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国星宇航再次递表港交所 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
智通财经· 2025-08-26 07:16
公司上市与行业地位 -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此前曾于2025年1月27日递表[1] - 公司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全链条参与者 战略重点为卫星与相关服务以及星基解决方案 以商业航天及人工智能为核心优势[5] - 以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管理卫星行业全价值链的所有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5] 技术成就与产品 - 公司于2018年12月发射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 2024年2月发射中国第一颗AI智算卫星 2025年5月14日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5]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公司自主开发6颗AI有效载荷 4颗AI应用卫星和16颗AI智算卫星 完成14次太空任务[5] - XSD-15成为全球首颗验证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卫星[5] 财务表现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77亿元 5.08亿元 5.53亿元及2.41亿元人民币[6] - 同期亏损分别为9090.7万元 1.39亿元 1.77亿元及1.92亿元人民币[6] - 收入从2023年5.08亿元增长9.0%至2024年5.53亿元 主要因卫星及相关服务收入增加 特别是2024年发射的六颗AI卫星收入确认[6] 财务明细 - 2024年毛利达2.10亿元 较2023年7106.5万元大幅增长[8] - 研发开支从2023年5347.8万元增至2024年1.42亿元[8] - 管理费用从2023年1.31亿元增至2024年1.74亿元[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2075.8万元增至2024年4343.4万元[8]
新股消息 | 国星宇航再次递表港交所 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7:12
公司上市进展 -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公司曾于2025年1月27日首次递表[1] 业务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全链条参与者 战略重点为卫星与相关服务及星基解决方案 以商业航天及人工智能为核心竞争优势[5]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以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管理卫星行业全价值链的所有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5] - 公司于2018年12月发射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 2024年2月发射中国第一颗AI智算卫星 2025年5月14日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5]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公司自主开发6颗AI有效载荷 4颗AI应用卫星和16颗AI智算卫星 成功完成14次太空任务 其中XSD-15成为全球首颗验证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卫星[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77亿元 2023年收入5.08亿元 2024年收入5.53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2.41亿元[6] - 2023年至2024年收入增长9.0% 主要因卫星及相关服务收入增加 特别是2024年发射的六颗AI卫星收入确认[6] - 2022年亏损9090.7万元 2023年亏损1.39亿元 2024年亏损1.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92亿元[6] - 亏损主要源于较高研发开支 卫星及相关服务毛利率波动 以及较高管理费用(含非现金股权激励安排)[6] 详细财务数据 - 2022年毛利4500万元 2023年毛利7107万元 2024年毛利2.10亿元 2024年上半年毛利1392万元 2025年上半年毛利2428万元[8]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4582万元 2023年5348万元 2024年1.42亿元 2024年上半年8446万元 2025年上半年9773万元[8] - 销售及营销开支2022年3538万元 2023年4198万元 2024年2408万元 2024年上半年1632万元 2025年上半年688万元[8] - 管理费用显著增加:2022年7129万元 2023年1.31亿元 2024年1.74亿元 2024年上半年9191万元 2025年上半年7482万元[8]
一诺千金换企业“一见倾心”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9
立法与监管创新 - "小切口"立法占比超七成 聚焦游艇产业、种子进出口、数字经济和商业航天等领域 [1][2] - 实施"一个系统管检查"和"清单之外无检查"机制 简化监管流程 [1] - 推广"区块链技术+公证+智能执法"监管新模式 提升执法透明度和效率 [1] 法治体系建设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确立法律体系"四梁八柱" [2] - 海南省人大结合地方实际制定自由贸易港法规 以"小快灵"立法支持自贸港建设 [2] - 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实现"良法善治" 强化政府承诺与企业信任的协同机制 [2] 改革与法治协同发展 - 改革与法治关系被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二者相辅相成且相伴而生 [1] -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并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被视为新生事物成功发展的核心路径 [1] - 通过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形成集群化效应 支撑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1][2]
82万年薪是中位数!我国商业航天薪酬地图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9
