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纤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材科技20250630
2025-07-01 08:4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材科技、泰山玻纤、泰波公司、日东纺、台波、中材林州、红河科技、巨石 - 行业:特种玻纤布行业、玻纤行业、风电叶片行业、锂电池隔膜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特种玻纤布业务 - **发展情况**:依托泰山玻纤经营,产品质量和技术能力良好,受益于英伟达B系列GPU出货量增加,分为低介电和低膨胀两个分支,低介电用于英伟达GPU和亚马逊、谷歌ASIC产品,低膨胀用于IC载板散热[2][5] - **市场需求与供给**:一代布全行业月均需求量大几百万米,供应商多,价格稳定;二代布月均需求量百万米以内,未来需求有望大增;二代布技术壁垒高,少数厂商小批量供货,三代(Q步)处于送样阶段,中材已通过台系大客户认证[6][7] - **价格及产能规划**:一代布价格稳定,二代布售价约为一代布三倍,Q步售价更高;中材新增产能中高端占比超50%,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能力和综合供应实力[2][8] - **新进入者影响**:技术存在竞争壁垒,新进入者对供给端和价格端冲击有限[9] - **生产挑战与盈利预期**:泰波公司二代布良率稳定性待提升;预计2026年新增产能大部分为二代低膨胀和Q布;2025年特种部盈利约3亿元,2026年有望达9 - 10亿元[10][11] 传统主业 - **玻纤行业**:处于周期底部略微上升位置,年初高端产品提价,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龙头企业高端产品占比高,一季度吨净利显著修复;国内厂商具备全球供应能力,海外对手面临成本压力;预计今年传统主业盈利约9亿元[11] - **风电叶片业务**:今年出货量及价格同比改善,明年装机量可能下滑,价格有压力;中材合并中复联重后市占率接近30%,谨慎预测今年净利润约4亿,明年约3亿[12] - **锂电池隔膜业务**:行业整体贝塔下降,湿法基膜价格有压力;公司通过提升产能和销量分摊成本,获政府补贴支持,整体盈亏平衡[13] 其他新材料业务 - 包括CNG气瓶、压力气瓶、储氢气瓶及其他膜类材料等,业务相对稳定,每年净利润贡献约1 - 2亿元[14] 公司整体情况 - **盈利预期**:2025年预计总盈利14 - 15亿元;2026年传统业务总体持平,玻纤同比增长,叶片小幅下降,新业务(特种玻纤布)预计盈利9 - 10亿元[15][16] - **市值预估**:目前市值至少400亿元,上限可达420亿元,传统主业给予12 - 15倍市盈率,新业务给予20倍市盈率[17] - **股价潜在超预期点**:包括ASIC资本开支上调及业绩兑现、ASIC对二代波纤布技术路线选择及方案公布、Rubin方案确定对二代部和q部综合供应能力的利好等[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上半年中材科技特种玻纤布业务盈利不断上修,市场提前交易下游资本开支超预期以及英伟达马九方案的提出等因素对公司股价形成强催化[3] - 中材科技在风电叶片业务合并中复联重后持股比例达58%左右,将更多发展海风大叶型,成本管控优势明显[12] - 对中材科技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尤其期待其特种玻纤布后续盈利放量及行业催化因素[20]
CCL 与电子玻纤布的联动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玻纤布、覆铜板 - 公司:中材科技、强生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覆铜板行业 - 核心观点:当前景气度比预期好,业绩超预期,订单能见度至6月底,国内龙头企业满产满销 [1][2][6] - 论据:推动力来自算力、家电、汽车、能源以及消费类需求产品,基础品表现不错且算力需求增加 [2] 电子玻纤布在高速通信领域 - 核心观点:主要用于AI相关应用,Low - K玻纤布用于马6及以上等级,具体使用取决于客户产品设计和性能要求 [1][3] - 论据:AI服务器和高带宽交换机推动需求,传统服务器马6级别较少用罗杰斯K布料,AI相关应用更常用Low - K玻纤布 [3] B200芯片及以上等级对电子玻纤布需求 - 核心观点:需求复杂,马8材料用量显著增加,但Low - K二代波布仅在特定场景应用 [1][5] - 论据:B200级别之前多用马7和马6级别CCO材料及Low - K一代波布,B200级别及以上马8材料使用量大幅上升,仅NVLink Sweet Spot板子和Arista 800G交换机等特定场景用Low - K二代波布 [5] 电子玻纤布市场需求分类及未来展望 - 核心观点:主流需求集中在Low - K一代产品,二代用于细分市场,供应紧张,下半年情况不明朗 [1][6] - 论据:PCB与CCL报废导致供应紧张,下游基础品加上算力加持使覆铜板行业景气度高 [6] CACCO等级升级与电子玻纤布使用关系 - 核心观点:非直接关联,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分析 [1][7] - 论据:高速通信为主的AI服务器可能多用Low - K波布,GPU周边服务不同 [7] 强生公司订单影响 - 核心观点:为相关行业提供稳定需求,国内厂商在国产替代方面有优势 [1][8] - 论据:订单持续性好,算力提升打开上游Low - K材料应用空间,国内厂商可通过量产提升品质且交期有优势 [8] 中材科技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在Low - K材料领域进展显著,有新产品储备,业绩预期乐观,未来将稳步发展 [4][9][11][12] - 论据:泰博子公司单月发货量从100万米增至近200万米,预计二季度可达1500万米,单月利润有望达千万级别;储备石英纤维布和低膨胀玻纤布等;2025年特种玻纤材料单季度利润贡献从3000万提升至5000万,全年业绩指引更新至18亿元左右;2026年预计实现约3.8 - 4亿元利润贡献 [4][9][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材科技一季度巨石子公司电子部满产满销,二季度维持该趋势,今年在电子基材领域同比修复预期明显,CACCO和PCB需求景气度高,有望显著增长 [13][14] - 测算电子玻纤布实际出货量时需考虑组装良率问题导致的PCB与CCL报废现象 [6]
