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侃股:样本股上新硬科技,指数更有成长性
北京商报· 2025-06-16 19:41
当然,被调出指数的企业个股并不意味着丧失了投资价值,经营稳健、规范治理的企业仍可能通过技术 升级和行业整合保持竞争力。 指数样本股的调整,本质上并不会改变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但是却能够引发投资者或主动或被动 地调整持仓,对于调入的公司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调出的公司,也不必过于忧虑。 现如今样本股的选择标准更加倾向于投资者的交易热情,并不是因为硬科技公司调入了指数样本股而受 到投资者的追捧,而是因为投资者的追捧让硬科技公司具备了调入指数样本股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 此次指数样本股调整,是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硬科技企业的调入,不仅提升了指 数的成长性和估值溢价率,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了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硬科技赛道既是机遇也 是挑战,理性布局、长期跟踪将是关键。未来,随着更多硬科技企业成为指数样本股,资本市场将进一 步发挥晴雨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沪深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纷纷发布重要指数样本股调整公告,包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 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样本股都将进行调整,6月16日起正式实施。调入的新 ...
专精特新指数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7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发布 - 北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将于2025年6月30日联合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 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整体表现 [1] - 截至5月30日北交所聚集1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总市值4236.93亿元 占北交所总市值53.25% 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领域 [1] - 首发样本研发投入17.9亿元 占营收比例5.6% 近3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10.4% 两项指标均高于北交所平均水平 [1] 指数定位与市场意义 - 该指数是继北证50后又一重要市场表征指数 体现北交所对专精特新属性的高度重视 流动性筛选标准更严格 [2]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北交所上市公司54.89% 仅次于科创板63.71%的占比 [2] - 同时入选北证50和专精特新指数的"双指数"公司将获得更多资金配置机会 [2] 投资机会与产品发展 - 建议结合北证50指数交叉分析 关注可能进入"双指数"标的 需综合半年报业绩、成交金额等指标评估 [3] - 北交所ETF产品研究稳步推进 2022年推出北证50指数为被动投资奠定基础 [3] 市场扩容与企业质量 - 2024年前5月新三板新增挂牌145家 同比增长49.48% 其中68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7%) [4] - 新挂牌公司营收均值超10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6597万元 23家公司年度营收规模超10亿元 [4]
强化“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拥抱优质未盈利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08
本报记者 吴晓璐 科创板又一家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6月13日,上交所受理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超硅")科创板 IPO申请。根据招股说明书,上海超硅去年营业收入13.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99亿元。 去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 条")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 性"。近一年来,科创板共受理12家企业IPO申请,其中3家是未盈利企业。 目前,科创板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支持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15日,上述54家 企业A股总市值合计1.4万亿元。需要说明的是,目前58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为6.78万亿元。不难看出,科创板不仅为未盈 利科技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渠道,还重塑了市场定价逻辑,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科技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加快 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持续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 "科创板八条"实施近一年来,配套制度 ...
206家公司和机构捧得科创金牛奖
中证网· 2025-06-15 16:32
实验室中的每一项前沿科技项目,都蕴含着开辟商业蓝海的巨大潜力。推动这些技术走出实验室的关 键,在于资本能否"慧眼识珠"。这当中,耐心资本的力量至关重要。我们看到,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 支持日益深化——覆盖其整个发展周期的金融服务更强了,投向研发与成果转化的资金更多了,保险保 障水平更高了,科技金融的风险分担机制也更完善了。当金融资源能够这样长期、精准地灌溉创新沃 土,科技自立自强的种子必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本届科创金牛奖设立金牛银行支持科创奖、金牛保险支持科创奖、金牛证券支持科创奖、金牛PE/VC支 持科创奖、金牛园区支持科创奖,客观、公正评估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成效,促进形成"科技—产 业—金融"良性循环。上述奖项花落9家银行、4家保险机构、5家证券公司、8家PE/VC投资机构和5家科 技园区。 展望未来,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在政策红利与人工智能(AI)浪潮的共同驱动 下,中国证券报"金牛生态圈"将与资本市场一起,充分发挥耐心培育新质生产力、精准灌溉引导资源配 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助力我国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迈出关键步 伐。 本届科创金牛奖围绕科技创 ...
