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搜索文档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北京将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
央视新闻· 2025-11-05 18:47
活动概况 - 北京市政府于11月5日在上海举办与外资企业交流活动,主题为“共话京彩,共享机遇” [1] - 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医药健康、金融服务、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百余家外资企业高管代表参与 [1] 北京“两区”政策优势 - 北京是全国唯一叠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政策的城市 [1] - “两区”建设已累计实施140余项突破性政策,其中70余项为全国突破性政策 [1] - 已形成70余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1] - 未来将编制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 [1] 北京经济发展与创新成果 - 2024年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3.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22.4亿元,增长14.9% [1] - 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 [1]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1] - 未来将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科学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1] 外资企业在京发展现状 - 北京目前拥有外资企业3.5万家、外资研发中心221家 [2] - 外资企业已成为北京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 [2]
业绩承压之际,华熙生物再遭原始股东减持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1-05 18:39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国寿成达计划减持不超过963.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00% [1] - 国寿成达当前持有2893.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01%,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1] - 控股股东华熙昕宇完成首次增持计划,累计增持451.9万股,总金额约2.57亿元,持股比例提升至60.11% [2] 股东历史减持与影响 - 国寿成达此次为第二次减持,此前在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期间已减持5,496,782股,减持比例1.14%,成交价格区间59.28-68.10元/股 [1] - 前次减持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在公告次日大跌超16% [1] - 国寿成达于2019年2月斥资12亿元入股,持股历程已近七年,此次减持属私募股权基金生命周期规律下的合规操作 [1]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63.59亿元降至2024年的53.71亿元,2023年陷入负增长后持续下滑 [2] -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8.36%至31.63亿元,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降30.29% [2] - 第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改善,分别上涨20.89%和55.63%,增长主要得益于对销售费用的有效控制 [2] 核心业务与股价状况 - 主力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仍未止住下滑趋势,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约34% [2] - 公司股价于11月5日收盘报50.06元/股,较历史高点314.99元相比跌幅超八成,市值已降至241.1亿元 [2] 公司战略调整与新业务拓展 - 公司董事长于今年3月宣布从研发端重回经营一线,并在经营理念、业务方向及人才组织模式方面进行系统性调整 [3] - 公司于九月初宣布拟出资1.38亿港元认购圣诺医药1156.83万股,计划将业务拓展至小核酸创新药领域 [3]
五款百万级CAR-T药闯关商保谈判,自费负担有望降至4万/针
观察者网· 2025-11-05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为CAR-T等单价百万元级别的天价抗癌药开辟了全新支付通道,是医保支付体系的重大制度创新 [1] - 五家CAR-T药企参与谈判,患者自费负担有望从百万元级别降至四万元左右,标志着高值创新药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实现跨越式提升 [1][4] - 谈判机制首次引入保险行业专业人士,构建“医保局-商保公司-药企”三方协商机制,共同探索高值创新药的支付解决方案 [7] 商保创新药目录设立与影响 - 商保创新药目录为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但创新程度高的药品开辟新通道,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实行单独定价和结算 [1][6] - 目录内药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医院和医生“不敢开方”的顾虑,为高值创新药的临床应用扫清了制度障碍 [6] -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计划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广州发布,并于明年1月1日开始执行 [1] CAR-T疗法特点与市场现状 - CAR-T疗法属于个体化定制肿瘤治疗药物,需要一个患者一个批次地进行生产,生产链条复杂性和高技术壁垒决定了其成本结构难以在短期内大幅下降 [2] - 国内已获批的CAR-T产品共计七款,此次参与谈判的五款产品定价均在百万元级别: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120万元/针、药明巨诺瑞基奥仑赛注射液129万元/针、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116.6万元/针、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99.9万元/支、科济药业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115万元/针 [7] - 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以99.9万元/支成为目前国内价格最低的CAR-T药物 [6] 参与企业及产品信息 - 五款通过形式审查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包括: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CD19靶点)、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CD19靶点)、驯鹿生物/信达生物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BCMA靶点)、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CD19靶点)、科济药业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BCMA靶点) [4][5] - 