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自有船队再添“新队员”, “比亚迪 郑州”号交付;国产航空液压油首获适航“通行证”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17 11:09
国产航空液压油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SINOPEC AEH I航空液压油获民航局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为首款国产适航航空液压油 [1] - 该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航空抗燃磷酸酯液压油生产能力的国家 [1] 内存IP技术进展 - 楷登电子(Cadence)完成业内首个LPDDR6/5X内存IP系统流片,运行速率达14.4Gbps,较上一代提升50% [2] - 该方案可支持AI基础架构应对新一代AI LLM及垂直领域的高带宽需求 [2] 比亚迪船队扩充 - 广船国际交付第二艘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比亚迪 郑州"号,首艘"比亚迪 合肥"号已于1月投入运营 [3] - 两艘船均由比亚迪直接运营,增强国产汽车出口运输保障能力 [3] 光谱巡天望远镜建设 - 清华大学MUST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将部署国际首台第五阶段光谱巡天望远镜 [4] - 基地建筑面积7900平,光学装调厂房满足高洁净度与隔震要求,纳入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4]
外贸“主力军”!上半年山东民企进出口值1.31万亿元,船舶出口值“翻倍”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山东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 山东省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情况由济南海关和青岛海关发布 [1] - 山东省已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进出口发展格局 数万家民营企业活跃在外贸一线 [4] 民营企业外贸表现 - 上半年山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1.31万亿元 增长7.7% 高于全省总体增速0.9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出口8216.4亿元 增长6.6% 进口4933.2亿元 增长9.6% [4] - 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突破6万家 同比增加4617家 占外贸企业总数的92% [4] - 民营企业占山东外贸进出口比重达76.1% 提高0.6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比重78.1% 进口比重72.9% [4] - 上半年山东省85.1%的外贸增量由民营企业贡献 [4] 市场拓展情况 - 民营企业对1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增长 [5] - 对东盟 欧盟 俄罗斯 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 增速分别为1.6% 7.1% 2.5% 3.1% [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0.2% 达8666.3亿元 [5] - 对拉丁美洲 非洲 阿拉伯联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5.3% 43% 37.2% [5] 双循环贡献 - 民营企业出口中间品3943.3亿元 增长8.7% [5] - 钢铁 塑料 铝 玻璃 五金 纺织等行业中间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5] - 民营企业16类大宗商品进口值达3371.7亿元 增长13% 占全省大宗商品进口总值的78.4% [5] - 裕龙石化进口值超260亿元 拉高全省总体进口约3.7个百分点 [5] 高端化转型 - 民营企业高端装备出口349.3亿元 增长58.9% [6] -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231.8亿元 增长26.5% [6] - 船舶 电动汽车 机床出口分别增长98.6% 79.6% 16.3% [6] - 自主品牌出口1922亿元 增长15.1% [6] - 民营企业集成电路进口值增幅达39.2% [7] 政策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开始施行 [7] - 海关将贯彻落实该法律 优化通关流程 降低企业成本 精准服务保障 [7]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9:35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分工 - 董事长被留置,公司及时报告,生产经营正常,未出现银行抽贷等情况,定期与董事长双向沟通,重大事项通过监察委提交董事长签批 [2] - 管理层分工:胡代荣主持全面生产经营,石凌涛协助电子板块,皮长春协助船舶板块,饶冰笑协助管理事务,李基负责融资等 [2] 股权激励与资金募集 - 2025年无新股权激励计划安排,曾在2020年和2022年实施,为未来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2][3] - 公司现金流压力大,原因包括产线改造、订单垫资和回款周期长,正采取措施缓解压力 [4] 经营业绩与订单情况 - 去年亏损因商誉减值等,今年军工电子订单恢复增长,力争改善业绩 [5] - 船舶业务战略调整,业务量收缩,严控工料比超标定制船,寻找与国企合作机会 [6] 毛利率与减值情况 - 军品综合毛利率不到30%,各细分产品有梯度分布,毛利率下滑因军方审价机制,正采取降本措施 [7][8] - 2021 - 2024年船舶板块固定资产等减值8.22亿元,电子板块商誉减值16.4亿元,2025年商誉减值压力预计减小 [9][10] - 2024年因会计估计变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0.41亿元,后续坏账风险可控 [10] 营收结构与业务布局 - 军品营收结构:雷达占比30%左右,弹载15% - 20%,卫星通讯与电子对抗各占10 - 15% [11][12] - 目前产能优先满足军品订单,无大规模民品布局 [12] 需求展望 - 2025年传统业务预计有一定增长,增量业务增速更快,如卫星应用领域 [12]
比亚迪自有船队再添“新队员” “比亚迪 郑州”号交付
快讯· 2025-07-16 17:47
中国船舶与比亚迪合作交付LNG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比亚迪建造的7000车LNG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2号船"比亚迪郑州号"于7月16日命名交付 [1] - 该型号船舶共建造2艘 其中1号船"比亚迪合肥号"已于2024年1月初交付并投入运营 [1] - 2艘船均由比亚迪集团作为直接船东 将用于提升国产汽车出口运输保障能力 [1]
