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春

搜索文档
“蜀里安逸”消费券重磅来袭!上唯品会买川酒川茶,每单最高减180元!
搜狐财经· 2025-09-23 15:55
川酒川茶,不仅是舌尖上的极致享受,更是四川献给世界的一张飘香名片。9月25日,云闪付APP将开 启"蜀里安逸"消费券的报名通道。消费者中签消费券后,在唯品会选购川酒川茶,单笔订单最高可享 180元满减优惠,轻松把天府之国的物华天宝带回家。 "购在中国·四川站" 暨第四届中国(四川) 国际熊猫消费节 活动时间 在线报名: 据介绍,本次消费券采取在线报名、摇号中签方式发放。自9月25日上午9时起,消费者可在云闪付APP 活动专区参与摇号报名,中签后即可在唯品会APP使用消费券。政府消费券分为满300元减30元、满800 元减100元、满1200元减180元三种面额,适用于平台上的川酒川茶品牌,包括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 窖、郎酒、国窖1573、舍得酒、水井坊、叙府、金雁、玉蝉、江口醇、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臻尖、川 红等。 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贸产协同联动的新模式下,唯品会与五粮液、郎酒等知名四川品牌紧密合 作,为"四川造"产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推动供需高效衔接,助力"川货出川"。 同时,平台通过大数据选品、品牌孵化、柔性供应链和全链路营销等数字化能力积极赋能品牌,加 速"四川制造"向"四川智造"跃升。 以 ...
五粮液陷“增长枯竭:177亿库存压顶、价格倒挂近700元?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00
核心观点 - 五粮液面临增长动能枯竭、价格体系崩塌和渠道信心流失三重困境 高端市场竞争力下滑 库存风险加剧 品牌形象模糊 战略转型滞后 [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7.71亿元 同比增4.19% 净利润194.92亿元 同比增2.28% 增速远低于茅台的8.89%和9.16% [3]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75% 创近十年同期首次个位数增长纪录 [3] 高端市场竞争 - 品牌溢价能力弱于茅台 缺乏与现代消费者共鸣的价值点 年轻消费者认知停留在"父辈饮酒选择" [3] - 产品矩阵单一 过度依赖第八代普五 茅台则通过飞天茅台、生肖酒等多品类覆盖不同客群 [4] - 面临泸州老窖国窖1573等竞品双向挤压 高端第二地位岌岌可危 [4] 价格体系 - 第八代普五出厂价1019元 建议零售价1499元 但市场成交价一度跌破800元至807元 形成近700元价差 [5] - 价格倒挂导致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 利润空间从每瓶300元以上缩水至不足50元 [5][6] 渠道管控 - 经销商进货意愿指数2025年二季度环比下降15% 部分区域年度进货量削减20%以上 [6] - 数字化监控手段缺失 窜货和低价倾销现象屡禁不止 [5][6] - 暂停供货措施加剧渠道恐慌 被解读为需求下滑信号 [6] 库存风险 - 2025年上半年存货金额177.46亿元 同比增速超过营收增速 [7] - 第八代普五库存周转天数从2024年同期45天延长至60-65天 部分经销商超3个月 远高于行业1-2个月合理水平 [8] - 177亿元存货年利息成本达8.85亿元(按5%资金成本计算) [8] - 中端产品库存虽同比减少54% 但依靠买赠、搭售、五折抛售等方式清理 毛利率同比下降1.49%至60.74% [8] 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股价累计下跌12% 跑输白酒行业指数8个百分点 [9] - 高库存释放需求疲软信号 竞争对手趁机蚕食市场份额 [9] 战略应对 - 品牌建设依赖传统广告 缺乏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创新营销 [10] - 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 未建立全链条监控体系 [10] - 产品创新成效有限 小规格和定制化产品销量未形成新增长极 [10] - 存在路径依赖 通过提价维持品牌调性 未削减产能 反而向经销商压货转移库存 [10]
五粮液(000858)2025年半年报点评:白酒竞争激烈价格下降 公司销量增长巩固品牌地位
