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能源向新 发展逐绿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 - 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20.17亿千瓦同比增长58% [6][9] - 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占全球总规模近一半 [6] -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 [9] 发电量与减排成效 - 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1202亿千瓦时占比38% [9] - 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累计发电超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8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65万吨 [7] - 单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年发电超4000万千瓦时可满足2万户家庭一年用电 [8] 产业链与制造能力 - 中国企业为全球提供70%光伏组件和60%风电装备 [11] - 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全球前10大风电整机企业中6家为中国企业 [11] - 华永电机双馈电机累计产量达12000台海外装机超500台 [11]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安徽华晟新能源实现异质结光伏电池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产能占全球一半并主导全球标准制定 [12] - 中国光伏产业链企业超100万家年产出价值超万亿元各环节技术全球领先 [12] - 江苏"盐常宿淮光伏集群"覆盖硅片至应用系统全产业链完整度超90% [13] 出口与国际贡献 - 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13] - 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增量60%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下降60%-80% [9] 储能技术与消纳水平 - 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同比增长超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 [16] - 宝池储能站年调节电量5.8亿千瓦时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新型储能充放电量118亿千瓦时 [15][16] - 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17]
国轩高科,增长79%
DT新材料· 2025-07-06 23:39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分析 - 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401.3GWh,同比增长38.5% [1][3] - 宁德时代以152.7GWh装车量保持全球第一,市占率38%,同比增长41% [3] - 比亚迪装车量70GWh排名第二,同比增长57%,市占率提升至17% [3] - 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计市占率17.4%,同比下降4.5% [2] - 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表现突出,分别增长79%和110% [3]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论坛 论坛概况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江苏苏州举办,聚焦ALK/PEM/AEM制氢技术 [4] - 主办单位为DT新能源,协办单位包括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等 [5] - 特色活动包括PEM制氢技术研讨与对接会、供需对接和博世智能制造参观 [14][15][17] 技术主题 - 清华大学杨福源教授将探讨4A/cm²以上高电密PEM电解水制氢技术路径 [21][23][24]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邝允教授将分享电解海水制氢技术进展及应用实践 [25][27] - 中能建氢能源王潇羽将分析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实践与趋势 [28][30] - 双良节能王法根将介绍碱性电解槽关键技术研究 [35][37] - 复旦大学张波教授将讲解高性能低成本PEM电解水技术及发展 [46][48] 材料创新 - Syensqo胡君将介绍Aquivion短支链离聚物在绿氢行业中的应用 [41][43][44] - 北京化工大学唐阳教授将探讨碱性电解制氢新型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63][66] - 元泰能材李洋洋将分享电解水制氢膜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67][69] - 赢创工业顾忠民将分析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助力绿氢生产 [74][76] 系统集成 - 国氢科技张伟佳将介绍"氢涌智氢岛"推动绿氢全场景规模化发展 [38][40] - 派瑞氢能李海鹏将分析绿氢行业水电解制氢装备与技术 [57][59] - 特嗨氢能孙辉将探讨基于测试数据的氢能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提升 [60][62][63] 新兴技术 - 合肥工业大学魏海兵将探索AEM耐久性提升的边界与潜力 [78][80][81] - 佛山仙湖实验室李光福将分享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进展与挑战 [82][84] - 浙江大学单冰将介绍新型阴离子交换膜用于工业电解水制氢 [85][87][88] - 华中科技大学肖军武将探讨从催化剂设计到膜电极结构调控 [89][90]
ESG热点周聚焦(7月第1期):核聚变商用迈入新阶段
国信证券· 2025-07-06 15:43
