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第一财经· 2025-07-31 09:50
制造业PMI指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1][2] - 生产指数为50.5%保持扩张但下降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4%下降0.8个百分点[2] - 大型企业PMI为50.3%下降0.9个百分点仍处扩张,中型企业PMI为49.5%上升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4%下降0.9个百分点[3]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2]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均高于临界点,消费品行业PMI为49.5%下降0.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48.0%上升0.2个百分点[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略降0.1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下降2.2个百分点[4] 非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4]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4]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4] 企业预期与信心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上升0.6个百分点[3]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5.0%以上高景气区间[3]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上升0.6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下降2.3个百分点[4] 综合PMI与价格指数 - 7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1][5]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上升3.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3%上升2.1个百分点[2]
国家统计局: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 2025-07-31 09:46
制造业PMI指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低于临界点[1][2] - 生产指数50.5%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49.4%下降0.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放缓[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上升3.1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指数48.3%上升2.1个百分点 价格水平改善[2] - 大型企业PMI 50.3%保持扩张 中型企业49.5%上升0.9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46.4%下降0.9个百分点[3] - 装备制造业PMI 50.3% 高技术制造业PMI 50.6%持续扩张 消费品行业49.5%下降0.9个百分点[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6%上升0.6个百分点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高于55.0%[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0%略降0.1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指数高于60.0%[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下降2.2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6%下降2.3个百分点[4] 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2% 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1][5][6]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5%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共同构成综合指数[6]
国家统计局:7月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景气水平较上月回落
国家统计局· 2025-07-31 09:39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2] - 生产指数50.5%保持扩张但下降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9.4%下降0.8个百分点[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持续活跃[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上升3.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48.3%上升2.1个百分点[3] - 大型企业PMI 50.3%下降0.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49.5%上升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46.4%下降0.9个百分点[4] - 装备制造业PMI 50.3%,高技术制造业PMI 50.6%均高于临界点[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6%上升0.6个百分点,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预期指数超55%[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2][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0%略降0.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指数超60%[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6]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6%上升0.6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6%下降2.3个百分点[5][6] 综合PMI与整体经济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保持扩张态势[2][7] - 构成综合PMI的制造业生产指数50.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7]
特别策划丨下半年应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31 09:39
编者按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判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5.3%的平稳增长。面对外部 环境复杂多变、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局面,下半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备受瞩目。对此,围绕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经济、对外开放、创新动 能、地区经济六个维度,中国经济时报邀请国家高端智库等权威机构专家,研判上半年经济形势,展望下半年政策走向。 智观年中经济形势 核心观点: 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 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多方面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杨萍 杜月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快推 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从全年看,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具有不确定 性。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
向稳向新向优 工业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08:09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其中一季度增长6.5% 二季度增长6.3% [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2]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户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重点行业增长情况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2]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 电机制造增长19.2%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4.3%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增长13.6% [3] - 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增长34.0% 电站用汽轮机增长31.7%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增长17.4%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5.4% [3] 高端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9] - 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汽车 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 [10] 新能源汽车与船舶工业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1.4% [10]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累计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10] - 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 68.3%和64.9% [11] 高技术制造业与数字产业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7]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7] 政策推动与产业转型 - 工信部将实施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4]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化工 建材四个重点行业 [6]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4] 未来产业布局 - 培育生物制造 低空产业 人形机器人 元宇宙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5]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备案企业达809家 产品超374万架 [10]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民航认证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 [10]
"十四五"新突破:科学仪器引领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创新生态迎黄金时代!