新浪财经· 2025-09-05 08: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27.71亿元 同比增长4.19% 归母净利润194.92亿元 同比增长2.28% [1] - 上半年毛利率76.83% 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净利率38.16% 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158.41亿元 同比仅增长0.10% 归母净利润46.32亿元 同比下降7.58% 净利率30.11% 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 - 五粮液产品实现营收409.98亿元 同比增长4.57% 其他酒产品营收81.22亿元 同比增长2.73% [2] - 五粮液销量2.73万吨 同比增长12.75% 吨价150.30万元/吨 同比下降8.35% 其他酒销量8.60万吨 同比增长58.81% 吨价9.44万元/吨 同比下降25.33% [2] - 五粮液毛利率86.45% 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其他酒毛利率60.74% 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 [2] 渠道建设 - 全国布局1768家专卖店 新增7990家进货终端及242家"三店一家" 覆盖18个空白区县 [3] - 在20个核心城市实行"终端直配"模式 数字化赋能推动宴席场景订单及开瓶扫码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将27个营销大区整合为北部、南部、东部三大片区 建立"总部-区域中心-终端"垂直管控体系 [3] 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 持续推进"1+3"产品体系 超高端产品包括501五粮液、经典五粮液等 中低端产品五粮春、五粮醇销量显著增长 [2] - 推出29度五粮液、马年生肖造型、39度五粮液线上版等新品 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 - 强化"品牌活动-市场动销"联动机制 将传播势能转化为销售动能 [3] 运营管理 - 销售费用率10.23% 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64% 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1] - 生产系统全面实施薪酬绩效改革 营销系统稳步推进全员绩效考核 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3] - 公司2025年力争主要经营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1]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实现营收903亿元 同比增长1.2% 净利润320亿元 [4] - 预计2026年营收948亿元 同比增长5.1% 净利润336亿元 [4] - 预计2027年营收1007亿元 同比增长6.2% 净利润354亿元 [4]
五粮液(000858):报表显韧性,股息筑支撑
华创证券· 2025-08-28 12:44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215元 [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527.7亿元(同比+4.2%),归母净利润194.9亿元(同比+2.3%),单Q2营收158.3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7.6%),利润略低于预期但现金流表现亮眼 [2][6] - 增长主要由销量驱动,五粮液产品销量同比+12.7%,吨价同比下降7.2%,公司通过渠道支持政策激励回款并补贴渠道利润 [6] - 公司宣布24-26年分红率不低于70%,金额不低于200亿元,对应股息率4%以上,对中长期价值资金吸引力较大 [6] - 营销体系改革持续推进,成立酒类销售公司并将27个营销大区调整为三大片区,提升经营效率 [6] 财务表现 - 单Q2销售回款312.3亿元(同比+12.0%),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52.9亿元(同比+18.4%),合同负债100.8亿元(环比Q1末减少0.9亿元) [2][6] - 单Q2毛利率微降0.3pct至74.7%,销售费用率同比+1.5pcts,净利率下降2.4pcts至29.3% [6] - 预测2025年营收846.46亿元(同比-5.1%),归母净利润287.23亿元(同比-9.8%),2026-2027年增速逐步恢复 [2][8] 产品与渠道分析 - 五粮液产品收入同比+4.6%,其中普五微增,1618和低度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他酒收入同比+2.7%,销量同比+58.8%但吨价下降35.3% [6] - 经销渠道收入同比+1.2%,直销渠道收入同比+8.6%,前五大经销商销售收入占比从21.1%提升至57.0% [6] - 区域表现分化,东部/南部/北部收入分别同比+7.9%/+1.9%/+1.8%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7.40/7.56/8.23元(原预测8.69/9.39/10.03元) [6] - 当前市盈率17倍(2025E),市净率3.5倍(2025E),估值处于历史中枢水平 [2][8]
