影石与大疆跨界新业务 - 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Insta360及第三方品牌Antigravity产品 [8] - 大疆首款扫拖一体机器人ROMO将于8月6日发布,依托视觉避障与路径规划技术积累 [12] - 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538.9万台(同比增6.7%),科沃斯份额第一 [12] 理想汽车与长城汽车产品动态 - 理想i8定位"能越野的小MEGA",强调35-40万价格带结合MPV空间与SUV通过性 [14][15] - 理想调整供应商账期至60天,现金储备1107亿元支撑现款支付 [17] - 长城汽车高管合照疑似曝光超跑项目,对标法拉利SF90,CTO称性能将超越竞品 [9][10] 比亚迪与华为技术突破 - 比亚迪王朝大型SUV实车曝光,配备激光雷达、三目摄像头及车载无人机系统,预计售价40万级 [21] - 华为Mate 80系列将搭载思特威SC595XS国产CMOS传感器,延续100%国产化供应链策略 [19][20] 三星错失AI合作机遇 - 2018年黄仁勋提议合作HBM、CUDA及晶圆代工遭拒,三星现落后于SK海力士(HBM3E供应)与台积电(B200代工) [32] - SK海力士股价五年涨220%,三星HBM4试图挽回市场但代工份额已大幅落后 [32] 特斯拉与亚马逊新业务模式 - 特斯拉洛杉矶超级充电餐厅6小时营收4.7万美元(超邻近麦当劳30%),上海店计划2026年开业 [36] - 亚马逊收购可穿戴设备商Bee AI,整合其50美元AI语音手环至硬件矩阵,对抗ChatGPT等竞品 [33] 京东与腾讯功能更新 - 京东七鲜小厨采用菜品合伙人模式,10-20元定价瞄准幽灵外卖市场,承诺百万保底分成 [14] - 微信测试语音自动转文字发送功能(需喊"over over"),iOS部分机型支持误删聊天记录5秒撤销 [26][30] 抖音与索尼技术应用 - 抖音上线电影评分功能,覆盖《酱园弄·悬案》等4部影片,评分参与人数暂落后豆瓣 [28][29] - 索尼发布PXW-Z380摄录一体机,配备3颗4K CMOS传感器、AI自动构图及17倍光学变焦 [34][35]
道指涨超500点,特朗普关税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7-24 08:3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道指涨507 85点涨幅1 14% 纳指涨127 33点涨幅0 61% 标普500涨49 29点涨幅0 78% [1][2] - 汽车股大幅上涨 丰田汽车涨13 65% 本田汽车涨13 07% 通用汽车涨8 73% 康迪车业涨5 60% [2][3] - 中概股多数上涨 比亚迪股份-ADR涨4 48% 拼多多涨3% 阿里巴巴涨1 59% 腾讯控股-ADR涨1 58% 小米集团-ADR涨1 11% [3][4] 美日贸易协议 - 美日投资协议聚焦半导体设计和制造 天然气和新造船厂 [4] - 日本将增加75%的美国大米进口量 并购买价值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包括玉米 大豆 化肥 生物乙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 [4] - 日本承诺购买美国制造的商用飞机 包括100架波音飞机 [4] 欧美关税谈判 - 美国与欧盟接近达成协议 欧盟将向美国支付所有军事装备费用 大部分装备将流向乌克兰 [5] - 协议可能对欧盟征收15%的关税 涵盖飞机 烈酒和医疗器械等产品 [5] - 美国现有的25%汽车关税可能降至15% [5]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
虎嗅APP· 2025-07-24 08:18
在上周2025上半年中国车市的整体情况和表面下的真实逻辑的分析中,虎嗅汽车曾指出:无论是自 主传统车企、新势力,还是合资车企,在倒下之前都只能 "抢" 下去。 但具体到单个车企的业绩之上,情况仍有差异。甚至可能出现 "销量涨了,但是亏损依旧止不住" 的 境遇。以北汽蓝谷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73%(6.7万辆),但预亏22~24.5亿 元。 究竟当下一些"掉队"车企发生了什么问题?北汽自身的挑战又在何处? 本期车圈脉动,我们以北汽为例,尝试理解目前一批车企在整个行业中的发展现状。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视觉中国 行业的激烈竞争,正如一场褪去的潮水,裸泳者注定会显现。 【蓝谷靠北汽继续输血,是必然 的结局】 【北汽蓝谷:业绩坏消息连连】 北汽蓝谷对半年度预计亏损给出了三个原因,但最核心的还是第三点: 北汽蓝谷第一季度销量2.8万辆,实现营收37.7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9.61亿元;第二季度营 收未公布,但推算销量为3.9万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额在12.69亿元至15.19亿元,预估亏损范围 中点13.4亿元的车均扣非亏损,刚好与一季度的水平(车均3.43万元)一致,反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