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业
icon
搜索文档
《洞见ESG》6月刊 :ESG信披“双重重要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31
政策速递 - ESG信披应用指南发布,财政部强化双重重要性和价值链信息披露,气候准则配套应用指南及重点行业指南正在部署中 [2]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企业需加强碳排放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 -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20亿千瓦,风电光伏装机历史性超越火电,国家能源局目标2027年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2] 封面文章 - 22家ESG强信披券商完成ESG报告,但气候信息披露仍需提升 [3] 行业洞见 - 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已完成全部项目检查和指标分析 [3] - 2024年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显著,发布和研制中的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达70余项,细分领域团体标准100余项 [3] - 全球"战塑"行动形成"拒绝、减少、再利用、回收、反思"的治理共识 [4] 企业动态 - 武夷山通过认证成为"福建省首个零碳5A级景区" [5] - 欧盟碳关税政策即将落地,南京试点碳服务帮助企业应对供应链挑战 [5] - "CGT-ESG债券组合"首单交易落地,规模400万美元,投向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等领域 [5] - 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试点,覆盖"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5] ESG会客厅 - 中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5] - 武汉以生态优势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推出碳普惠机制 [6] - 亿纬锂能强调ESG战略与公司长期发展结合 [6] -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认为绿色技术交易需要金融强力补充 [6] 企业低碳行动 - 伊利集团布局乳业全产业链减碳节水,协同产业链为牛奶减"碳水" [6] - 伊利召开"第三届零碳联盟暨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峰会",联合多家机构倡议"WISH2030美好宣言" [6] - 伊利牵头"数字双碳联盟",打造乳业绿色转型新引擎 [6] - 伊利ESG报告第六次获评中国社科院"五星佳"最高评级,154家企业加入"零碳联盟",90%实现低碳转型 [7] - 中国乳业首个碳管理运营平台正式运营,伊利工厂100%上线 [7]
刘永好再出手,首次减持新乳业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30 18:27
据公开资料显示,Universal Dairy Limited的实际控制人为刘永好及其女儿刘畅。自上市以来,刘永好 一直未减持过新乳业的股份,此次是他首次对公司进行减持。 新乳业原为新希望集团下属的乳业板块,于2011年独立。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后,新乳业2016年冲刺深交 所。当时,新希望乳业的营收规模已超过40亿元,净利润也达到约1.5亿元。2019年1月,新乳业正式登 陆资本市场,成为刘永好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新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06.65亿元,同比下降2.93%;但归母净利润达到5.38亿 元,同比增长24.80%。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同比增长48.46%。 6月29日晚间,新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Universal Dairy Limited(持股比例达 65.07%)的通知,该股东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582.03万股,这一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 从市场反应来看,这一减持计划给新乳业带来了显著冲击。6月30日,新乳业股价以5.03%的跌幅低 开,盘中跌幅 ...
乳业概念下跌0.06%,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17:17
乳业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30日收盘,乳业概念下跌0.06%,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有13只,涨幅居前的有立高食品、妙可蓝多、科拓生物等,分别上涨3.35%、2.66%、1.30% [1] - 跌幅居前的有阳光乳业、*ST天山、欢乐家等 [1] 乳业概念资金流向 - 今日乳业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2.21亿元 [2] - 2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2] - 净流出资金居首的是伊利股份,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59.05万元 [2] - 净流出资金居前的还有欢乐家、贝因美、阳光乳业等,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3747.19万元、3678.06万元、2035.68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概念股有新乳业、妙可蓝多、熊猫乳品等,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2216.39万元、398.44万元、311.69万元 [2] 乳业概念个股表现 - 伊利股份今日涨跌幅-0.14%,换手率0.47%,主力资金净流出3759.05万元 [2] - 欢乐家今日涨跌幅-1.18%,换手率3.72%,主力资金净流出3747.19万元 [2] - 贝因美今日涨跌幅-0.78%,换手率11.15%,主力资金净流出3678.06万元 [2] - 阳光乳业今日涨跌幅-2.37%,换手率6.36%,主力资金净流出2035.68万元 [2] - 立高食品今日涨跌幅3.35%,换手率2.01%,主力资金净流入248.74万元 [3] - 妙可蓝多今日涨跌幅2.66%,换手率1.43%,主力资金净流入398.44万元 [3] - 新乳业今日涨跌幅-0.58%,换手率3.14%,主力资金净流入2216.39万元 [3]
新乳业控股股东拟最高减持3%的股份 股价飙升背后收入增速放缓
新浪证券· 2025-06-30 16:06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UDL计划减持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约2582.03万股,按6月27日收盘价测算减持规模约4.87亿元 [1][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不超过860.68万股)和大宗交易(不超过1721.35万股),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2] - UDL当前持股5.6亿股(占总股本65.07%),减持后持股比例将降至62.07%,仍为控股股东 [2] 公司股价表现与业绩 - 公司股价从2024年8月的7.6元低点最高涨至2025年的21.19元,区间涨幅超过160%,截至6月27日报18.88元/股,市值约163亿元 [3] - 2024年公司收入减少2.93%,2025年一季度营收微增0.4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8.46%,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 [3] - 公司2023年提出"五年净利率倍增"战略,2025年计划以低温鲜奶和特色酸奶为核心品类,加强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为区域性乳企,聚焦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市场,低温产品占比超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公司推进"鲜立方"战略,计划2025年新增冷链配送网点5万个,低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55% [4]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区域整合模式具成长潜力,但需关注原奶价格回落节奏与全国化扩张成效 [4] 市场反应与潜在影响 - 此次减持为公司上市以来控股股东首次大规模减持,引发市场关注 [2][3] - 减持公告称系"企业资金需求",公司强调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 - 分析师指出减持可能影响市场情绪,需关注资金用途及后续减持计划 [4]
“粮食第一股”收年报问询函,公司这样回复!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09: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扣非净利润-256万元 [6] - 粮油食品加工业务收入27.77亿元,同比下降6.66%,但若按2023年数据25.79亿元计算则同比增长7.69% [6] - 农产品贸易类收入12.55亿元,同比下降13.53%,但分产品表中显示为15.56亿元,同比下降12.45% [6]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滑,且已通过资产置换减少该业务影响 [7] 乳业业务分析 - 乳业收入9662万元,同比下滑15.21%,但毛利率上升6.85个百分点至36.04% [9] - 生奶采购成本下降导致成本总额减少453.86万元,毛利率增加4.7%,包装物集中采购降低成本143.09万元,毛利率增加1.48% [9] - 低温奶占乳制品销售总额86.65%,销售半径短(300公里内),运费成本低,且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27.12%提升至54.38% [10] - 常温奶销售占比仅13.35%,对整体毛利率影响有限 [10] 预付账款与资产置换 - 2024年末预付款项余额1.24亿元,占流动资产13.81%,前五名预付对象占比70.02%,预付对象较2023年差异显著 [12] - 差异原因包括资产置换置出饲料贸易业务子公司,以及调整产业链职能由专门公司负责核心农产品采购 [13] - 除关联方湖南嘉合晟贸易有限公司外,其他预付对象与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 [13]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7日收盘,公司市值为44.28亿元 [14]
“粮食第一股”收年报问询函,公司这样回复!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09:30
