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免费参会 仅限200人 |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8-22 15:51
硅基负极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5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达4396吨 同比增长76% [3] - 预计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复合增速高达50% [4] - 当前商业化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 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较低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挑战 - 多孔硅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产业化导入加速 [3] - 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产业化障碍 [4] - 固态电池可能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3] 企业研发方向与解决方案 - 碳一新能源聚焦新型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 [6] - 贝特瑞新材料研究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 [7] - 上海杉杉科技开发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制备技术 [7] - 深圳索理德研发多孔碳材料开发制备及技术趋势 [7] - 洛阳联创锂能攻克硅基负极大规模制备难点 [7] 应用领域拓展趋势 - 兰溪致德研究高端数码电池市场对硅基负极需求特性 [7] - 瑞浦兰钧分析圆柱电池对硅基负极需求特性及变化趋势 [7] - 国轩高科解决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化应用痛点 [8] - 四川金汇能拓展硅基负极在新兴电池市场的应用 [8] 材料体系创新 - 湖南金博碳素研究石油焦基低成本多孔碳材料开发可行性 [7] - 道氏科技探索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 [8] - 北京卫蓝新能源分析固态电池体系下对硅基负极产品诉求 [7] - 至微新能研究不同电解质体系固态电池中硅基负极需求差异 [7] 行业生态发展 - 鑫椤资讯分析全球电池市场发展新生态 [8] - 会议汇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 [4]
资金跑步入场!A500ETF基金涨1.88%,聚焦A股核心资产
证券之星· 2025-08-22 14:0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站上3800点续创近10年新高 A500ETF基金大涨1.88% [1] - 持仓股昆仑万维 海光信息 中油资本 中科曙光 上海家化等多股涨停 [1] - A500ETF基金成交额超44亿元连续多日位居同类第一 [1] 国际资金流向 - 韩国投资者年内对中国香港股市累计交易额超5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 [1] - 韩国基金年内对中国股票净买入约4.99亿美元此前3年累计净卖出9.85亿美元 [1] - 韩国投资者重点关注港股及A股市场电动汽车 电池 人工智能和科技板块高成长龙头企业 [1] 指数产品特性 - A500ETF基金跟踪中证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 [2] - 指数覆盖中证全部35个细分行业超配AI产业链 医药生物 电力设备新能源 国防军工等新质生产力行业 [2] - 指数具备价值与成长双重属性相比沪深300具有天然的哑铃投资属性 [2]
标的资产完成过户!安孚科技(603031.SH)整合南孚电池再提速 优质资产赋能业绩估值双升
新浪财经· 2025-08-22 13:23
并购重组进展 - 安孚科技间接收购南孚电池部分股权完成资产过户 持股比例由26.06%提升至42.92% [1] - 交易标志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监管注册批复后取得关键进展 为实现100%控股南孚奠定基础 [1]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从传统百货零售业向高科技制造领域转型 以南孚电池为核心构建电池主业盈利基础 [1] - 通过深耕电池主业与加速全球化布局释放增长潜力 拓展估值提升空间 [1] 南孚电池核心竞争力 - 碱性电池销量自1993年起连续32年保持国内第一 品牌价值达263.86亿元 居干电池行业首位 [2] - 核心产品碱性电池国内市占率约86% 碳性电池细分领域头部品牌 纽扣电池与充电锂电池快速发展 [2] - 研发创新能力突出 聚能环5代产品电量超国标333% 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智能生产线 [3] - 覆盖全国超2000家分销商与300万家终端零售网点 渠道优势显著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3.83亿元/43.18亿元/46.38亿元 净利润达5.12亿元/7.1亿元/8.07亿元 [4] - 南孚电池净利率稳定在20%左右 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0.09亿元/8.65亿元/9.35亿元 [4] - 自2022年收购以来 南孚贡献权益分红26.2亿元 [4]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年产能突破40亿只 2024年新增4条自动化产线可增产能10亿只 当前3条产线满产 [6] - 国内碱性电池碱性化率约60% 较发达国家80%-90%存在提升空间 [5] - 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0% OEM碱性电池出口市场中南孚占比约8% [6] - 通过海外建厂/合作/并购等模式推进全球化 目标冲击全球产量第一 [6] 第二增长曲线战略 - 借助实控人产业资源关注算力/芯片/半导体等高技术壁垒硬科技资产 [8] - 公司高管具投行背景 曾以6.13亿元净资产撬动百亿估值南孚电池完成"蛇吞象"并购 [7] - 与东山精密/蓝盾光电同属袁永刚夫妇控制 具备优质资产整合经验 [7]