核心观点 - 海外ESG热点事件涵盖绿色金融、碳中和、企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大量机构和企业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多项政策和法律进入修改、意见征询阶段[2] - 国内ESG领域本周多项报告和评级信息公布,展示中国企业和各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涉及信息披露、碳中和、公司治理、绿色金融、环境保护和企业ESG实际行动等方面[2] - 学术前沿研究表明绿色公共采购、绿色发明家CEO、金融包容性和金融发展对企业ESG绩效和ESG准备度有显著积极影响[2] 分组1: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开发银行批准为10个国家的16项可持续发展业务提供52亿美元资金;欧盟和欧洲投资银行推出50亿欧元灵活担保;瑞银为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混合金融基金筹集1亿美元;欧盟排放交易收入投资36.6亿欧元用于清洁能源系统;绿色气候基金批准12.25亿美元用于气候项目[2][5][8] - 碳中和:欧盟委员会提出税收优惠措施;摩根大通Kinexys在碳市场试点区块链;欧洲首个大规模DAC和CO₂封存项目在挪威启动;英国航空与EcoCeres签署可持续航空燃料协议;谷歌签署企业史上最大核聚变能源协议;微软与Hafslund Celsio达成10年协议确保110万吨碳去除;亚马逊在日本推出地热太阳能运营中心;欧盟修改《气候法》将碳信用额度纳入2040年排放目标;新联盟发起对高级航空旅行和私人飞机使用征税;土耳其设定2030年目标使用可持续燃料将航空排放量减少5%;英国推出首个陆上风电战略[2][5][8] - 企业治理:诺基亚获得与范围1 - 3减排目标挂钩的15亿欧元信用额度;Zelestra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扩大至7.7亿欧元;responsAbility任命Nadia Nikolova为新任首席执行官[2][5][8] - 环境保护:欧洲晴雨表调查显示85%的欧洲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委员会提出多项措施支持清洁工业转型;宜家将使用纸质试穿袋每年减少1400吨塑料;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4项生态环境标准[2][5][8] - 信息披露:ESMA发现需要改进可持续性风险和披露的监管;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推出Transition Finance Gateway;ISSB启动对SASB准则的重大审查;GRI就修订后的包容、平等机会劳动标准展开公众咨询[5][8][11] 国内ESG热点事件 -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2][21] - 碳中和: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氢能加注站数量突破300座;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成功首航;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建成投用,每年可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中国外运“湾区跨境绿运通”产品在香港正式发布[2][21][22] - 公司治理:中国电建与申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21] - 绿色金融:宁夏明确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目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召开,发布《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2030年中国绿色金融对GDP贡献率将上升到4.01%[2][21] - 环境保护: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4项生态环境标准[2][21] - 企业ESG实际行动:华证ESG评级结果更新,共有84家公司的ESG得分有变动;“ESG行动派”年度A股评级更新,纳入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至5354家;格隆汇2025中期策略峰会评选了ESG卓越公司[2][21] 分组2:ESG学术前沿 - 绿色公共采购对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公共采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ESG绩效,本地和强制性绿色采购对ESG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资源获取能力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规模较大的企业从GPP中受益更多,下游企业的GPP增加可以显著提升上游供应商的ESG绩效[33] - 绿色发明家CEO对ESG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发明家CEO显著提升了企业的ESG绩效,尤其是在环境和治理维度,通过增加环保投资直接提升企业的ESG绩效,通过向资本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吸引投资者[37][43] - 金融包容性、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对ESG准备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包容性和金融发展对ESG准备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技术创新在高收入国家对ESG准备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低收入国家,金融包容性的作用更为关键[44][48]
专访|中国有力助推全球能源转型——访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尼古拉斯·瓦格纳
新华社· 2025-07-05 12:14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得益于长期规划和有效投资 [1] - 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领跑全球,反映了其投入规模和长期规划 [1] - 到2030年,中国预计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约60% [1] 能源转型指数与政策支持 - 中国在2025年能源转型指数排名中跃升至第12位,领先法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1] - 中国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和支持性政策框架是其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 [1] - 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推动能源转型,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系统、制订国家减排计划以及碳中和承诺 [1] 清洁能源投资与技术发展 - 2024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吸引了8180亿美元投资,同比增长20% [2] - 中国不仅持续投资太阳能和风能等成熟技术,还加大对电动汽车和储能等新兴解决方案的投入 [2] - 中国通过规模效应推动全球技术成本下降,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桥梁作用 [2] 全球能源转型的挑战 - 全球低碳能源系统投资增速放缓,面临资金和地缘政治等挑战 [2] -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融资条件的差距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挑战之一 [2]
