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护肤

搜索文档
屏障修护“开拓者”适乐肤,如何打造医研共创标杆IP?
FBeauty未来迹· 2025-05-21 22:03
皮肤屏障修护市场概况 - 2024年1-8月修护产品备案总数达4159件,同比增长58%,接近2023年全年总量,其中4月备案数增长率超177% [2] - 皮肤屏障修护从细分概念演变为全场景刚需,成为敏感肌、医美术后及日常皮肤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 [2] - 行业供应端看涨,品牌纷纷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2] 适乐肤品牌战略与贡献 - 品牌定位"屏障先行 好肌肤 适乐肤",专研修护驱动品牌价值,在中国市场6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2][3] - 首创"皮肤屏障案例大赛"解决行业痛点:消费者过度依赖药物且护理不规范,医生联合润肤剂治疗缺乏标准化 [5][6] - 大赛累计吸引超800名皮肤学专家参与,提交1011份真实案例,覆盖20余类皮肤问题 [6] 案例大赛的创新与行业影响 - 构建"学术+情感+实践"三位一体体系:2021年推出医生纪录片《医者无悔》,2022年征集近200份患者故事 [7] - 2024年新增"成人+青少年及儿童"双赛道,针对儿童皮肤厚度仅为成人1/3等生理特征差异化设计 [8] - 推动临床科研创新、诊疗规范化及产学研合作,成为治疗药物与润肤剂协同的行业范例 [12][14] 适乐肤技术壁垒与产品矩阵 - 采用三重原生神经酰胺配方(Ceramide 1,3,6-II)与MVE渐层缓释技术,实现48小时持续水润 [14][15] - 核心成分神经酰胺AP/NP/EOP被纳入2023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全球推出70余种修护产品 [17] - 2024年推出5款新品,包括倍润修护身体乳和水杨酸+神经酰胺组合的油痘肌全链路方案 [17][19] 市场表现与未来策略 - 全球年收入超10亿欧元,中国通过进博会亮相后持续两位数增长,成为大众功效护肤领军品牌 [21] - 聚焦Z世代(25岁以下)、家庭及熟龄人群,通过科学实证+全渠道布局拓展三四线城市 [24][25] - 参与欧莱雅"皮肤健康行动"项目,5年投入2000万欧元改善全球21亿皮肤病患者的诊疗可及性 [21][25]
华熙生物怒斥券商研报背后: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不该“你死我活”
证券之星· 2025-05-21 15:24
近日,华熙生物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篇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与一般的宣传自 身产品,阐述自身投资价值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则是公开炮轰多家券商为"港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 股"巨子生物站台,宣扬透明质酸钠"过时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这件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多家券商对于巨子生物发布的研报说起。华熙生物作为全球领先的透明质酸原 料生产商,曾凭借玻尿酸在美妆护肤行业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医美茅"。然而,在官方微信号的文章 中,华熙生物却指出,近年来随着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的兴起,部分券商发布研报宣扬玻尿酸"过时论", 为巨子生物等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站台。华熙生物认为这些观点是一场"谎言",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 幻象,严重伤害了透明质酸产业的市场基础,还导致公司股价大跌,业绩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券商发布的相关研报截图来源:华熙生物官方微信号 两者股价背道而驰的背后,是两者业绩的此消彼长,2024年,华熙生物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全 年营收53.7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2.27%。2022—2024年 净利润更是从9.71亿元降至1.74亿元,缩水82%。 ...