行业薪酬趋势 - 液体火箭首席工程师年薪中位数82万元 卫星载荷系统设计师年薪最高65万元 应届重点院校硕士在上海起步月薪突破2.3万元[2] - 北京招聘量从2022年21730个降至2024年13443个 三年降幅38% 月薪保持23768元高位[5] - 上海2024年月薪25202元居首 重点院校硕士起薪23130元较北京高4.9% 南京应届硕士起薪20070元反超广州 成都三年薪资涨幅20.2%领跑全国[8][10] 区域人才格局 - 上海重点院校硕士起薪为武汉同类人才1.5倍 北京本科重点院校毕业生起薪19200元是成都普通院校本科近2倍[10] - 商业航天人才版图从单核转向多核 中西部区域中心崛起但头部城市薪资壁垒更高[10] - 青岛本科应届生起薪9200元为统计城市最低 重点院校硕士与普通院校硕士起薪差距5301元且逐年扩大[22][23] 核心岗位价值重估 - 火箭工程师年薪涨幅24% 可重复使用火箭工程化使火箭回收专家成为战略资源[12] - 卫星通信与AI复合人才供需比1:5 6G星地融合需求催生算法/射频/芯片三位一体复合人才[14][16] - 航天法律顾问薪酬两年翻番 需兼具技术和国际空间法知识的双语人才[18] 企业规模薪酬分化 - 千至五千人企业总监级年总现金收入达112.9万元 百人以下企业同级收入70.6万元 专员级在500人以上企业收入超过小企业主管级[12][19] - 产业链下游专员级与主管级收入差距约33% 配套产业专家级收入91.2万元仅较小企业高16%[21] - 头部企业用项目制奖金2-3倍年薪锁定核心团队 腰部企业以高于融资节奏的工资抢人[25] 人才战略调整 - 企业招聘策略转向聚焦关键岗位 某航天企业月均招聘从2023年222人骤降至2025年47人 但液体发动机总体设计岗位仍给出3.5-7万元/月高价[23] - 地方政府推出发射奖励1:1配套 人才补贴2000万元等政策 将人才战升级为招商战[25] - 行业技术窗口期缩短至3-5年 先有人再有星/箭成为行业共识 人才竞争与技术竞争同等重要[28]
史上仅二次,成交额突破3万亿!疯狂的科技水牛在教我们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5 21:56
市场交易表现 - 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达到3.17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5981亿元,为历史上第二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 [1][3] - 科创50指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上证指数涨1.51%,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 [4][5] - 寒武纪-U股价较2022年4月低点46.59元上涨超20倍,盘中直逼贵州茅台股价 [6] 科技板块行情驱动因素 - 7-8月货币宽松政策推动资金涌向AI算力、人形机器人和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1][6] - 国产AI芯片替代需求迫切,寒武纪2024年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20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倍) [6]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50%至1835元,市场预期其技术突破并分食英伟达市场份额 [6] 龙头企业表现 - 中际旭创股价320元(单日涨14.74%),成交额152.37亿元,总市值3555.58亿元 [10][11][13] - 英伟达股价177.99美元(涨1.72%),成交额305.48亿美元,总市值4.34万亿美元 [7] - 工业富联、新易盛、胜宏科技等AI产业链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 [6] 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AI基础设施 - 中兴通讯:超节点整机与互联芯片布局推动价值重估 [22] - 亨通光电:空芯光纤损耗值≤0.2dB/km达国际先进水平,多芯光纤产能持续扩张 [23] 人形机器人 - 卧龙电驱:提供关节模组与灵巧手,与智元机器人、中科新松合作并递交港股IPO [24] - 长盈精密:为特斯拉和Figure AI量产灵巧手、旋转执行器等组件 [25] 商业航天 - 臻镭科技:特种芯片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卫星和雷达领域,受益低轨卫星星座建设 [26] 券商板块 - 传统券商龙头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及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指南针、同花顺受行情催化 [26] 市场结构转变 - 资金从金融地产转向硬科技领域,A股投资主线由周期板块转向硅基智能科创浪潮 [21] - 寒武纪、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五朵科技金花"被建议作为核心配置标的 [21]
航天宏图与星河动力战略合作,加速女娲星座多星发射
贝壳财经· 2025-08-25 18:33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星河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使用谷神星二号火箭发射女娲星座卫星 [1] - 计划从2025年底开始持续发射多颗卫星 [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继续携手多个火箭合作伙伴满足国内外卫星发射需求 [2] - 目标打造中国头部世界一流的卫星研制-发射-运营全链条商业航天集团 [2] 行业机遇 - 商业航天存在巨大发展机遇 [2]
今天,这个板块迎来利好——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8:32
上证指数突破2021年高点3731点,在达哥擅长的所有技术分析中,这意味着其对牛市进行了最终的右侧 确认。 今天,大盘再度上涨,上证指数距离3900点关口仅一步之遥。 从达哥观察的11个主要指数来看,仅剩下上证50指数还没有创下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达哥相信,有其 他指数的引领,上证50指数也将跨过去年10月的高点。 昨天,达哥在文章中谈到了2007年6124点与2015年5178点的高点连线。这种历史级、重量级的压力位, 一般而言,有效突破则意味着确认趋势最终转变,打开上行空间。 今天,达哥计算了一下这条连线所在的位置,这条连线以每天约0.507点向下移动,这条连线对应今天 这个时间点的点位为3919.3点附近。 不论是突破2021年的高点,还是突破上述连线的压力位,两者并不矛盾,都属于对市场走势的一种确 认。 现在,有不少人比较关心这轮牛市究竟进行到什么阶段了。今天,达哥就来简单说一下。 首先,当前市场上涨,主要是由流动性、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驱动,还没迎来基本面的彻底改善。也就 是大家常说的"强预期、弱现实"。 从市场层面来说,券商股还未迎来主升浪。只有券商股迎来主升浪之后,才可以明确地说市场进入牛市 中 ...