综述丨中国经验助力巴西东北部地区能源转型
新华网· 2025-07-05 10:40
中国企业在巴西东北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国家电投、中广核、三峡集团、比亚迪、国家电网等中国企业在巴西东北部持续扩大投资,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链加速发展 [1] - 中广核能源国际计划在皮奥伊州建设装机容量超过1400兆瓦的多能源互补基地,新增投资预计超过30亿雷亚尔(约合5.4亿美元) [2] - 中广核还计划设立中巴清洁能源创新中心,深化与巴方在研发、储能、风光互补、光热示范等领域的合作 [2] 巴西东北部能源发展现状 - 巴西东北部依托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已成为该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区域 [1] - 皮奥伊州99.75%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被称为"阳光之州" [2] - 巴西东北部正成为带领全国能源转型的关键地区,能源转型将成为该区域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引擎 [2] 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巴西东北部的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1] - 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正在研究借鉴中国"海绵城市"理念,以提升城市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2] - 中国企业推动巴西东北部能源转型,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快报名!参观世界巨头博世BMG | 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
DT新材料· 2025-07-05 00:09
论坛概述 - 2025年7月10-11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论坛 [2] - 论坛聚焦ALK/PEM/AEM制氢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关键部材及系统工艺创新、绿氢项目应用趋势 [2] - 邀请行业顶级专家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交流 [2] 技术主题 - 主题一: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2] - 主题二:碱性/PEM制氢关键部材及系统的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22] - 主题三:AEM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技术进展及趋势 [22] 同期活动 - 7月9日举行PEM制氢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研讨与对接会(邀请制) [22] - 7月11日下午组织参观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需审核) [3][22] - 同期举办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科技成果展示及资源对接活动 [22] 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BMG-CN)成立于2004年,覆盖苏州和长沙 [4] - 全球累计交付超4000个装配及测试系统项目,提供符合欧美标准的非标设备 [4] - 在氢能领域布局制氢端至燃料电池全链条,提供定制化智能设备(如PEM/AEM电解槽测试台、制氢系统等) [5][6][8][10][12]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DT新能源 [17] - 协办单位: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 [17] - 支持单位: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 [17] - 承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7]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卡住绿能咽喉 AI狂潮突遇“电力饥渴”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21:51
可再生能源行业政策变化 - 特朗普3.4万亿美元财政方案取消风电和太阳能项目的消费税,但新法案将逐步取消对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税收抵免政策,威胁众多可再生能源项目 [1] - 气候政策智库预测"大而美"减税与支出法案将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扩张,到2035年预计200吉瓦风电和150吉瓦太阳能项目无法按计划建成 [1] 美国电力需求与供应 - 美国电力需求将迎来持续十年激增,得克萨斯州到2030年需要30吉瓦发电能力(相当于30座核反应堆)以满足AI数据中心需求 [1] - 去年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占全美新增发电能力的61%,达30吉瓦 [3]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 太阳能是美国最经济的电力来源,配套储能电池技术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建设周期短于天然气电厂或核反应堆 [3] - 拜登2022年气候法案曾带动约1.2万亿美元政府投入并撬动更大规模私人投资,但特朗普新法案废止或削弱其关键条款 [3] 政策对AI能源保障的影响 - 特朗普新法案给美国如何为第一波AI浪潮提供能源保障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3]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谁受伤,谁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7-04 19:09
