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慧翰股份(301600) - 202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9:14
公司 eCall 业务发展历程 - 2013 年起跟踪并研发符合欧盟标准的 eCall 汽车安全技术及产品,参与 eCall 一致性测试,建立先发技术优势 [2] - 2019 年,eCall 终端取得国内第一张欧盟 eCall 认证证书和全球首批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UN - R144 标准的认证证书 [2][7] - 2025 年 1 月 6 日,获得欧盟新一代 NG eCall 证书,成为全球首批获此认证的企业 [2][7] - 持续积累技术,扩大认证范围,取得英国、阿联酋、沙特等地区国家的测试认证 [2] eCall 产品相关情况 技术门槛 - 功能和可靠性要求高,需通过碰撞测试等多项认证,要确保在极端恶劣环境正常运行呼叫传输功能,公司产品有高于标准的技术要求,形成竞争优势 [3] 系统定义及工作方式 - eCall 系统是车载紧急呼叫系统,用于道路生命救援,触发方式有自动和手动,能获取车辆相关数据并传输给救援中心 [4] 国内渗透率及国标影响 - 目前国内无经认证的 eCall 产品,无渗透率,国标 AECS 实施后,国内 eCall 产品渗透率将达 100% [6] 市场反应及公司应对 - 国标 AECS 已发布但细则未落地,公司有先发优势,是国标起草单位和自主品牌出海 e - Call 主力供应商,将利用海外经验助力 AECS 落地,为车企提供产品,与大部分头部车企有合作 [7] 公司其他产品和业务 底层技术及应用领域 - 底层技术为汽车与 ICT 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9] 产品形态 - 车联网智能终端:包含 TBOX、eCall 等多种形态,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研发方式,可覆盖多级别、多类型车型 [9] - 物联网智能模组产品:包括智能模组和智能单元,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级物联网市场 [9] - 技术服务:将信息通信等技术迁移到产业物联网领域,如为新能源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9] 公司 eCall 产品出海收入情况 - 海外部分国家或地区强制安装 eCall 系统,国内主机厂出口海外车辆多搭载公司 eCall 产品,但相关收入不计入海外收入 [9]
航天科技:全力调动资源抢抓市场 聚焦航天应用等三大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22:09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从事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 [1] - 航天应用产品包括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 [1] - 汽车电子业务分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以商用车为主,境外以车载座舱内传感器为核心 [2] - 物联网业务通过AIRIOT平台提供综合性物联网软件解决方案 [2] 航天应用业务 - 惯控产品包括惯控系统、惯导及组合导航系统、惯测装置、惯性器件、测试设备等 [1] -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应用于神舟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空间站等国家重点工程 [1] - 精密制造涉及舵机、伺服机构、涡喷发动机及零部件等 [1] - 测试测控业务包括飞航产品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 [1] - 航天应用业务在手订单相对饱满,受军工产品采购周期和航天战略影响 [3] 汽车电子业务 - 境内业务产品包括汽车仪表、车载显示终端、T-Box、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载逆变器 [2] - 境外业务产品包括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乘员分级系统、生命感知传感器和自动驾驶传感器 [2] - 出售AC公司后,汽车电子业务以传感器为主 [4] 物联网业务 - AIRIOT平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 [2] - 已应用于油气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煤矿、水务、热力、电力等领域 [2] - 车联网业务包括"航天智慧车联网综合服务云平台"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平台 [3] 资产出售 - 公司拟转让AC公司100%股权和TIS工厂0.003%股权,转让底价分别为7.33亿元和0.0001万元 [4] - 出售AC公司是为了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产结构 [4] - AC公司业务独立,与其他业务板块无重大关联 [5] - 出售完成后AC公司收入及利润将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5]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聚焦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产业 [6] - 出售AC公司后收入会有所下降,但其他业务经营平稳 [6]
