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品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金达威“买入”评级,目标价25.7元
格隆汇· 2025-10-16 14:5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1% [1]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6.5亿元、7.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47%、22% [1] 业务驱动因素 - 辅酶Q10业务稳健增长,保健品品牌多特倍斯国内需求爆发,短期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 [1] - 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依靠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孵化如EPA等高附加值新品 [1] - 通过转债募投项目包括辅酶Q10改扩建、30000吨阿洛酮糖和5000吨肌醇项目,有望带来新业绩增长点 [1] - 公司保健品品牌化持续推进升级和落地 [1] 行业与市场 - 保健品市场持续扩容,健康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1] 估值与评级 - 参考可比公司汤臣倍健、若羽臣等,给予公司2026年1.1倍PEG,对应PE为35倍 [1] - 目标市值为157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为25.7元 [1]
汤臣倍健涨2.06%,成交额1.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51.4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6 10: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公司股价报12.37元/股,盘中上涨2.06%,总市值209.26亿元 [1] - 当日成交1.15亿元,换手率0.84%,主力资金净流入1451.4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78%,近5个交易日上涨6.27%,近60日上涨7.01%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38.02%,胶囊27.84%,片剂20.38%,粉剂13.76%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涉及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维生素等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减少23.4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7.37亿元,同比减少17.34%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7.12万,较上期减少4.96%,人均流通股15869股,较上期增加5.22%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459.72万股,较上期减少64.8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517.20万股,较上期增加194.4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237.42万股,较上期减少214.89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29亿元 [3]
广东严打私域直播“坑老”陷阱,立案516宗整治保健品虚假宣传
新京报· 2025-10-15 20:19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聚焦老年人药品、保健品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私域直播虚假宣传专项整治 [1] - 专项整治已立案516宗,结案344宗 [1] - 通过“你拍我查”线索征集活动收到线索900多条 [1] 执法策略与案件特点 - 执法策略坚持“以大案带小案、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统筹省、市、区三级执法力量开展联合办案 [2] - 调查发现涉案平台通过提供“马甲”账号、虚构“热卖值”等功能帮助商家进行虚假宣传 [2] - 部分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资质未尽审核义务,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2] 技术应用与监测手段 - 引入AI大模型、电子数据取证等前沿技术手段发现违法行为 [1] - 持续完善关键词监测库,并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网络监测 [1] - 核查平台内保健品销售直播主体7213个、视频39222个,形成有效线索606条并全部移送核查 [1] 平台治理与处罚措施 - 已对两个私域直播平台立案调查,并将依法对帮助虚假宣传和未尽审核义务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2] - 相关平台累计封禁违规视频5904条,处置违规直播1.1万场,对1877家违规店铺实施直播功能封禁 [3] - 将472家屡教不改的店铺纳入黑名单 [3] 长效机制与消费者保护 - 建立从平台到直播主体到商品提供者的全链条打击机制,包括对省外违规经营者的移送和联合处置机制 [2] - 要求平台新增消费者投诉处理和“先行赔付”机制,投诉未及时处理的由平台先行垫付 [2] - 深入挖掘微信平台举报线索,要求相关平台阻断违法直播链接的传播路径 [1]
河南“破题”私域直播虚假宣传,查处案件76件罚没486万余元
新京报· 2025-10-15 20:15
监管模式创新 - 河南省市场监管部门采用技术赋能监管作为核心手段应对私域直播挑战 [1] - 探索打造穿透式监管、全链条执法、协同式作战、一体化推进的监管执法新模式 [1] - 该模式累计查处直播间虚假宣传案件76件、罚没486.57万元 [1] 技术应用与全链条执法 - 依托网络监测平台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识别等技术对微信群小程序进行风险监测 [2] - 穿透式监管从历史经营地址银行流水人员关联关系等多渠道织密证据网实现全覆盖 [2] - 全链条监管执法体系追溯直播间生产者视频制作方经销商等主体责任覆盖主体行为平台产品 [2] 跨部门协同治理 - 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违法平台依法查处并移送网信通信公安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3] - 加强政企合作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强化与平台方金融机构社区组织的联动 [3] - 共同织密线上监测加线下核查加社会共治的治理防线 [3] 私域直播特点与监管挑战 - 私域直播主要通过微信群专属APP会员制平台等渠道进行 [1] - 监管面临底数不清分类不明响应滞后等问题 [1]
市场监管总局:查办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违法案件4516件
央视新闻· 2025-10-15 20:02
专项整治行动概况 - 市场监管部门自今年5月中旬起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私域直播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1] - 专项整治行动已查办违法案件4516件 [1] - 专项整治行动罚没金额达6876.91万元 [1] 执法与整改结果 - 专项整治行动责令3611家经营主体进行整改 [1] - 整改涉及金额为382.42万元 [1] - 专项整治行动中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规违纪线索95条 [1]
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6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5 16:23