和君咨询:从甘肃市场调研看各地区域白酒当下竞争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45
甘肃白酒市场格局 - 甘肃市场形成"3+3"品牌竞争格局,本土三强(金徽、滨河、红川)与全国性品牌(五粮春、剑南春及酱酒品类)合计占据80%市场份额,集中度持续提升[2] - 2024年甘肃白酒市场规模95-103亿元,本土龙头金徽营收30.21亿元,在全省全域表现优异,红川主导河东市场,滨河占据河西优势,汉武御在酒嘉地区市占率超30%[3] - 主销价位集中在100-300元区间,占整体销量50%以上,浓香型产品消费氛围浓厚,酱酒在100-500元价位铺货率较高[4] 本土三强发展策略 金徽酒业 - 采用"全要素提升+品牌系统化升级"策略,分三阶段实现区域深耕(2013-2016)、全国化探索(2016-2020)、高端化突破(2020-2025),2024年营收突破30亿元[6] - 通过"千网工程""金网工程"精细化布局乡镇渠道,构建多价位大单品矩阵,实施"大客户运营+深度分销"模式[6] - 品牌定位"西北王",坚持"布局全国、深耕西北、重点突破"路径,省内市占率持续攀升[5][6] 滨河集团 - 聚焦"九粮香型"技术壁垒,实施"单焦点、多品牌"战略,严控价格体系保障经销商利润[7] - 分三阶段发展:品类创新(2015前)、战略重构(2016-2020)、科技驱动高端化(2021-2024),通过宴席品鉴活动强化渠道执行力[7] - 以兰州为品牌高地实现全省化拓展,核心策略包括根据地市场打造、经销商资源聚焦、省级大单品塑造[8] 红川酒业 - 2015-2024年陇酒高速期以政商务团购渠道起势,采用"一县一策"覆盖六大核心市场,推行"公司统管+大区主销+品系主建"模式[9] - 融合红色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打造品牌差异化,推出千元级高端产品,实现团购资源组织化与品牌全省化[10] - 核心竞争力包括纯粮品质信任壁垒、强渠道管控与价盘稳定[5] 区域酒企突围方向 - 分阶段制定策略:1-5亿企业聚焦根据地市场单一价位段,5-10亿企业主导多价位段,10-20亿企业需培育全省化大单品,20-50亿企业需争夺省会高地市场[12] - 差异化战略验证有效:江西李渡通过"中国最贵光瓶酒"定位(李渡高粱1955定价超千元)在五粮液与四特包围中形成差异化优势[15] - 渠道建设需立体化:整合团购、常规渠道与电商资源,如某酒企通过抖音直播与线下深耕形成双矩阵网络结构[19] 价格带竞争态势 - 100-300元为大众消费核心扩容带,50-100元是区域酒企护城河价位,300-500元成为省级龙头生死线,800元以上价位段增速下降[18] - 区域品牌应在50-200元生存线发力,避免与一线品牌高端市场正面冲突,如茅台系金王子终端价已进入200元以内[17][18] - 酱酒产品从300-500元回落至100-300元区间,加剧该价位段竞争白热化[18] 数字化转型 - 五码合一技术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管理,甘肃某酒企通过调整双向积分机制(门店与消费者同比例奖励)快速应对禁酒令影响[20] - 数字化赋能渠道精准控货与营销快速落地,成为区域品牌对抗一线竞争的基础选项[20]
卖不动的白酒,占领山姆们的货架
虎嗅· 2025-08-12 16:13
白酒行业渠道变革 - 传统商超式微 山姆、盒马、胖东来等网红商超成为白酒品牌新战场 [1] - 商超卖酒进入第三阶段:从销售贴牌产品转向商超自营性价比产品 [24] - 白酒品牌与网红超市联名推出差异化产品以打破价格同质化困境 [30][31] 名酒品牌渠道策略调整 - 五粮液52度五粮春1L装以399.9元价格在山姆试饮台推广 [10][13] - 酒鬼酒与胖东来合作推出200元/瓶酒鬼·自由爱 上市即遭抢购并实施限购 [5][27] - 山姆投放原价飞天茅台达12万瓶(1月6.6万瓶/3月3万瓶/4月2.4万瓶)作为引流商品 [21] 网红商超白酒销售表现 - 山姆白酒SKU超80个 涵盖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头部品牌 其中茅台29款/五粮液15款 [16] - 山姆APP热销榜:114.9元将军汾月销超1万件 142.9元圆习酒/999.9元五粮液/99.9元绿脖西凤月销均超5000件 [17] - 盒马与郎酒合作后销售额从1000万级增长至5000万级 与汾阳王合作清香壹号半年销售额破2000万元 [28] 产品定价与成本结构 - 酒鬼·自由爱定价200元/瓶 综合成本168.26元 毛利率15.87% 远低于传统高端白酒80%以上毛利率 [26] - 川酒集团与盒马合作推出三款光瓶酒:99元酱香壹号/29.9元52度浓香壹号/27.9元42度浓香壹号 [4][29] 行业价格体系变化 - 飞天茅台行情价从2024年1月近2700元持续走低至8月不足2000元 [33]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60%企业 800-1500元价格带倒挂最严重 100-300元价格带动销最佳 [35][36] - T9品牌主力产品近5年降价幅度:茅台-36.15%/习酒-39.82%/洋河-23.16%/郎酒-21.79% [38] 酒企战略重点转移 - 泸州老窖将推动开瓶饮用列为2025年经营重点 通过数字化营销体系推动开瓶行动 [40] - 洋河股份强化开瓶政策 重点培育消费者习惯并推动海之蓝动销 [41] - 行业从压货思维转向注重动销与开瓶 每月收集开瓶量/入库量等数据作为考核依据 [43] 消费者结构变化 - 1985-1994年出生的普通白领和职场新人成为企业寻找细分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43]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上升 百元价位段产品销售速度最快 宴饮和公务消费场景发生巨大变化 [35][37]
