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件

搜索文档
中金公司 政治局会议联合解读
中金· 2025-08-05 1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运用财政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政策,虽美国关税政策增加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以内需为主,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企业盈利,二季度债券收益率预计下行,投资可关注内需、科技等板块[1] 各部分总结 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加快运用,2025 年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截至 4 月 25 日,进度分别为 25.6%和 25.8%,预计 5 - 6 月债券发行提速,以防范风险和解决欠款问题[1][3] - 货币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创新结构性工具,美元贬值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为降息提供空间[1][5] - 消费领域通过金融工具加强支持,以“两新”为抓手推动消费增长[6] - 房地产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住建部计划扩大规模,提出高品质住房供给及优化收储政策[1][7] -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10] 行业影响 - 美国关税增加中国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对美出口占比 3% - 4%,整体海外收入占 10%,部分领域有关税豁免,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盈利[12][13] -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有下行空间,可能出现交易窗口期,受货币政策放松、财政供给变化等因素影响[14][16] - 内需相关板块如消费类龙头、电信板块,以及中长期科技进步和国产替代概念值得关注[15] 不同行业情况 - 家电行业 2025 年政策延续补贴,新增产品,提升空调补贴台数上限,优化参与门槛;中国家电产能和产业链优势明显,将加强海外布局[36][38] - 建筑建材行业实物工作量落地理想,3 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 2.5%,地方化债政策改善企业现金流,推荐水泥、消费建材、建筑央企等板块[28][30][31] - 科技硬件行业受政治局会议支持科技创新等指示影响,中美关税加速国产替代,关注自主可控、消费电子、端侧 AI 硬件等方向[32][33] - 有色金属市场面临需求、供应、货币等多方面挑战与机遇,投资策略优先选黄金,再考虑工业金属和小金属[39][41] - 大宗商品市场呈风险偏好和成本支撑状态,国内需求政策对冲外部冲击,工业金属消费受外部冲击有压力,稳增长政策有托底作用[44][45] - 国内能源供应受关税反制影响有限,石油消费预计提前见顶;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部分谷物进口下滑,需注意巴西干旱影响[46][48]
大摩闭门会-政治局会后,中美变局前?-原文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宏观策略、科技硬件、AI芯片、房地产、出口贸易 - 公司:英伟达(NVIDIA)、AMD、华为、Meta、微软、苹果、中通、Sunny Optical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中美市场变盘风险** - 短期市场调整:6月底以来中美股市调整,主因经济基本面走弱预期及政治局会议政策真空[1][2] - 离岸中国市场(港股、中概股)表现弱于全球新兴市场及标普500,A股韧性更强[3][4] - 政策预期差:7月政治局会议未出台增量政策,市场情绪受挫[5] **2 中美关系与贸易风险** - 短期不确定性:美国对中俄贸易关系施压,威胁加征100%关税;印度关税条款含对俄惩罚性成分[6][7] - 中长期可控:稀土牌、科技领域谈判(如芯片)或缓和冲突,但无显著改善预期[8][9] - 贸易协议脆弱性:美欧、美日协议框架性为主,能源采购量超美国供应能力,易引发毁约或关税反弹[16][17] **3 科技与AI竞争** - 芯片供需:英伟达中国AI芯片需求约15-20B USD,AMD约3-5B USD;国产GPU(如华为)性价比提升但性能仍存短板[43][44][45] - 产业链迁移:2018-2024年美进口中国科技硬件占比从88%降至80%,组装环节向东南亚转移(Phase 1),零部件区域化生产(Phase 2),但美国本土化生产难度高(Phase 3)[50][51][54][55] **4 中国经济与政策** - 反内卷深化:政策重心转向财税改革、消费再平衡,但短期见效慢;社会福利改革(如生育补贴)加速[18][19][22] - 房地产分化:一二线土地成交稳健,三四线库存高压;政策门槛高致政治局会议未提增量措施[30][31] - 出口放缓:7月对美集装箱货运量骤降,PMI新出口订单近12月次低,关税压制下二次探底风险[28][29] **5 美国经济与资产** - 经济下行压力:非农就业大幅下修,内需增长仅1.1%;关税推升CPI压制消费[24][25] - 资产溢价动摇: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全球化三大支柱减弱,长期估值溢价或受冲击[25][26] --- 其他重要内容 - **社会感知指数**:二季度再次下滑,反映通缩压力与企业利润走弱,推动政策调整[37][38] - **科技供应链三阶段迁移**:组装→零部件区域化→美国本土化(仅高附加值产品可行)[53][54][56] - **投资建议**:短期规避新消费板块抄底,关注8月后政策窗口(如四中全会、中美谈判进展)[13][14] --- 数据引用 - 美国进口中国科技硬件:2018年88B USD → 2024年80B USD(-10%)[50][51] - AI芯片需求:英伟达15-20B USD,AMD 3-5B USD[43] - 美国上半年内需增长:1.1%[24]
一把雨伞169元,雷军又来卖「周边」了?