陕西新首富,竟是211大学女校长
盐财经· 2025-05-18 18:0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1年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创立巨子生物,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产业化 [5][7] - 创业初期厂房仅120平方米,依靠夫妻积蓄维持运营 [11] - 2010年开始产业化阶段,推出可复美和可丽金两大核心品牌 [11] - 2022年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前机构认购火爆 [29][32] - 2025年市值达862亿港元,范代娣夫妇持股市值超450亿元 [7] 核心技术优势 - 2000年范代娣团队突破大肠杆菌发酵表达技术,实现重组胶原蛋白稳定制备 [9] - 拥有中国首个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技术壁垒显著 [4][9] - 与西北大学保持深度产学研合作,享有技术专利独家使用权 [25][26] - 2013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 [2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可复美和可丽金两大品牌贡献97.1%营收,2024年可复美销售额达45.4亿元 [12][1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5.4亿元(+58.2%),净利润9.8亿元(+47.2%) [18] - 毛利率长期保持80%以上,2021年达87.2%接近茅台水平 [16] - 医美敷料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255亿元,注射填充材料137亿元 [2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研发与国际同步,技术路线差异化为中国企业创造机会 [19] - 华熙生物、福瑞达、欧莱雅等竞品加速布局胶原蛋白领域 [38] - 公司研发费用率仅1.9%,显著低于锦波生物(10.9%)和华熙生物(6.8%) [33] - 2024年销售费用20.08亿元(+72.36%),营销投入增速远超营收 [33] 未来发展方向 - 拓展人参皂苷新原料应用,2023年推出欣苷生物护肤系列 [36] - 开发可痕、可预、可复平等专业线产品,完善品牌矩阵 [36] - 二代接班人严钰博已出任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 [42] - 产学研结合模式持续强化,西北大学副校长任职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8]
“隐匿”的陕西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03
公司概况 - 巨子生物(2367 HK)是港股上市公司,市值达905亿港元(截至5月15日收盘),联合创始人范代娣因"类人胶原蛋白"技术成为陕西首富 [2] - 公司前身"西安巨子"成立于2000年,由范代娣夫妇创立,初期租用120平米厂房,将实验室与生产结合 [3] - 核心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横扫功效性护肤市场,可复美2024年营收45 42亿元(同比+62 89%),贡献总营收增长的87 04%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5 38亿元(同比+57 2%),净利润20 61亿元(同比+42 4%),毛利率82 1%比肩茅台 [4] - 可复美品牌营收从2019年2 89亿元增长至2023年27 88亿元,增长迅猛 [4] 技术与行业地位 - 拥有40余种专有胶原蛋白构成的分子库,主导制定行业标准,研发团队82 1%来自西北大学,构建技术壁垒 [5]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185亿元激增至2027年1083亿元,公司领跑千亿级市场 [4] - 合成生物学平台和丰富胶原蛋白分子库形成竞争护城河,模仿研发平台需极高技术门槛和时间成本 [4] 商业模式与政策红利 - 通过"国家经费投入-高校技术研发-企业商业转化"闭环,将公共科研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6] - 享受15%优惠税率,产品进入陕西省医保局医用耗材采购目录 [6] - 采用"专利入股—校办企业改制—家族信托代持"三层架构规避监管,完成技术商业化 [8] 争议与挑战 - 研发团队63%来自西北大学,12项国家级课题与校方科研规划高度重合,引发"公共资源私有化"质疑 [9] - 核心技术通过校办企业改制商业化,规避"职务发明"可能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争议 [8] - 学术权力与商业利益交织,如推动校内专家组出具倾向性报告等行为引发公信力质疑 [9] 行业趋势 - 产学研融合潜力巨大,但面临科研人员定位不清、专利权属纠纷、管理能力不足等挑战 [9] - 锦波生物、华熙生物等巨头加速入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11] - 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但需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避免利益输送和学术腐败 [10]
