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6月海外月度观察:关税豁免期临近到期,关注贸易格局演变-20250627
华创证券· 2025-06-27 1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6月全球经济受关税政策反复与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基本面不确定性加剧,美国经济数据分化,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复苏动能偏弱,全球主要央行谨慎观望;7月9日除中国外主要贸易体关税豁免期到期,全球产业链或重构,需关注国际贸易走向和资本市场波动[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经济:关税前景尚未明朗,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 - 全球经济:制造业修复动能偏弱,服务业维持扩张区间,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9.6%,较4月下行0.2个百分点,全球服务业PMI指数上行1.1个百分点至52.0%;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先升后降,5月前20日韩国出口同比跌幅收缩至 -2.5% [9] - 发达经济体:关税冲击经济前景,通胀继续降温 - 美国:基本面硬数据走弱,通胀继续温和降温,5月美国ISM制造业PMI由48.7%下行至48.5%,非制造业PMI由51.6%下行至49.9%;劳动力市场温和走弱,时薪增速超预期;通胀继续温和降温,5月CPI同比上涨2.4%;零售销售继续走弱,消费者支出放缓;房贷利率居高不下以及持续上涨的房价加剧居民购房负担 [25][26][27] - 英国、日本制造业和服务业景气度分化,欧元区增长乏力,5月欧元区综合PMI由50.4%下行至50.2%,英国综合PMI由48.5%上行至50.3%,日本综合PMI由51.2%下行至50.2%;通胀方面,欧元区、英国通胀降温,日本通胀水平继续处于政策目标上方 [51][52] 货币政策:美、日、英按兵不动,欧央行降息25BP - 美联储:延续“谨慎观望”态度,等待“不确定性”降低,6月19日继续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4.25%-4.50%不变,经济预测下调今明两年GDP增长预期,上调今明后三年失业率预期和PCE通胀预期,维持年内两次降息的预期,但预计不降息的官员增长至7人 [60] - 欧央行:欧央行第八次降息后或转向谨慎,关注经济增长前景,6月5日降息25BP,将存款机制利率从2.25%下调至2%,下调明年经济增速预期,同时大幅下调今明两年通胀预期,7月可能开始暂停降息 [64] - 日央行:日央行保持渐进加息的立场,关注美日谈判进展,6月17日维持政策利率在0.5%不变,放慢削减购债步伐,自2026年4月起日本国债削减规模由每季度4000亿日元降至每季度2000亿日元 [66] - 英央行:英央行延续渐进降息态度,关注通胀高企和经济放缓双重风险,6月19日维持政策利率在4.25%不变,委员会预计薪资增长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将显著放缓 [68] 金融市场: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美元指数走弱,国际油价先升后降 - 美国债市:基本面走软叠加降息预期升温,收益率震荡下行,至6月25日,10年美债收益率由月初的4.46%下行17BP至4.29% [71] - 汇率市场:美元、日元走弱,欧元、英镑走强,6月以来美元指数震荡走弱突破98点位,日元偏弱震荡,欧元兑美元由月初的1.1443上涨至1.1660,英镑兑美元由月初的1.3545上涨至1.3664 [76][77] - 国际原油:油需前景好转叠加供给担忧,原油价格快速上行后回落,6月国际原油先涨至75.60美元/桶,后回落至64.92美元/桶 [80]
华利集团现3笔大宗交易 均为折价成交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7:46
大宗交易情况 - 6月27日华利集团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3笔成交,合计成交量30.42万股,成交金额1476.89万元,成交价格均为48.55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5.78%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1笔成交中,合计成交金额291.30万元,净买入291.30万元 [2] - 具体交易明细: - 华泰证券北京分公司买入14.42万股,成交金额700.09万元 [2] - 中国银河证券南昌红谷滩新区营业部买入10万股,成交金额485.50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6万股,成交金额291.30万元 [2] 市场表现 - 6月27日收盘价为51.53元,上涨0.84%,日换手率0.19%,成交额1.17亿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0.71万元,近5日累计上涨1.70%,资金合计净流入682.16万元 [2] 融资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7016.90万元,近5日减少6794.08万元,降幅达49.19% [2]
2025年5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点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缘何回落?