36氪· 2025-08-04 21:56
小米汽车周边产品策略 - 小米推出定价169元的Xiaomi Life晴雨伞,采用与小米汽车同款撞色设计,伞面为定制黑色,伞柄为黄色,并带有"Ultra"标识,强调颜值与品牌一致性 [4][7][9] - 产品功能包括UPF50+防晒、一键开合设计、高密度疏水涂层,且尺寸适配小米汽车全系前排门板储物格 [9][17][18] - 用户可通过1690积分兑换该雨伞,降低实际购买成本 [6][19] 市场反应与争议 - 部分用户质疑169元定价过高,认为普通晴雨伞仅需几十元,品牌溢价明显 [6][12][16] - 有观点将小米雨伞与劳斯莱斯高价雨伞类比,认可品牌溢价逻辑,认为小米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和质量保障 [23] - 网友调侃产品营销方式,如"车规级"描述,反映对车企跨界做周边产品的争议 [12][25] 车企周边生态的商业逻辑 - 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小米汽车CEO曾公开表示"每卖一辆都在亏本",周边产品成为重要盈利补充 [26][27][29] - 小米汽车配件普遍溢价显著,如车载手机支架定价199元(市价约40元),20寸轮毂轮胎选装包达16000元 [29] -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普遍采用生态绑定策略,蔚来NIO Life等品牌周边毛利率更高,行业形成通过高溢价配件平衡利润的趋势 [31] 产品定位与用户画像 - 目标用户为小米车主及品牌认同者,强调产品与汽车的视觉协同效应(如雨天撑伞与车身配色匹配) [18][23] - 解决用户痛点:快速排水设计减少收伞时雨水沾身,适配车内收纳槽提升便利性 [17][18] - 满足"颜值控"需求,宣传语"颜值即正义"直接指向设计驱动消费心理 [7][9][32]
每日投资策略-20250801
招银国际· 2025-08-01 14:21
宏观经济 - 美联储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但将经济表述从"稳健扩张"变为"放缓",票委分歧为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张反对票 [2] - 鲍威尔记者会释放鹰派信号,降低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全年降息幅度预期从46个基点降至36个基点 [5] - 美国6月核心PCE通胀同比上涨2.8%创4个月新高,预计美联储9月按兵不动,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至年末政策利率3.83% [4] - 中国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延续收缩,服务业PMI放缓,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进一步收缩显示抢出口效应结束 [5] 行业动态 - 科技行业2Q25业绩分化:高通预计FY25E非苹果业务营收同比增15%,联发科旗舰芯片营收预计增40%,XR/三折叠/AI眼镜成新增长点 [6] - 中国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开放场景和政策支持,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约谈英伟达 [4] - 美国SEC推出加密项目计划支持区块链交易,可能推升资产代币化热情 [4] - 特朗普威胁强制药企60天内降价导致制药股大跌,医疗保健成美股跌幅最大板块 [4] 公司研究 中国生物制药(1177 HK)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15年11%提升至2024年42%,17款创新药获批,肿瘤领域安罗替尼已获批9个适应症 [7][9]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17.6%,PDE3/4抑制剂TQC3721等管线具备海外授权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DCF目标价9.4港元 [7][8] - 生物类似药样本医院市场容量240亿元,化学仿制药收入2024年同比增3.1%,集采影响已出清 [9] Meta(META US) - 2Q25营收同比增22%至475亿美元超预期,AI驱动广告展示量和价格增长,净利润同比增36%至183亿美元 [10] - 上调FY25-27营收预测5%-10%,目标价升至860美元对应30倍FY25 PE,维持买入评级 [10] 微软(MSFT US) - 4QFY25营收同比增18.1%至764亿美元,Azure收入同比增39%超指引,预计1QFY26资本支出超300亿美元同比增50% [11] - DCF目标价上调18%至601.5美元,对应2026/27财年PE 38.8倍/33.6倍 [11] 瑞幸咖啡(LKNCY US) - 2Q25营收同比增47%至124亿元,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至62.8%,活跃用户单季增1700万 [12][15] - 全年开店目标或从4000家上调至7000家,美国市场处探索阶段,目标价上调至44.95美元对应25倍2025年PE [13][14] 环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45.32%,恒生科技指数涨44.87%,美股纳指涨40.71% [2] - 港股材料、工业与必选消费领跌,资讯科技与医疗保健跑赢;A股钢铁、有色、地产板块大幅回调 [3][4] - 京东拟22亿欧元收购德国Ceconomy,苹果在华收入增速两年来首度转正 [4]
大象论股|放量下跌,8月还能开门红吗?
