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研发

搜索文档
阳光诺和: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事项的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1 18:28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法律程序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5月12日审议通过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3] - 2025年5月13日至5月22日期间,公司对拟激励对象名单进行了内部公示,未收到任何异议 [4] - 2025年5月28日,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授权董事会办理具体事宜 [4] - 2025年6月11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认授予条件已成就 [5] 激励计划的授予日 - 公司董事会确定2025年6月11日为首次授予日,该日期符合《管理办法》和《激励计划》的规定 [5] - 授予日为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后60日内,且避开了特定敏感时期 [5] 激励计划的授予条件 - 公司不存在《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不得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形 [6] - 激励对象均符合《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资格条件 [6] - 经核查,公司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的规定 [6]
阳光诺和: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8:16
证券代码:688621 证券简称:阳光诺和 公告编号:2025-053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上市公司")于 以直接送达、传真与邮件方式发出,会议由董事长利虔先生召集和主持,会议应 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董事9名,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 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董事认真审议,一致通过如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 性股票的议案》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相关规定,董事会 认为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规定的授予条件已经成就,同意确定以2025 年6月11日为 ...
【港股IPO】6月9日-6月10日,港交所IPO动态,5家企业通过聆讯、2家企业递表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20
港交所IPO审核企业概况 - 6月9日-6月10日共有5家企业通过聆讯(药捷安康、颖通控股、圣贝拉、香江电器、曹操出行)[1] - 同期有2家企业递表(银诺医药、创智芯联)[1] 药捷安康 -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1] - 核心产品Tinengotinib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针对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通路[2] - 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胆管癌的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2] - 管线包含5种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和1种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1] 颖通控股 - 中国(含港澳)最大的非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3] - 业务模式包括销售分销第三方品牌产品及提供市场部署服务[3] - 产品组合涵盖香水、彩妆、护肤品、个人护理、眼镜及家居香氛[3] - 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的100+直营POS和8,000+零售客户POS[4] 圣贝拉 - 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业务延伸至家庭护理服务及女性食品[6] - 亚洲最大产后护理集团(按2024年收入计),2022-2024年收入增长率行业领先[7] - 2024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份额约1.2%[7] 香江电器 - 中国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以ODM/OEM模式运营[8] - 2024年厨房小家电出口额排名中国第十(市场份额0.8%)[8] - 电热水壶在美国/加拿大出口量占比分别达24.6%/59.6%[8] - 产品线涵盖电器类(电热/电动/电子家电)及非电器类家居用品[9] 曹操出行 - 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覆盖中国136个城市[10] - 2024年总交易价值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5.4%[10] - 拥有34,000辆定制车(中国最大同类车队),占2024年GTV的25.1%[11] 银诺医药 - 专注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12] - 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获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批准[12] - 管线包含1款核心产品和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12] 创智芯联 - 中国领先的金属化互连镀层材料及工艺技术方案提供商[13] - 2024年收入排名国内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第一[13] - 专注晶圆级/芯片级封装及PCB制造领域超20年[13]
奥浦迈14.5亿元收购疑云:财务数据“打架” 标的实控人一致行动人认定存疑
新浪证券· 2025-06-10 15:25
