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乳业, 蒙牛携手顶尖专家助力全民健康升级
中金在线· 2025-10-09 11:14
论坛概况 - 论坛于9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乳品科学与营养健康",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 [1] - 论坛是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乳品科技前沿与精准营养应用,围绕牛乳精深加工、益生菌等领域展开 [3] - 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及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温永平出席,诺贝尔奖得主Rolf M Zinkernagel教授作为公司荣誉科学顾问通过视频连线参与 [1][3][32] 学术研究进展 - 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指出母乳ARA对胎儿神经发育和血管功能调节意义重大,高sn-2位ARA可显著提升生物利用率,推动配方奶粉从"总量达标"迈向"结构仿生" [7] - 公司实现HMO"端到端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化,填补国内空白并打破技术垄断,该技术已应用于瑞哺恩系列产品 [10] - 公司针对全龄人群骨关节肌健康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人群营养研究和功能原料筛选解决中老年人乳品摄入不足等痛点 [13] - 北京大学许雅君教授阐述乳品健康摄入对改善糖脂代谢、肥胖、糖尿病的辅助效应,中国农科院逄晓阳研究员分享乳蛋白和乳脂肪深加工技术成果 [16] 行业标准建设 - 论坛发布《科学用糖白皮书》,公司提出乳品行业"减糖不减味"技术路径 [18] - 论坛发布《中国酸奶营养白皮书》,明确酸奶分类、营养构成及健康价值,并梳理行业标准演进 [20][21] - 公司构建"5A好酸奶标准"体系,涵盖优质奶源、专利菌种、优质营养、严选食材和卓越品质五大核心维度 [21] 产品创新成果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Sn-2 DHA & Sn-2 ARA婴配粉瑞哺恩亲益3.0,高度贴合母乳脂肪结构 [23] - 针对初老人群推出新养道优骨牛奶,复配多种营养成分,其氨糖:透明质酸钠:CBP=5:2:2配方荣获国家专利 [26][27] - 针对中老年人群推出悠瑞骨力金装,新增氨糖与专利提纯CaHMB,获2025年世界饮品创新奖 [30] 社会责任践行 - 公司自2002年参与"学生饮用奶计划"以来,已覆盖全国28个省份2万余所学校,惠及超2500万学生 [34] - 公司与河北衡水中学签署"学生专属营养功能奶战略合作协议",旗下品牌慧聪明将精准匹配学生备考营养需求 [34]
蒙牛集团与光大养老与达成战略合作 “营养+康养”共绘银发产业新蓝图
中金在线· 2025-10-09 11:01
合作概述 - 蒙牛集团与光大养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银发群体健康管理、营养产品定制、医养结合、康养服务、科研协同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1] - 合作旨在推动老年营养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擘画银发营养健康产业新蓝图 [1]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合作基于双方共同的发展理念,是对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家健康战略的积极响应 [3] - 双方将共同打造世界一流银发人群综合康养服务体系和专属营养解决方案,为增进中老年人福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3] - 合作旨在通过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为国内老年人群提供更科学、更系统、更温暖的服务新体验 [3] - 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3] 蒙牛集团战略与产品 - 蒙牛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加速开拓功能营养与精准营养市场 [4] - 针对中老年人群,蒙牛聚焦骨关节肌肉、心血管健康、免疫健康、神经认知功能、肠道健康、美容抗衰、运动营养等关键领域进行产品开发 [4] - 蒙牛已打造出"悠瑞"骨力金装中老年奶粉、"安糖盾"益生菌粉等系列产品,满足中老年人群精准营养需求 [4] 光大养老业务规模 - 光大养老已实现全国18省39座城市的战略化布局,运营各类养老机构超过230家 [6] - 光大养老年服务长者近50万人次,床位规模居行业前列 [6] - 2025年8月光大养老焕新发布"和光颐养"统一品牌,开启服务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新征程 [6] 未来展望 - 蒙牛将继续携手光大养老及各界伙伴,精准把握康养产业新机遇,积极探索营养领域新路径 [6] - 公司将推动"营养+康养"有机融合,全面服务中老年消费者的美好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乳业力量 [6]
花2倍价格买的“奶中贵族”,却发现不是100%纯水牛奶
凤凰网财经· 2025-10-08 20:57
以下文章来源于消费者报道 ,作者三悠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 消费者报道 . 只为消费者发声 近两年,由于乳脂肪、乳蛋白、钙等主要营养成分均高于牛奶,且口感更香浓丝滑、更 甜,乳品中的小众品类"水牛奶"站到了流量的中心。 然而,热潮之下,也潜藏着一个尴尬的现实。据《新京报》报道,20款随机挑选的同时标 注"水牛"与"纯牛奶"的产品中,无一款以100%生水牛乳为原料,且普遍不标注水牛乳添加 比例。消费者手中这杯"高端小众奶"的身世,突然变得扑朔迷离。 01 "奶中贵族"水牛奶:价格为普通牛奶的2倍 水牛奶,顾名思义源自母水牛,其与普通牛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奶牛的品种不同。 市面上绝大部分纯牛奶都是由"荷斯坦奶牛"生产的。荷斯坦奶牛是名副其实的"奶妈",它 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奶牛品种,产奶多,好饲养,约占世界奶牛存栏量的80%~90%。 中国的荷斯坦奶牛,最早是由中国的本地黄牛与引入的荷兰荷斯坦奶牛进行杂交选育而 成,因其典型黑白花色,也常被称为"黑白花牛"。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02 市售"水牛奶"纯度存疑:多数产品掺入普通纯牛奶 更高昂的价格,是否意味着水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 从营养成分看,确实如此。 ...