搜狐财经· 2025-07-31 21:39
连续逼空反弹后,指数还是迎来了调整,在美联储鹰派信号,PMI数据再创6月新低,英伟达H20被约谈等一系列消息的影响下,今天指数低开低走,成交量 接近2万亿,当然市场的调整还是像我们近期提示的一样,权重股拖累,今天银行保险证券再度下跌,周期股也出现补跌,导致指数收了一根中阴线,并且 市场的资金在板块间反复切换尝试,午后开盘就是拉科技硬件,后面又迅速回落,然后又回到雅下拉一波,又回落,接着拉创新药,资金在各大板块的回流 与分歧的各种尝试,最后还得大主力资金带路才行。 图解大盘 明天设计圈顶流Figma要上市了,公司2024年收入7.49亿美元,同比增48%。95%的世界五百强都是它的客户,气氛已经被烘托起来了,人们在等待它像 CIRCLE一样爆拉。 与Chima、Circle等今年完成IPO的独角兽一样,Figma上市备受关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它的市值够大,另一方面在于它的股东列表足够豪华。自2012年成 立以来,Figma一共完成过8轮的公开融资,你能想到的硅谷顶级风投机构几乎都曾经参与了Figma的融资,一旦大涨明天AI应用软件应该也会不错。 监制:周海涛 路大年 新媒体:袁果 从技术走势来看,指数早盘开盘就 ...
每日投资策略-20250731
招银国际· 2025-07-31 11:54
宏观市场动态 - 中国股市回调,港股可选消费、资讯科技与金融领跌,能源、必选消费与电讯等高股息板块上涨 [2] - A股电力设备、计算机与汽车跌幅居前,钢铁、石化等预期去产能行业跑赢市场 [2] -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政策重点为提振消费和破除内卷,释放经济再平衡信号,预计3Q政策平稳,4Q可能再次发力 [2] - 美韩达成全面贸易协议,韩国对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投资,特朗普对巴西征收50%关税并威胁对印度施加25%关税 [2] - 欧元区2Q GDP环比增长0.1%好于预期,欧央行降息周期进入尾声,预计4Q可能降息一次 [2] 美股及全球经济 - 美股下跌,材料、地产与能源领跌,公用事业、信息技术与通讯服务上涨 [2] - Meta业绩超预期,盈利指引强劲,全年资本支出下限上调,盘后大涨12% [2] - 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鲍威尔为9月降息预期降温,美元和美债收益率上升 [2] - 美国2Q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长3%超预期,PCE物价指数增长2.5%,7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0.4万人 [2] - 纽铜暴跌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美国铜库存升至4年以来最高 [2] 中国政策与经济 - 政治局会议标志着宏观政策转向经济再平衡,重点为提振居民消费和治理内卷式竞争 [3] - 预计中国将通过延长耐用品消费补贴、促进服务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提振消费 [3] - 政策窗口期可能到2025年4Q,届时耐用品零售额可能因高基数放缓,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股市或获上行动力 [3] 科技行业 - 全球AI眼镜行业表现强劲,Ray-Ban Meta眼镜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200%,小米定下50万出货量目标 [3] - 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将保持43%/121%的年同比增速 [3] - 科技供应链将受益于AI眼镜周期,包括小米、丘钛科技、瑞声科技、立讯精密等 [3] 公司点评 - 新东方4QFY25净营收同比增长19%达10.9亿美元,非GAAP净利润同比增长59%至9800万美元 [4] - FY25总营收/非GAAP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11%,达49.0亿美元/5.17亿美元 [4] - 管理层预计FY26总营收同比增长5%-10%达51.5亿-53.9亿美元,目标价下调至70美元 [4]