两市全天以震荡为主
财达证券· 2025-08-22 11:1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上证指数微涨0.13%,深成指微跌0.06%,创业板指下跌0.47%[2] - 主力资金净流出上证44.53亿元,净流入深证39.47亿元[4]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软件开发、电力、化学制品,流出前三为电池、通用设备、证券[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万亿元增长7.3%[8]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香港发行4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包括300亿元3个月期和150亿元1年期票据[6] - 7月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增长18.0%[9] 行业与产业动态 - 百亿级私募重仓持股总市值225.51亿元,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板块占比超42%[14] - QDII基金总规模约6800亿元,年内最高收益超1.5倍[15][16] -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占比接近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10]
永州市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48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永州市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德顺,注册资本3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池零配件生产;电 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资源再生利用 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 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 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国轩高科:8月21日融资净买入56.93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2.0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41
融资活动概况 - 8月21日融资买入2.72亿元,融资偿还2.72亿元,融资净买入56.93万元,融资余额达25.13亿元 [1] - 近3个交易日连续融资净买入累计2.03亿元,近20个交易日中有11个交易日出现融资净买入 [1]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4.66% [2] 融资余额变动趋势 - 8月19日融资净买入1.84亿元,融资余额24.93亿元 [2] - 8月20日融资净买入1877.85万元,融资余额25.12亿元 [2] - 8月15日融资净偿还1231.02万元,融资余额23.05亿元 [2] 融券活动情况 - 8月21日融券净买入2600股,融券余量9.29万股,融券余额290.22万元 [3] - 8月20日融券净偿还1.44万股,融券余量9.55万股,融券余额307.89万元 [3] - 8月19日融券净买入2.02万股,融券余量10.99万股,融券余额356.41万元 [3] 两融余额整体表现 - 8月21日融资融券余额25.16亿元,较昨日上涨0.02% [4] - 8月20日两融余额25.15亿元,较前日上涨0.73% [4] - 8月19日两融余额24.97亿元,较前日大幅上涨7.99% [4] - 8月15日两融余额23.09亿元,较前日下降0.56% [4]
华源证券: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 关注题材重点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0:33
目前固态电池的成本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在假设产线良率为80%的情况下,目前半固态电芯的单位总 成本为0.85元/Wh;中期,半固态电芯的单位总成本约降至0.50元/Wh;远期来看,全固态电池有望搭载锂 金属负极、电解液也将全部被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全固态电芯单位总成本或将达到0.78元/Wh。复合集 流体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对动力电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能量密度、快 充兼容性和安全性提升。目前可用作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材料有铜、铝、镍和不锈钢等金属导体材料、 碳等半导体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不锈钢或铁基材料为此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铁的表面能形成一 层厚且稳定的天然氧化层,这层钝化膜能有效"抑制硫化物的形成反应",从而避免了腐蚀。案例方面, 2024年底,日本东洋钢板公司专为全固态电池开发的电解铁箔及铁镍合金箔产品,已通过日本经济产业 省(METI)的电池供应保障计划认证。 从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来看,中国参与的企业较多,包括传统电池企业、初创电池企业、整车企业 等。当前QuantumScape、SolidPower和Toyota等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重点 突破固态 ...