再升科技(603601):经营势能稳健 增长动力多源
新浪财经· 2025-05-10 08: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亿元,同比下滑10.9%,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138.0%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亿元,同比下滑4.6%,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3.7% [1] - 2024年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至7.1%,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 2024年减值计提同比减少0.35亿元 [2] 分产品表现 - 2024年干净空气材料营收5.4亿元,同比下滑2.2% [1] - 高效节能材料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19.1% [1] - 无尘空调营收1.3亿元,同比下滑70.2%,但按同比口径计算增长39.7% [1] 分区域表现 - 2024年国内营收9.5亿元,同比下滑14.5% [1] - 国外营收4.9亿元,同比下滑5.6%,毛利率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至35.7% [1] - 国外毛利占比为54.3% [1]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3.0%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6.2% [2]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0.8% [2] -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至6.0% [2] - 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聚焦无尘空调,深耕干净空气材料、高效节能材料、无尘空调三大品类 [3] - 公司在玻纤行业拥有"高效空气过滤纸"、"玻璃微纤维"两项制造业单项冠军 [3] - 在核电站用无硅无铝水过滤材料、核级高效空气滤纸、耐高温液压油过滤纸等领域实现国产突破 [3] - 推动超细玻璃纤维、PTFE膜材料等核心技术迭代 [3] - 无尘空调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公司持续发力品牌培育和渠道建设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0元、0.14元、0.17元 [3] - 对应PE分别为34倍、24倍、20倍 [3] - 给予公司2026年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20元 [3]
中国巨石(600176):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 全球化布局优势更显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28
业绩表现 - 25Q1公司实现营收44 8亿元 同比+32 4% 归母净利7 3亿元 同比+108 5% 扣非归母净利7 4亿元 同比+342 5% 业绩落于快报区间偏上限 [1] - 25Q1毛利率30 5% 同比+10 4pct 扣非净利率16 6% 同比+11 6pct [2] - 期间费用率同比-2 8pct 其中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 3 7% 3 4% 1 2% 同比分别-0 3 -1 6 -0 4 -0 6pct [2] 产品与价格 - 25Q1风电 热塑等中高端领域需求旺盛 电子布景气改善 带动粗纱 电子布产销同比较快增长 [1] - 25Q1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同比+22 8% 环比+2 0% 24年末风电纱提价15-20% 热塑短切提价10-15% 25Q1提价有序落地 [1] - 2月底7628电子布报价上调约0 3元/米 后续业绩反映或更充分 [1] - 截至当前缠绕直接纱 G75电子纱均价分别同比+9 4% +14 5% 风电纱 热塑纱 电子布等产品提价顺利传导 [3] 成本与库存 - 公司通过配方优化 能耗降低 人员精简等推进降本 [2] - 25Q1末存货周转天数环比24年末-15天至118天 同期行业样本库存提升2 6% 公司库存去化加速 [2] 产能与布局 - 九江20万吨新线分步投产 一线10万吨于25Q1点火 二线10万吨有望在Q2点火 [3] - 公司埃及基地40万吨产能可转口美国 美国本土9 6万吨产能直供 关税影响可控 [2] 行业与需求 - 24年国内玻纤产量756万吨 出口占比27% 对美出口24 6万吨 占出口比例12% 美国玻纤本土产能约120万吨 对中国进口依存度较高 [2] - 粗纱下游风电 新能源汽车 家电等支撑需求韧性 电子布下游PCB库存水位偏低 行业新增供给偏少 价格仍处历史低位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178 01 205 7 229 84亿 同比+12 27% +15 55% +11 74%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 29 38 67 43 95亿 同比+27 97% +23 59% +13 66% [3]