中低端白酒新消费场景:“小餐桌”时代端倪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8-04 12:1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白酒行业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量降利升"特征显著,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但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延续同比上涨 [4] - 2025年一季度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行业或迎连续第八年产量下滑 [4] - 2025年5月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禁酒范围扩展至所有含酒精饮料,传统政务消费场景进一步萎缩 [4] 消费场景变革 - 小型佐餐场景成为新蓝海,消费理念向"喝少点、喝好点"转变,推动白酒饮用场景向好友小聚、餐饮独酌等场景渗透 [6] - 成都市场100-300元价位段规模超50亿元,成为本地白酒动销主力,消费者偏好泸州老窖头曲、金剑南等全国性名酒及丰谷特曲、沱牌等区域性名酒 [6] - 即时零售崛起带动户外及家庭场景增长,2025年美团闪购白酒交易规模同比增超100%,其中500元以上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5% [7][9] 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 - 白酒企业加速低度化产品布局:五粮液计划推29度产品,泸州老窖推38度/28度国窖1573及16度/6度产品,洋河股份计划推33.8度微分子系列 [11] - 小瓶装白酒密集迭代,2025年上半年二十款不同香型、度数、价格段小瓶装产品上新,满足"少量多次"纯饮需求 [11] - 即时零售推动家庭场景增长,京东2025年上半年白酒销售收入同比增24%,自营白酒增41%,定制化产品贡献显著 [10] 新兴市场机会 - 酒文旅融合趋势明显,2025年泸州老窖旅游区、郎酒庄园等景区客流同比增40%,周边民宿餐饮预订量翻番 [9] - 纯饮场景拓展至酒吧、家庭等非餐场景,中低端白酒可作为鸡尾酒基酒或休闲独饮品 [12] - 五粮醇成为乡镇宴席标配,茅台王子酒、五粮春等产品凭借适中价位成为家庭聚会首选 [10]
大佬紧急套现5亿!口子窖股东狂抛1000万股,股价悬了!
搜狐财经· 2025-07-21 00:18
大股东减持事件分析 - 口子窖大股东刘安省减持1000万股,占总股本1.67%,套现5亿元,减持理由为"自身资金需求" [1][3]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可能折价10%成交,机构接盘后转手二级市场套利,散户承担潜在损失 [3] - 减持时间点精准安排在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避开窗口期,引发市场对内幕消息的猜测 [4] 公司经营状况 - 口子窖2024年营收80亿元(同比+5%),净利润20亿元(同比+2%),毛利率从75%降至72%,显示成本压力增大 [6] - 存货周转天数从80天增至100天,终端价格从50元跌至45元,渠道利润压缩明显 [7] - 作为安徽区域酒企,面临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品牌下沉挤压,500元以下市场竞争激烈 [6] 行业竞争格局 - 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茅台、五粮液市场份额达40%,区域酒企数量减少30%,马太效应显著 [8] - 消费升级趋势下,中高端品牌抢占市场,年轻消费者偏好转向啤酒、红酒及低度果酒 [8] - 政策风险加剧,"禁酒令"影响商务用酒需求,茅台推出100ml小瓶装以应对政策变化 [8] 历史数据与市场影响 - A股近5年大股东减持后股价下跌概率70%,平均跌幅15%,某酱油股案例显示减持1%导致股价从80元跌至50元 [7] - 大股东减持常伴随"业绩向好"舆论引导,散户易成为接盘方,某新能源公司案例中股价从100元跌至30元 [7] 行业趋势与投资建议 - 白酒行业分化加剧,龙头品牌与低端光瓶酒存活空间较大,区域酒企面临淘汰风险 [8] - 投资者需警惕股东减持信号,优先选择茅台、五粮液等具备品牌护城河的企业 [8]
被茅台甩开,五粮液增长失速恐难短期翻身!