机构风向标 | 智微智能(001339)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2.60%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03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30日 18家机构合计持有智微智能A股672.1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6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2.60% 较上一季度下降0.85个百分点 [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但本期持股减少占比达0.69% [1][2]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新增披露9只公募基金 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华商优势行业混合等产品 [2] - 金鹰民丰回报混合与建信社会责任混合A持股增加 宝盈策略增长混合与宝盈科技30混合持股减少 [2] - 海富通股票混合与国金中证1000指数增强A等2只基金未再披露持仓 [2] 主要投资主体构成 - 前十大机构包含外资(香港中央结算)、保险(中国人寿)、公募(易方达、宝盈、南方、华商)及私募(东台智展)等多类型机构 [1] - 金鹰基金旗下两只产品(民安回报定开A、元丰债券A)新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 [1] - 银行系公募产品(建信、广发)及指数型基金(中证1000ETF、中证500指数增强)新现身持仓机构名录 [2]
大摩最新研判:2025 年二季度中国股市成绩单出炉,这些板块最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8:44
整体表现 - A股二季度净负预警率为-4.8%,较去年四季度的-18.8%大幅改善,与去年二季度的-4.6%基本持平 [2] - 按市值加权后A股净正预警率达4.7%,较去年四季度的-0.7%由负转正 [2] - MSCI中国指数净正预警率升至+6.8%,创近4个季度新高,高于去年二季度的+1.4%和四季度的+2.2% [3] 板块分化 A股板块表现 - 金融服务、材料、科技硬件板块净正预警率最高:金融受益稳增长政策,材料受益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科技硬件受益AI设备和新能源科技创新 [5] - 消费服务、房地产、软件板块表现垫底:消费服务受内需复苏放缓影响,房地产处于调整周期,软件因行业竞争加剧需求疲软 [5] MSCI中国板块表现 - 金融和材料板块领跑:海外上市金融机构和材料企业受益全球产业链修复 [6] - 房地产和公用事业表现落后:房地产受去库存和融资环境影响,公用事业因成本上升增长有限 [6] 大小盘股表现 - A股大盘股净负预警率仅-1.4%,接近持平,集中在金融和科技龙头板块 [7] - A股小盘股净负预警率从去年四季度的-31.1%收窄至-7.4%,改善幅度显著 [7] - 中盘股净负预警率为-12.7%,较去年四季度好转但仍落后大盘股 [8] 盈利预期调整 - 科技硬件、消费必需品、医药生物板块盈利预期被上调:科技硬件因海外订单回升,消费必需品依托刚需属性,医药生物因研发进展超预期 [9] - 半导体、公用事业、消费服务、房地产板块盈利预期被下调:半导体受全球产能过剩影响,消费服务因居民消费信心恢复慢,房地产继续承压 [9] 潜力股与谨慎股 - 建议关注的9只股票来自材料、医药、科技硬件板块,筛选标准包括无负面预警、盈利预期上调、评级为增持等 [10][11] - 需谨慎的6只股票集中在房地产、消费服务和公用事业板块,筛选标准包括无正面预警、盈利预期下调、评级为减持或中性等 [11] 未来投资方向 - 政策受益板块:金融、基建相关材料板块将受益稳增长政策 [12] - 复苏弹性板块:消费服务、可选消费中业绩触底且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 [13] - 科技成长板块:科技硬件和高景气赛道的小盘股若业绩持续改善有望成热点 [13]
港股重估进入新阶段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科技硬件、半导体、消费电子 - **公司**:港交所、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老虎证券、富途证券、港铁公司、领展、美团、阿里、腾讯、快手、京东、云音乐、美图、小米、中兴通讯、华宏半导体、中芯国际、顺宇光学、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寒武纪、海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层面 - **全球经济**:全球财政扩张支撑下半年经济增长,但关税壁垒构成外需逆风,美国关税水平持续上升,若新关税政策完全生效,可能显著减速全球贸易;今年5月美国加权平均关税水平达8%,6月达10%,比特朗普上任前累计上升7.6个百分点,8月1号新关税函若全部生效且传导,关税水平或升20个百分点[1][3] - **美元指数和流动性**:下半年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流动性可能比预期更好;美国银行去监管、美债拍卖计划调整、天才法案与稳定币发展、联储主席可能变动,或促使美国实施宽财政、宽货币、弱美元政策;美国银行若完全利用去监管政策可扩表约5万亿美元,每年多买3 - 4千亿美债;贝森特可能压缩长端国债发行,增加短端供给压低利率;稳定币发展将增加对短端美债需求,压低利率增加美元发行;明年1月联储委员退休,若鲍威尔退休将有四名特朗普指派委员[1][7][8] -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利好香港资产,在经历贬值后显现升值动力,将提振香港资产风险偏好;美元走弱周期中,香港作为离岸美元聚集地有望受益[1] - **中国出口**:下半年中国出口可能在0到5之间,不一定会转负;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6个点,对欧元贬值10个点,竞争力增强,相对价格水平也有所提高[5] 港股市场 - **走势背景**:2025年港股受全球金融体系变化、中美竞争、香港政策及稳定币发展影响;政策向重塑香港金融中心推进,稳定币发展为契机,股市流动性有望增强[11][12] - **三季度预期**:三季度负面压力缓解,下半年行情或提前启动;新一轮关税谈判、中国优势产业崛起、人民币汇率贬值、美债发行规模减轻等降低市场悲观预期[1][15]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板块**:恒生指数情绪修复即可突破阻力位,恒生科技板块估值低且盈利前景改善,有更大上调空间,建议关注,更适合机构布局;若风险溢价回落至6月水平或盈利预期切换到2026年视角,该板块表现将优于整体指数[3][17] - **资金流向**:今年外资流入港股,去美元化背景下香港是理想目的地;南向资金在互联互通标的成交占比达40%,2025年港股行业轮动由南向资金主导;下半年港股增量资金预计略小于上半年,但仍处历史高水平,公募基金若提升配置比例将带来约2000亿港币增量,其余资金保守估计还能带来约4000亿增量[18][19][20] - **AHE价交易**:AHE价交易触及25%下限后反弹观点论据不准确,红利税影响小,周期性因素推高溢价;长期来看,更多险资及非红利公司赴港上市有助于降低溢价中枢,今年内26%较合理,美元走弱未来AHE价可能更低[21] - **流动性支持**:今年港股流动性重要,但企业ROE和EPS趋势性转好是市场中枢上移支撑;今年EPS连续第三年上升,市场预期2026年EPS和ROE继续修复甚至加速[22][23] 各行业板块 - **金融产业**:香港金融产业景气度高,IPO数量与成交量突破,人民币国际化与稳定币催化下,股票与债券市场扩容可期;金融产业PB分位接近十年高位,香港仍有重合空间;稳定币和虚拟资产发展为银行和券商带来参与机会,建议关注香港头部中资券商修复机会[24][35] - **银行**:2025年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等迎来29% - 30%修复行情,人民币升值预期及股票市场扩容将带来持续修复机会;受利率下行影响,但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支撑业绩;目前估值低,股息率约5%,建议把握机会[33] - **券商**:2025年以来,以老虎证券和富途证券为代表的券商业务增长显著,中资券商海外业务业绩贡献约20%,整体业绩增长良好;A股市场修复,两融业务改善,中报部分券商业绩翻倍,预计全年业绩增长三四成;目前中资券商估值处于低位,建议关注[34] - **房地产**:香港房地产市场经历五年调整,今年5月以来房价环比回升,6月一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116%,环比增加28%,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35%,环比增加11%,租金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1%;面临去化压力,今年房价可能小幅下跌,明年有望企稳回升;推荐关注港铁公司和领展[36][37][40] - **互联网**:近期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强劲,海外资金流入加大权重股配置,中美关系回暖增强市场信心;外卖补贴竞争烈度收窄,市场预期EPS有望上修;看好头部公司业绩修复,关注中小优质精品主题或业绩兑现公司,如美团、携程、快手、云音乐、美图等[41] - **科技硬件**:涵盖小米、半导体、消费电子;小米全球投资者持股增加,预计未来三年收入从约3500亿元增长到6500 - 7000亿元,利润从不到400亿元增长到接近700亿元;中芯国际与A股半导体板块联动性高,华虹通过收购母公司资产等提升表现;港股二次上市活跃,对科技板块及恒生科技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吸引资金流入,提高板块质量[43][44][46] 港交所 - **业务表现**:业务分为交易结算、IPO、投资及其他数据服务,交易服务关键;今年一季度日均成交量达2400亿港币以上创历史新高,二季度持平,7月以来势头强劲,今年可能达到或接近2500亿;日均成交量增长50亿带动盈利增长约1.6%[25] - **影响因素**:日均成交量增长受汇率、利率、IPO及南下资金影响,汇率因素尤为重要,与人民币币值呈正相关;人民币走强促使海外资金流入香港,推动成交量;利率下降使市场流动性增加,支撑日均成交量;IPO业务吸引人气,贡献成交额并吸引海外资金流入[25][26][29] - **盈利和估值**:当前估值处于长期估值通道中等水平,未来有上行空间;交易活跃可能使衍生品保证金存款规模扩大,以量补价,对盈利有信心,建议关注[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香港商业零售额5月同比增长2.4%,非必需品消费结束16个月负增长,实现3.5%正增长,奢侈品消费降幅收窄,若趋势持续将对商业环境及商业地产产生积极影响[39] - 港股互联网板块自京东打响外卖战役后,头部公司EPS被大幅下修,国家部委反内卷号召及约谈企业后,外卖补贴竞争烈度收窄,市场预期EPS有望上修[41] - 港股科技硬件板块中小票如云音乐、美图等二季度以来表现强劲,代表中国消费互联网板块新消费逻辑价值重估时刻,如美图从C端迈向B端逻辑升级进入猛涨阶段[41]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722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7-22 13:05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具低估值、南下资金流入等优势,中长期走势乐观,投资者可积极布局,关注科技、创新医药、低估红利及消费等板块 [3] 港股回顾 - 周一港股高开后高位震荡,恒生指数涨0.68%报24994.14点,突破25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60%;市场总成交额2630.12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70.51亿港元;电力设备、风电、环保指数涨幅居前 [1][5] - 另一次表现为恒指随外围低开,跌幅扩大后收窄,午后偏软尾盘沽压扩大,收报23831点,跌145点或0.61%;国指收报9656点,跌47点或0.49%;大市成交减至827.99亿;港股通净流入4.84亿 [1][5] 美股市场 - 投资者对企业盈利乐观情绪盖过贸易进展担忧,美股周一走高,纳指及标普500指数创新高,标普500指数首次高于6300点收市,升0.1%报6305点,纳指升78点或0.4%报20974点,道指反覆低收19点至44323点 [2][5] - 部分公司表现:Alphabet涨2.8%,特斯拉跌0.4%,Verizon升4%,Domino's Pizza跌0.8% [2][5] 市场展望 - 港股具低估值、南下资金流入等优势,中长期走势乐观,投资者可积极布局,关注科技、创新医药、低估红利及消费等板块 [3] 市场热点 - 铁路方面,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按年增6.7%至22.4亿人次创新高,“十四五”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4万亿元,运输货物逾250亿吨,建议关注中国中车、时代电气 [9] - 港股新股市场繁荣,截至7月中52次IPO,按年增30%,集资1240亿港元,按年升590%,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升25.3%,建议关注香港交易所、中金公司 [9] 本周荐股 - 推荐中国中铁,公司是基建特大型企业集团,2024 - 2025Q1营收和净利润有降,2025Q1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33.4%,一季度末在手订单余额同比增16.0%,矿产资源业务有望受益,当前市值对应PE较低,目标价/止损价为4.2/3.5HKD [10] 财经要闻 - 宏观信息:包括住房租赁条例施行、用电量增长、官员访华、铁路投资及旅客量数据、公积金新政、CPI上升、完善上市制度、创科发展及贸易相关等信息 [11] - 公司信息:涉及阿里巴巴回购、比亚迪新车出厂、泡泡玛特海外销售预期、多家公司业绩预告及业务进展等内容 [11] 新股资讯 - 维立志博 - B招股中,上市代号9887,行业为生物医药,招股价31.6 - 35.0,每手100股,招股截止日2025/7/22,上市日期2025/7/25 [13] 经济数据 - 7月22日美国费城联储非制造业活动、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和商业环境指数相关预测及前值情况 [14] 重点公司股票表现 - 展示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科技指数及多行业多公司最新交易日、1个月、3个月、1年股价表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