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搜索文档
报告称去年北京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薪酬水平持续领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6:53
新兴产业薪酬领跑 - 2024年北京以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薪酬水平持续领跑 [1] - 海淀区、朝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薪酬涨幅位居前三 [1] - 运输/物流、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产业薪酬保持稳定增长 [1] 报告数据与方法 - 调查数据来源于2024年度北京市企业薪酬采样数据,调研样本包括个体职位157万人以及应届高校毕业生28.9万人 [1] - 调研企业及个体样本数量连续7年保持增长 [1] - 采用线上加线下模式开展调查 [1] 报告关注重点与新增内容 - 报告重点聚焦数字职业与绿色职业的薪酬水平,同时发布北京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薪酬数据 [2] - 特别关注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薪资状况以及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 [2] - 新增服务型人才及高精尖人才薪酬数据,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人才薪酬数据库 [2] 公共服务与工具发布 - 北京人社首创的《市场常用岗位与职业大典职业关系映射对照表》与本次报告同步正式发布 [2] - 《映射表》将职业大典分类标注与市场通行职位称谓对照映射,旨在优化公众薪酬数据查询体验 [2]
迈入地铁时代伴“城”长
齐鲁晚报· 2025-09-24 15:38
如今,经十路又迎来新的蜕变。在养护提升工程进行的同时,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也在同步进行。 轨道交通4号线沿经十路敷设,一路向西到邢村立交及彭家庄,全长40.3公里;轨道交通8号线则从邢村立 交向西沿经十东路走行,贯穿东部新城、章丘大学城,止于清源大街。 "现如今这一路,山东省体育中心、泉城公园、千佛山、山东电视台、奥体中心,涵盖了济南大部分的地标 性建筑。"崔红军说。 记者 于泊升 李梦瑶 经十路的蜕变,成为济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支撑。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 进"的思路,这条"黄金走廊"拉开了城市框架,真正成长为济南城市发展的"主动脉"。 它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更是一条清晰的产业廊道。解西波铺开最新的城市规划图,指尖划过这条绵延90 公里的"金线":向西,它激活了长清大学城的创新潜力,串联起槐荫区快速崛起的西部医学城,使"西兴"战略 有了坚实载体;向东,步伐更为迅猛——奥体中心落成点燃了东部活力引擎,中央商务区(CBD)楼宇拔节 生长,汇聚起金融与总部经济;继续向东,汉峪金谷的科技金融生态、高新区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与生物 医药产业、直至唐冶片区的现代化宜居新城次第展开,完美诠释了"东 ...
京口区多维度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9-24 14:52
从"引才磁场"到"留才乐活圈",京口区正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维场景,构建起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加速 成长、安心乐居"的生态闭环。一幅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生动画卷,正在京口徐徐展 开。 夜游江畔音乐会、青年人才特色服务市集、潮流美食地图……一场主题为"人才'镇兴'·青睐京口"的青年 人才城市体验活动,近日在京口区掀起青春热潮。这是京口区精心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全链条场 景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京口区聚焦青年人才需求,着力构建"创业就业有政策、成长成才有平台、城 市生活有温度"的青年友好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动能。 构建产才融合的青年适配性。京口区着力解决由学到产转变"痛点",利用政策红利与产业势能的深度绑 定综合塑造"引才磁场",不断增加青年人才的"城市点击量"。金山英才·"金凤凰"专项的升级,使得政策 扶持向青年群体显著倾斜50%;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用真金白银引才留才,去年以 来为7800余人次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租房补贴等超1700万元。走进高校、带来企业,京口区持续打造 产才"热搜链接"。京口区走出镇江,在山东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招才引智"镇江日" ...
北京发布薪酬数据报告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超31万
新京报· 2025-09-24 13:37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5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报告》。调查数据显 示,2024年各行业薪酬水平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其中,以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高端制 造、数字经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薪酬水平持续领跑,运输/物流、餐饮/ 住宿等生活服务产业薪酬保持稳定增长。记者查阅《报告》发现,在新兴产业中,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 员年薪中位值达到312684元,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达到316388元,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年 薪中位值达到296955元,人工智能训练师年薪中位值达到181023元。 (文章来源:新京报) ...