科创“长跑”遇“长钱”! AIC、险资、国资多元助力科技创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6-13 02:27
科技金融多元赋能科技创新 - 当前我国统筹推进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等多元金融工具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3]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要求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3] - 各类资本正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赋能科技创新,例如量子科技企业获得超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学家创业企业拿到数千万元融资,大模型企业获得3000万元A轮融资 [3] AIC股权投资试点进展 - AIC探索股权投资始于2021年,具有金额大、周期长、风险容忍度高等特征,是科技企业急需的长期资本 [5] - 金融监管总局对AIC股权投资试点进行了两次扩容,目前全国各地至少已设立74只AIC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5] - 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时银行出资比例上限为30%,较先前在上海试点时提升了10%,剩下的70%需要通过社会募集完成 [5] - 地方国资参与有利于推动AIC股权投资基金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的闭环生态 [6] 保险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投资 - 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已有15个年头,例如北京面壁智能科技获得北京科创基金子基金3000万元A轮投资,背后有保险资金的身影 [7] - 国寿资产以投资S基金份额的方式对北京科创基金投资50亿元,通过市场化分散投资策略缓解风险管理困难 [7] - 保险资金因其负债刚性特征总体风险偏好较低,需要进一步引导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投资的风险管理理念 [7] 国资创投支持科技创新 - 创投基金是股权投资市场的"主力军",《举措》有18处提及"创业投资",要求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8] - 国资创投机构往往在科技研发中、应用落地前、产业链未起势时进场,对我国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填空白、补短板、锻长板 [9] - 国有创投机构探索建立接续投资机制及生态,例如创合松山湖创投基金对科研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支持,并引入其他基金拓展资金来源 [9] - 科技企业融资主要难在"耐心",资本需要以时间换收益,与企业共同成长 [10]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科技与资本双向奔赴 科创板已成资本市场改革好样板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0
以"新"谋篇 聚焦"硬科技"培育领军力量 六年来,科创板以"新"谋篇布局,始终锚定科技创新主航道,以资本之力孵化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 的"链主"企业。通过龙头引领、产业链协同的发展模式,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 链成势。这一"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的发展路径,让"硬科技"从企业技术标签升级为板块最鲜明的价值 底色。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88家,总市值近7万亿元,首发募资合计达 9232.31亿元,再融资募集规模达1893.62亿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可接力、有效定价的多元资本支持。 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迪哲(江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哲医药")对此深有感触,公司首席 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吕洪斌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2021年12月份在科创板上市,彼时仅有4条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管线且无产品收入。借助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公司目前已建立7条具备全球竞争力 的临床研发管线。 6月13日,科创板喜迎开板六周年。 六年前,科创板肩负着赋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时代重任,以"试验田"的使命担当 扬帆起航,开启了探索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六年来, ...
威海强化政策举措,高标准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22:46
威海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省第6 [2] - 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8%,全省第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3%,全省第1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75%,全省第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全省第7 [2] - 工业领域百亿企业由2022年2家增长至6家,省级以上优质企业达857家 [2] 工业稳增长措施 - 力争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5%,逐月分析35个工业大类,挖掘船舶海工等高增长行业潜能,帮扶汽车等承压行业 [4] - 推动威海恒邦、泓淋电力等龙头企业冲击200亿、100亿目标,服务48个预计新增产值过亿企业和项目 [4] - 带动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00个以上,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 [4] - 企业诉求办结率目标95%以上,对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帮助企业争取红利 [4] 优势产业打造方向 - 优化10条优势产业链推进机制,举办30场以上融链固链活动,保持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第一梯队 [5] - 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势企业100家,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 [5] -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深海空天等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特色园区 [5] 产业创新推进策略 - 