融资融券每日观察(2025年8月21日)
两融市场概况 -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21468.0亿 环比下跌0.04% [3] - 融资买入额2611.5亿 环比下跌1.22% [3] - 沪市两融余额约21500亿 深市约21000亿 整体呈高位震荡态势 [4] 行业两融分布 - 证券行业两融余额最高达1298.8亿 半导体行业以1260.0亿紧随其后 [7] - 软件开发行业两融余额706.9亿 银行行业677.1亿 通信设备行业633.1亿 [7] - IT服务行业577.0亿 汽车零部件行业552.7亿 军工装备行业525.8亿 [7] - 汽车整车行业525.6亿 电池行业520.1亿 化学制药行业487.9亿 [7] - 电力行业465.8亿 消费电子行业447.8亿 通用设备行业409.5亿 [7] - 光伏设备行业385.6亿 计算机设备行业380.8亿 光学光电子行业360.9亿 [7] - 建筑装饰行业357.0亿 化学制品行业345.5亿 元件行业343.4亿 [7] 个股融资动态 - 中兴通讯(000063)单日融资买入30.5亿 融资买入占比13.86% 股价上涨6.56% [9] - 东方财富(300059)融资买入24.0亿 融资买入占比17.53% 股价下跌1.03% [9] - 浪潮信息(000977)融资买入22.7亿 融资买入占比14.66% 股价下跌0.74% [9] - 北方稀土(600111)融资买入19.4亿 融资买入占比13.24% 股价下跌1.83% [9] - 寒武纪(688256)融资买入16.5亿 融资买入占比13.87% 股价上涨2.27% [9]
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一):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20250822
华源证券· 2025-08-22 09:32
行业投资评级 -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 [1]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升级的方向,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可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1]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72亿元 [1] - 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约为0.2%,预测2030年渗透率或将达10% [1]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或将达到18GWh,2028年或将达到30GWh [1] 产业逻辑 - 液态锂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上限、安全风险、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不足等缺陷 [5]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 [17] - 中国将全固态电池研发上升至国家战略规划层面,2024年6月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固态电池相关要求 [19] 产业进展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中,中国参与企业最多,包括传统电池企业、初创企业和整车企业等 [29] - QuantumScape、Solid Power和Toyota等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31] - 各大整车厂加速拥抱固态电池,推进装车验证与产线建设 [3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 [35] 技术看点 - 目前半固态电芯单位总成本为0.85元/Wh,中期降至0.50元/Wh,远期全固态电芯或将达到0.78元/Wh [42] - 铁镍集流体能有效"抑制硫化物的形成反应",具备耐腐蚀性,日本东洋钢板公司已开发相关产品 [54] - 复合集流体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和安全性,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 [45] 北交所相关公司 - 纳科诺尔:固态电池关键设备交付头部客户,联营企业清研纳科交付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 [64] - 远航精密: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或将受益于铁镍集流体技术路径 [70] - 贝特瑞:发布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 [75] - 灵鸽科技:提供硫化物电解质固相混料系统和氧化物电解质全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80] - 武汉蓝电:研发高精度测试设备,可实现固态电池微小电流下的稳定测试 [88]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2 09:29
固态电池产业概述 -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升级方向,解决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上限、安全风险、循环寿命及低温性能等缺陷[2] - 技术路线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类,硫化物路线被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为发展方向[2][3] - 中国工信部2024年6月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固态电池性能标准以推动行业发展[2] 市场规模与预测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达172亿元[2] - 2023年全球渗透率0.1%,2024年提升至0.2%,2030年或达10%[2] - 中国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达18GWh,2028年或突破30GWh[2] 技术进展与产业化 - QuantumScape、SolidPower和Toyota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充电速度研发中领先[1][3] - 中创新航、鹏辉能源等企业已宣布量产计划,产业化取得实质进展[3] - 半固态电芯当前成本0.85元/Wh(良率80%),中期或降至0.50元/Wh,远期全固态成本或达0.78元/Wh[3] 材料创新与案例 - 铁镍集流体通过抑制硫化物腐蚀提升安全性,日本东洋钢板电解铁箔及铁镍合金箔获METI认证[4] - 复合集流体可增强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及电子[3][4] 北交所相关公司动态 - **纳科诺尔**:固态电池关键设备交付头部客户,联营企业清研纳科完成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交付[5] - **远航精密**:精密结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制造,具备固态电池领域拓展潜力[5] - **贝特瑞**:推出半固态及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解决方案[5] - **灵鸽科技**:与固态电解质企业合作提供全自动计量配料系统[5] - **武汉蓝电**:高精度测试设备支持固态电池微小电流稳定测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