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首台 CellXpress.ai 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在沪成功安装
仪器信息网· 2025-06-13 13:39
全球药物研发模式革新 - 2022年美国《FDA现代化法案2.0》系统性认可非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允许使用类器官模型、器官芯片、AI算法等技术替代传统动物实验 [3] - 2025年4月10日FDA政策更新要求逐步取消单克隆抗体等药物的强制动物实验,并将类器官-器官芯片结合AI的方案纳入监管框架 [3] - 传统动物实验模式被颠覆,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引领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新时代 [3] CellXpress.ai技术突破 - 亚洲首台CellXpress.ai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安装调试 [1][2] - 设备已在德国Helmholtz感染研究中心、悉尼大学、加州大学等全球机构投入使用 [3] - 系统通过AI驱动实现3D生物学全流程自动化,包括监测、培养、成像和调度 [4] CellXpress.ai核心优势 - 全天候高效运行:支持7x24小时工作,大幅减少实验室手动操作时间 [4] - 标准化输出:AI分析和决策工具提供高度一致且生理相关性更强的结果 [4] - 高效扩增:显著提升干细胞系、细胞球或类器官的生长和扩增效率 [4] 行业影响与发展 - 解决类器官技术产业化障碍,如操作复杂、重复性差等问题 [5] - 加速药物研发,提升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效率 [5] - 为中国类器官技术国家标准体系奠定基础,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5] - 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5] 战略合作与里程碑 - 丹纳赫集团旗下美谷分子仪器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2] - 设备部署标志着自动化技术和AI赋能的细胞培养新时代到来 [5]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成绩单: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新京报· 2025-06-13 06:47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 - 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形成80余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 [1] - 实际使用外资达661.8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 [3] - 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从设立之初不足10%跃升至20%以上 [3] 制度创新成果 - 率先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等首创政策 [2] - 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2] - 出台全国首个不动产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专项文件 [2] - 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落地145家数字经济企业及9个服务平台 [2] 外资与研发中心发展 - 累计认定221家外资研发中心,其中超九成分布在高精尖产业 [2] - 累计落地约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包括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等 [2] - 全市新设外资企业近7900家,吸引德国大众集团40年来在华最大单笔投资 [4] 数字经济与跨境数据流动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上架数据产品超3200个 [2] - 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2] - 数据出境多样性和通过率居全国前列 [2] 产业与贸易发展 - 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进出口规模保持在3.6万亿元高位 [3] - 昌平美丽健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超百亿元 [3] - 延庆聚集百余家无人机企业 [3] - 天竺综保区2024年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突破千亿元 [3] 医药领域开放 - 礼来等8家国际药企集中在京设立研发中心 [4] - 21款临床急需药品通过绿色通道进口 [4] - 18款罕见病药品获准临时进口,惠及2000余名患者 [4] 营商环境优化 - 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最快1天办好 [4] - 创新推出"双枢纽两场物流协同"等模式 [4] - 实施外籍人才工作居留"两证联办",设立21个"扬帆"专窗 [4] 未来工作重点 - 正在抓紧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3.0版本 [5] - 采取"一园一策"方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5] - 深化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改革 [5] - 加强京津冀三地联动,打造区域开放合作新高地 [5]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3 03:31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2,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授信期限两年 [2][3] - 2025年度预计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3,000万元的担保额度,本次担保在该额度内无需另行审议 [4]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实际为新领先提供的担保余额为10,817万元(含本次) [2]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155.42万元,主营业务为医药技术开发及服务 [6][7] - 公司持有新领先87.38%股权,剩余12.62%由河南京港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基金持有 [8] - 新领先非失信被执行人,经营和财务状况稳定 [8][11]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担保金额为主债权本金最高限额2,000万元,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 [8] -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及利息、罚息、实现债权费用等 [8] - 被担保主债权发生期间为2025年6月12日至2026年6月11日,授信期间至2027年6月11日 [9] - 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年 [10] 担保必要性及合理性 - 担保旨在满足子公司经营发展需求,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11] - 新领先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风险可控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11][12] - 董事会认为担保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被担保人偿债能力稳定 [13]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30,594.04万元,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的19.43% [14] - 所有对外担保均针对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无逾期担保事项 [14]