收购交易概况 - 奥浦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 交易总价14 5亿元 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不超7 3亿元 [1] - 收购草案罕见遭到一名独立董事反对 理由是"现阶段不具备并购必要性" 但未披露具体反对理由 [1][4] - 交易涉及31名交易对手 出现6种不同估值定价 最高估值21 8亿元与最低12 3亿元相差9 5亿元 [6][8] 财务数据与估值差异 - 奥浦迈2023-2024年业绩连续下滑: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仅607万元 同比降81 03% 营收2 97亿元同比增22 26% [2] - 澎立生物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56亿/3 18亿/3 31亿元 净利润0 57亿/0 65亿/0 45亿元 2024年净利降30% [3] - 收购预案与草案财务数据矛盾:2023年净利润草案比预案高821万元 净利率从18 28%升至20 50% [3][4] - 标的公司评估增值56 62% 账面价值9 27亿元 评估值14 52亿元 [5] 交易结构争议 - 差异化定价源于澎立生物2022年科创板IPO撤回前估值达32 2亿元 不同投资者入股成本差异大 [8] - 控股股东PL HK(持股23 72%)交易对价对应估值12 3亿元 外部投资者部分股权估值达21 8亿元 [6][7] - 管理团队股东嘉兴汇拓/合拓交易对价对应估值13 2亿元 显著低于部分外部投资者 [6] 关联关系与一致行动人认定 - 嘉兴汇拓执行合伙人赵文娟为实控人JIFENG DUAN外甥女 最大股东汪莉(持股64 71%)系JIFENG DUAN配偶 [10][11] - 标的公司未将嘉兴汇拓认定为实控人一致行动人 理由为有限合伙人不参与经营决策 [13] - 监管要求"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配偶及近亲属持股平台未被认定一致行动人存在合规争议 [14] 资金状况与募资必要性 - 奥浦迈账面资金充裕:2025年Q1货币资金7 3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 5亿元 有息负债仅0 63亿元 [15] - 公司2022年科创板IPO超募10 08亿元 截至2024年末仍有5亿元闲置理财资金 [1][16] - 连续三年资产负债率低于9% 募集7 3亿元配套资金的商业合理性存疑 [15][18]
科创板重组市场开年火热 105家公司披露方案44家新增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20
科创板重大资产重组市场概况 - 科创板重大资产重组市场持续升温,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科创板八条"政策实施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达105家 [1] - 2025年开年至今,新增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数量已达44家,市场参与度保持高位运行状态 [1] 企业产业协同布局 - 奥浦迈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双方将在客户资源、产品推广等方面形成互补优势,奥浦迈专注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澎立生物从事生物医药研发临床前CRO服务 [3] - 迅捷兴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嘉之宏100%股权,相关中介机构已进场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 大额交易及产业整合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正筹划换股吸收合并方案,海光信息将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中科曙光市值约906亿元,海光信息市值达3164亿元 [4] - 合并完成后将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系统应用的完整布局,双方技术优势互补,有望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4] - 科创板企业所处行业多属新兴技术领域,并购重组为企业快速整合资源提供有效路径,助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4] - 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并购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扩张的案例不断涌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4]
生物医药企业集体大涨,中国生物药原创时代来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6-09 14:53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进展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创新速度和性价比已超越美国同行 [1][3] - 6月9日亚洲股市生物医药板块集体大涨:科伦博泰股价涨6%市值突破800亿港元 百济神州涨8% 君实生物涨5% [1] - 股价上涨受原创药授权乐观情绪驱动 中国公司在ASCO年会发布的多项数据引发行业关注 [1] 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收购热潮 - 欧美制药公司近期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研发药物 相关资产已带来回报 [3] - BioNTech将中国普米斯生物的双抗药物以超百亿美元转售给BMS 该药靶向PD-L1/VEGF 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潜力 [3]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超60亿美元PD-1/VEGF双抗药授权 默沙东/礼新药业、Instil Bio/宜明昂科等也有类似交易 [3] 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实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临床试验数量超过美国 专利显著增长 生命科学建设活动全球最多 吸引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京设研发中心 [4] - PD-L1/VEGF双抗药作为单一制剂可降低治疗复杂性和成本 但距离"原始创新"仍有差距 [4] - 本土企业如科伦博泰、映恩生物在ADC药物研发领域积极竞争 [4] 本土创新药临床突破 - 科伦博泰TROP2 ADC药物SKB264成为全球首个肺癌适应症获批的TROP2 ADC 临床研究登顶《英国医学杂志》 [5] - 映恩生物HER3 ADC在EGFR耐药NSCLC适应症数据比肩科伦博泰产品 [5]
知识产权作融资“通行证” 人才资质成信用“硬通货”——这家农商银行金融助企有新招
证券日报· 2025-06-06 14:47