搜狐财经· 2025-07-17 09:25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五粮液作为龙头面临增速放缓、财务承压、产品结构分化等多重挑战 [1][4][6] - 五粮液与茅台差距持续扩大,2024年茅台营收1708.99亿元(增速15.71%),规模接近五粮液两倍,增速差距超8个百分点 [4] - 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政务禁酒令扩大、年轻消费群体偏好转变("三低特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前六大酒企产能较2020年增长37%) [10][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91.75亿元(同比+7.09%),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同比+5.44%),均创近年新低且未达两位数增长目标 [1] - 2025Q1营收369.40亿元(同比+6.05%),净利润148.60亿元(同比+5.80%),春节错位因素下增长仍显疲弱 [1][2] - 净利率37.22%(同比-0.63pct),销售费用率11.99%(同比+2.63pct),促销费用激增49%至67.60亿元 [4] - 市值较四年前高点蒸发超5000亿元,市盈率15倍(行业倒数第四),显著低于茅台的22.28倍 [4] 产品与价格 - 主品牌营收678.75亿元(同比+8.07%),系列酒152.51亿元(同比+11.79%),39度低度产品销售额同比+25% [6][7] - 普五面临严重价格倒挂:电商券后价跌破800元(低于指导价1499元),批价回升至950元仍倒挂 [7][12] - 腰部产品(五粮春/1618)毛利率约60%低于普五的80%,年轻化产品营收占比不足3% [14] - 控量策略短期见效:库存周期从6周降至2个月,但可能牺牲市场份额 [12] 渠道与库存 - 经销渠道营收487.38亿元(同比+5.99%),直销渠道343.89亿元(同比+12.89%)占比近四成 [9] - 经销商合同负债从2021年130.59亿元跌至2023年68.64亿元,2024年回升至116.9亿元(同比+70.3%) [15] - 2024年末库存182.3亿元(同比+4.86%),全行业库存规模突破万亿(上市酒企存货1683.89亿元+社会库存3000亿元+库存酒7609亿元) [9][11] 战略举措 - 分红创新高:2024年派现223亿元(分红率70%),超A股平均30%水平但市场反应平淡 [5] - 渠道改革推行"一地一策"和平台公司整合,但窜货问题未根治 [15] - 国际化布局落后茅台,面临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障碍 [16] - 手握1385亿货币资金和200亿/年分红承诺提供转型缓冲空间 [18]
白酒,还能喝吗?
虎嗅APP· 2025-07-11 17:33
白酒行业消费趋势演变 - 红酒热潮在千禧年初至2017/2018年间盛行,随后逐渐被白酒取代 [1][2] - 白酒消费场景从政务商务宴请转向私人聚会,成为情绪价值媒介 [3] - 消费者更注重酒体赏味价值和差异化体验,而非社交标签 [3][7] - 政策收紧公务接待饮酒标准加速了消费场景重塑 [3] 白酒市场结构变化 - 高端白酒中龙头品牌(如飞天茅台)仍具收藏价值,非龙头高端酒价格大幅跳水 [4] - 50~100元高线光瓶酒和250~450元次高端酒将成为2025年核心价格带 [4] - 光瓶酒市场快速扩容,从低端象征转变为性价比代表 [5] - 区域酒企(如明光酒业)通过并购实现高速增长,年营收从3亿增至超10亿 [7] 代表性产品分析 - 山西汾酒"玻汾"光瓶酒推动业绩增长 [6] - 金门高粱占据台湾80%市场份额,成为两岸经贸文化载体 [6] - 李渡高粱定位千元以上稀缺光瓶酒,主打元代窖池概念 [6] - 明绿液以绿豆为主料酿造,具有独特甜润口感 [8][9] 香型竞争格局 - 清香型白酒(如汾酒)将迎来复兴,2025年或成增长元年 [11] - 酱香型酒仍占据重要地位,但茅台镇酒厂数量从3000家缩减至1000余家 [11] - 奥乐齐超市推出99.9元茅台镇酱酒,采用大曲坤沙工艺 [12][13] 年轻消费群体洞察 - 年轻人偏好低度酒,对高端白酒认知有限 [10] - 头部酒企推出蓝莓气泡酒、白酒风味气泡酒等年轻化产品 [10] - 汾酒与山西文旅合作开设观汾小酒馆,借势《黑神话:悟空》热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