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涨超1%,英伟达千亿合作催化算力国产化浪潮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40
指数与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4日09:51,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1.11% [1] - 指数成分股盛美上海上涨8.32%,中控技术上涨6.46%,沪硅产业上涨4.33%,北方华创、柏楚电子等个股跟涨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1.26%,盘中换手率为1.15%,成交805.42万元 [1] - 截至9月23日,数字经济ETF近1月日均成交3694.08万元,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1] 行业重大合作与投资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合作,计划为OpenAI的下一代AI基础架构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 [1] - 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00亿元),合作第一阶段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上线 [1] 中国智能算力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增长74.1% [2]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 EFLOPS,较2024年增长43% [2] - 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将带动GPU等芯片产业需求,2025年国内算力需求预计高速增长,市场容量有望翻番 [2] - 在美国限制芯片出口背景下,国产算力芯片有望占据更多份额,成就千亿级市场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36% [3]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东方财富(权重10.51%)、中芯国际(权重6.34%)、北方华创(权重5.12%) [3][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纪、汇川技术、科大讯飞、豪威集团、中科曙光、海康威视 [3][5]
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落地
西安日报· 2025-09-24 10:35
秦创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数字经济建设核心方向,围绕数字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领域,与水利研究、城建设计、数字文旅、云数智服务等相关行业龙头企业、院所签署合作协议, 旨在以"产学研用"深度协同为纽带,整合各方技术、资源与市场优势,加速数字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 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当日,一批重点落地项目现场签约。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注入新的发展活 力,推动"科技引领、创新协同"落到实处。 其中,数字西安集团携手陕西科控智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人工智能+信创"产业生态,聚 焦人工智能+信创领域软硬件产品兼容性适配,与流式软件、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行业龙头企业签约, 吸引并培育信创企业落地,未来将打造百亿级信创产业集群,推动西安信创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在9月23日举行的2025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发展会议上,举行了"通丝路"跨境贸易数字化综合服 务平台上线和"秦岭工坊"职业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15个项目现场签约。 "通丝路"跨境贸易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是在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指导下,以"外贸全链路数字 化服务"为核心的线上服务平台,由西安金 ...
减少无效投资 “放水养鱼”激活市场活力 ——专访深圳市前副市长唐杰
证券时报· 2025-09-24 02:34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如此总结。 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基础研 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 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 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 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但在创新生态建设中,企业和政府仍面临激励不足、定位模糊等问题。而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则 面临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和利益分配机制不畅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十五五"我国完善和提 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近日,就创新生态建设,政府、高校和企业在其中的 定位和作用,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深圳市前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 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 要因地制宜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世界 ...