航天科技(000901)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8:3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人员有招商信诺郁琦、国投证券宋子豪等,时间为2025年6月10日15:00 - 16:30,地点在北京市丰台区海鹰路6号院2号楼,形式为当面交流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一凡、证券投资部部长吕晨、证券事务代表陆力嘉 [1] 业务构成 航天应用业务 - 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航天辅材为主要业务方向,惯控产品包括惯控系统等,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技术国内领先,自主研发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应用广泛,有近十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学进步奖并取得多项专利,还涉及舵机等精密制造、各型电缆等航天辅材生产及飞航产品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等测试测控业务,成功助力国家重点工程任务 [1][3] - 航天三院及其所属单位是重要客户,配套业务占比较高,也涵盖其他船舶、兵器、航空等行业客户 [3] - 业务受军工产品采购周期等因素影响,目前在手订单相对饱满 [4] - 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通过客户配套相关领域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少 [5] 汽车电子业务 - 分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以商用车为主,推广汽车仪表等五大系列产品;境外核心产品为车载座舱内传感器,包括安全、舒适和自动驾驶三个业务领域,主营产品有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等 [1] - 出售AC之后,传感器占比比较大 [6] - 客户包括现代起亚、大众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上汽、一汽等国内车企 [8] 物联网业务 - 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是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领域成熟应用,软件产品向多领域扩展 [1][2] - 车联网业务归属于物联网业务板块,以后装为主,自主开发了相关服务软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有示范效应和推广基础 [2][8] 公司决策相关 出售AC公司 - 是落实公司战略规划,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可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7] - AC公司业务独立,与其他业务无重大依赖或关联性,股权交割后其收入及利润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其他业务板块将继续稳定经营 [8] 公司业绩与管理 - 2024年公司围绕经营战略发展业务,随着AC公司出售,后期收入会有所下降,剔除影响其他业务经营情况整体较为平稳 [8] - 近期高管调整为正常工作调动,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8] - 公司暂时没有股权激励安排 [8]
掀起项目引建“夏季攻势”
新华日报· 2025-06-10 05:35
招商引资策略 - 盐城高新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实施靶向招商 [2] - 创新采用"以商引商"模式,通过梳理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将"朋友圈"转化为"招商链",6月份计划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举办三场重磅招商活动 [2] - 园区构建"1个专业园区+2个专职招商局+N个内设机构"的全员招商格局,目前正加速对接"东山""融合""长盈"3个百亿生态圈的15家核心企业 [2] 项目建设进展 - 源乾汽车电子项目一期进度达80%,预计7月中旬全面投产,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汽车电子智能制造基地 [3] - 园区建立"五率"推进机制(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效率),每周开展项目评审,每月协调要素,并对重点在建项目实行AB岗制,每日派驻科级干部驻守现场 [3] - 长盈精密50亿元结构件项目主体建成,昱辉光能50亿元一期项目投产,为园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 企业服务与产能扩张 - 高新区经发局快速响应企业厂房装修需求,通过跨部门协调解决问题 [4] - 华锐风电新上改造项目及二期扩建,预计未来三年新增工业产值超100亿元;神鹤科技5月开工2个项目,达效后可新增销售15亿元、税收超亿元 [4] - 园区推动18家企业技改扩能,计划总投资25亿元,重点支持"智改数转网联"及技改项目 [4]
华阳集团(002906):汽车电子产品份额领先,精密压铸业务稳健增长
湘财证券· 2025-06-09 1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华阳集团评级至“买入” [4][6][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阳集团历经周期考验,实现汽车电子与精密压铸双轮驱动,抓住多媒体行业转换机遇成为视盘机精密零部件龙头,后转型汽车产业 [1] - 汽车电子产品竞争力强,HUD 和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均为第一,座舱域控产品份额位列第八,且域控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2] - 精密压铸业务稳健增长,产品应用于多领域,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为主,2024 年相关销售收入和重要客户营收大幅增长,新项目和订单额增加 [3] - 2024 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竞争优势明显,汽车电子市场空间大,精密压铸业务需求稳健,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可观,现价对应 