年报问询函核心问题 - 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涉及三方面问题:粮油食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收入数据差异、乳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上升、预付对象变化较大[2][5][6] - 公司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回复并于6月29日发布公告[2] 业绩大幅下滑及收入数据差异 - 2024年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扣非净利润-256万元[8] - 粮油食品加工业务收入27.77亿元同比下降6.66%,但按2023年数据计算同比增长7.69%[8] - 农产品贸易类收入12.55亿元同比下降13.53%,但分产品表中显示15.56亿元同比下降12.45%[8]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降,公司已完成资产置换置出三家饲料贸易子公司[9] 乳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上升 - 乳业收入9662万元同比下滑15.21%,毛利率上升6.85个百分点至36.04%[11] - 生奶采购价格下降导致成本总额减少453.86万元,毛利率增加4.7%[12] - 集中采购使包装物成本减少143.09万元,毛利率增加1.48%[12] - 低温奶占比86.65%,销售半径300公里内运费成本低[12] - 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27.12%增至54.38%,低温奶毛利率同比增加8.61个百分点[13] 预付对象变化情况 - 2024年末预付款项1.24亿元占流动资产13.81%,前五名占比70.02%[15] - 预付对象变化原因:置出饲料贸易业务三家公司,不再从事相关贸易业务[15] - 调整产业链职能由专门公司负责核心大宗农产品采购,减少关联交易[16]
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乳制品业务供应商调整 - 公司2024年度新增宁夏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宁夏兴垦牧业有限公司作为生奶供应商 [1] - 乳制品业务主要供应商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近两年合作较为稳定 [1] 生奶采购成本与价格趋势 - 2024年生奶采购价格同比下降7.62%,与阳光乳业披露数据一致 [1] - 2023-2024年生鲜乳收购价格持续下降,与农业农村部数据相符 [1] 乳制品销售情况 - 2024年生产乳品8,694吨,销售8,574吨 [4] - 学生奶渠道销售额占比72%,流通渠道占比28% [4] - 乳品行业整体消费需求疲软导致收入下降1,734万元 [4] 毛利率变动分析 - 2024年乳业毛利率36.04%,同比上升6.85个百分点 [4] - 生奶平均生产领用单价下降558.83元/吨,奶粉下降7,641.75元/吨 [4] - 低温奶毛利率显著高于常温奶12.68%-33.03% [5] - 低温奶销售占比86.65%,运输半径300公里内成本优势明显 [5] 产品结构调整 - 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27.12%增至54.38% [5] - 低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48.91%降至29.49% [5] - 开发"鲜系列、嚼系列"等高毛利产品 [5]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牧场+工厂+市场"经营模式 [3] - 拥有10条自动化生产线,6大类60余种产品 [3] - 实现从养殖到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溯源 [3] 预付款项情况 - 2024年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2,420万元,占流动资产13.81% [9] - 前五名预付款项占比70.02% [9] - 主要用于豆油、菜油等油脂采购 [12] 采购模式 - 坚持"以销定采,滚动采购,适度库存"原则 [11] - 支付合同金额5%-30%作为保证金,提货前付全款 [12] - 供应商均为国企、大型企业及资质良好企业 [12] 供应商变化原因 - 2024年完成资产置换,置出饲料贸易业务 [10] - 不再从关联方湖南嘉合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 [17] - 新开发杭州沃诚实业等三家供应商 [12] 同行业对比 - 预付款项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同行业 [13] - 但在途物资少于同行业,综合比例低于同行业 [13] - 剔除5,444.88万元全款支付影响后处于中间水平 [14]
内蒙古着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12
农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 2024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增至8201亿斤,粮食亩均产量提高242斤[2] - 牛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 生产结构优化 - 河套平原从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设施农业大棚连片、优质饲草基地与养殖基地并存[4] - 内蒙古建设了玉米、小麦、肉牛等18个农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10个产业集群[4] - 临河区狼山农场采用小麦与葵花间作模式,亩产综合净利润提升30%[1][2] 科技应用推广 -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0%[5] - 鄂托克旗牧民使用"智慧牧场"软件,实现3500只羊的自动化投喂,效率大幅提升[5] - 科技应用使羊绒品质达到超细标准,牧民获得20余万元奖补[5]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发展酸奶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养殖、种植、物流等环节[6] - 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6] - 目标2025年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以上[6]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保持耐心,静待时机-202506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8 