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50811-20250817):英伟达推出新Cosmos模型,2025Q2中东手机出货量大增-20250818
华创证券· 2025-08-18 09:17
行业投资评级 - 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新材料板块表现 - 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上涨5.69%,跑赢沪深300指数(2.37%)和申万基础化工指数(1.09%),机器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标的领涨 [10][23] - 涨幅前五标的:凯美特气(+35%)、新瀚新材(+31%)、扬帆新材(+30.9%)、久日新材(+28.6%)、聚石化学(+26%) [27][28] - 价格涨幅前三品种:6F(+9.45%)、磷酸铁锂(+5.05%)、氧气(+2.81%) [10][23] 新能源材料 -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强调治理低价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预计2025年风光新增装机超500GW [11][32] - 南都电源斩获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2.8GWh),六氟磷酸锂价格突破6万元/吨 [33][34] 消费电子材料 - 2025Q2中东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至1320万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 [13][64] - 东旭光电UTG超薄柔性玻璃良率突破90%,蓝思科技纳米微晶玻璃量产良率达85% [65] 机器人前沿材料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占近半份额 [14][73] - 英伟达推出70亿参数的Cosmos Reason视觉语言模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年底将部署数千台 [72][73] 氢能政策 - 财政部明确使用氢能、甲醇的进项税额可抵扣,预计2025年三北地区绿氢产能超40万吨 [15][78]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领域 - 6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58.2GWh,磷酸铁锂占比81% [8][52] - 5月光伏新增装机92.4GW,6月风电新增装机5.11GW [50] 化工行业指数 - 华创化工行业指数71.97,环比-1.21%,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0% [19][22] - 行业开工率66.57%,环比+0.40% [19] 重点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34] - 中研股份:PEEK树脂产能达千吨级,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75] - 国瓷材料:MLCC粉体材料市占率领先,平台化布局电子/催化/生物医疗材料 [66]
电新周报:美国光伏迎利好,AIDC不惧高,风机中标价维持强势-20250817
国金证券· 2025-08-17 18:49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对多个子行业给出积极评级,包括AIDC、风电、光伏&储能、电网、氢能与燃料电池、锂电和新能源车,整体看好这些领域的景气度和增长潜力[1][2][3][4][39][40] 核心观点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各子行业的积极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包括技术突破、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增长以及企业业绩表现,强调结构性机会和长期景气反转[1][2][3][4][39][40] 子行业观点总结 AIDC - AIDC板块情绪持续高涨,服务器散热厂商奇鋐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收入29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80%),净利润42.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98%)[1][5] - 服务器集成商鸿海精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1.8万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6%),净利润495.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7%),AI服务器业务Q2营收同比增长超60%[1][6] - 液冷市场高速增长,奇鋐7月营收11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92.65%),创历史月度新高,市场空间展望千亿以上[5][6] - 建议关注全链条入局企业、业绩兑现标的、海外产业链供应商及IDC侧液冷解决方案商[6][7] 风电 - 大唐1.65GW项目中标均价维持高位,验证风机价格上涨逻辑,中标价格范围1420-2059元/kW,较2024年提升10%[7][8][10] - 重申风电板块长周期景气反转,首推整机环节,预期26年国内陆风需求维持增长,1-7月各省风电核准规模108GW(同比增长37%)[8][9] - 东方电缆2025年上半年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9.0%),合同负债16.7亿元(同比增长473%),存货31.3亿元(同比增长67%),下半年业绩有望加速释放[13][14][15] - 投资建议依次看好整机、两海(海风&出海)、零部件三条主线,重点推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15][16] 光伏&储能 - 美国IRS更新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指引,严苛程度宽松,利好光伏需求,带动美股大涨(如Sunrun上涨33%)[17][18][19] - 