柴发行情又被引爆?5倍大牛股实现3连板,股价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7-16 16:55
黄仁勋来华,H20有望解禁,市场对算力基建的热情又被引爆了。 今日,AIDC柴发个股潍柴重机再度涨停,实现3连板,最新报45.78元/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为151.7亿元。 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潍柴重机累计涨超441%,从最低的8.48元/股涨到45.78元/股,以此计算股价翻了5倍多。 业绩高增 上半年,潍柴重机抓住行业政策支持所带来的增长机遇和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引发的需求拉动,积极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加大主营产品销售力度,同时强化落 实费用管控措施,业绩实现同比较大增长。 |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 ---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 盈利: 13,178.94 万元-15,061.65 万元 | 盈利:9,413.53 万元 | | 东的净利润 | 比上年同期增长:40%-60%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 盈利: 12,384. 18 万元-14,677.55 万元 | 盈利:9,173.47万元 | | 损益后的净利润 | 比上年同期增长:35%-60% | | | 基本每股收益 | 盈利:0.39元-0.46元 | 盈利:0 ...
“兴海”大模型构建船海教育智能底座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00
原标题:"兴海"大模型构建船海教育智能底座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研发的国内首个船海学科教育专有大模型——"兴 海"大模型,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兴海"大模型面向学生、教师及社会用户,将船海行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一个集AI专业 课程学习、虚拟仿真实践、物理仿真预报、船舶性能智能预测、船舶智能设计、学科岗位分析等功能于 一体的一站式教育平台。大模型由哈工程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外高桥 造船有限公司等共建,汇聚了船舶行业海量的数据资源,涵盖20门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核心课 程、3万多个行业知识点、近5000型船舶试验数据、4000余条行业岗位分析数据,以及50多部船海专业 教材等。这些数据贯穿大模型基础层、专业层、学科层、应用层四个层级。 基础层面向学生,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等20余门AI专业课 程,为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工具。基础层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通过文字、视频、思维导图、 AI学习助手等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改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拓宽了学习空间。 应用层设置了船舶智能设计、创造性思维模块 ...
中船系Q2业绩预告超预期,6月新船订单环比增长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船舶行业 - **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恒力重工、新 ST 松发、恒立中工、中集安瑞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船舶板块业绩出色,成为业绩期避风港,2025 年中报显示重点公司业绩亮眼,如中国船舶半年报预告利润在 28 亿 - 31 亿之间,单季度利润在 16.7 亿 - 19.7 亿之间,高于预期;中国重工大幅增长;中国动力二季度利润在预期范围内 [1][2][3][4] - 业绩超预期原因是高价订单交付、钢材价格回落、部分订单提前交付 [1][3][4] 2. **价格指数** - 2025 年 1 月以来新造船价格指数从最高 189 点回落至 186 点左右,6 月初企稳后环比提升,6 月底达 187.1 点,较 5 月上涨 0.42 个点 [5] - 不同船型表现分化,集装箱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3%,散货船、液化气船和油轮明显下跌,油轮下降幅度最大 [5] 3. **签单情况** - 2025 年一线龙头企业签单疲软,二三线企业签单量可观,如恒力重工去年 9 月手持订单约 1200 万载重吨,今年 6 月增至 2200 万载重吨以上 [6] - 原因是二三线企业扩产后有产能焦虑,降低远期床位报价;一线龙头企业排产饱和度高,倾向保持高价订单 [6] 4. **订单量** - 2025 年 6 月新船订单量环比提升至 254 万修正吨,但同比下降 81%,受 2024 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8] - 集装箱船订单同比增长 24%,其他船型订单大幅下滑 70%以上,上半年集装箱船订单占比最高达 45% [9] 5. **市场份额** - 2025 年 1 - 6 月中国占全球新造市场份额 56%居首,韩国份额从去年同期 10%提升至 30%,受益于集装箱轮订单增长 [10] 6. **航运市场景气度** - 自去年 9 月以来无明显新的景气增长点,今年中大型游轮未带来新景气周期,受油价波动、中东冲突、OPEC 减产等因素影响 [11] 7. **不同船型前景** - LNG 船因替代燃料应用和全球用量提升有较大运输需求潜力;汽车滚装船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成长空间高 [13] 8. **市场周期** - 当前新造船市场处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下行期,由替换需求驱动,船厂扩产谨慎 [15][17] - 低拆解量使老旧船舶活跃,需求暴涨时供给端脆弱性将推高运价 [18] 9. **供需平衡** - 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一线企业因排产饱和度高不愿降价,二三线企业虽有产能焦虑但不影响整体平衡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联合重组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合并后公司体量增加,产能或提高至接近 2000 万载重吨,市盈率将得到消化 [22] 2. 6 月新船订单量由非主流类型带动,若 7 月主流类型新订单复苏,市场可能进入上行周期中的下行小周期拐点 [21] 3. 投资者可关注中国龙头企业如中国船舶,次龙头企业如新 ST 松发、恒立中工,以及业绩增长确定的中集安瑞科 [23]
