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与OpenAI的前代模型相比,GPT-5有哪些不同之处?
财富FORTUNE· 2025-08-12 21:22
OpenAI发布GPT-5模型 核心观点 - 最新大语言模型GPT-5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支持ChatGPT最新版本 被描述为"最智能、最快速、最实用的模型" 内置专家级思考能力 [2] 关键特性与改进 易用性提升 - 引入"实时路由器"功能 自动为不同任务选择合适工具 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模型类型 [2] 个性化交互 - 提供四种预设个性:"愤世嫉俗者"、"机器人"、"倾听者"和"书呆子" 可根据场景选择不同交互风格 [4] 准确性优化 - 事实错误率较GPT-4o降低45% 思考错误率比o3模型低80% 但仍有10%的幻觉概率 [5] 创作能力增强 - 写作质量显著提升 能生成更具文学深度和韵律的文本 在婚礼祝酒词和诗歌创作等场景表现优于GPT-4o [6] 编程功能升级 - "氛围编程"功能成熟度提高 支持通过单一提示创建响应式网站/应用/游戏 [7] 生产力工具集成 - 与Gmail和Google Calendar对接 可处理日程管理/邮件跟进等任务 该功能初期仅限付费专业版用户 [8] 健康领域应用 - HealthBench测试得分超越前代模型 能主动标记潜在问题并通过提问生成更精准答案 但明确声明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8] 行业评价 - 早期测试者认为GPT-4到GPT-5的改进幅度不及GPT-3到GPT-4 专家评价该模型属于迭代改进而非革命性突破 [9]
项与秋的破浪之旅
财富FORTUNE· 2025-08-12 21:22
2016年,已经在顶级投行做了10年IPO和并购的项与秋感觉糟透了。 当时的情况是,他发掘了多个可能未来有巨大机会的潜在客户,却难以得到摩根大通管理层对其兴趣方向的支持。"华尔街投行的层级制度比较僵化,对 每个人的业务边界限制的比较死。"项与秋说。 但也正是因此,他"被迫"萌生了开始自己真正投资的想法。"现在想想,当时处于中国互联网投资的尾期,最后一波移动互联网机遇正在来临。当时对这 些没有感知,只想摆脱束缚,自己出来干。"他说。 于是,在2017 年项与秋在香港创立了和暄资本集团。 "和暄" 之名取自唐诗《春日漫成》中 "莫道和暄能遍照,韶光好处五侯知",寄托着他希望与被投企业、出资人、合作伙伴建立温暖长久合作关系的愿 景。 在投行工作期间,项与秋见证了无数企业从初创到上市的成长历程,也深刻意识到,资本对企业的价值不应仅限于单次融资或上市服务,更应是长期的陪 伴与赋能。 一场并不容易的创业旅程随之开始。 和暄资本创始人项与秋 挑战伴随成长 创业初期,新基金的 GP 往往要面临 LP 对其专业度和诚信度的双重考验。项与秋凭借着在摩根大通参与执行 400 多亿美元 IPO 和并购项目的亮眼履历, 以及他顽强的说 ...
刷屏!歌手邓紫棋,投资AI公司狂赚10倍!
券商中国· 2025-08-12 21:12
邓紫棋AI投资事件 - 邓紫棋2019年投资某AI公司并透露已实现10倍回报 [1] - 投资契机源于朋友介绍 因对方欣赏其音乐而获得投资机会 [3] - 投资前主动研究AI行业逻辑 投资时间早于ChatGPT爆发期 [3] 邓紫棋个人背景 - 本名邓诗颖 1991年出生于上海 身兼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多重身份 [3] - 2025年4月将作为签约作家发布新书《启示路》 [3] 媒体信息 - 信息来源为读秒财经 券商中国为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平台 [4][6]
美国《AI行动计划》将加剧全球AI治理失序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01
美国AI行动计划核心战略 - 以"美国优先"为导向的全球AI治理规则将导致技术标准生态割裂与监管模式对立[1] - 计划包含三大支柱:加速AI创新与去监管化、构建AI基础设施、主导全球AI治理规则[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技术优势建立全球AI霸权地位[13] AI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战略 - 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占比将从2023年4.4%升至2028年12%[2] - 三重能源战略:松绑传统能源审批(天然气/核电/燃煤)、电网数字化升级、创新融资工具[3] - 设立"基荷能源信用增强计划"为长周期能源项目提供联邦风险分担[3] 算力建设 - 数据中心加速计划:简化环评流程、开放联邦土地、审批时限压缩至数月[4] - 半导体供应链本土化:将5纳米以下芯片厂纳入国防关键基础设施[5] - 2028年前完成外国芯片替代,启动"电子复兴计划2.0"攻关3D堆叠等颠覆性技术[5] 人才培养 - 教育部更新职业课程,能源部每年资助2000名核电/超算学员[6] - 军方建立AI人才速成项目,财政部提供培训税收优惠[6] - 劳工部联合社区学院定向培养电工/半导体工程师等紧缺工种[6] 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监管松绑 - 废除阻碍AI开发的联邦法规,撤销拜登时期AI安全行政令[8] - 限制州级AI立法权,联邦资金分配与监管环境挂钩[9] - 医疗/农业等领域设立监管沙盒,允许绕过部分审批要求[10] 技术突破 - 国家自动化云实验室覆盖材料/化学/生物等多学科领域[11] - 增加AI可解释性/可控性研究的联邦资助[11] - 建设开源金融生态解决模型可持续性问题[9] 全球规则主导战略 - 向盟友出口全栈技术(硬件/模型/软件/应用),对中国加强芯片管制[15] - 通过G7平台组建"民主国家AI联盟"对抗中国治理模式[15] - 国防部制定抗量子加密标准,国土安全部组建AI安全响应小组[13] 行业影响 - 医疗/能源/农业成为AI应用试点优先领域,享受监管灵活性[10] - 国防与情报领域加速军事AI部署,建立科学数据集支持训练[10] - 半导体行业获制造业回流基金支持,先进制程进入快速审批通道[5]