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是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2024年1月推出“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承诺若患者未达到完全缓解最高可获得60万元费用返还 [6] - 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是国内首款全程自主研发的CAR-T产品,已将CAR-T疗法应用拓展至罕见病领域 [6] 支付机制创新与市场前景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首次引入保险行业专业人士,构建三方协商机制,探索风险分担、疗效对赌以及确定超售返还比例等多元支付模式 [7] - 地方试点提供成功经验:上海“沪惠保”将阿基仑赛纳入保障后,三年间已为80余名患者报销超4000万元,广州穗新保与22家医院实现全流程数据对接 [8] - 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规模约为9774亿元,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要推动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商业健康险打开巨大市场空间 [8]
有一种长期主义叫做荣昌生物
新财富· 2025-11-05 16:0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1993年凭借"肛泰"系列中成药获得稳定现金流后,于1997年逆势转向创新药研发,放弃短期确定性收益,选择长期不确定性的创新路径[3] - 2005年首个抗血管生成靶向药"恩度"研发上市并成功转让,验证了团队从临床价值发现到成果落地的完整能力链条,公司将增长逻辑从"产品红利"切换为"创新驱动"[5] - 公司选择在行业仍以仿制药为主导、资本尚未大规模追逐创新的背景下,用十年时间打磨研发能力和组织心智,形成长期主义护城河[5] 早期研发挑战 - 2008年公司进军前沿生物药,选择在全球被视为"死亡领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靶点,当时美国FDA六十年间仅批准过一款生物药[7] - 早期实验条件不完备,在借用实验室开展研究,团队年轻缺乏经验,基础操作如药物基因插入染色体后细胞存活困难,需不断试错[7][8] - 从建实验室到递交临床试验申请耗时两年多,期间无外界关注,形成公司不因赛道冷、失败多而放弃的核心气质[8][9] 关键产品突破 - 2018年泰它西普吸引全球知名风湿病学家Joan Merrill博士加入全球研发体系,获得外界价值确认[12] - 2020年泰它西普IIb关键临床试验达成主要终点,高剂量组48周应答率达79.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领域呈现best-in-class数据[12] - 2021年泰它西普成为全球首款BLyS/APRIL双靶点生物药获批上市,维迪西妥单抗成为中国首个本土ADC药物,两款药同年进入医保目录[13] 商业化现实与挑战 - 系统性红斑狼疮领域商业化天花板极低,国际巨头GSK的贝利尤单抗耗时十年才突破10亿美元销售额,市场放量缓慢[17] - 尽管泰它西普临床数据耀眼,但医生使用习惯、患者认知及生物制剂安全性争议使商业化节奏保持审慎[17][20] - 维迪西妥单抗因ADC赛道竞争加速面临边增长边被追赶的压力,公司需在掌声与质疑间继续积蓄力量[19][23] 长期能力建设 - 2022-2024年公司专注于打基础而非抢速度,扩展泰它西普适应症、建设17万升产能体系、壮大商业化团队覆盖全国数千家医院、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24] - 维迪西妥单抗与西雅图基因达成26亿美元授权合作后,公司继续深耕临床扩展、生产工艺优化与全球合作布局,保持自身节奏[25] - 此阶段公司从科技公司推向世界级药企的骨架搭建完成,为2025年爆发埋下伏笔[25][26] 全球化机遇与市场反应 - 2024年4月Vertex以49亿美元收购Alpine,点燃BAFF/APRIL双靶点全球关注度,自免赛道从冷门变为下一代大分子药物核心战场[28][29] - 2025年6月公司与Vor Bio达成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合作,总金额42.3亿美元创中国创新药纪录,但首付款仅4500万美元占总额2.96%,里程碑付款被市场认为不确定性高[32][35] - 交易后公司A+H股双双大跌约17%,Vor Bio盘后暴涨138%,市场质疑主要因合作方现金储备不足1亿美元且刚裁员95%[33][35] - 公司通过认购Vor Bio 23%股份、设置IP自动返还机制、成立战略委员会共治等方式绑定长期利益,将产品出海升级为全球战略能力共建[36]
人体移植基因编辑猪肾规模化临床试验在美国启动
新华日报· 2025-11-05 15:47
临床试验启动 - 公司完成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至人体的临床试验手术,标志着规模化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1] - 该试验是美国FDA批准的首项人体移植基因编辑猪肾规模化临床试验 [1] - 研究计划初期纳入6名受试者,未来或扩展至约50人 [1] 试验设计与评估 - 受试者为55岁至70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已接受血液透析至少6个月 [1] - 移植后将进行24周随访,评估肾功能、生存率、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等指标 [1] - 在首批手术完成至少12周后,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将评审数据以决定是否推进下一阶段 [1] 技术核心 - 公司研发的基因编辑猪肾经过10处基因编辑 [1] - 敲除了4处可能引起人体排异反应的基因 [1] - 添加了6处人类基因以提高动物器官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兼容性 [1]
默沙东携30种药物和疫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国际金融报· 2025-11-05 15:35
进博会展示与产品管线 - 公司连续第七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全景式呈现医疗创新成果、研发合作及企业责任实践 [1] - 进博会展出中国境内已获批的约30种药物和疫苗 覆盖肿瘤、抗感染、糖尿病、罕见病等领域 包含多款创新药品和新适应证的进博首秀 [2] - 得益于进博会溢出效应 去年展示的多款在研药物已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 [2]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将向中国引入40多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 [2] - 公司正在中国推进多个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 今年将展示抗病毒、心血管等多元治疗领域的全球及中国在研管线 [2] 疫苗与肿瘤免疫治疗成就 - 作为全球疫苗创新引领者 公司自1989年向中国零利润转让乙肝疫苗生产技术以来 已在中国上市多款抗病毒、抗细菌疫苗 [3] - 公司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累计保护5000多万中国女性 并于今年陆续获批适用于男性预防HPV相关癌症和疾病 积极推动HPV男女共防 [3] -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产品线 截至2025年8月共有32个适应证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 覆盖多个高发病死亡率、低总体生存率、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 [3] 本土合作与企业社会责任 - 过去三年公司与包括科伦博泰、恒瑞医药在内的五家本土医药企业围绕心脑血管、代谢和肿瘤领域开展多项研发合作 [3] - 默沙东研发中国创新合作中心(MCICC)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成立 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生态的协同合作 推动源自中国的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临床转化 [3] - 公司自2018年携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开展"生命之钥"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援助项目和"维爱不凡"VHL患者援助项目 无偿捐赠肿瘤治疗药物 [4] - 本届进博会将举行"生命之钥"项目七周年纪念仪式暨"维爱不凡"项目点亮仪式 凸显公司改善患者可及性的承诺 [4] 动物保健与其他业务 - 在动物保健方面 公司秉承"科学让动物更健康™"理念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覆盖宠物、家禽、猪、反刍动物和水产五大业务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4]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缩量涨0.23% 电气设备股涨幅居前