山子高科9月23日龙虎榜数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8: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山子高科股价下跌0.47%,换手率达31.04%,成交额128.00亿元,振幅14.7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18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8.18亿元,大单净流出4.00亿元 [1]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8.92亿元 [1] 龙虎榜交易明细 - 深股通为第一大买入及卖出营业部,买入3.98亿元,卖出6.92亿元,净卖出2.94亿元 [1] - 前五大营业部合计成交29.22亿元,买入10.23亿元,卖出18.99亿元,净卖出8.75亿元 [1] - 国信证券浙江互联网分公司为买二席位,买入2.18亿元,卖出1.02亿元 [1] 历史龙虎榜表现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10次,上榜次日股价平均上涨4.73% [1] - 上榜后5日股价平均上涨14.61% [1] 相关ETF产品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近五日上涨2.47% [3][4] - 该ETF市盈率为77.94倍,估值分位达99.07% [4][5] - 最新份额6.7亿份,减少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36.7万元 [4]
明湖科技|构筑科创产业全维生态链,铸就城市产业升级“新引擎”
齐鲁晚报· 2025-09-23 15:45
公司定位与荣誉 - 明湖科技发展(山东)有限公司定位为"科创产业服务商",聚焦项目孵化、产业培育、园区运营等主营业务,深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 [1] - 公司作为明湖城市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板块,高质量运营科技产业载体,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金融、数字经济、数字传媒、法务等重点领域 [1] - 公司获评"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山东省科创金融平台经济集聚区""山东省创业投资综合服务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1] 创新服务体系 - 公司构建"开发运营+产业投资+创新服务"三位一体科创服务体系,依托齐鲁科技金融大厦、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山东(济南)法务中心、明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 [2]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涵盖科技创新、金融赋能、成果转化、产业引育、人才服务、交流合作六大服务板块,落位13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平台 [6] - 山东(济南)法务中心形成"核心服务+关联功能+平台驱动+衍生配套"全方位法律服务产业生态圈 [6] 产业载体与生态布局 - 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信创"产业,覆盖信创产业、网络视听、应用软件、物联网、数字创意等领域,引进泰华智慧等领军企业 [4][14]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引入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行业领军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形成科技金融产业核心要素集聚 [4][14] - 明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下一代信息网络五大前沿技术领域,引入新华三集团人工智能全球研发总部等行业龙头 [4][14] - 山东(济南)法务中心作为中央商务区的法务核心载体,整合法治元素与商务金融、政务服务、科创发展 [14] 企业孵化与人才培育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作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年累计孵化超100家初创科技型企业,护送30家企业达到出孵标准 [9] - 大厦被确立为济南市"1+N"项目孵化矩阵的核心承载区,升级打造"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基地"完整培育链条 [9][10] - 一年内吸引全国16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落位,包括国家级人才蒋绪川教授的艾可特纳新材料、张凯博士的凝基新材、耶鲁大学博士后刘付臣博士的优粒体干细胞等项目 [10] 配套服务与资源整合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配备科创展厅、路演大厅、共享会议室、融媒体中心等多功能空间,提供"一对一"管家式陪跑服务 [12] - 服务包括对接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协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并组织政金企对接会、创业大赛辅导等活动 [12] - 公司为入孵企业定制化建设展示示范区(如凝基新材的凝胶冰雪材料展示区),并促成企业与市场合作(如凝基新材与济南融创茂冰场馆的战略合作) [7] 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 - 公司旗下产业园区相互协作,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产业与法治相互促进 [13][14] - 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形成覆盖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落地的信创产业集群,并打造历山视听谷培育数字内容生产、视听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三大细分集群 [14] - 公司与山东电子学会、山东省信创工委会等公共服务平台合作,提供技术交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支持 [14]
总投资139.7亿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遂宁签约12个产业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17
签约项目与投资规模 - 活动现场签约12个产业项目 协议投资总额达139.7亿元[1] - 签约领域覆盖锂电新能源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低空经济 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1] 西部未来空间产业规划 - 聚焦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 无人装备 航空电子4大赛道[3] - 2027年目标建成1条火箭核心部件自动化生产线 年产100套火箭发动机及箭体结构件[3] - 2027年目标年产200架轻型运动飞机与工业/小型无人机 推出5款新型特定领域无人机及无人艇产品[3] - 计划引入智能终端制造 航空电子系统集成重点项目[3] 科技创新与激励政策 - 发布20项"卡脖子"技术难题 涵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热敏电阻 无人机动态视频检测等领域[3] - 对研发 中试 转化环节分别给予资金激励 转化环节激励力度最大[3] - 产业化落地项目可按投资额获得最高2000万元激励[3] 重点企业合作 - 遂宁市人民政府与宁德时代签订《"零碳遂宁"项目全面合作协议》[3] - 遂宁高新区与云图世景 傲空航天 传化物流 科玛智行 物产中大 兴川基金签订友好合作协议[3] 经济发展表现 - 遂宁去年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6位[4] -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跃升至全省第5位[4] -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