中国华电20GW年度组件框采开标在即,预计龙头企业基于"不低于成本价"原则投标,形成组件端"成功顺价"催化[1][21] - 6-8月组件排产维持在52-53GW,淡季需求好于预期,产业链景气度修复[21][22] - 投资建议关注光伏玻璃、电池片、大储及新技术龙头,重点推荐阳光电源、阿特斯等[22] 电网 - 国网发布2025年计量设备第二批招标,电表招标1746万只(同比增长12.4%),智能融合终端首次招标43万只,预计批次总金额约50亿元[2][23] - 思源电气2025年上半年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37.8%),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45.7%),海外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88.9%)[24] - 看好变压器出海、主干网建设和特高压方向,预计2025年特高压设备招标额突破500亿元[24][25] 氢能与燃料电池 - SOFC千亿蓝海市场启动,数据中心电源资本开支加大,补贴后经济性初现,单kW价值量3171美元,单GW对应约200亿元[2][26] - 若SOFC单年销售达5GW,市场空间显现千亿级别[2][26] - 相关标的包括三环集团、壹石通等,受益海外数据中心需求爆发[26][27] 锂电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鹏辉能源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预计9月底建成中试线;南都电源签署2.8GWh半固态储能项目,为全球最大[3][27][30][31] - 投资分政策线和市场化线,关注设备、硫化锂、锂金属负极等增量环节,以及氧化物聚合物路线企业[28][29] - 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8.4万元/吨(较上周上涨21.74%),受江西锂矿停产影响[57] 新能源车 - 吉利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777.9亿元(同比增长41.5%),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74.7%),单车净利0.45万元(同比增长19.1%),经营态势向上[34][35][36] - 8月1-10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6.2万辆(同比增长6%),渗透率57.9%,累计零售671.7万辆(同比增长28%)[32] - 整车板块优选结构性机会,关注强新车周期和品牌力企业,推荐吉利汽车、零跑汽车等[36][37][38] 产业链数据 - 硅料价格上涨,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5.1万元/吨;组件价格有松动迹象,海外价格持稳[41][42][50] - 锂电产业链中,碳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价格均上涨,隔膜价格维稳,负极材料需求有望增加[57][59][60][65]
固态电池行业周报(第十期):南都电源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储能电池订单 清陶能源三款半固态电池配套车型入围工信部目录
新浪财经· 2025-08-17 16:35
材料技术突破 - 容百科技一项正极材料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聚焦正极复合态包覆层技术,攻克全固态电池高温循环稳定性难题 [1] 电池产线进展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下线电芯良品率达90%,已启动第一代"金石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采用硫化物路线,能量密度350Wh/kg,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0.2GWh中试线已建成,计划2027年小批量量产 [1] - 鹏辉能源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产品固态电解质层可自动适应活性材料体积变化,无需加压模组,性能更稳定,中试线预计2025年9月底建成 [1] 电池订单 - 南都电源签署总容量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为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该电池应用氧化物体系固液混合电解质,抑制锂枝晶生长,降低热失控风险,兼顾离子电导率,实现长寿命与高安全性 [1]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1] - 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1] 板块行情 - 8月11日-8月15日,固态电池指数+4.0%,2025年累计+30.0%,同期沪深300指数+6.8% [2] - 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平均+4.3%,所有环节均出现上涨,其中集流体(+11.9%)、电解质复合膜(+5.6%)涨幅靠前 [2] - 涨幅前五标的分别为德福科技(+22.9%)、海辰药业(+22.8%)、安孚科技(+20.7%)、远航精密(+18.3%)、中一科技(+16.9%) [2] - 跌幅前五标的分别为纳科诺尔(-5.4%)、冠盛股份(-4.7%)、科恒股份(-3.8%)、东方锆业(-2.4%)、信宇人(-2.4%) [2]
国泰海通|基础化工: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突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4 21:29