新华财经· 2025-11-05 15:21
科创50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收盘报11390.39点,上涨0.23% [1] - 指数振幅为3.07%,总成交额约627.0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萎缩 [1] 市场整体概况 - 科创板591只个股平均涨幅为0.18% [1] - 个股平均振幅为4.11%,平均换手率为2.60% [1] - 市场合计成交额为1771亿元 [1] - 上涨个股364只,多数个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 电气设备、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类个股表现活跃 [1] - 部分半导体、生物制药类个股出现下跌 [1] 个股价格表现 - 高价股表现分化,低价股多数上涨 [1] - 阿特斯、金冠电气上涨20%,领涨成分股 [1] - 禾元生物下跌12.55%,跌幅居首 [1] 个股成交情况 - 寒武纪成交额90.1亿元,位居首位 [1] - *ST观典成交额962.4万元,位居末位 [1] - 禾元生物换手率为45.34%,位居首位 [1] - 中复神鹰换手率为0.23%,位居末位 [1]
第8届进博会今日在上海开幕,美企连续7年稳居参展面积首位
观察者网· 2025-11-05 13:19
进博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吸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设立6个主宾国[1] - 参展企业总数超过4100家,其中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均创历史新高[1] -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1] - 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打造专区,推动53个非洲建交国企业利用“零关税”待遇[1][6] 外资企业评价与成果 - 美国陶氏公司累计发布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签署逾60项战略合作协议或备忘录[3] -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指出进博会带来“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的溢出效应[3] - 罗氏制药连续八届参展,认为进博会为外资企业搭建了不可替代的舞台[3] - 德国卡赫集团去年首发的折叠式手持清洗机,上市不到一年销量已突破5万台[5] 创新技术与产品展示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3] - 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有企业全球首发全尺寸倾转涵道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5] - 外资企业普遍认为中国大市场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和利润场[3] 企业未来投资与布局 - 赛诺菲将依托北京、杭州、深圳等地的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世界级供应网络[4] - 西门子表示将持续加大在华研发力度,推动更多中国创新成果服务全球[5] -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正式启用,作为持续投资中国市场的重要行动[5] - 松下控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智慧家居、绿色能源等领域积极布局[6] 进博会的平台效应与意义 - 进博会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和高水平开放平台,为企业带来长期溢出效应[5] - 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展示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特色产品[6] - 进博会不仅是产品展示平台,更是信任与合作的桥梁,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6]
上海莱士(002252.SZ):SR604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2:07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SR604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新增适应症“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出血发作的预防治疗”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该药物是一种人源化高亲和力结合人活化蛋白C的单克隆抗体制剂 [1] - 针对血友病A/B及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预防治疗的适应症已于2023年12月21日获受理 并于2024年3月5日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1] 临床试验状态 - 血友病A/B及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适应症已完成单次给药剂量递增Ⅰ期试验并进入多次给药预防治疗疗效探索Ⅱb期试验 [1] - 针对血管性血友病的新适应症将开展Ⅱ期剂量探索试验 拟进行0.2mg/kg每4周给药一次及0.4mg/kg每4、6、8周给药一次的多剂量用药间隔试验 [2] - 相关研究结果已达到临床试验设计目标 具体数据将发表于国际会议和专业期刊 [1] 药物市场定位与潜力 - 全球尚无与该药物同靶点的产品上市 也无抗体药物获批用于血管性血友病的预防治疗 [2] - 该品种若研制成功 有望显著改善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的用药体验 [2]
上海莱士(002252.SZ):"SR604 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格隆汇APP· 2025-11-05 12:07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 公司SR604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1] - 新增适应症为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出血发作的预防治疗 [1] - 该药物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 [1] - 药品临床试验申请的受理号为CXSL2500733,通知书编号为2025LP02910 [1] 药物研发管线 - SR604注射液此前已开展针对血友病A/B及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患者出血发作预防治疗的临床试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