法案核心内容 - 法案以218比214票通过众议院 旨在延长现行减税政策并增加国防及边境安全预算 同时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项目支出 取消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项目的政府支持 [1] - 预计到2034年将使国家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 并使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 [1] - 50%的选民反对法案内容 支持率为36% [1] 医疗保障领域影响 - 预计未来几年将削减约9000亿美元的医疗补助支出 [5] - 医疗补助参保人数从2009年的6090万攀升至2023年的9460万历史峰值 [5] - 法案将对州政府申请联邦配套资金设置更严格限制 并对"提供剂税"设定上限 可能迫使各州缩减医疗补助覆盖范围或降低福利水平 [6] - 引入"工作要求"条款 要求受益人每月必须工作、参与志愿服务或接受教育至少80小时 否则将失去参保资格 预计最早于2027年1月生效 [6] - Medicaid参保人数下降将直接影响埃利万斯健康、森特尼和莫利纳医疗等保险公司收入 2024年莫利纳超过88%的总会员来自医疗补助计划 森特尼约46% 埃利万斯约19.5% [6] - 法案将对医院施加压力 减少其获取的资金 医院必须从其他地方寻找收入 [7] 可再生能源行业影响 - 取消了多项拜登政府时期的清洁能源优惠政策 包括取消200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基金的全部未使用资金 [9] - 终止7500美元的新车购置税收抵免政策和4000美元的二手电动汽车抵免 [9] - 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大幅收紧 项目必须在2027年底前投入运营 且需满足新的本土制造组件要求 [9] - 税收措施改变将使行业负担增加约40亿到70亿美元 [10] - 法案将威胁约4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可能导致未来10年内约300吉瓦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消失 [10] - 近200万个建筑行业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10] 化石能源行业影响 - 煤炭开采特许权使用费从12.5%降至7% 联邦土地租赁面积扩大400万英亩 [10] - 为冶金煤生产商提供2.5%生产成本的税收抵免 [10] - 简化联邦土地上的钻探许可和租赁程序 从每年续期改为四年有效期 [10] - 要求在15年内在墨西哥湾进行30次海上租约拍卖 [10] 企业税收优惠 - 恢复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允许企业当年全额扣除设备采购成本的税收减免政策 [13] - 企业可再次在费用发生的当年全额扣除研发投入 而不再需要在五年内分期扣除 [13] - 从2025年1月19日至2029年1月1日期间开工建设的制造设施 企业可享受立即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 [13] - 为在美国本土建厂的芯片制造商提供额外的税收激励 [13] 不同收入群体影响 - 收入最高的20%家庭净收入将增加近13000美元 增幅3% [14] - 年收入5.3万至9.6万美元的中产家庭收入将增加1430美元 增幅1.8% [14] - 年收入低于1.8万美元的最低收入群体税后实际收入将减少165美元 降幅1.1% [14]
上千万人失去医保、清洁能源迎末日,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让谁受伤?
第一财经· 2025-07-04 18:53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以218比214票通过众议院,旨在延长现行减税政策并增加国防及边境安全预算,同时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项目支出,取消对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项目的政府支持 [1] - 法案预计到2034年将使国家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并使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 [1] - 50%选民反对法案内容,支持率为36% [1] 医疗保健行业影响 - 法案将削减约9000亿美元医疗补助支出,逆转拜登和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医保领域的进展 [4] - 医疗补助参保人数从2009年的6090万攀升至2023年的9460万历史峰值 [4] - 法案对州政府申请联邦配套资金设置更严格限制,并自2028年起对"提供者税"设定上限 [5] - 引入"工作要求"条款,要求医疗补助受益人每月必须工作至少80小时,否则将失去参保资格 [5] - Medicaid参保人数下降将直接影响Elevance Health、Centene和Molina Healthcare等保险公司收入 [5] - Molina超过88%总会员来自医疗补助计划 [5] - Centene约46% [5] - Elevance约19.5% [5] - 法案将对医院施加压力,减少其获取的资金 [6] 可再生能源行业影响 - 取消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针对性限制 [7] - 取消200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基金未使用资金 [7] - 终止7500美元的新车购置税收抵免和4000美元的二手电动汽车抵免 [7] - 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税收抵免政策大幅收紧,项目必须在2027年底前投入运营 [7] - 税收措施改变将使行业负担增加约40亿到70亿美元 [8] - 法案威胁约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导致未来10年内约300吉瓦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消失 [8] 化石能源行业影响 - 煤炭开采特许权使用费从12.5%降至7% [8] - 联邦土地租赁面积扩大400万英亩 [8] - 为冶金煤生产商提供2.5%生产成本的税收抵免 [8] - 简化联邦土地上的钻探许可和租赁程序 [8] - 要求在15年内在墨西哥湾进行30次海上租约拍卖 [8] 企业税收优惠 - 恢复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允许企业当年全额扣除设备采购成本的税收减免政策 [11] - 企业可再次在费用发生的当年全额扣除研发投入 [11] - 从2025年1月19日至2029年1月1日期间开工建设的制造设施可享受立即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 [11] - 为在美国本土建厂的芯片制造商提供额外的税收激励 [11] 高收入群体影响 - 收入最高的20%家庭净收入将增加近13000美元,增幅3% [12] - 年收入5.3万至9.6万美元的中产家庭收入将增加1430美元,增幅1.8% [12] - 年收入低于1.8万美元的最低收入群体税后实际收入将减少165美元,降幅1.1% [12]
大美丽法案,最终会成就了谁的风光?