PE 倍数合理 [4][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相关数据与图表 - 展示公司历年营收与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分产品营收占比、分地区营收占比、毛利率与净利率、ROE 与 ROIC 等图表 [12][14][19] - 2024 年汽车电子营收占比 74.85%,精密压铸占比 20.33%;国内营收占比 85.26%,国外占比 14.74% [15][18] 投资建议 - 因 2024 年业绩增长强劲,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订单大幅增加,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9.79/12.66 亿元(原值为 8.23/10.15 亿元),2027 年为 16.01 亿元,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50.3%/29.3%/26.5%,截至 6 月 6 日收盘,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11/13.24/10.47 倍,上调评级至“买入” [4][20][22] 财务预测 |指标|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158|13450|17268|21739| |同比|42.3%|32.4%|28.4%|2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979|1266|1601| |同比|40.1%|50.3%|29.3%|26.5%| |毛利率|20.7%|20.5%|20.5%|20.5%| |ROE|10.1%|13.6%|15.7%|17.4%| |每股收益(元)|1.24|1.87|2.41|3.05| |PE|25.72|17.11|13.24|10.47| |PB|2.59|2.33|2.08|1.82| |EV/EBITDA|14.70|11.03|8.95|7.31|[10] 华阳集团公司财务报表以及相应指标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各年度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项目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4]
证监会同意瑞立科密深市主板IPO注册申请
快讯· 2025-06-06 17:10
证监会同意瑞立科密深市主板IPO注册申请 智通财经6月6日电,证监会同意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市主板上 市的注册申请。 ...
市场回暖?IPO终止数量骤降逾六成,年内首发融资总额超33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0:00
A股IPO市场变革 - 2025年A股IPO市场呈现结构性优化,IPO终止数量同比减少超六成,同时IPO上市数量和融资总额分别增长15.38%和20.80% [2] - 资本市场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型,通过"严入口、提效率、优结构"三重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IPO终止情况 - 截至6月4日,年内64家IPO终止,较2024年同期的186家下滑超六成,其中58家为主动撤回 [3][4] - 1-5月终止数量分别为27家、14家、10家、5家和8家,整体呈下滑趋势 [4] - 终止数量减少主要因市场结构性优化与监管政策协同作用,存量IPO企业质量提升 [4] 监管政策影响 - 新"国九条"实质性提升审核标准,倒逼带病申报、条件欠缺或业绩不稳定企业提前撤单 [5] - 证监会修订《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强调"申报即担责",对撤回企业"一查到底" [8] - 监管层加大对"带病闯关"企业追责力度,例如中鼎恒盛和泛源科技因财务内控不规范等问题受处分 [9] IPO融资情况 - 年内45家IPO公司共计融资332.09亿元,同比增长20.80% [6] - 分板块募资额:上证主板135.55亿元(+28.95%)、深证主板31.20亿元(+6.9%)、创业板110.65亿元(+26.87%),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下滑55.84%和10.87% [6] - 8家公司募资超10亿元,中策橡胶(40.66亿元)和天有为(37.4亿元)位列前二 [6] 市场趋势分析 - IPO融资总额增长反映A股融资能力有序恢复,投资人打新热情回升 [7] - A股趋势改善可能从熊市转向慢牛,新经济和外资流入增强市场信心 [7]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需构建"合规为基、赛道聚焦、机制活用"三位一体体系,实施穿透式风险防控并紧贴政策红利 [9]
天有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加速全球化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19:09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1] - 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 [1] - 公司于2024年4月24日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 业务发展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06%提升至2024年的53.60% [2] - 正在实施募投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扩充出口产品产能 [2] - 墨西哥子公司2024年已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 [4] - 