光大证券· 2025-06-27 17:14
数据表现 - 2025年1 - 5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 - 1.1%,1 - 4月为 + 1.4%;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 + 2.7%,1 - 4月为 + 3.2%[2] - 2025年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自上月的 + 3.0%降至 - 9.1%[4] 驱动因素 - 5月工业企业面临利润率走低、工业品价格同比跌幅扩大、工业生产放缓三重约束[4] - 5月工业企业利润率降至5.3%,低于上月的5.4%,营业成本增加及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基数高是主因[4] - 5月PPI同比跌幅自上月的2.7%扩大至3.3%,受国际油价及国内煤炭、建材价格下跌影响[5]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放缓至 + 5.8%,低于上月的 + 6.1%[5] 行业结构 - 2025年1 - 5月,采矿业、制造业、电燃水供应业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9.0%、增长5.4%、增长3.7%,1 - 4月分别为下降26.8%、增长8.6%、增长4.4%[14] - 2025年5月,原材料、中游装备、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 4.0%、 - 3.3%、 - 6.0%[20][21][22] 市场主体 - 2025年1 - 5月,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降至 - 7.4%、 + 3.4%、 - 1.5%、 + 0.3%[26] 库存情况 - 2025年1 - 5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长3.5%,较1 - 4月下降0.4个百分点;营收累计同比增长2.7%,较1 - 4月下降0.5个百分点[28] 展望与风险 - 工业企业利润修复情况待观察,出口前景、工业品价格、利润率修复均有不确定性[3][33] - 存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风险[34]
25亿,苏州开始抢人
投资界· 2025-06-27 16:02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成立 - 苏州成立人才壹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出资额25 01亿元人民币 目标是通过金融支持体系吸引高层次人才 重点支持"1030"产业赛道的人才项目[3][5] - 基金四大投向包括领军人才 赛事获奖选手 初创企业及硬科技领域 通过真金白银吸引人才集聚[5] - 出资方均为苏州国资背景机构 包括苏创投集团(管理规模2600亿元) 创元集团(市属制造业国企) 苏州天使母基金(已设60只子基金 规模超150亿元)等[6] 苏州人才战略实施 - 苏州推出"百万人才新增计划" 目标3年新增100万人才 配套措施包括每年提供30万个优质岗位 最高2000元面试交通补贴 14天免费住宿等[7] - 针对人工智能等紧缺领域人才提供最高1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通过产业基础优势与政策组合拳吸引青年人才[7] - 市委人才办召开青年座谈会 在住房保障等核心需求领域提供支持 形成人才引进闭环体系[7] 城市人才竞争态势 - 香港同步启动高才创业投资基金(首期10亿港元) 张家港 宿迁等地也成立2亿元级人才基金 北京 杭州等城市均已布局同类基金[9][10] - 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武汉光谷案例显示引进一名顶尖人才可撬动5亿元产业投资 中科院院士团队带动形成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10] - 城市竞争从单纯企业招商转向"人才+产业"双轮驱动 高精尖人才对产业升级具有决定性作用[8][10] 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 - 各地基金投资重心从挖掘高科技企业转向直接扶持人才 反映产业迭代对高端人才需求的升级[10] - 配套政策涵盖创业融资 生活保障等多维度 通过解决住房等基础需求提升人才留存率[11] - 人才流向直接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建设 形成"引进人才-培育企业-壮大产业"的正向循环[10][12]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27 15:08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前五个月累计同比下降1.1% [1] - 前五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27204.3亿元,较前四个月增加6034.1亿元 [2] - 毛利润同比增长1.1%,拉动整体利润增长3.0个百分点 [2] 利润下降驱动因素 - 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是主因 [1][2]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高基数拖累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2]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下降29.0%,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行业增长3.7% [3] -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3]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1.9%、11.6%、10.6% [3] "三航"产业带动效应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3] - 飞机制造利润增长120.7%,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增长28.6% [3] - 船舶制造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增长111.8% [4] 政策驱动领域增长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5]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1.5%,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增长31.2% [5] - 设备更新领域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达1730亿元,覆盖7500个项目 [6]
【数据发布】2025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1%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27 14:18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概况 -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 [1]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8709.5亿元(同比下降7.4%),私营企业利润总额7592.5亿元(同比增长3.4%) [1]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6856.8亿元(同比增长0.3%),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20170.7亿元(同比下降1.5%) [1]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总额3580.4亿元(同比下降29.0%),制造业利润总额20201.4亿元(同比增长5.4%)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利润总额3422.5亿元(同比增长3.7%) [1]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速最高(+38.2%),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1.9%)、电气机械制造业(+11.6%)紧随其后 [2] - 煤炭开采业利润同比下降50.6%,汽车制造业下降11.9%,石油开采业下降10.4% [2] 企业运营效率指标 - 1-5月营业收入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7%),营业成本46.88万亿元(增长3.0%) [2] - 营业收入利润率4.97%(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每百元营收成本85.61元(同比增加0.24元) [2][3] - 5月末资产负债率57.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应收账款26.40万亿元(同比增长9.0%) [3] 资产与周转情况 - 5月末总资产182.36万亿元(同比增长5.1%),负债105.26万亿元(增长5.3%) [3] - 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72.9元(同比减少1.6元),人均营收179.6万元(同比增加5.6万元) [3]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0.8天(同比增加0.1天),应收账款回收期70.5天(同比增加4.1天) [3] 单月利润变动 - 5月单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 [4]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萎缩0.5%,关税进口激增拖累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27 13:06
