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
搜索文档
 史上最热夏天,冰淇淋却卖不动了
 创业邦· 2025-07-23 18:03
 行业趋势 - 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新品价格普遍在5元以下,集中于1元~3元价格带 [13] - 2024年冰淇淋行业整体营收下滑,蒙牛冰淇淋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 1%至51 75亿元,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 4%至87 2亿元 [27] - Gelato赛道逆势增长,2024年增速达10%,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野人先生等品牌加速扩张 [34]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转向更低价产品,5毛钱老冰棍成为销冠,但零售商因利润微薄(每根仅赚1毛)而发愁 [9][10] -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低糖雪糕需求增长,单价较普通雪糕贵5毛到1元 [12] - 现制饮品和外卖平台低价促销(如2 12元巧乐兹)分流了传统冰淇淋消费 [9][25]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快速增长,美团闪电仓冰淇淋订单量年增240%,抖音平台冰淇淋品类GMV增长97 8% [26] - 外卖平台大额补贴(如20支小布丁17元)冲击线下零售,便利店同款售价1元/支 [25] - 经销商为清理库存大幅降价,部分产品流入折扣仓和线上渠道 [13]   产品创新 - 厂商通过联名营销寻求突破,如巧乐兹与哈利·波特联名,可爱多与三丽鸥合作 [29] - 怀旧风单品(巧乐兹、四个圈等)销量回升,厂商对经典产品进行优化 [25] - 研发方向受现制茶饮影响,生椰拿铁等流行口味被引入冰淇淋 [25]   Gelato细分市场 - Gelato以低脂(乳脂含量4%-8%)、绵密口感为卖点,单球价格普遍30-50元 [34][35] - 上海成为Gelato发展中心,仅乌鲁木齐中路就有7家专营店 [34] - 主流消费群体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年轻女性和都市新中产 [37] - 部分品牌尝试降价策略,如夜市摊位单球13元,但仍面临价格接受度挑战 [36][41]
 史上最热夏天,冰淇淋却卖不动了
 新浪财经· 2025-07-22 09:44
 行业趋势 - 冰淇淋市场自2023年起出现放缓迹象,进入"质价比"时代,新品价格普遍在5元以下,集中于1元~3元价格带,而2024年以前新品集中在5~8元价格带 [8] - 消费者对雪糕和冰淇淋的看法发生改变,健康顾虑让很多人放弃冰淇淋,成分更干净或更小支的冰淇淋更受欢迎 [12] - 现制饮品和外卖平台的"0元购"活动对传统雪糕销售造成冲击,消费者更倾向于薅羊毛 [4][17]   价格与销售 - 5毛钱的老冰棍成为销冠,但店主每卖出一根只能挣1毛钱,电费成本高导致利润微薄 [5][6] - 贵价雪糕难卖,低价雪糕难挣钱,年轻人追求的不止是雪糕,中老年人意识里雪糕就是低价 [11] - 外卖平台雪糕销量增加,美团闪电仓冰淇淋订单量年增240%,抖音平台冰淇淋品类GMV在2024年增长97.8% [18]   品牌表现 - 蒙牛2024年冰淇淋业务收入51.75亿元,同比下降14.1%,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 [20] -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减少89家,用"9块9咖啡"为门店引流,可能启动出售流程 [20] - 国产Gelato品牌"野人先生"逆势扩张,2024年开出超160家门店,2025年1月至5月开出超过280家门店 [23]   产品创新 - 各大品牌通过跨界联名寻找新增长点,如伊利巧乐兹与哈利·波特联名,和路雪可爱多与三丽鸥联名 [21] - Gelato赛道增长迅速,2024年增速达10%,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主打低脂健康概念 [23][24] - 研发思路对标同行和街饮,如生椰拿铁口味成为冰品市场新宠,小众口味如火鸡面和奶油蘑菇汤也开始流行 [14][16]   渠道变化 - 传统零售渠道受冲击,便利店和批发店销量下滑,店主考虑上线外卖平台寻找出路 [30] - 线上渠道低价团购盛行,能买到单价2块4的巧乐兹和单价7块9的梦龙雪糕 [18] - Gelato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群体为年轻女性和都市新中产 [27]
 与LABUBU联名也卖不动 号称“贵族”冰淇淋,歌帝梵如何“自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19:12
 泡泡玛特业绩与IP联名 - 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集团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按2024年上半年营收45.58亿元计算,2025年上半年营收将超过135亿元 [2][6] -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与GODIVA联名推出两款冰淇淋和特饮,售价72元,其中LABUBU不锈钢小勺在二手平台价格达68元/把,超过冰淇淋本身价格 [2][4] - 联名款线下销售表现平平,北京多家门店一天仅售出几十个,店员表示供应充足 [2][4]   GODIVA品牌现状与挑战 - GODIVA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超过60家,远低于2020年计划的300家目标 [7][8] - 2021年GODIVA关闭或出售美国、加拿大全部128家实体门店,仅保留欧洲、中东和中国门店 [7] - 2017年GODIVA全球收入有望超过1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收入预计1.4亿美元,计划2020年达到3亿美元 [7]   高端冰淇淋行业趋势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1月的400余家减少至2025年6月的250余家 [8] - 本土茶饮品牌如蜜雪冰城和阿嬷手作以6-15元的低价冰淇淋进入市场,对高端品牌形成竞争 [9][10] - 本土品牌优势包括供应链成本降低30%以上、产品创新能力强、营销能力突出 [10]   品牌联名策略分析 - GODIVA曾与大白兔、迪士尼乐园、安娜苏等联名,但成效甚微 [2] - LABUBU与GODIVA联名旨在通过情感共鸣触达年轻消费者,实现传统高端品牌与潮流文化的相互借势 [5][6] - 联名营销可以提升品牌认知度,但难以直接转化为长期购买行为 [2]   GODIVA战略调整 - 2024年全球食品巨头Pladis全面整合GODIVA业务,任命新全球总裁,计划到2026年推动销售增长,重点发展美国和中国市场 [10] - 2024年8月GODIVA在上海举办巧克力展,强调通过创新和本地化加深与亚太消费者的情感纽带 [11] - 公司战略重点包括保持高端市场领先地位,应对消费者偏好变化 [11]
 从打卡爆款到长红IP,文创雪糕进阶之路还有多远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20:58
 行业概况   - 文创雪糕行业自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脊兽雪糕"后兴起,从景区试水发展到探索"长红文创产品"路径 [1]   - 2020年青岛推出首支文创雪糕,以"五月的风"和"回澜阁"造型为主,带动"雪糕+地标"打卡模式走红网络 [2]   - 截至2025年,推出文创雪糕的景区数量猛增,造型从地标建筑扩展到文物复刻(如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大汶口陶鬶),形成"跟着雪糕去旅行"新潮流 [3]     产品创新   - 造型创新:青岛凯菲冰淇淋已开发40余种造型,覆盖小鱼山、八大关、崂山等景点,并推出Q版地标和盲盒玩法吸引Z世代 [3][4]   - 口味创新:保留牛乳、巧克力传统口味的同时,尝试复合口味(如草莓+柚子),通过线下门店收集消费者偏好数据 [9]   - 场景创新:开发金榜题名雪糕绑定中高考场景,突破景区边界;推出CP款(吴越王与王妃)增强互动性 [8][3]     市场表现   - 青岛凯菲冰淇淋文创雪糕销量逐年增长,通过无人售卖机扩大销售渠道 [4]   - 主流价格区间20-35元,部分高达40-50元,高价主因包括定制模具成本(单次开模上千元)、原料品质要求及景区摊位费 [5][6]     行业挑战   - 同质化严重:超60%产品聚焦地标建筑/文物造型,存在"千糕一面"的审美疲劳 [6]   - 复购率低:过度依赖打卡功能,文化内涵挖掘不足,IP授权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7][8]   - 成本压力:3D硅胶模具寿命短需多模具轮转,单个成本15-28元,摊薄后仍推高总成本 [5]     发展趋势   - 文化深挖:建议结合地方饮食文化(如西湖龙井味)增强独特性,将文物故事融入产品设计 [7]   - 体验升级:开发沉浸式消费(如盲盒+场景打卡),构建动态产品生命周期实现跨界联名 [7][8]   - 衍生品开发:以雪糕IP为基础拓展周边(徽章、文具等),形成产品矩阵延长IP价值 [8]
 钟薛高,已被申请破产!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20:08
 公司破产审查   - 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信息,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2][6]   - 公司存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等问题,案件被移送破产立案调查 [4][6]   - 执行中发现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中止执行并移送破产审查 [6]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册资本约12.0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互联网销售等 [6]   - 公司存在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等信息,2024年参保人数仅2人 [6]   - 全资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均被申请破产审查 [10]     资产拍卖与销售情况   - 公司203件设备资产总评估价794.57万元,首次拍卖流拍后二次拍卖起拍价降至444.96万元仍流拍 [10]   - 淘宝旗舰店仅有5个产品链接且显示"商品已经卖光",微信公众号最后一篇推文停留在2023年8月,小程序旗舰店已关闭 [10][14][16]     品牌发展历程   - 2018年通过"瓦片"外形雪糕打开市场,双十一单价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2万只售罄 [18]   - 2018年获得真格基金、峰瑞资本天使轮融资,2021年完成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18]   - 因高售价被称为"雪糕刺客",2022年陷入"室温不化"争议,2024年部分产品价格降至2.5元/只引发消费者不满 [18]     创始人动态   - 创始人林盛2024年5月直播带货红薯、冰淇淋等产品,两小时观看量达53万 [19]   - 林盛承认公司资金流紧张,欠薪未兑付,抖音账号粉丝量3219个,置顶视频反思管理失误 [19]