或受益于行业高景气 或深化管理提质增效 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上海证券报· 2025-07-16 02:26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概况 - 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扭亏及减亏的公司数分别为32家、22家和25家 [1] - 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预增上限超过100%,多家央企实现大幅扭亏 [1] - 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1] 电力领域业绩表现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同比预增上限约为44倍,主要受益于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2] - 国电南自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89%至225.66%,保变电气预计同比增长229.15%,主要受益于电网投资和特高压建设增长 [2] - 保变电气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发展 [3] - 宏盛华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99%至111.77%,宝胜股份预计同比增长167.98%至301.98%,主要受益于订单增加和高附加值产品市场认可 [3] 船舶制造行业业绩表现 - 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等4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幅均实现倍增,中国重工、中船防务预增上限均超过200% [5]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民品船舶交付量增加、价格同比上涨以及建造成本管控得当 [5] 稀土行业业绩表现 - 氧化镨钕均价为42.1万元/吨,同比上涨13.06%,氧化铽均价为660.4万元/吨,同比增长12.9% [4] - 中国稀土和广晟有色均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稀土市场行情上涨和营销策略调整 [4] 军工行业业绩表现 - 成飞集成、长城军工、北方导航、航天晨光、航天科技、凤凰光学及长春一东等上市公司均取得业绩正增长或同比减亏 [5] 提质增效对业绩的影响 - 2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提质增效是重要因素 [5] - 中南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万元至65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4.49亿元的亏损实现扭亏,主要受益于原料及产品结构优化 [5] - 太极股份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优化解决方案实现扭亏为盈,强调深化内部管理和费用管控的重要性 [6] - 宁夏建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受益于错峰生产、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应收账款压降 [7] - 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精益管理、控制期间费用等举措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关键 [7]
中国动力: 中国动力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16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规范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程序 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性 维护公司及股东权益 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制定 [1] - 适用范围涵盖董事(含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任期届满、辞职、被解职或其他原因离职的情形 [1][2] 离职情形分类 - 董事离职情形包括任期届满未连任、主动辞职(需提交书面报告 生效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被股东会解任(无正当理由解任可索赔)及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被撤换 [2][3] - 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程序按劳动合同规定执行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无民事行为能力、犯罪记录、破产责任等9类情形时不得任职 违规任命无效 [2][3] 离职后义务与责任 - 离职人员需继续履行任职期间公开承诺 未完成事项需提交书面说明及履行计划 公司可采取督促措施 [4] - 离职后1个月内需完成工作交接 包括未完结事项说明、文件印章移交等 由董事会秘书监督 [4] - 保密义务持续至商业秘密公开 竞业禁止义务为期2年 其他忠实义务按公平原则确定 离职不免除履职期间责任 [5] 持股管理规范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 任期届满前离职者需遵守任期内及届满后6个月内转让不超过持股25%的限制(司法强制等情形除外) [5] - 持股变动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关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禁令 承诺事项需严格履行 [5][6]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最新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与新规冲突时以新规为准 [6] - 解释权及修订权归属董事会 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