价格补贴、反内卷与产能过剩
虎嗅· 2025-10-06 21:16
一、原油价格低是在剥削产油国吗? 假期里,照旧写一些离股市比较远的话题,今天聊聊价格内卷,很多国家都出现过部分产业或者全部产 业的产能过剩,本文用三个例子,油、水与奶,看看他们当初是怎么"卷价格",又是怎么"反内卷"的。 第一个案例是70年代以前的原油。 石油危机之前,国际市场的原油非常便宜,1970年美国平均零售油价,每加仑汽油约36美分,按通胀折 算到今天,大约等于每加仑2.5美元左右,也就是说,美国人在石油危机前加油的实际生活负担,大概 只是今天的一半甚至更低。 1970年的大排量汽车非常畅销,因为油价太便宜了,到了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油价仅仅涨了一倍, 就直接改写了美国人的购车习惯,从"肌肉车"转向小型车,再也没有改回来过,由此可以看出,高油价 对美国人生活的永久改变,或者换句话说,之前油价低得不合理。 1970年以前的低油价是如何形成的呢? 石油最初只是用于照明,最典型的产品是煤油,是电灯出现前最主要的燃料。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 从1967年开始,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首次超过煤炭。 更重要的是,原油下游还诞生了一个庞大的石油化工行业,下游产品从汽油柴油到各种塑料、建材、农 药化肥、纺织品 ...
进博会冲刺30天:全球新品蓄势待发
国际金融报· 2025-10-06 21:13
第八届进博会迈进倒计时30天的全面冲刺阶段,大量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的新品等待30 天后的集中亮相,今年都有啥? 首发首展亮相"超级秀场" 上海逐步进入"进博时间",首发、首展、首秀的全球展品逐渐露出真容。 今年进博会,"全勤生"赛诺菲将集中展示多款"首展首秀"新品及创新药物,多维度呈现其扎根中国 四十多年来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的长期承诺与关键举措。 七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坚定了外资扎根中国、加码布局的信心。 中国市场是赛诺菲的第二大市场,也是赛诺菲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引擎之一。依托进博 会这一世界级平台,赛诺菲致力于持续引入全球创新成果、拓展本土合作纵深,通过与政府、行业、学 界等多方合作,全力支持中国医药生态系统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愿景贡献坚实力量。 本届进博会,赛诺菲将聚焦"健康中国"战略重点关注的心血管、代谢、呼吸、肿瘤四大慢病以及免 疫、移植、罕见病等国家高度重视、患者亟需的领域,全面展示赛诺菲的创新产品。其中,两款突破性 心血管创新药将迎来"全球首秀",包括一款被誉为"同类最佳"的肥厚性心肌病精准靶向创新药。 过往几届进博会,赛诺菲已成功实现"展品变商品"的转化,孕育出了多 ...
开放共赢向未来——写在第八届进博会倒计时30天之际
新华网· 2025-10-05 22:25
金秋时节,浦江潮涌。再过一个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 进博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举办这一国家级展 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一年一度,相聚进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全球企业的选择。全球共赴进博之约,书写着一个个在高水平开放中合作共赢的发展故事,绘就 中国与世界"美美与共"的未来愿景。 共振:中国之诺,全球之约 从空中俯瞰,进博会举办场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外形如同一棵"四叶草",静待着八方宾客。 这是2024年11月4日拍摄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2018年11月,首届进博会成功在上海举办,成为全球贸易史上的创举。一路走来,进博会这棵全球企业的"幸运草"不断茁壮成长,不仅年 年办下去,而且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数据显示,前七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中 国大市场,正在切切实 ...