中国巨石(600176):销量优异 优势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24
财务表现 - 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2% [1] - 归属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09%,扣非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342% [1] - 1季度毛利率30.5%,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期间费率9.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归属净利率16.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至40%左右 [2] 收入驱动因素 - 量价齐升驱动收入增长,缠绕直接纱1季度均价同比上涨23%,电子布均价3.55元/米,同比提升0.6元/米 [2] - 风电、热塑短切、合股纱产品增速较快,风电纱因抢装销量高增 [2] - 销量增长主要来自国内市场,出口销量走弱,1季度中国粗纱及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2%,热塑短切出口量同比下降14% [2] 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2024年全球玻纤需求增量约60多万吨,主要源于风电需求旺盛,电子、汽车家电需求延续增长 [4] - 国内新增产能约60万吨,叠加产线冷修,预计全年行业小幅改善,上半年供需更乐观 [4] - 2季度玻纤价格预计相对平稳,受关税影响需1-2季度寻找新贸易平衡 [3] 竞争格局与公司优势 - 中国巨石海外产能优势显著,美国基地9.6万吨、埃及基地36万吨 [3] - 2024年中国玻纤出口占比27%,出口至美国销量占比12%,较2018年显著下降 [3] - 龙头企业盈利优势来自矿石资源、地理位置、产品结构、产能规模及技术差异 [4] - 预计2025-2026年归属净利润34、43亿元,对应估值14、11倍 [4]
【中国巨石(600176.SH)】粗纱吨盈利环比进一步改善,风电高景气度带动销量增长——2025年一季报点评(孙伟风/陈奇凡)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4 17:00
中国巨石2025年一季报核心观点 - 公司25Q1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7.3亿元/7.4亿元,同比+32%/+109%/+342% [4] - 粗纱业务量价齐升,风电纱需求高景气驱动销量增长,吨盈利环比提升 [5] - 电子布业务销量同比高增,单米盈利同比大幅增长但环比略降,淮安新产线预计26年投产 [6] - 25年重点关注风电纱需求及电子布新增产能投产进度,粗纱长协提价或带动吨盈利进一步回升 [7] 粗纱业务表现 - 25Q1粗纱收入36亿元(同比+29%),吨收入4500元(同比+11%),销量80万吨(同比+16%,环比+4%) [5] - 风电、热塑短切、合股纱等产品增速显著,风电纱受益于行业抢装 [5] - 粗纱扣非净利润6.2亿元(同比+292%),吨扣非净利润800元(同比+238%,环比+16%) [5] 电子布业务表现 - 25Q1电子布收入7.5亿元(同比+46%),单米收入3元(同比持平),销量2.5亿米(同比+33%,环比持平) [6] - 电子布扣非净利润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环比略降),单米利润0.4-0.5元/米(同比增,环比降) [6] - 淮安10万吨电子级玻纤零碳产线25年开工,26年投产后电子布年产能将达13亿米 [6] 2025年行业展望 - 粗纱行业核心变量为风电纱需求,风电装机增长或改善供需格局 [7] - 25年粗纱吨均价及吨盈利大概率同比正增长,长协提价推动盈利回升 [7] - 电子布25Q1已提价,后续需跟踪新增产能投产进度 [7]
【中国巨石(600176.SH)】粗纱吨盈利环比进一步改善,风电高景气度带动销量增长——2025年一季报点评(孙伟风/陈奇凡)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4 17:00
中国巨石2025年一季度业绩 - 公司25Q1实现营业总收入45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109%,扣非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342% [2] 粗纱业务表现 - 25Q1粗纱产品收入约36亿元,同比+29%,吨收入4500元,同比+11%,销量80万吨,同比+16%,环比+4%,主要受益于风电、热塑短切、合股纱等产品销量增长 [3] - 粗纱扣非净利润约6.2亿元,同比+292%,吨扣非净利润800元,同比+238%,环比+16% [3] 电子布业务表现 - 25Q1电子布收入7.5亿元,同比+46%,单米收入3元,同比略有增长,销量2.5亿米,同比+33%,环比持平 [4] - 电子布扣非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环比略降,单米利润0.4-0.5元/米,同比大幅增长,环比略降 [4] - 公司淮安年产能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零碳智能生产线将于25年开工,26年投产,届时电子布年产能将提升至13亿米 [4] 2025年行业展望 - 粗纱行业核心变量为风电纱需求,下游风电新增装机快速增长可能带动供需关系改善,推动行业格局优化 [5] - 25年粗纱产品吨均价及吨盈利预计同比正增长,盈利水平将进一步回升 [5] - 电子纱电子布25Q1已率先提价,后续需关注新增产能投产进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