地方政策真金白银加持,商业航天或迎来爆发期,借道ETF与基金站上政策风口!
市值风云· 2025-08-25 18:10
作者 | RAYYYY 编辑 | 小白 8月19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提出建 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真金白银补贴商业航天产业。 掘金商业航天万亿蓝海赛道正当时。 多地政策助力商业航天赛道成长 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地方政策加持下迎来爆发式增长期。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在地面站网配套设施部署方面,《措施》表示,鼓励企业进行全球地面站网节点布局,按照投资总额 给予10%的资金支持,单个站网节点支持资金不高于2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支持资金最高1000 万元。 (一)自上而下政策支持投入 据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数据,2015—2021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增至12447亿元,复 合增长率近20%。国内商业航天市场拥有万亿蓝海市场。 而且就如开头所说,广东省的新政策不仅仅是文件支持,更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按照文件,广东将按 投资总额10%给予资金支持,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支持资金最高1000万元。 此外,广东还瞄准了卫星民商用领域,提出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推动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 济、移动通信、太空挖矿、太空旅游等前沿领域落地 ...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倒计时!卫星ETF(159206)获资金持续流入,成分股中国卫星盘中一度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32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相关部门近期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但实现类似星链的服务仍需2~3年时间 [1]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置于低空经济、深海经济之前 [1] - 上海、北京、海南、四川等多地已形成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卫星测控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集群 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 [1] 市场表现与产品信息 - 卫星ETF(159206)为全市场首支且同类规模最大的卫星ETF 截至2025年8月22日基金规模达2.04亿元 [2] - 该ETF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卫星制造环节权重占比64% 卫星业务纯度高 [2] - 8月25日卫星ETF成分股信科移动涨超9% 苏试试验、天银机电、中国卫星等涨超8% 华力创通、上海瀚讯、臻镭科技跟涨 [1] 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处于快速扩张的建设初期 卫星平台及载荷制造、火箭发射环节仍有待突破 产能具有稀缺性 [2] - 低轨互联网卫星下游运营应用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可回收火箭迎来密集首发 重要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 [2] - 产业多环节有望迎来积极变化 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终端、卫星运营等环节 [2]
董忠云:本轮行情来慢牛特征显著,近期波动或增加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51
海外市场与政策环境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鸽派讲话 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至89.3% 较前一日上升14.3个百分点 [1][6] - 中美关税风险缓和 美国财政部表示对目前关税情况非常满意 预计11月前再次会面 特朗普政府降低对华对抗性措辞 [6] - 俄乌冲突出现缓和迹象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筹备俄乌领导人双边会晤及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 [6] A股市场表现与特征 -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 上证指数涨3.49% 深证成指涨4.57% 沪深300涨4.18% 科创50涨13.31% 创业板指涨5.85% 中证500涨3.87% 中证1000涨3.45% [5] - A股日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本周日均成交金额达25874.80亿元 较上周增加4855.89亿元 [1][5][7] - 市场波动率处于近十年较低水平 万得全A波动率仅位于近十年20%分位 呈现显著慢牛特征 [1][8] - 成长风格表现突出 上涨6.25% 通信、电子、综合行业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0.84%、8.95%、8.25% [5] 资金流向与板块轮动 - 资金出现高切低现象 流向政策指引的大消费板块和资源品板块 并扩散至顺周期板块 [1][7] - 国务院会议强调激发消费潜力 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7] - DeepSeek发布国产芯片设计指引 点燃国产自主可控芯片投资热情 [1][7] 券商板块与市场风向 - 券商股多次出现异动 被视为"牛市旗手" 万得全A成交额与收盘价相关系数达0.83 显示量价高度正相关 [2][10] - 历史复盘显示 在券商领涨的牛市行情中 上证指数突破阶段性高点后仍将持续上涨30-40个交易日 [2][15] - 突破后前十个交易日大盘和金融地产风格弹性更大 小盘和先进制造风格上涨持续性更强 [2][15] 行业表现与轮动规律 - 突破后前二十个交易日非银金融和国防军工弹性最大 涨幅分别达24.84%和15.81% [18][19] - 电子和综合行业上涨持续性最强 在整个上涨阶段保持较高胜率和赔率 [18] - 行情初期呈现普涨格局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7个行业胜率达100% [18] 商业航天产业前景 - 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成为短期重要驱动因素 事件刺激敏感度保持高位 [3][20][21] - 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行业拐点临近 2025年内基本面修复可期 [3][21] - 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同期新高 下半年发射次数环比有望明显增长 2025年全年发射次数有望再上新台阶 [20] 中期投资主线 - 人工智能、券商、稀土、创新药或将成为A股阶段性主线 [4][22][23] - 关注"九三阅兵"和四中全会等重要催化事件 以及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和"十五五"规划政策线索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