抽检概况 -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完成食品抽检任务共计288批次,覆盖饼干、餐饮食品、饮料、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等18大类食品 [3] - 抽检结果显示有8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78% [3] - 针对不合格食品,监管部门已责成相关县区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处置工作,包括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及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3] 不合格产品详情 - 黄鳝样品检出恩诺沙星含量为2.96×10³ µg/kg,远超≤100 µg/kg的标准限值 [3] - 两批次鲜百合样品镉含量超标,检测结果分别为0.265 mg/kg和0.217 mg/kg,超过≤0.05 mg/kg的标准 [3] - 三批次生姜样品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其中噻虫胺含量为0.30 mg/kg和0.40 mg/kg(标准≤0.2 mg/kg),毒死蜱含量为0.061 mg/kg(标准≤0.02 mg/kg) [3] - 牛蛙样品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1.26 µg/kg,按规定不得检出 [3] - 花生米样品酸价超标,检测结果为4.9 mg/g,高于≤3 mg/g的标准限值 [3] 合格产品与企业信息 - 抽检合格的食品品类广泛,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调味品、乳制品、酒类等,涉及多家知名生产企业 [4][5][6][7][8][9][10][11][12] - 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五得利集团兴化面粉有限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食品企业 [4][5][6][7][8][9][10][11][12] - 抽检样品来源覆盖超市、酒店、学校、养老院等多种消费场所,体现了监管的全面性 [4][5][6][7][8][9][10][11][12]
为增长而出海:我们决定为出海企业做一件“笨事情”
吴晓波频道· 2025-10-15 11:37
从2024年成立至今,华商出海产业联盟已经有2000多家出海会员企业,汇聚了200多家来自12个领域的出海专业服务机构,发布了7份出海研究 报告、发表了600+篇出海相关文章、发起了50+场直播课、举办了近50场线下活动,带领1000+企业家在全球各国进行了考察。 在杭州、上海、深圳、新加坡、印尼、马来、迪拜、肯尼亚、墨西哥……这一年来,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与数千位充满热情与行动力的中国出 海企业家们在全球相遇。 点击上图▲免费申请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回头看时,整个中国出海的生态宛如一个庞大而生机盎然的海底世界——它是如此瑰丽纷繁,同时又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 这一年来,中国出海企业们如同冲出海岸线的群鱼,它们在游向新海域的过程中,极速地适应着,它们或许横冲直闯,或许还带着一丝茫然无 措,或许与有些陌生海域的生态格格不入,但它们以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正在飞速地完成变化,终将让自己融入新的商业海洋。 而在这个过程中,华商出海产业联盟希望可以用更落地的方式,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进化之路。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扬帆远航,如何避免"盲人摸象"式的盲目拓展?细分市场、精准聚焦成为关键策略。 从10 ...
金达威涨2.13%,成交额3079.5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13%,报20.12元/股,成交金额3079.56万元,换手率0.26%,总市值122.7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60万元,大单买入189.64万元(占比6.16%),卖出197.24万元(占比6.4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6.87%,近5个交易日下跌0.10%,近20日上涨0.95%,近60日上涨2.92%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保健食品制造和营养食品制造,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营养保健食品54.57%,辅酶Q10系列22.04%,其它11.98%,维生素A系列11.41%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13.46%;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90.1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6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8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4.07万,较上期减少4.30%;人均流通股14976股,较上期增加4.5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93.72万股,较上期增加159.15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和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分别位居第五和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较上期增加52.15万股和39.80万股 [3] -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15973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维生素、NMN概念、医药电商、原料药、医疗美容等 [1]
汤臣倍健涨2.05%,成交额8026.7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6.9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5 09:54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11.93元/股,总市值达201.82亿元,成交金额为8026.77万元,换手率为0.6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6.9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806.26万元(占比10.04%),卖出1239.46万元(占比15.44%)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2.02%,近5个交易日上涨3.47%,近60日上涨3.65%,但近20日下跌3.40%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减少23.43%,归母净利润为7.37亿元,同比减少17.34% [2] - 主营业务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为其他38.02%、胶囊27.84%、片剂20.38%、粉剂13.7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29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7.12万,较上期减少4.96%,人均流通股为15869股,较上期增加5.22%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459.72万股,较上期减少64.8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517.20万股,较上期增加194.44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237.42万股,较上期减少214.89万股 [3] -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维生素、基因测序、互联医疗、跨境电商等 [1]
长城基金储雯玉:科技赛道仍具韧性
新浪基金· 2025-10-14 15:49
科技行业投资策略 - 科技热门赛道虽存在高估值情况 但其产业趋势依然强劲 是市场中胜率较高的板块之一 [1] - 市场资金从交易过热 估值过高板块流向性价比更高领域是长期存在的自发性行为 衡量性价比需从胜率与赔率两个维度考量 [1] - 即便出现短期高低切 也更多是对前期过快涨幅的阶段性消化 未来随着基本面持续改善对估值的逐步消化 这类赛道有望重新获得资金青睐 [1] 消费行业投资机会 - 消费板块整体表现疲软 但新消费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如潮玩 宠物 保健品等细分领域有出色表现 [2] - 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底层需求不会改变 随着消费群体 产品及场景持续变化 众多细分消费品赛道成长性逐渐显现 [2] - 未来重点关注潮玩 宠物食品 美妆 家用清洁 保健品 休闲零食等细分方向 [2] 港股市场投资逻辑 - 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 对基本面要求更为严苛 需要看到有订单或收入落地等实质性业绩支撑才会有较好表现 [2] - 由于机构投资者占比高 港股对个股流动性要求更高 导致大量小市值标的因交易活跃度不足而备受冷落 [2] - 港股投资重点关注两大方向 一方面是国内科技互联网巨头 AI应用领域领军企业等稀缺标的 另一方面是AH有折价的 低估值的金融和资源类个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