仪器信息网· 2025-07-30 12:08
制造业发展概况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所有企业收入的约29%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6%和10.4% [2] - 2024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率进一步提升至8.9%和11.9% [2] 高端制造与创新驱动 - 高技术制造业占GDP比例从2021年15.3%上升至2024年16.9% [4]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2024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3.32万亿元,惠及61.5万家企业 [4] - 半导体、生物医药及"新三样"(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行业年均增长率达37.6% [4] 智能化转型 - 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业年均增长23.2%和17.2% [2][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年增长率10.8%,推动"仪器上云"需求 [5] 民营经济活力 - 民营经济上半年销售收入占比71.7%,在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年均增长24.1%和50.1% [2] 绿色能源与监测市场 - 清洁能源发电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1%,市场份额突破33.8% [6] - 光伏材料分析仪和风电状态监测系统需求激增 [6] 区域经济协同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创新高地销售收入占比超50% [7] - 县域经济份额上升至24.3%,基层医疗和食品安全检测仪器需求增长 [7] 国产替代与全球化 - 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成为关键战场,高端市场竞争加剧 [7] - 通过"一带一路"加速海外扩展,科学仪器产业展现"新质生产力"潜力 [7]
“十四五”时期 税收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效果 税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4
税收收入与减税降费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左右 [1]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 [2] 制造业与创新动能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保持在29%左右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4年度企业享受3.32万亿元、享受户数61.5万户,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5%和16.7% [3]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71.7% [3]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 [3]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比达72.9% [2] 绿色税制建设 - 2021年至今年6月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专门的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4] - 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4] 个人所得税改革 - 年收入居前10%的群体缴纳的个税占比约九成,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个人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 [5] - 全国有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30-55岁的中青年人数占比超八成,享受减税金额占比超九成 [5] - 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等优惠政策减免个税5800亿元,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退还个税111亿元 [6] 智慧税务建设 - 全国已使用数电发票的纳税人超过6100万户,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票金额的比重超过90% [8] - 办税服务厅排长队基本成为历史,电子发票普及,企业现场申报办税大幅减少 [7]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促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1] - 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其中税收收入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多13万亿元 [1]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反映税收调节分配功能增强 [2] 行业税收结构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1]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占比2024年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增速最快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2]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新三样"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7.6%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2%和17.2% [2]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 [3] 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25.5%,享受户数61.5万户,增长16.7% [2]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发挥关键作用 [2] 民营经济表现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从2020年68.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71.7% [3] 税收营商环境 - 税务部门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以上纸质材料报送,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可线上办理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查处骗取和违规享受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查补税款269亿元 [3]
等待ROA的企稳——6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7-28 23:53
6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4.3%,较5月的-9.1%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 [1][19] - 6月末工业企业库存同比增速为3.1%,较前值3.5%小幅回落 [1][19] - 量价拆分显示工业增加值增速从5月的5.8%升至6.8%,但PPI同比从-3.3%进一步下滑至-3.6%,收入增速持平于1% [1][19] - 6月整体利润率为5.96%,低于去年同期的6.33%,主因毛利率从15.2%降至14.8%及费用率从8.65%升至8.79% [1][19] 行业分化特征 - 制造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从5月的-4.05%改善至1.43%,其中中游增速显著回升至9.5%(前值-3.18%),但下游增速恶化至-13.44%(前值-3.9%)[2][23] - 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汽车行业利润同比暴涨96.8%,电气机械/仪器仪表/金属制品分别增长18.7%/12.3%/6.2% [2][23] - 采矿业利润降幅微幅收窄至-36.1%(前值-36.7%),电热气水行业增速提升至1.51%(前值0.95%)[2][23] ROA动态分析 - 6月工业企业ROA为4.14%,较前值4.18%继续回落,年内累计下行0.16个百分点 [3][8] - 资产端增速为5.1%,1-6月累计利润增速为-1.8%,单6月利润同比-4.3% [3][8] - ROA企稳的四个潜在路径: 1)收入端需突破当前1%的低增速,依赖内需扩张或物价改善 [4][10] 2)制造业上游利润率4.13%低于去年同期4.2%,1-6月累计3.3%为2013年以来次低 [4][10] 3)制造业中游利润率6.35%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27%,但1-6月累计4.96%仍处历史低位 [4][10] 4)制造业下游利润率5.51%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6.63%,1-6月累计5.68%为近十年偏低水平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