 钟薛高被申请破产审查!旗舰店仅剩3款产品在售,曾经年销10亿元,创始人直播卖红薯还债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19:29
 公司破产审查信息 - 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信息,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日期为2025年7月16日 [1][2] - 案件异议公告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中止执行并移送破产立案审查 [3] - 钟薛高目前存在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2303万元,其中最大单笔执行标的为792.85万元 [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当前参保人数仅为2人,全资控股的14家子公司中已有6家注销,21家分支机构均已注销 [8] - 上海办公室已退租,总部员工数量大幅减少,729名员工被拖欠薪资 [8] - 天猫官方旗舰店仅售3种经典口味雪糕,10支组合装售价116元,相比巅峰时期20余种SKU品类萎缩明显 [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凭借瓦片造型雪糕和高端定位迅速走红,产品定价普遍超过10元,部分限量款高达88元/支 [6] - 首年营收突破1亿元,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6] - 2018-2021年完成4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额达2亿元 [6]   公司危机事件 - 2022年"久放不化"舆论事件引发公众质疑 [8] - 2023年开始接连曝出欠薪、人员流失问题 [8] - 公司法定代表人林盛已被限制高消费 [8]   公司自救措施 - 创始人林盛通过直播带货和寻求新项目补充现金流 [8][9] - 曾尝试通过子品牌战略培育"第二增长曲线",但推出的"李大橘"、"Sa'Saa"雪糕品牌和"理象国"速冻米面品牌均已销声匿迹 [11]   子公司情况 - 全资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 [5][6]
 这个夏天,雪糕回到「小时候」
 36氪· 2025-07-16 12:14
 雪糕市场趋势变化 - 低价雪糕强势回归,光明冰砖等经典产品重现市场 [1][2] - 高端雪糕市场遇冷,哈根达斯中国门店半年减少20家至385家 [3] - 钟薛高终端动销乏力,多地商超冰柜已不见踪影 [4] - 茅台冰淇淋事业部解散,旗舰店关闭且电商平台下架 [6]   消费行为转变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攀升,对"合理价格"认知愈发清晰 [8] - 54%消费者偏好5元以下产品,31%倾向10-30元品质型产品 [14] - 主流价格带维持在1-5元,大品牌如梦龙组合装单价降至约4元 [14]   行业数据与竞争格局 - 冰淇淋市场规模从2015年8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835亿元 [10] - 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10]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将独立运营,明治中国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53亿日元 [3]   产品创新方向 - 认养一头牛推出茉莉荔枝风味鲜牛乳冰淇淋,创新原料组合 [17] - 光明复刻经典产品并推出大白兔联名款,中街冰点运用液氮锁鲜工艺 [19] - 伊利须尽欢系列采用3D打印技术,保持25元单价下30%复购率 [19]   行业转型特征 - 从溢价竞争转向"质价比"时代,品质与价格平衡成关键 [9][16] - 技术创新成为价值跃升核心,如超高温灭菌技术案例 [17] - 渠道库存周转天数创历史新高,供应链关系紧张 [3][12]
 茶咖日报|哈根达斯“低头参战”,9.9元咖啡撕开高端防线
 观察者网· 2025-07-14 18:29
 哈根达斯价格策略调整   - 哈根达斯加入"9.9元"价格战阵营 推出9 9元咖啡产品 活动时间为6月26日至8月24日 但多个城市3月已提前启动 [1]   - 成都太古店反馈咖啡销售情况良好 活动结束时间未定 低价策略旨在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并带动高利润商品销售 [1]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此举标志该品牌固守多年的高端价格策略出现松动 近年来全国多座城市接连关闭线下门店 高管称系主动战略调整 [1]     星巴克与东方航空战略合作   - 星巴克中国与中国东方航空达成全面合作 1 6亿星享俱乐部会员可参与联合会员计划"啡行模式" [2]   - 双方将聚焦云南咖啡共创 文旅共创与可持续发展共创三大领域 探索"咖啡+航旅"业态互融 [2]   - 合作基于沪滇合作 文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共同承诺 东航称将拓展生态边界并为常旅客及星巴克会员提供专属价值体验 [2]     君乐宝拓展B端乳制品市场   - 君乐宝董事长魏立华提出 开发茶饮 咖啡 烘焙原料等B端乳制品是扩大国产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关键路径 [3]   - 