铂科新材:拟与湃圃基金及其他合伙人共同投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新浪财经· 2025-08-12 21:00
基金设立 - 公司拟与北京湃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他合伙人共同投资设立无锡湃圃春之阳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 基金规模为2.5亿元[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8000万元,占出资总额的32%[1] 投资方向 - 投资基金将专注于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产业[1] - 旨在实现与公司现有业务的产业协同和资源互补[1] 关联交易 - 投资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是湃圃基金[1]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阮佳林先生控制的企业[1] - 构成关联交易[1]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软银全力投入ai,能否再造一个奇迹?
搜狐财经· 2025-08-12 20:37
孙正义的AI战略愿景 -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将公司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领域,目标是打造"超人工智能"(ASI),并预言ASI将在未来十年内实现[1] - 孙正义将实现ASI视为个人使命,这种信念驱动软银近年来的重大投资决策[3] - 软银的AI战略覆盖半导体、软件、基础设施、机器人、云服务等多个维度,目标是构建深度整合的AI生态系统[3] 软银的AI投资布局 - 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Arm,目前估值已升至1450亿美元,Arm正从智能手机芯片转向AI基础设施领域[3] - 2024年3月以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强化AI硬件布局[3] - 计划向OpenAI注资约327亿美元,这是继微软之后对该企业的又一笔重大投资[3] 历史背景与战略调整 - 孙正义对AI的远见可追溯至2010年提出的"脑计算机"概念,2014年推出情感机器人Pepper展现前瞻性思考[5] - 2017年成立的Vision Fund曾因投资Uber、滴滴和WeWork等企业而受争议,当时认为自动驾驶是AI首个落地场景但市场成熟度低于预期[5] - 2019年试图投资OpenAI未果,现Vision Fund已全面转向AI领域投资[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美科技巨头竞逐"通用人工智能"(AGI)制高点,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如中国企业深度求索推出低成本推理模型[7] - 晨星分析师指出软银投资的AI领军企业技术仍处早期阶段,潜在挑战者可能随时出现[7] - 软银正推动成为"AI时代的核心玩家",从阿里到Arm再到AI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延续[7]
马斯克威胁苹果
财联社· 2025-08-12 20:28
马斯克指控苹果违反反垄断法 - 马斯克威胁对苹果采取法律行动 指控其在App Store排名管理中违反反垄断法 认为苹果行为使得除OpenAI外其他AI公司无法登顶榜单 [3] - 马斯克质疑苹果未将排名第一的新闻应用X和排名第五的Grok列入"必备应用"区 暗示存在政治动机 [3] - 目前ChatGPT是美国iOS商店免费应用榜首 且是苹果"必备应用"区唯一AI聊天机器人应用 [6] 马斯克旗下xAI与OpenAI的竞争态势 - xAI的Grok已超越谷歌 成为App Store排名第五的免费应用 [7] - ChatGPT在Google Play Store同样位居榜首 [8] - xAI发布Grok4 马斯克称其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AI" [11] - OpenAI发布GPT-5 被描述为"博士级专家" 且价格更具性价比 [11] - 分析认为xAI面临来自OpenAI的严峻挑战 [12] 苹果与OpenAI的合作关系 - 苹果去年与OpenAI合作 将ChatGPT集成至iPhone iPad Mac等全系产品 [9] - 马斯克曾警告若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集成OpenAI 将禁止苹果设备进入其公司 认为这是安全违规 [10]
北交所策略研究报告:AI与机器人产业高景气
首创证券· 2025-08-12 19:28
核心观点 - AI与机器人产业迎来高景气窗口期,主要受专项扶持举措及GPT-5发布等事件催化 [3][16] - RWA注册登记平台在香港上线,推动绿色债券、碳信用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3][17] - 宏观经济稳中有进:7月CPI环比涨0.4%,核心CPI同比涨0.8%;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1-7月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3.5% [14] -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出台,强调防止"内卷式"竞争,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5] 行业与市场表现 - 