母婴护理市场日益精细化,多家美妆企业入局这一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5-13 23:13
行业趋势 - 新生代父母(90后、95后)成为育儿主力军 精细化育儿趋势兴起 驱动儿童护肤消费需求升级 [1] - 婴童护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2026年达500亿元 其中护肤品品类180亿元 [1] - 婴童护肤从基础清洁保湿向功效性细分领域发展 如敏感肌、湿疹、防晒、驱蚊等 [1] 市场格局 - 早期由美国强生、日本贝亲等国际品牌主导 现本土美妆公司加速布局该赛道 [1] - 自然堂集团推出婴童功效品牌"己出" 联合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发布微生态平衡专利技术 解决湿疹反复发作问题 [1] - 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拥有两个婴童护肤品牌:红色小象(2024年营收3.76亿元)和newpage一页(定位敏感肌 2024年营收3.76亿元 同比增长146.3%) [4] - 薇诺娜宝贝成为贝泰妮第二大品牌 2024年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34.03%) [4] - 上海家化旗下启初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加强曝光 [4] 技术突破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明教授指出 皮肤微生态屏障破坏是干痒红反复发作的主因 需通过调节微生态平衡解决根源问题 [2] - "己出"品牌首次系统性解决婴童湿疹反复发作的行业难题 [1] 渠道表现 - 各大电商平台婴童护肤品销售额屡创新高 [4] - 美妆企业将婴童护肤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近两年密集布局相关品牌 [4]
身家超450亿元!范代娣家族资本版图:女儿、胞妹均为上市公司高管,4只在管基金规模超1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7:38
作 者丨凌晨 编 辑丨骆一帆 刘雪莹 产业布局与资本裂变并行,范代娣夫妇试图孵化出更多"巨子生物"。 近日, 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与其丈夫严建亚凭借4 5 7亿元持股市值,折桂新一任陕西首 富。 近两年,巨子生物(0 2 3 6 7 .HK)二级市场表现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上市不足三年,巨子生 物超越毛戈平, 成为港股市值最大的美妆护肤企业, 截至5月1 3日收盘,市值达8 8 3亿港 元。同时,该公司整体毛利首次跨入4 5亿元, 毛利率高达8 2 . 0 9%,被称为"医美茅"。 | | 所有任职企业 5 所有曾任职企业 9 > | | | | | 미 글 퓨 | 飞天眼查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 企业名称 | 胆位 | 注册资本 | 成立日期 | 省份地区 | 登记状态 | | 1 | 個美 | 北京恒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股东 | 3万人民币 | 2021-06-03 | 北京市 | 存续 | | 2 | 博数 博 | 陕西博淼睿科技有限公司 | 监事,股东 | 3000万人民币 | 2020-12-2 ...