国内B端乳制品需求快速增长 但70%-80%份额被进口产品占据 需加强国产替代以实现乳企转型升级 [3]     香飘飘半年度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10 35亿元 第二季度同比略增 但受一季度影响整体营收同比下滑 [4][5]   - 即饮板块推出"橙漫茉莉""桑葚茉莉"等新品 健康养生赛道布局冰杯伴侣复合果蔬汁及Meco西柚羽衣甘蓝茶 [5]   - Meco杯装果茶签约时代少年团代言 同款产品上线8天售罄 618期间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61% 电商全渠道销量增165% [5]   - 冲泡板块主动降低渠道库存 通过成都奶茶快闪店等活动强化年轻群体情感联结 三季度业绩有望环比改善 [5]     东莞餐饮消费促进政策   - 东莞提出举办咖啡节 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 打造"莞邑美食"文化IP 聚焦烧鹅 荔枝等地理标志产品 [6]   - 计划开发"工业旅游+餐饮消费"等跨界场景 策划美食文旅线路 并组织餐饮供应链对接会 定向引入特色餐饮业态 [6]     柠檬向右品牌升级与扩张   - 柠檬向右推出升级品牌"向右手作" 南京首店开业当日由千万粉丝网红CP站台 主打新鲜健康低卡理念 [7]   - 新品牌引入现切超级果蔬汁 现蒸现煮茶饮等品类 南京景枫中心店开业标志江苏区域布局深化 [7]   - 品牌创立以来以"三种柠檬"差异化定位快速扩张 目前华东门店超300家 [7]
 贵价雪糕没人买?年轻人连哈根达斯都抛弃了
 虎嗅· 2025-07-14 15:39
 哈根达斯在华业务现状   - 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哈根达斯在华门店业务 估值或达数亿美元[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哈根达斯在华净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下滑3.2%[3]   - 门店数量从2019年557家缩减至263家 降幅达53%[4]     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演变   - 1996年进入中国时定位"超高端冰淇淋" 单球售价25元相当于当时打工族2-3天饭钱[11][15]   - 通过勃艮第红装修风格和"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广告语建立小资形象[7][17]   - 郭敬明《小时代》将其描述为"高品质生活方式"象征[17]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中国消费者转向性价比 叠加优惠后单球价格降至18元仍难挽颓势[26]   - 被曝光中美价差问题 同款产品中国售价40元而美国属平价商品[21]   - 产品创新不足 坚持传统配方被年轻消费者认为"概念老气"[22][2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蜜雪冰城等品牌以2元甜筒抢占大众市场[29]   - 钟薛高曾推出66元"厄瓜多尔粉钻"冲击高端市场但最终破产[22][28]   - 联合利华因冰淇淋业务盈利能力下降宣布剥离该业务[28]     转型尝试   - 2017年推出"微醺"冰淇淋 2021年改造门店形象并更新slogan[25]   - 线上渠道通过多件折扣使100克单球价格降至门店价一半[26]   - 部分促销活动中单品实际到手价低至10.57元[27]     行业趋势   - 雪糕生产成本通常低于10元 高价产品与基础需求脱节[29]   - 消费者回归理性 高温天气下2元雪糕比100元产品更受欢迎[30]   - 茅台冰淇淋等高端产品已出现大规模关店现象[28]
 知名品牌,不到两年关了150余家门店!山东仅剩9家门店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55
 哈根达斯门店收缩情况   - 济南万象城、恒隆广场等哈根达斯门店暂停营业 目前仅剩玉函银座店和高新万达店两家[1][3][9]   - 全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1月超400家锐减至247家 不到两年减少150余家[1][11]   - 山东现存9家门店 分布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5市[8][10][11]   - 北京、上海保留较多门店 分别为34家和47家 潍坊、南宁等城市已无门店[11]     母公司通用磨坊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哈根达斯在华高端冰淇淋业务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降3.2%[13]   - 公司全年净销售额195亿美元 同比下降2% 净利润23亿美元 同比降8%[13]   - 中国市场店铺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滑[13]   - 2019财年销售额8亿美元 2024财年缩减至7.3亿美元[13]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Gelato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 年增速达10%[14]   - 本土冰淇淋品牌崛起 新兴茶饮和咖啡门店分流客群[14]   - 消费者对高价冰淇淋热情消退 市场竞争白热化[14]   - DQ、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与本土品牌共同挤压市场份额[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