济南农商银行人才金融创新实践 - 济南农商银行人才金融建设项目获评"济南市科技金融十大引领示范项目",在"人才贷"投放和配套产品创新方面成为行业样本 [1] - 该行通过"人才贷"等特色产品构建人才、科技与城市共生共荣生态网络,为"济南智造"注入动能 [1] - 截至4月末累计发放专项支持贷款20.22亿元,覆盖科技创新型企业、科研项目等重点群体 [5] 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人才贷"产品为省级领军人才企业提供950万元信贷支持,5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 [2] - 创新"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组合方案,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40% [3] - 拓展抵质押品种类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出"鲁科贷"等系列产品 [3] - 开发"阳光办贷码"实现小额贷款线上办理、大额贷款线上预约,提升服务效率 [4][5] 企业案例成效 -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获得"人才贷"后加速与头部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山东海冠新能源采用组合融资方案后半年产值增长120%,新增订单超3000万元 [3] - 组合融资方案帮助企业化解轻资产运营难题,同时推动企业获批多项专利并获评专精特新企业 [3] 政银协同机制 - 在高新区设立"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嵌入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窗通办 [4] - 对接济南市人才中心入驻"济南人才"APP,配备专职人才服务专员提供专属通道 [4] - 建立上门服务、限时办结机制,搭配办贷流程在线监督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5]
杭州创新“联合监管机制” 助力打造生物医药“全球研发高地”
每日商报· 2025-06-06 07:14
联合监管机制 - 杭州市政府和杭州海关联合建立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以应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特殊物品进口需求增长[1] - 联合监管机制通过跨部门专班、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提前介入等方式,帮助企业高效完成申报材料[2] - 目前已有7家生物医药企业取得联合监管机制"白名单"资质[2] 链康医检案例 - 链康医检进口70余支血浆标准品用于Olink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研发,通过联合监管机制快速完成通关[1] - 企业成功抢回关键研发周期,成为最新纳入联合监管机制"白名单"的企业[2] - 血浆标准品属于高风险特殊物品,进口管理严格,企业原本担心耗时影响研发进度[1] 安渡生物案例 - 安渡生物作为首批"白名单"企业,通过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原料从国际航班到实验室仅需十几个小时[2] - 公司进口原料需保持零下80摄氏度冷链运输环境,并在7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2] 行业数据 - 1-4月杭州生物制品进口1.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浙江省生物制品进口总值的84.2%[3] -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对人源血浆、血清等特殊物品进口需求不断增长[1] 政策展望 - 杭州海关将继续探索生物医药特殊物品"一站式"通关等新举措[3] - 推动联合监管机制向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前沿领域延伸[3] - 杭州市是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3]
新股消息 | 泰德医药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06:55
公司概况 - 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并于2025年6月6日失效,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提供从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周期服务,专注于以多肽为核心的CRDMO市场 [2] - 主要业务包括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专注于提供API而非最终药品 [2] - 客户覆盖超过50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 [2] 行业地位 - 全球CRDMO市场中,两大参与者占据23.8%市场份额,其余市场较为分散 [2] - 2023年第三至六大参与者(包括泰德医药)各自仅占约1%的市场份额 [2] 项目管线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217个进行中的CRO项目和332个进行中的CDMO项目 [3] - 战略聚焦GLP-1领域,截至2025年5月26日,与七名客户合作开发九个NCE GLP-1分子项目,涵盖口服及注射剂型 [3]
速递|手握9个GLP-1项目,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即将上市港交所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4 16:08
公司上市进展 - 泰德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迈出上市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企业 正借助GLP-1类药物热潮寻求资本突破 [1] 行业竞争格局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 泰德医药在全球多肽CRDMO企业中排名第三 市场份额1.5% 前两名瑞士企业Bachem和PolyPeptide分别占13.8%和10.0% [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3.51亿元 净利润5398万元 2023年收入略降至3.37亿元 净利润4891万元 [3] - 2024年上半年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1.23% 净利润5056.7万元 同比大增110.43% [3] - 美国市场收入1.22亿元 同比增165% 占营收比例从28.2%升至61.8% 日本市场占比从39.5%锐减至1.3% [3] 产能布局 - 中国钱塘园区拥有19条多肽合成线和16条纯化线 2023年API年产能500千克 利用率68.2% 计划未来2-3年新增2000千克产能 [4] - 美国加州设施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100-300千克年产能 [4] - 当前管线包括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 含9个GLP-1分子开发项目 [4] 客户结构 - 2021-2024H1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5%升至56.2% 最大客户占比从12.2%升至33.7% [6] 估值变动 - 2015年子公司中肽生化以20亿元被收购 2020年以7.5亿元出售 2021年末公司估值达28.13亿元 [6] 行业机遇 - GLP-1类药物在减肥和糖尿病领域应用扩大 推动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快速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