『内需消费』-『美护』对话 『个护』:国货品牌嘉年华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内需消费、美妆护肤、个护、化妆品、卫生巾、牙膏、棉柔巾 - **公司**:洛雨辰、家化、珀莱雅、毛戈平、若羽臣、百亚股份、登康口腔、稳健医疗、上美股份、日日煮、恒安、苏菲、云南白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整体表现**:今年一季度美妆护肤品类社零重回增长跑赢大盘,个护领域各主要标的收入增速良好,行业整体呈现积极态势,国货市占率提升逻辑兑现 [1][3][7][8] - **国货品牌优势**:国货品牌在新兴渠道竞争中占优,一季度收入增速好,市场对其份额提升有较强共识;消费者对功能性需求提升,推动国产品牌盈利能力和形象 [1][3][5] - **直播电商作用**:为国货美妆及个护品牌提供品效合一机会,通过营销占领年轻消费者心智,扩展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助力超越外资品牌 [1][6] - **典型公司表现** - 毛戈平:凭借高端线下渠道、创始人 IP 及线上营销优势,业绩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预计未来三年保持 30%复合增长率 [1][9] - 若羽臣:在香氛型洗衣液和保健品赛道取得突破,2024 年香氛型洗衣液销售额 5 亿元,2025 年目标 10 亿元,并上修 2025 年保健品 GMV 预期 [9] - 百亚股份:抓住直播电商风口,线上带动线下扩张,卫生巾品类在抖音电商连续三年高增长,2024 年营收 15 亿左右,还研发营销大健康系列 [10] - 登康口腔:重视电商渠道,提升直播电商毛利率,扩大品牌影响力,对标高端外资品牌,通过抖音推广高端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10][11] - 稳健医疗:用营销口号强调纯棉产品属性,通过线下门店和代言人提升品牌形象高端化与年轻化 [12][13] - **行业增长空间与估值** - 化妆品赛道:具备长坡厚雪特性,国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人均消费低于日本有提升潜力,目前估值未恢复到 20 - 21 年水平,有提升空间 [14] - 个护品牌:目前估值与增速匹配,随着国货品牌增长确定性验证,渗透率提升和盈利能力改善,估值溢价将逐步提高 [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国货化妆品市占率超过 50%,部分品牌如日日煮达 80% [4] - 港股上美股份估值约 24 倍,A股 珀莱雅绝对估值约 20 倍,相对较低有投资吸引力 [15] - 卫生巾行业国内市场规模达一定天花板,出厂约三四百亿,终端约 600 多亿,但吸收性产品赛道和海外市场有扩展空间 [16][17] - 牙膏行业规模大,口腔护理赛道可拓展品类丰富,有充足成长空间 [18] - 棉柔巾作为新产品替代纸巾或毛巾,市场空间充足,稳健医疗拓展多品类有助于提升品牌矩阵 [19]
新消费快讯|亚马逊推出医学护肤与高端美妆专区;三得利推出无酒精起泡葡萄酒
新消费智库· 2025-05-07 17:52
新消费产品动态 - 养乐多推出青提味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每瓶含100亿活菌并添加钙、维生素D [2] - 三得利推出无酒精起泡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属于"Non-aru Sakaba"系列 [2][3] - 麦吉士上新胡萝卜A2高钙吐司,胡萝卜泥添加量≥24%,鸡蛋添加量≥5% [2][6] - 红松集团推出红松乐益3号益生菌冻干粉,针对50岁以上人群体重管理需求 [2][6] - 天府可乐推出450ml藿香小可乐PLUS版,具有碳酸爽感、薄荷凉感和草本回甘 [2][7] 投融资动态 - 希腊酸奶生产商乔巴尼将投资12亿美元在纽约建第三家乳制品加工厂,创造1000+岗位 [9] - 九州通拟6.73亿元投资奥园美谷,取得重整后3.6亿股转增股票 [9] - Commercial Bakeries收购饼干制造商Hollandia和The Good Food Company [9][11] - 美国内衣品牌Huug完成600万美元A轮融资,由Kaylim Capital领投 [11] - 贝泰妮集团完成对长沙浴见的投资,持股20%成为第二大股东 [11] 大公司动态 - Columbia推出联合限定款PFG系列钓鱼衬衫,与邓刚、Stanley等联名 [12] - BegL餐厅华南首店登陆深圳万象天地,主打贝果+早午餐 [12] - 亚马逊在欧洲及英国推出"医学护肤"与高端美妆专区 [13] - LI-NING1990与韩国高尔夫品牌cloveclub推出"Graceful Moment"联名系列 [13] - Miu Miu武汉SKP旗舰店开业,总面积480平方米,零售区336平方米 [13]
新消费快讯|李宁品牌与中国奥委会正式签约;瑞典户外运动品牌Craft进入中国
新消费智库· 2025-05-06 19:09