雪球· 2025-07-04 15:55
能源塑造世界格局的历史演变 - 煤炭推动英国成为19世纪世界工厂并维持百年霸权 [2] - 石油奠定美国20世纪全球经济与军事主导地位,其通过控制石油开采、出口及全球军事布局维护能源利益 [3] - 能源被视为文明底层架构,可再生能源将重塑21世纪物质与地缘政治格局 [4] 可再生能源对物质世界的重塑 能源生产模式转型 - 集中式供电(火电、核电)转向分布式模式(屋顶光伏、风电、储能微电网),提升系统灵活性与韧性 [11][12] 基础设施重新定义 - 智能电网取代传统电网,充电桩网络成为新型“加油站”,储能设施作为战略储备 [13] 制造业生态重构 1. **产业链电动化** - 钢铁行业转向电弧炉或氢能炼钢 [15] - 化工行业从石油化工转向电化学合成 [16] - 交通行业全面电驱动(汽车、船舶、飞机),建材行业(水泥、玻璃)电气化改造 [16][17] 2. **成本结构洗牌** - 电力成本成为制造业核心竞争要素,清洁能源富集区替代原料产地优势 [19] - 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从2018年76TWh(占1.9%)增至2028年325TWh(占6.7%),电力需求2035年增长16% [19] 数字化与能源融合 - 能源物联网实现设备数据节点化,AI优化调度,区块链推动去中心化交易 [22] - 新商业模式涌现:能源即服务(EaaS)、虚拟电厂、碳交易市场激活 [22] - 美国2024年81%新增电力为太阳能+储能,德克萨斯州占11GW太阳能装机 [21] 地缘政治影响 石油美元体系松动 - 可再生能源交易或绕过美元结算,新能源设备贸易计价货币多元化 [25] - 传统能源出口国需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以应对收入长期下降趋势 [25] 新兴能源强国崛起 - 中国主导全球70%光伏、60%风电产能,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及稀土加工近乎垄断 [26] - 挪威、丹麦等国家可能成为新能源时代“技术沙特” [26] 能源标准竞争 - 充电标准、储能技术标准制定权争夺将决定先发优势,影响深远 [27] 能源转型的挑战与矛盾 - 美国《大美丽法案》反映能源转型焦虑,试图延缓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光伏、风电、电池、电动车)主导趋势 [7] - 电力需求激增与供应矛盾:AI、加密货币挖矿推高电价(德克萨斯州2023年批发电价涨5%),极端气候加剧供需冲突 [21] - 美国燃气轮机短缺导致新建项目交付延迟至2030年,太阳能快速部署成关键 [20] 未来展望 - 可再生能源推动文明形态根本性变革,技术领先者将塑造21世纪全球格局 [9][28] - 美国爱荷华州83%电力来自风光能源,但政策波动(如《大美丽法案》税收抵免期限)可能影响产业规划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