上市公司ESG评级数据(2007-2024年)
搜狐财经· 2025-10-05 13:59
上市公司ESG评级体系框架 - ESG评级采用C至AAA的九级分层标准,结合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及130余项底层指标 [3] - 评级体系采用四级指标结构,从一级指标穿透至底层数据,实现立体化评估 [4] - 2025年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集中于BB-AA区间,其中治理维度表现最优,环境维度亟待提升 [3] ESG评级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 开发可视化面板与AI模型,通过热力图、KS曲线等工具将评级数据转化为决策依据 [5] - AI信用评级模型可生成企业ESG表现与融资成本的关联图谱,在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成分股筛选中准确率达92% [5] - 某白酒上市公司通过披露21项环境指标并结合TCFD气候情景分析,成功将ESG评级从BBB提升至A级 [4] 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中国证监会自2025年起全面实施ESG信息披露强制化政策,标志着ESG从自愿披露迈向合规刚需 [2] - 2025年7月生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上证180、科创50等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SG报告,覆盖450余家A股企业,占市值比例超50% [6] - 截至2025年9月,A股市场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占比达46%,其中央企覆盖率高达98.3% [2] 行业ESG实践与表现 - 2025年软件服务业ESG评级中,环境维度的四分位差达18.99,远高于社会维度的7.90,揭示行业内部环境治理显著分化 [3][8] - 某大型软件企业通过部署AI能耗管理系统将数据中心PUE值从1.8降至1.3,环境评级从BB跃升至A [9]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ESG评级中,社会维度均值同比提升11.22分,主要得益于乡村振兴项目的深化 [9] ESG评级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 ESG评级通过尾部风险模型可提前识别企业潜在的环境处罚、数据泄露等负面事件 [3] - 2025年研究显示ESG评级可降低企业漂绿风险,某化工企业因虚构碳排放数据被下调评级至CCC,导致绿色债券发行失败且市值单日蒸发12亿元 [9] - 截至2025年9月,ESG评级机构达23家,但头部机构市场占有率超60%,未来竞争将聚焦算法透明度与行业定制化能力 [9]
融入京津冀 北疆草原的“破圈”之路
新京报· 2025-10-04 15:39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内蒙古产业升级 - 国务院2023年10月意见推动内蒙古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1] - 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区域通过现代技术提升传统农牧业,并以其丰富资源为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1] - 京蒙协作关系历经近三十年演变,从北京援助到协作,再到内蒙古深度融入首都经济圈[1]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创新中心2024年建立,已对接27个前沿颠覆性技术项目,多数来自北京或京津冀城市并在本地转化[3][5] - 北京智能感算芯片在内蒙古转化为智能牛项圈,可全周期监测牛只数据,电池续航达5年远超传统项圈的1年[5] - 多通道边缘计算智能终端用于24小时监测风力发电机,通过声纹识别系统预警微小故障,避免重大事故且无需停机[5] - 内蒙古2024年启动36项科技"突围"工程,2025年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领域布局39项重点任务[5]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建设,拥有10多位院士、100多名高级专家、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员及超5000人全产业链创新队伍[15] - 中心攻克冻精性别分离技术,使乳牛繁育成功率超90%,打破国外垄断并降低70%进口依赖[16] - 平台合作单位超150家,半数为一流科研机构及高校,半数为企业,设有乳品中试车间进行产品试生产[16] 农牧业现代化与产业链延伸 - 北京企业在内蒙古察右前旗建立现代化肉牛养殖场,打造全产业链,容纳2万头安格斯肉牛,精品牛肉供应京津冀及江浙沪[11][12] - 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产业工人岗位,如66岁村民月收入超6000元,同村20多位村民月收入约4000元[11][12] - 内蒙古在北京顺义建成1万平方米省级共享前置仓,2025年3月投用,为全国18个东西部协作省区首家[13][14] - 产地建有集中仓储基地,实现农牧产品12小时内从地头直达北京市民家中[15] 高端制造业技术突破 - 乌兰察布冶炼企业与北京院校合作改进工艺,降低电耗提升能效,产品应用于不锈钢、特种钢、医疗设备及军工汽车等领域[17] - 成功量产0.015毫米手撕钢,厚度不及A4纸四分之一,用于折叠屏手机屏幕,可折叠20万次不变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17] 生态旅游与资源开发 - 乌兰察布察汗淖尔国家湿地通过治理恢复生态,鸟类达141种包括7种国家Ⅰ级和24种Ⅱ级保护动物[7] - 2024年该湿地接待游客数千万人次,其中大量来自京津冀地区[7] - 内蒙古文旅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北京赴内蒙古游客累计1060.56万人次[11] -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定位吸引京津冀游客,乌兰哈达火山成为网红打卡地[8] 教育与医疗资源协同 - 北京一零一中在呼和浩特建分校,北京教师常驻并引入课程,通过云课堂与北京学生同步上课[19][21] - 2025年968名北京教师赴蒙开展教学研究,辐射全区近4万名师生[21] - 2025年前8个月北京260余家医院每周选派320余名专家赴蒙诊疗,累计服务内蒙古患者32.5万余人次[22]
国内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世界平均1/3!乳业振兴受益个股有哪些?