全固态锂电池 - 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精准揭示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 推动其基础科学认知及工程化应用 [2] - 南都电源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订单 总容量达2 8GWh 采用自主研发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2]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成为新能源汽车高端车型及低空eVTOL动力供给首选 商业化推进将带动材料需求增长 [1]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 参展人形机器人产品达数百款 超50家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数量创该会历届新高 反映行业快速发展态势 [1][2] - 新兴应用需求驱动高端新材料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1] 化工新材料国产化 - 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激增 受云计算 AI服务器及X86服务器增长驱动 国内企业加速中高端产能投放 [1] - 电子级马来酰亚胺树脂 聚苯醚树脂 电子级碳氢树脂 活性酯固化剂树脂等材料将在高速通讯电路板 半导体封装基板中广泛应用 [1] - PCB材料下游客户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显示国产化替代成效显著 [1]
近30GWh!融和元储等10大储能项目上新
行家说储能· 2025-07-01 18:55
储能项目进展 - 6月底储能项目更新进度:6个开工、4个并网,其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6GWh电源侧储能项目规模最大 [1]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谷山梁集中开工8个项目,总规模达3GW/12.8GWh [2][13] - 融和元储蒙西电网首个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100MW/400MWh)正式并网投运 [3] 技术路线与应用 - 融和元储项目采用自研"融和·应龙2.0"5MWh液冷储能系统和45英尺钠电风冷储能集装箱 [5] - 乌鲁木齐甘泉堡400MW/1600MWh混合电化学共享储能项目实现部分并网,其中钠离子电池试点规模为10MW/40MWh [5] - 内蒙古乌兰察布500MW/2000MWh独立储能电站采用浸没式液冷和构网储能技术 [11] - 内蒙古宁城县175MW/606.25MWh项目同时包含电化学储能系统(150MW/600MWh)和磁悬飞轮储能系统(25MW/6.25MWh) [23] - 乌海市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固态电池储能项目采用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 [24][26] - 浙江龙泉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采用卫蓝新能源280Ah半固态储能电池 [32] 大型项目动态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GW/6GWh电源侧储能项目开工,为全球规模最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 [6][8]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1100亩 [13][15] - 呼伦贝尔市1GW/4GWh网侧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年调峰收益可达4亿元 [18][20] - 吉木萨尔北庭100万千瓦+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总投资38亿元 [27][29] 企业参与情况 - 永福股份作为EPC联合体成员承建内蒙古乌兰察布1GW/6GWh电源侧储能项目 [6] - 远信储能联合承建内蒙古乌兰察布500MW/2000MWh独立储能电站,并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9][11] - 远信储能5月已完成云南四大独立储能电站共计1.5GWh全容量并网,并在匈牙利布局35MW/110MWh项目 [12]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谷山梁项目由5家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包括远景科技集团(1GW/4GWh)、海博思创全资子公司(500MW/2GWh)等 [15][17] - 派能科技为江苏华电仪征120MW/240MWh项目提供80MWh储能系统 [33][35]
57.8GWh!4大储能相关产线上新
行家说储能· 2025-03-27 18:52
储能行业动态 - 近期有4条储能相关产线更新进展,总规模达57.8GWh,涉及半固态储能电池、生物碳基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 [1] 半固态电池进展 - 广东能源集团与北京卫蓝新能源合作投产6GWh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实现全球首次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 [2] - 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已建成两条自动化产线,依托北京卫蓝全球领先的固态电池技术 [4] 锂电池扩产情况 - 兰钧新能源嘉善基地三期项目计划下半年投产,总投资80亿元,将新建15条生产线,形成45GWh锂离子电池年产能 [5] - 兰钧一期项目已建成16GWh产能,二期新增16GWh产能,目前基本满产运行,研究院项目即将竣工 [7] 钠离子电池布局 - 恩耐吉在辽宁锦州开工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总规划30万吨正极材料及2GWh电池产能,总投资45亿元 [8] - 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计划2025年建成2000吨正极材料和0.5GWh电池产能 [10] 固态电池创新 - 贵州纳维科创奠基4.8GWh生物碳基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总投资30亿元,计划2026年6月投产 [11] - 该技术采用生物质原料制造,属于新型能源储能技术 [13] 行业活动预告 - 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将于6月举办,聚焦用户侧储能项目示范和采购对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