世界机器人大会显示技术拐点已至,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化,应用场景拓展至建筑、医疗等领域 [16] - 北证50指数本周涨1.56%,年初至今累计涨38.92%,表现优于中证1000指数(14.78%)但弱于万得微盘股指数(56.68%) [17][21][24] - 行业表现分化:石油石化(+5.01%)、汽车(+4.81%)领涨;传媒(-3.14%)、建筑材料(-3.07%)领跌 [28][32] - 个股方面,华密新材(+33.97%)、倍益康(+21.90%)周涨幅居前 [33] 技术趋势与投资建议 - 具身智能成为焦点,但技术成熟度仍是规模化应用瓶颈 [16] - 建议关注光伏、锂电、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需求变化,以及AI产业链(芯片、服务器、液冷等)的国产替代进展 [17] - 北证50市盈率中位数达66倍,显著高于万得全A的29倍 [37] 市场流动性 - 北证50周成交额1188亿元,环比下降但占比升至1.40% [34][35]
DeepSeek突传重磅,千亿巨头涨停!刚刚,还有利好!
天天基金网· 2025-08-12 19:2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持续上涨,创业板指涨超1%,沪指七连阳,距离去年10月高点3674点仅一步之遥 [1][2] - 两市成交额接近1.9万亿,半导体、AI芯片、券商、消费电子等板块领涨,新能源、光伏回调 [4] - 分析人士预计短线大盘将继续冲高,突破3674点和2021年高点3731点是大势所趋 [4] 科技板块动态 - 半导体等科技板块领涨,科创50指数涨近2%,寒武纪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5] - DeepSeek-R2预计发布时间窗口为2025年8月15日至8月30日,但未官宣具体日期 [6][7] - 寒武纪上涨受增加载板、晶圆采购量传闻影响,市场预期下半年业绩超预期 [9] - 广州出台政策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服务机构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优质企业 [5] 政策与宏观影响 - 美国延长对华关税休战期限90天,中国暂停加征24%关税,保留10%现有关税,利好芯片、AI硬件等国产替代龙头 [10] - 融资余额时隔十年突破2万亿元,达20056.89亿元,单日增加167.36亿元 [11] - 当前融资余额占比仅略高于2%,远低于2015年高位的4%,显示杠杆资金活跃但未过度投机 [15] 资金流向与行业配置 - 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为融资客前五大重仓板块 [16] - 近1个月融资客重点加仓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板块,净卖出石油石化、煤炭等 [19] - 机构认为市场处于趋势性行情中段,科技和金融板块获资金青睐 [22] AI行业展望 - AI经历调整后有望在8月重新成为主线,细分板块拥挤度低位,长期逻辑稳固 [27][28] - 算力大周期持续向上,半导体板块在历次大盘上行中均有超额表现 [29] - DeepSeek加速AI普惠化,政策鼓励商业化应用,国内AI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30][31] - AI行情或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软件应用扩散,国产芯片企业上市催化替代逻辑 [37] - 三季度中下游潜在催化包括GPT-5、DeepSeek R2等大模型进展及Meta AR眼镜发布 [37] 基金配置建议 - 科技相关基金包括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 [24] - AI细分领域基金涵盖东财云计算增强C、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 [39]
AI造富,以创纪录的速度
美股研究社· 2025-08-12 19:20
来源 | 硬AI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AI ,作者专注科技产研的 硬AI . AI时代,快人一步~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创造财富,催生出一批全新的亿万富翁。 据CB Insights数据, 目前全球共有498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AI"独角兽" 公司,总价值达2.7万亿美元,其中有100家成立于2023年及以后,估 值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已超过1300家。 这场财富盛宴的核心,是AI初创公司惊人的融资能力与不断飙升的估值。 Anthropic正在洽谈以1700亿美元估值融资50亿美元,较3月份估值增长近两倍。离开OpenAI的前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创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在7月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创下史上最大种子轮纪录。 这一轮财富创造不仅局限于初创企业,包括英伟达、Meta和微软在内的上市科技巨头股价飙升,以及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公司的蓬勃发展,共 同构成了此次AI财富大爆炸的全景。 麻省理工学院首席研究员Andrew McAfee表示: "回顾过去100年的数据,我们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和速度的财富创造,这是史无前例的。" 新 晋 亿 万 富 翁 群 体 快 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