格隆汇· 2025-10-02 20:20
行业整体进展与政府支持 - 中央财政已安排资金用于扩大粮改饲实施范围,苜蓿基地建设规模由5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1500个奶牛家庭牧场得到改造提升,并增加5000名牧场主和技术骨干培训 [1] - 地方政府今年年内已安排20多亿元用于奶牛扩群增量、加工乳制品及培育乳制品消费 [1] - 受资金支持影响,今年前三季全国生鲜乳产量同比增长5.2%,乳制品产量增长8.8%,奶牛平均单产7.8吨,同比提高400公斤,规模牧场收益回复至每头牛年均约3000元 [1] 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上游养殖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奶牛舍饲养殖成本高于发达国家40%至60%,常用饲料玉米价格较国际平均水平高约60% [2] - 消费结构不合理,国内液态奶与干乳制品消费比重约为7:3,与发达国家约3:7的情况相反 [2][4] - 国内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展中国家的1/2及奶业发达国家的1/7 [2]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人均消费量存在巨大差距,日本在牛奶、鲜奶、豆奶、冰激凌及奶酪方面的人均消费量均是中国的两倍以上 [3] - 农村人均奶类消费量从2014年至2017年增加至6.9千克,预期维持上升趋势,逐步收窄与城镇居民的差距 [3] - 低温奶、奶粉、乳酪及植物基饮料等品类呈现量价齐升趋势,去年常温奶销售额增速已降至0.7% [4] 上游养殖业发展趋势 - 国内牧场呈现"小、散、低"特点,平均饲养规模约五头,最大原奶生产商现代牧业存栏量仅占总存栏量的1.7% [5]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发展优质饲草料生产 [5] - 上游养殖业"规模化"及"饲料成本降本"是未来发展主线,行业集中度及企业利润空间有望提升 [6] 潜在受益标的:上游企业 - 现代牧业为中国最大上游原奶生产商,今年上半年录得纯利1.25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原奶销售量及平均售价上涨 [7] - 中国圣牧为国内最大有机奶源基地,上半年销售收入14.21亿元,同比增加1.5%,亏损同比减少93.66% [8][9] 潜在受益标的:下游企业 - 伊利新增健康饮品及奶酪事业部,布局巴氏奶生产线,海外收购Joyday冰淇淋和泰国Chomthana公司 [9] - 蒙牛设立奶酪事业部发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饮奶酪业务,海外事业部全面布局东南亚 [9] - 光明乳业产品包括低温奶、乳酸菌饮品等,其他乳制品贡献约30%收入,子公司新莱特去年实现收入约41.6亿元 [10][11]
原生态牧业(01431.HK):预计2019年度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10-02 20:20
公告表示,上述变动主要由于本地原料奶价格及销量上升,毛利较相应年度增加;本地原料奶价格上 升,于该年度的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减销售成本的亏损较2018年度减少;集团于该年度产生的行政费用 与2018年度相比减少,包括以权益结算的购股权费用;以及集团于该年度产生与搬迁拜泉瑞信诚牧场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拜泉瑞信诚牧业有限公司经营的牧场)有关的减值亏损及应计费用较2018年度减 少。 原生态牧业(01431.HK)发布公告,预期集团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纯利,而2018年度的净亏 损约为人民币5.563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