墨西哥工厂总投资5500万美元,是公司第一个海外工厂 [4] 技术优势 - 复合屏技术是公司核心技术之一,创新性地将段码屏与TFT彩屏组合运用 [3] - 复合屏实现了色彩饱和度高、对比度高的屏幕呈现效果 [3] - 复合屏生产成本低于TFT全彩屏,且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3] - 正在利用复合屏技术开拓摩托车仪表、电动车仪表等市场 [3] 产品研发 - 持续推进曲面屏仪表、三联屏、超薄导航屏、旋转屏等新产品研发 [2] - 深化与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等客户的合作,扩大产品供应范围与份额 [2] - 积极开拓海外新客户,提升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 全球布局 - 2022年进入墨西哥市场,2023年开始筹划建设墨西哥工厂 [4] - 新厂区投产后将更好地服务美洲、欧洲及全球市场 [4] - 海外布局有助于缩短交付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4]
弘则研究 :汽车电子架构进展跟踪
2025-06-04 23:25
弘则研究 :汽车电子架构进展跟踪 20250604 摘要 汽车电子架构正从域控制器向区域计算平台过渡,中央计算平台与区域 控制器集成度各异,部分集成底盘功能,通信方式由 CAN 总线向以太网 演进,小鹏汽车支持以太网通讯,吉利 BEI3.0 左右域控则不支持。 配电方式由传统继电器长线束连接转向基于轻型 ECU 的车辆模式管理, 实现按需供电,优化能耗,提高效率与可靠性,重要负载单独供电,非 重要负载分路挂载。 汽车制造商减少传统 MCU 使用,如领跑汽车仅用 28 个,因车型配置差 异导致 ECU 数量不同,高端车型功能多,需预留硬件资源,座椅加热按 摩等功能未直接集成至 DCU 以降低成本。 随着域控制器集成,硬件资源预留,汽车制造商将更多功能作为标配, 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硬件、线路、研发、售后及测试成本,领克 3.5 代 产品成本较上一代下降 30%-40%。 软件定义车辆(SOI)将整车能力抽象,通过服务域通信传输,简化更 新流程,缩短更新链路,提高灵活性和效率,通过调用摄像头或雷达数 据,实现电动开门等新型智能功能。 Q&A 近年来汽车电子架构的发展情况如何?各大主机厂和供应商在这方面有哪些具 体进 ...
制造衬底科创点睛 “苏”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篇章丨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江苏篇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29
江苏资本市场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突破700家 科创板、北交所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2][6][8]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 国家5G工厂累计210家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14个 均为全国第一 [5][6][2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2215家 2024年新增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6][9][26] 政策与规划 - 《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目标:2025年底市值百亿元以上上市公司达150家 千亿元以上达15家 累计新增并购重组金额2500亿元以上 [7][13] - 重点培育"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隐形冠军 支持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培育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产业链"链主"企业 [3][13] - 建立企业上市直通车服务机制 健全科创企业上市精准培育机制 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专精特新专板 [9][12] 区域发展特征 - 苏州A股上市公司221家全国第五 科创板57家全国第三 总市值1.79万亿元 80%为科技型企业 [20][21][28] - 上市公司呈现"铺天盖地"特征:覆盖全省82%县域 78个县(市、区)拥有境内上市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5% [12] - 制造业上市公司占比近八成 覆盖"1650"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赛道集中 [12][13] 典型案例 - 国芯科技:依托苏州数千亿元汽车电子产业链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10] - 晶瑞电材:通过三轮并购巩固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地位 灵活运用现金收购、股权增发等工具 [13][14] - 徐工机械:通过"混改+整体上市"穿越行业周期 投资产业链优质项目推动集群智能化转型 [18] 金融服务体系 - 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0.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速达33.7% 新增贷款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16] - 元禾控股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体系 直接投资培育上市公司114家(科创板48家) 生物医药领域培育16家上市企业 [16][21][23] - 苏州实施"参天计划":支持上市公司集聚高端资源 开展一体化整合 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