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鸿蒙智行在豪华车市场拾级而上,月交付均价逼近 40 万元
晚点LatePost· 2024-10-01 23:49
中国电动车市场增长与自主品牌崛起 - 2020至2023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年均增长90%,从136.7万辆增至949.5万辆,超越燃油车成为主流 [2] - 自主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2024年前8个月市场份额达58%,较2021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3] - 增程式车型增速显著,2021至2023年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06%、116%和173%,同期纯电车型增速为157%、68%和24% [3] 鸿蒙智行业绩表现与市场定位 - 问界新M7上市一年累计交付超20万辆,成为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 [2] - 问界M9月均交付1.6万辆,连续6个月位居中国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 [2] - 9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39931辆,问界M9占比15496辆,成交均价39.9万元,高于奔驰(32.5万)、宝马(32.3万)等传统豪华品牌 [2] 豪华车市场评价标准变革 - 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定义从传统动力、内饰转向智能驾驶、座舱、OTA等科技属性 [4][6] - 电动车技术弥补自主品牌动力系统差距,软件价值占比提升,AI技术加速应用 [4][6] - 罗兰贝格调研显示产品体验成电动车购车首要考量,消费者愿为智能化支付溢价 [6] 鸿蒙智行产品与技术优势 - 华为主导研发全流程,覆盖智能座舱(HarmonyOS)、智能驾驶(ADS系统)等核心领域 [11][13] - ADS系统云端算力达7.5 EFLOPS,日训练里程3500万公里,全系车型累计避免63万次碰撞事故 [11][14] - 2024年上半年问界NPS达83.7%,智界NPS 84.5%,分列主流品牌第二和第一 [11] 品牌合作与战略布局 - 华为联合赛力斯、奇瑞等四家车企,推出问界、智界、享界三大品牌,尊界即将发布 [7] - 2024年密集发布问界M7 Ultra、享界S9等车型,覆盖SUV/轿车多品类,完成高端-大众化分层布局 [3][11] - 华为车BU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2.31亿元,预计全年扭亏为盈 [14]
对话理想智驾郎咸朋、贾鹏,一个后进生,怎么提前交卷了?
晚点LatePost· 2024-08-02 19:53
智能驾驶行业现状 - 中国智能驾驶研发进度被认为落后特斯拉1.5-2年,但理想认为产品体验最多落后半年[4] - 行业进入智能驾驶竞赛阶段,研发投入巨大,30亿起步且逐年递增,理想一年租卡费用达10亿人民币,未来将达10亿美元[7] - 价格战持续背景下,新势力集体转向智能驾驶战场,竞争激烈且充满分歧[6] 技术路线与进展 - 端到端技术成为新焦点,其意义在于让智能驾驶进入AI时代,通过数据训练提升系统能力[9][12] - 理想采用"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声称是全球首个实现该架构落地的车企[9][46][47] - 特斯拉FSD V12的进步刺激行业加速,华为无图方案推动问界销量从数千飙升至3万[7] - 蔚来、小鹏、华为等也宣布实现端到端技术量产落地[13] 理想智驾发展策略 - 2023年秋季战略会明确智能驾驶为核心战略,目标2024年成为行业头部[8][69] - 采用快速迭代策略,从NPN到无图NOA仅用4个月,再到端到端内测仅7个月[8][18] - 通过数据闭环体系积累超过20亿公里自动驾驶里程,其中NOA使用近10亿公里[33][34] - 拥有等同5000张A100/A800的算力支持,训练数据年底将超500万公里[40][42] 组织与执行能力 - 强调组织效率优势,研发与交付双线并行,快速决策与执行[27][28] - 采用独特研发流程:小范围验证→提升能力→修补bug→稳定质量[28] - 智驾团队经历六次关键战役,从基础功能到端到端逐步突破[63][64] - 团队规模从100人扩张至1000多人,后优化调整以适应技术迭代[75]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被视为技术标杆,但其硬件限制可能影响FSD在中国市场的表现[44][45] - 理想认为已改写行业排名,下一个赛点是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61][62] - 各厂商技术路线表述不同但目标一致:最终实现L4级自动驾驶[16] - 华为、小鹏等竞争对手也在推进类似技术,如系统1+系统2架构[55]
华为智驾,大力出奇迹
晚点LatePost· 2024-05-06 16:15
华为盘古汽车大模型解析 - 华为在2024年4月半个月内连续举办三场发布会 每场均重点提及智能驾驶技术 [1] - 华为云端算力达到3.3 E Flops 据称超过行业第二和第三名算力总和 [1] - 大模型技术正在加速智能驾驶迭代进程 但具体技术难点未详细说明 [1] 技术能力与行业地位 - 华为通过高算力基础设施(3.3 E Flops)确立智能驾驶领域技术优势 [1] - 公司对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路线持续投入 但未披露具体投资金额 [1] 内容平台信息 - 文章来自"三里屯车间"公众号 提供汽车行业技术与产品视角分析 [1] - 内容同步发布于视频号、抖音、快手、汽车之家、西瓜视频等平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