2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食品饮料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传统消费头部企业从分红和股息角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前期活跃的新消费食品个股后期将随业绩分化,看好有长期竞争力和改善空间的公司 [2][6] - 白酒因宏观需求复苏慢和消费场景受限,今年动销和报表端承压,推荐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 [2][6] - 大众品成本红利托底盈利,新兴品类孕育成长,推荐乳业、啤酒等领域头部企业,关注新零售带来的新品类成长机会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食品饮料本周观点 - 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 0.88%,白酒下跌 1.66%,跑输上证综指 2.80pct,在申万 31 个子行业中排第 30 [5] - 涨幅前三的个股为金达威、欢乐家、骑士乳业,跌幅前三为古井贡酒、惠发食品、有友食品 [5] - 白酒板块茅台批价散瓶 1800 元、整箱 1870 元,周环比分别降 100 元、80 元,五粮液批价略降,国窖 1573 批价稳定,高端酒价格下降因消费场景受限、渠道回款压力和电商补贴,关注中高端酒价格,对二季度放低预期,关注 8 - 9 月旺季情况 [2][7] - 大众品板块二季度及下半年需求平淡,成本红利延续,看好乳业收入及利润改善,看好港股啤酒,关注零食、饮料、低度酒等细分赛道成长机会,推荐伊利股份、青岛啤酒股份等,关注东鹏饮料、蒙牛乳业等 [2][8] - 泸州老窖向个性化、低度化探索,渠道加速迭代,产品价格体系稳定,渠道库存可控;酒鬼酒 25 年核心是高质量销售,提升各方面能力;金种子酒聚焦年轻化单品市场,培养年轻消费者,头号种子在部分市场有进展 [11] - 本周多家公司有重要公告,如天佑德酒子公司酒庄改扩建、均瑶健康部分董监高减持、古越龙山回购股份等 [12][13][15] 2. 食品饮料各板块市场表现 - 25/6/23 - 25/6/27,食品饮料行业跑输申万 A 指 4.34 个百分点,子行业表现依次为食品加工、调味品、休闲食品、饮料乳品、其他酒类、白酒、啤酒跑输申万 A 指 [37] - 给出食品饮料各子行业及跟踪公司相对于申万 A 指的超额收益情况 [38][45] 3. 行业事项提示 - 本周惠发食品、仲景食品高管减持,盐津铺子、盖世食品限售股解禁,中炬高新、*ST 春天、千禾味业将召开股东大会 [48] 4. 估值表 - 给出海外食品饮料对标公司估值表,包含百威英博、嘉士伯等公司的总市值、归母净利润、PE、ROE、股息率等信息 [50][52] - 给出食品饮料重点公司盈利预测表,包含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公司的股价、归母净利润、增速、PE、评级、总市值等信息 [53][55]
食饮吾见 | 一周消费大事件(6.23-6.27)
财经网· 2025-06-27 19:25
妙可蓝多与奶酪行业 - 国内乳制品行业正从液态向固态升级,人均奶酪消费量仍处低位,增长空间显著 [1] - 西餐、茶咖及烘焙等B端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连锁品牌对马苏里拉、奶酪酱等产品的高频应用反向带动C端需求 [1] - 行业有望孕育下一个现象级大单品,推动固态乳制品向千亿级细分赛道迈进 [1] 安琪酵母 - 拟实施生物智造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5.0225亿元 [2] - 项目地上建设7层,建筑面积27,687.65㎡,地下建设2层,车位297个,建筑面积16,427.32㎡ [2] - 建设工期预计24个月,计划2027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2] 维他奶国际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1%至62.74亿港元 [3] - 毛利上升3%至32.18亿港元,毛利率上升至51.3% [3]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3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02% [3] 安井食品 - H股公开发售于6月25日开始,预计7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4] - 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39,994,700股,中国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4] - H股发行价格最高不超过66港元 [4] 中国旺旺 - 2024财年总收益为235.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0.3% [5] - 毛利率上升1.0个百分点达47.6% [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成长8.6%至43.356亿元 [5] Tims天好中国 - Q1系统销售额增长3.5%至3.76亿元,总营收达到3.007亿元 [7] - 全国门店数达1024家,其中自营门店569家,加盟店455家 [7] - 本季度拓展7家特渠加盟门店,覆盖全国84个城市 [7] 永辉超市 - 聘任佘咸平为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 [8] - 佘咸平曾担任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全国生鲜采购总监、阿里巴巴盒马鲜生生鲜采购总监等职 [8] - 拥有丰富的零售业供应链经验,将建设及推进商品采购管理体系 [8] 胖东来 - 回应"将关闭多家门店"传言,称相关话题存在严重误导性影响 [9] - 澄清仅分享经营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和曾经关闭部分小店的原因 [9] - 强调并非网络发布的"胖东来将关闭多家门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