五年来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北京“两区”建设制度型开放走向纵深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2:09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成效 - 北京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市比重从设立之初不到10%提升至超20% [2] - 五年来北京实际使用外资661.8亿美元,占全国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超九成 [2] - 2022年至2024年北京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台阶,服务贸易规模保持全国前三,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 [2] - 累计落地投资额10亿元以上内资大项目近700个,涉及金额超3万亿元 [2] - 落地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近250个,涉及外资超630亿美元 [2] 金融领域开放成果 - 金融领域开放试点措施占比近40% [3] - 北京金融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3] - 2024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3] - 近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落地展业 [3] - 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从2020年到2024年增长67.4%,达到2.4万亿美元,占全国16.9% [3]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的49.7%提升至2024年的65% [3] 贸易便利化措施 - 北京地区试点银行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超14万笔,规模超1600亿美元 [4] - 京津冀晋蒙"五地共建"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互认业务已联合发布互认优质企业近3000家 [5] - 北京地区银行便利化业务金额累计超2.2万亿元人民币 [5] - 北京地区对RCEP国家进出口累计突破2万亿元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实施"五大行动":制度型开放引领行动、园区开放能级提升行动、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区域协同开放行动和国际化发展环境提升行动 [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报批工作,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 [6] - 推动四个综合保税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6] - 提升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开放水平 [6] - 深化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7] - 深化北交所改革,加强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领域普惠金融服务 [7]
【港股IPO】6月9日-6月10日,港交所IPO动态,5家企业通过聆讯、2家企业递表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20
港交所IPO审核企业概况 - 6月9日-6月10日共有5家企业通过聆讯(药捷安康、颖通控股、圣贝拉、香江电器、曹操出行)[1] - 同期有2家企业递表(银诺医药、创智芯联)[1] 药捷安康 -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1] -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通路[2] - 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胆管癌的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2] - 管线包含5种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和1种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1] 颖通控股 - 中国(含港澳)最大的非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3] - 业务模式包括销售分销第三方品牌产品及提供市场部署服务[3] - 产品组合涵盖香水、彩妆、护肤品、个人护理、眼镜及家居香氛[3] - 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的100+直营POS和8,000+零售客户POS[4] 圣贝拉 - 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业务延伸至家庭护理服务及女性食品[6] - 亚洲最大产后护理集团(按2024年收入计),2022-2024年收入增长率行业领先[7] - 2024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份额约1.2%[7] 香江电器 - 中国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以ODM/OEM模式运营[8] - 2024年厨房小家电出口额排名中国第十(市场份额0.8%)[8] - 电热水壶在美国/加拿大出口量占比分别达24.6%/59.6%[8] - 产品线涵盖电器类(电热/电动/电子家电)及非电器类家居用品[9] 曹操出行 - 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覆盖中国136个城市[10] - 2024年总交易价值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5.4%[10] - 拥有34,000辆定制车(中国最大同类车队),占2024年GTV的25.1%[11] 银诺医药 - 专注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12] - 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获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批准[12] - 管线包含1款核心产品和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12] 创智芯联 - 中国领先的金属化互连镀层材料及工艺技术方案提供商[13] - 2024年收入排名国内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第一[13] - 专注晶圆级/芯片级封装及PCB制造领域超20年[13]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羽绒材料商古麒绒材登陆深主板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5.24-05.30