美国经济萎缩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超出市场预期[1] - 经济萎缩主要受关税政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消费支出下滑多重因素影响[8] - 萎缩反映长期结构性经济问题而非短期波动[1][8] 贸易与关税影响 - 第一季度进口增幅下调至37.9%,出口增幅仅0.4%,净进口拖累GDP达4.7个百分点[3] - 关税政策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力压缩[5] - 全球供应链重构推高通胀水平,实际效果转嫁负担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5] 消费市场表现 - 个人消费支出对GDP贡献下调至0.3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70%的消费动力显著减弱[3] - 零售业和服务业受消费者信心不足直接冲击[3] - 通胀压力持续可能加剧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3] 全球经济联动性 - 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直接影响美国出口增长[6]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导致美国企业缩减投资和生产计划[6] - 美国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在全球供应链中显现脆弱性[8] 结构性矛盾与政策挑战 - 经济依赖外部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8] - 需平衡本土产业保护与避免过度关税调控的政策调整[8] - 恢复消费信心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核心政策议题[8]
5月经济数据,最新解读!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2:55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 1%,前五个月同比下降1 1% [1] - 利润下降主要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影响,其中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份利润增速1 7个百分点 [1][2] - 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7%,毛利润同比增长1 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 0个百分点 [2] 三大门类利润表现 - 1-5月份采矿业利润总额3580 4亿元,同比下降29 0% [3] - 制造业利润总额20201 4亿元,同比增长5 4% [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3422 5亿元,同比增长3 7% [3] 装备制造业及细分行业表现 - 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 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 4个百分点 [3] - 电子行业利润增长11 9%,电气机械增长11 6%,通用设备增长10 6% [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其中飞机制造利润增长120 7%,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增长28 6%,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增长68 1% [4]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增长111 8%,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增长63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增长15 4% [4] "两新"政策效应 -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10 6%,专用设备行业增长7 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 6个百分点 [5]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01 5%,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增长31 2%,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增长20 7% [6] - 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资金2000亿元中已安排1730亿元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6] - 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中前两批1620亿元已下达,全国补贴资金使用进度达全年规模的50% [6]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这一数据转降,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6-27 12:4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前五个月同比下降1.1% [1]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但比前四个月增加6034.1亿元 [6] 利润下降原因 - 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3][6]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7] 行业表现亮点 - 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0201.4亿元,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采矿业下降29.0% [9]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9]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两位数,增速分别达11.9%、11.6%、10.6% [11] "三航"产业带动效应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11] - 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 [1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 [11] "两新"政策效应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13]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20.7% [14]
前5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增7.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1:5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1—4月份增加6034 1亿元 但同比下降1 1% 主要受有效需求不足 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影响 [1]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高基数下拉1—5月份利润增速1 7个百分点 [1] - 1—2月份利润同比下降0 3% 1—3月份增长0 8% 1—4月份增长1 4% 1—5月份转为下降1 1% [3] 利润构成分析 - 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3% 较1—4月回落0 1个百分点 PPI累计同比为-2 6% 降幅扩大0 2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利润率累计值同比为-4 2% 降幅较1—4月回落1 6个百分点 [3] - 毛利润同比增长1 1% 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个百分点 [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7% 营业成本增长3%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 97% 同比下降0 19个百分点 [3][4]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总额3580 4亿元 同比下降29% 制造业利润总额20201 4亿元 增长5 4%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3422 5亿元 增长3 7% [3]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8 2%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 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 6%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 6% [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 8%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 1% 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 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 6% [4][5] - 纺织业下降1 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 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0 4% 汽车制造业下降11 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0 6% [5] 装备制造业与新兴领域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 2%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 4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1 9% 11 6% 10 6% [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 [6] - 通用设备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 6% 7 1% 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 6个百分点 [6]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 5% 31 2% 20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