建设中试平台提升碳纤维等新材料技术研发能力,培育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6][7] - 实施180项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25项以上首台套装备等创新产品 [7] - 建立行业高层次人才库,推荐申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推进企业家"青蓝偕行"工程 [7] 数字化转型部署 - 新建5G基站900座累计超9000座,建设中科融合等算力项目,打造细分行业工业大模型 [8] - 龙头企业开展"链式"转型建设"产业大脑",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晨星工厂、智能工厂 [8] - 实施集成电路"强芯"等九大工程,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5.5% [8] 制造业升级路径 - 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提升威海钓具等名品影响力,培育省级管理标杆企业 [9] - 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20家,完善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9] - 发展"制造+服务"新业态,建设国家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旅游等新业态 [9]
A股多个指数样本调整,展现出哪些“新气质”
指数样本调整概况 - 深证成指更换20只样本,调入主板和创业板公司各10家 [1] - 创业板指更换8只样本,创业板50更换5只样本 [1] - 深证100更换3只样本,调入主板1家、创业板2家 [1] 新质生产力表征 - 创业板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92%,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分别占34%和24% [2] - 2024年样本公司研发费用880亿元,同比增长10%,三成以上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 创业板50样本中新能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权重分别占34%、21%、16% [2] 创新与成长聚焦 - 创业板指样本公司中22家研发投入超10亿元,注册制样本公司权重提升至7% [2] - 深证成指调整后制造业样本权重占73%,211家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和盈利双增长 [3] - 创业板指聚焦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 中长期资金服务 - 深证成指样本中六成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方案,三成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4] - 创业板指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和个股权重上限机制,六成样本ESG评级达A及以上 [4] - 深证100样本公司2024年分红总额超2700亿元,占深市53%,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 [4] 指数功能优化 - 创业板指编制方案优化,强化对优质企业的筛选,引导资金流向硬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企业 [5] - 创业板指通过ESG筛选和权重管控,规避风险并平衡行业分布 [4] -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成为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核心指标 [3]
数量全省第二!青岛13个项目入选今年省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
齐鲁晚报网· 2025-06-09 11:25
项目入选情况 - 青岛市13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名单 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1] - 入选项目具备产业支撑强 引领作用突出 预期效益好三大特点 [1] 产业分布与技术领域 - 项目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 高端装备(3个) 医养健康(3个) 新材料 现代海洋 文化创意六大产业 [3] - 技术攻关类别覆盖重大技术创新(2个) 业态模式创新(2个) 场景创新(9个)三大类 [3] - 海纳云等4个项目在本产业领域排名全省第一 10个项目进入同类别全省前三 [3] - "液体散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现代海洋产业项目 [3] 经济效益预测 - 项目攻关期满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 年利润2亿元 年纳税1.2亿元 [3] - 预计带动新增就业超过1200人 [3] 后续推进措施 - 青岛市发改委将加强项目监管 定期调度进展 协调解决困难 [4] - 重点保障项目按时完成攻关任务并达成绩效目标 [4]
热点频发,科创综指ETF(589630)涨近1.5%,科技自立与并购重组或成近期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1:20
科技热点与市场表现 - 军工、医药、TMT板块集体反弹,科创综指ETF(589630)盘中涨幅近1 5% [1] - 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中表现突出,2025年86起重大重组事件中参与18起,同比显著增加 [1] 政策与产业趋势 - 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生物医药、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通过并购技术密集型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1] - 汽车、电子、机械设备行业并购数量最多,反映汽车智能化、半导体自主可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等产业趋势 [2] 重点配置方向 - 科技自立自强是当前配置重点,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新型能源科技、空天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 [1] - 空天信息技术领域需关注低空经济、卫星及商业航天 [1] - 人工智能领域聚焦AI Agent、AI应用(如独立软件、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 [1] - 自主可控方向重点关注"卡脖子"环节技术突破及国产化渗透,特别是以HBM为核心的芯片制造产业链 [1] 并购重组与投资机会 - 并购重组活跃程度反映产业周期方向,未来AI商业化落地可能形成主线行情 [2] - 当前政策宽松期,6月可阶段性关注并购重组主题,中长期建议配置国产AI算力等硬科技领域 [2] 科创综指ETF概况 - 科创综指ETF(589630)跟踪科创综指(000680),成分股平均市值约110亿元,偏向中小盘风格 [2] - 科创综指聚焦科技创新企业,覆盖早期创新阶段公司,行业配置侧重硬科技领域 [2]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发起联接A(023733)和C(0237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