创业邦· 2025-06-01 08:45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55个 较上周减少47个 其中36个事件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42.06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1.17亿元人民币 [5]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三行业:人工智能12个 智能制造12个 医疗健康8个 [7] - 融资规模前三行业:人工智能12.03亿元人民币(含地瓜机器人1亿美元A轮融资) 医疗健康10.18亿元人民币(含浩博医药5000万美元B轮融资) [7] - 地瓜机器人专注消费级机器人底层计算平台 推出旭日5芯片及RDK X5开发者套件 [7] - 浩博医药聚焦乙肝治愈小核酸药物研发 三大管线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7]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集中区域:广东13起(12.89亿元人民币) 上海9起(5.30亿元人民币) 江苏9起(9.30亿元人民币) [11][14] - 其他地区:浙江6起(5.13亿元人民币) 北京5起(5.03亿元人民币) 四川5起(8000万元人民币) [14] 阶段分布 - 早期融资事件38个(种子轮/天使轮/A轮) 成长期17个(B轮/C轮) [14] 大额融资事件 - 国内:地瓜机器人1亿美元A轮融资 浩博医药5000万美元B轮融资 [7] - 海外:未披露具体案例 [20] 活跃投资机构 - 深创投 松禾资本 梅花创投各参与2起投资事件 [24] IPO动态 - 本周国内4家企业IPO 古麒羽绒市值最高达54.04亿元人民币 [28] - IPO企业均获机构投资 包括冠亚投资 海通开元 前海母基金等 [28] 并购事件 - 本周完成并购12起 较上周增加2起 涉及传统行业 材料 企业服务 [32] - 最大并购案:正芯半导体24.48亿元人民币收购镨芯电子64.42%股份 后者为半导体零部件头部企业 [32]
海外消费周报:同程旅行一季报超预期-2025053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30 2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在线旅游行业看好,维持携程集团、同程旅行买入评级 [1][2] - 海外医药行业看好创新管线价值 [3] - 海外教育行业看好高教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线旅游行业增长确定性高、竞争格局稳定,同程旅行营销效率改善和出境游规模提升有望推动利润率提升,携程在国内外市场有领先地位和潜力 [1][2] - 海外医药行业石药集团BD有望持续落地,创新管线价值高 [3] - 海外教育行业办学投入放缓、资本开支见顶,高教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可期 [3] 各行业总结 海外社服 - 同程旅行1Q25收入43.8亿元、同比增13%,经调整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41%,月均和年付费用户创新高,预计二季度国内酒店变现率提升,出境业务年底贡献增加且有望扭亏为盈,维持买入评级 [1][4] - 携程1Q25收入139亿元、同比增16%,non - gaap经营利润40亿元、利润率29%,各业务板块和区域收入均增长,预计2Q25收入同比增14%,继续看好其领先地位和国际市场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2][5] - 重点关注古茗、蜜雪集团、携程集团、美高梅中国 [6] 海外医药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4.01%,跑赢恒生指数3.89个百分点 [9] - 国内石药集团1Q25收入70.15亿元、同比降21.9%,归母净利润14.78亿元、同比降8.4%;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和誉、科济药业有产品获批或认定 [10] - 海外吉利德、拜耳、爱尔康有产品取得积极结果、获批临床或上市 [11] - 建议关注创新药和Pharma类公司,如百济神州、石药集团等 [13] 海外教育 - 本周教育指数涨1.8%,跑赢恒生国企指数1.8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6.61%,跑输恒生国企指数10.81个百分点 [15] - 本周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GMV约1.3亿元,日均1857万元,GMV环比降38.1%,并给出各直播间场均SKU和GMV构成情况 [16] - 建议关注港股高教公司,办学投入放缓、资本开支见顶,盈利能力提升可期,推荐宇华教育等;关注港股职教公司,首推中国东方教育;关注中概教培公司,首推新东方,重点关注好未来 [17][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给出海外社服、医药、教育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包括市值、P/E、收入、净利润等指标 [22][23][25] 东方甄选数据 - 展示东方甄选GMV、SKU、月度总GMV、日均GMV、粉丝数、粉丝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数据图表 [27][30][40]
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13
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基本情况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受让股权的方式合计取得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经初步测算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1] - 本次交易不涉及公司发行股份,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更 [1] 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展情况 - 公司已与交易对方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书》,具体内容详见2025年4月1日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2] - 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公司与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具体方案仍在谨慎筹划论证中 [2] - 