新消费品牌动态 - 李宁品牌与中国奥委会签约成为2025-2028年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 [4] - 雀巢日本推出两款新型浓缩饮料Nescafé Espresso Base,并与翱兰食品配料公司联合推出农林业计划以应对碳排放和森林砍伐 [5] - 格力高推出扁桃仁效果大红袍茶味新品,采用进口扁桃仁原料,扁桃仁酱添加量≥2.5% [5] - 一颗大™与溜溜梅推出联名组合产品"番茄乌梅夹",打造夏日休闲零食 [6] - lululemon推出全新户外装备系列,包括Hike系列、Goal Smasher女士外套、Sojourn男士防风夹克和wildfeel trail越野跑鞋 [6] 投融资与并购 - 法国美妆品牌Oh My Cream!收购天然膳食补充品与护肤品牌Atelier Nubio [8] - 奢侈品电商平台Mytheresa完成对Yoox Net-a-Porter的100%股权收购,目标构建年商品交易总额达40亿欧元的奢侈品电商巨头 [8] - 新功效型底妆品牌由一母公司无界行(上海)化妆品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凯辉基金 [8] - 永辉超市减持红旗连锁1%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10% [9][11] - 婴童服装品牌Mori收购英国童装零售商Kiddly,后者将更名为Kiddly by Mori [12] 大公司动向 - 马来西亚咖啡连锁品牌ZUS Coffee计划2025年在东南亚新增200家门店,2024年初以743家门店成为马来西亚最大咖啡连锁 [13] - 瑞典户外运动品牌Craft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和南京开设线下快闪店并布局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 [13][14][15] - BALENCIAGA发布2025年520节日限定系列,由摄影师Roe Ethridge掌镜 [15] - 安克创新在塞尔维亚开设首家欧洲官方体验店,标志着其在中东欧市场扩展战略的重要一步 [15] - 金赛健康与阿里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标实现旗下品牌在天猫健康平台千万级年销售额 [15] 行业研究与趋势 - 低度酒赛道资本涌入,预调酒市场规模达200亿 [20] - 果酒市场规模达千亿,行业竞争激烈 [20] - 小家电赛道规模达6000亿,有望诞生下一个美的和九阳 [20] - 脱发人群达2.5亿,催生千亿规模养发市场 [21]
一周新消费NO.307|BY FAR即将退出中国市场;佳得乐官宣代言人王鹤棣
新消费智库· 2025-05-04 20:58
新消费产品动态 - 安慕希推出蛋白酸奶新品,蛋白质含量5.4g/包,添加2.5%益生元低聚半乳糖,蔗糖添加量较原味减少50%以上至4% [4] - 格力高升级百力滋系列,脆度提升21%,推出黑松露火腿、海盐柠檬、蜜汁烤翅三款新口味,主打0反式脂肪酸和膳食纤维 [4] - 泸溪河全国上线大咖黄油年糕,采用云南普洱咖啡特调奶馅,融合咖啡与黄油风味,外酥内糯 [4] - 养乐多推出青提味活菌型乳酸菌饮品,通过电商及家庭配送渠道覆盖全国 [5] - 味全五黑牛奶联名熊猫萌兰推出限定包装,含黑桑葚等五黑食材搭配生牛乳 [7] - 雪碧推出无糖冰柠酷莓味新品,结合柠檬、莓果风味与碳酸气泡 [25] - 霸王茶姬上新「万象春和」果味奶茶,以碧螺春茶底搭配百香果汁 [21] 品牌联名与营销 - 白象与卫龙联名推出辣条拌面,含独立辣条、辣酱及辣菜包,提供香辣和麻辣双口味 [12][27] - 佳得乐官宣王鹤棣为代言人,同步上新青柠、红柚味电解质运动饮料 [10] - 鸿星尔克签约演员于适为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强化国民运动品牌定位 [13] - 绿箭×安慕希合作推出0糖酸奶味薄荷糖,造型为薄荷叶糖片及酸奶杯包装 [13] - 雅诗兰黛与法国甜点品牌Ladurée联名推出马卡龙限定彩妆系列,含气垫、唇膏等 [28] 资本与战略动向 - 功能性茶品牌Ryl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计划扩大美国市场分销与创新 [15]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2023年营收32.85亿元,净利润3.29亿元 [17] - 国中水务终止收购汇源果汁,因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 [19] - 好丽友宣布投资43亿元用于全球产能扩张,目标年销售额突破5万亿韩元 [19] - 牧原股份计划赴港上市,拟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5] 渠道与零售创新 - 星巴克专星送入驻京东外卖,成为首个打通京东会员体系的餐饮品牌 [13] - 鲍师傅跨界推出咖啡业务"鲍咖啡",已在北京、武汉等11城试点 [14] - 7-11母企Seven&i计划利用美国业务上市资金扩张"便利店+快餐"高利润门店,目标新增1000家 [15] 健康与功能性趋势 - 三得利推出茶清萃枇杷花白茶,0糖0脂0卡,采用白牡丹茶叶与枇杷花拼配 [8][21] - 蒙牛每日纤维燕麦奶每瓶含10g膳食纤维,相当于1000g芹菜含量 [21] - 正官庄推出首款红参能量饮料"嗷嗷元饮",含红参浸膏、牛磺酸及维生素B [27] 行业退出与调整 - 保加利亚包袋品牌BY FAR关闭中国最后一家门店,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