公司将继续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国内医药研发呈蓬勃态势,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40%,药明合联涨超7%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18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9日09:5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1.59%,成分股药明合联(02268)上涨7.47%,药明生物(02269)上涨6.84%,药明康德(02359)上涨4.22%,微创医疗(00853)和四环医药(00460)等个股跟涨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40%,最新价报0.51元,近2周累计上涨5.25% [3] - 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3.13%,成交2.76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12.43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中国药企研发动态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举行,中国学者入选会议的研究达70余项,显示国内医药研发活跃度和竞争力提升 [3] - 光大证券认为国产创新药研究入选ASCO大会反映国内医药研发蓬勃态势,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未来有望提升国产药物全球竞争力 [3] 恒生医疗ETF规模与资金流向 - 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87.80亿元,位居可比基金前1/3 [5]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连续3天获净买入,最高单日净买入1567.0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23亿元 [5] - 近1年净值上涨38.61%,在QDII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6/118(前13.56%) [5] 恒生医疗ETF收益与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8.34%,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8.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79% [5]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2.64%,排名可比基金前1/2 [5] - 近1年夏普比率1.27,排名可比基金前1/2,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5%,回撤后修复天数43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5] 恒生医疗ETF费用与跟踪精度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5% [5] - 近1月跟踪误差0.022%,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6]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与成分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24.44倍,处于近1年9.85%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90.15%的时间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06%,包括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等 [6] - 部分成分股表现:百济神州(06160)涨1.66%(权重4.44%),康方生物(9926)涨2.45%(权重0.98%),药明生物(02269)涨6.84%(权重0.43%) [8]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文旅协同:从机制破壁到价值共创
新浪财经· 2025-05-26 16:08
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机制 - 沪苏浙皖32个市(区)旅游协会代表签署《长三角城市旅游协会一体化合作机制协议》,发布《共同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宣言》,通过文旅产业"黏合效应"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1] - 长三角地区占全国2.3%国土面积,通过突破行政壁垒、重构交通网络、深度融合文旅资源实现价值共创 [1] 制度创新与同城待遇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旅专项规划》落地,实现跨省旅游"同城待遇",建立"标准互认、数据互通、监管互动"协作机制 [2] - "高铁旅游年卡""一票通"覆盖200余家景区,"上海迪士尼-苏州园林-杭州西湖"黄金线路2024年游客量同比增长28%,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5% [2] - 2025年启动《入境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优化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预计使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平均延长2.3天,带动区域旅游收入增长15% [2] 区域规划与资源整合 - 沪苏浙皖编制上海大都市圈陆上旅游圈规划,江苏聚焦景区提质与度假区升级,浙江实施"交旅融合""数智赋能"战略,安徽推动"徽风皖韵"嵌入长三角大市场 [3] - 联合打造30条长三角特色旅游线路、8条杭黄世界级廊道黄金游线,形成"文明探源之旅""江南水乡风情之旅"等特色产品 [5] 品牌联动与交通网络 - 以上海旅游节、江苏乡村旅游节为牵引,形成覆盖四地的联动节庆矩阵,2024年"中国旅游日"带动相关文旅消费同比增长22.5% [4] - 总长突破6500公里的高铁网络形成"米"字形辐射格局,构建"1小时都市圈、3小时城市群、5小时全域游"的旅游圈 [4] - 2024年沪苏浙赴皖游客达1.03亿人次,占省外游客的56.3%,黄山、九华山等景区客流增长超40% [4] 文化融合与价值共创 - 长三角地区集聚12项世界文化遗产、60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65个5A级景区,从"拼盘式整合"迈向"系统性耦合" [7] - 苏州博物馆徽派展陈由安徽团队设计,杭州良渚文化与南京博物院推出联合展览,上海迪士尼与浙江工坊合作开发定制文创产品 [7] 重点项目建设 - 上海乐高乐园完成竣工验收,将为长三角新增世界级文旅地标 [8] - 无锡微纳星空中标8.04亿元"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将研制10颗遥感卫星,形成"造箭用星"完整产业链 [10] - 合肥获批国家级金融科技试点,重点推动大数据、云计算、AI、量子信息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 [10]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浙江大胜达包装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推动传统包装产业智能化升级 [8] - 国仪量子发布纳米级量子传感器,可应用于芯片无损检测、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等领域 [10] - 盐城签约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