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
搜索文档
电池ETF上周领涨,机构:看好周期与技术共振丨ETF基金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1:15
证券市场回顾 - 上周上证综指上涨0.11%,收于3954.79点,深证成指上涨0.67%,收于13378.21点,创业板指上涨0.5%,收于3187.53点 [1] - 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纳斯达克综指上涨2.24%,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75%,标普500上涨0.71% [1] - 亚太市场表现分化,日经225指数上涨6.31%,恒生指数下跌0.97% [1] ETF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股票型ETF周度收益率中位数为0.23% [2] - 各类别ETF中,主题指数ETF表现最佳,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周度收益率最高,达7.75% [2] - 规模指数ETF中嘉实中创400ETF收益率最高为2.4%,行业指数ETF中南方中证新能源ETF收益率最高为5.94% [2] 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前五的ETF均与电池和光伏主题相关,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以7.75%的涨幅居首 [4][5] - 跌幅前五的ETF均为上证科创板芯片主题ETF,国联安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跌幅最大,为-5.35% [5] ETF流动性 - 上周股票型ETF市场日均成交额增加13.3%,日均成交量增加46.7% [6] - 股票型ETF换手率增加0.22% [6] 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ETF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流入50.84亿元,其次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入16.47亿元 [9] - 资金流出最多的ETF为鹏华中证酒ETF,流出3.51亿元,华安创业板50ETF流出3.34亿元 [9][10] ETF融资融券 - 上周股票型ETF融资余额由474.861亿元提升至491.454亿元,融券余量由25.678亿份提升至26.069亿份 [11] - 周内融资买入额最高的ETF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买入总额8.85亿元 [11] ETF存量市场 - 市场上存量ETF共计1331只,其中股票型ETF1052只,债券型ETF53只,货币型ETF27只,商品型ETF17只,跨境型ETF182只 [12] - ETF市场总规模达到56990.32亿元,较前一周增加68.78亿元,股票型ETF规模为37244.71亿元,占比65.4% [15][17] ETF规模变动 - 股票型ETF总规模较前一周增加56.39亿元 [17] - 主题指数ETF中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周度规模增幅最高,为20.99亿元,规模指数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幅最高,为41.1亿元 [17] ETF发行与成立 - 上周无新ETF发行,有8只新ETF成立,涵盖港股通科技、金融科技、通用航空等主题 [18] 机构观点 - 财通证券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认为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18]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传统锂电设备厂商的优势有望延续至固态电池,增量设备将带来新市场机遇 [18]
两市ETF两融余额增加6.48亿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0:49
市场概况 - 10月31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189.3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4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增加9.35亿元至1109.85亿元,融券余额减少2.87亿元至79.47亿元 [1] - 沪市ETF两融余额增加9.31亿元至833.93亿元,融资余额增加11.96亿元至764.04亿元,融券余额减少2.65亿元至69.89亿元 [1] - 深市ETF两融余额减少2.83亿元至355.39亿元,融资余额减少2.6亿元至345.81亿元,融券余额减少2231.96万元至9.58亿元 [1] ETF两融余额排名 - 华安易富黄金ETF以81.13亿元的余额位居市场首位,易方达黄金ETF和华夏恒生(QDII-ETF)分别以56.9亿元和41.16亿元的余额位列第二和第三 [2][3] - 两融余额前十的ETF还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博时黄金ETF等主流宽基和行业主题产品 [3] ETF融资买入额排名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融资买入额最高,达20.59亿元,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紧随其后,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6.61亿元和9.92亿元 [4] - 融资买入活跃的ETF涵盖短融、港股证券、可转债、恒生科技、纳斯达克100等多个细分领域,显示融资资金偏好多元化配置 [4] ETF融资净买入额排名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融资净买入额居首,为2.85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的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1.42亿元和1.19亿元 [5] - 融资资金呈现向短融ETF、沪深300ETF、创业板ETF等稳健型或代表性宽基产品净流入的态势 [5] ETF融券卖出额排名 -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融券卖出额最高,为1988.33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的融券卖出额分别为1979.35万元和403.23万元 [6] - 融券卖出活动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芯片、沪深300、有色金属、中证1000等波动性较大的行业或宽基指数ETF上 [6]
最牛,大赚超20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23:3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10月A股市场显著回暖,沪指在10月底一度触及4025.70点的10年新高 [1] -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科创创业50指数和北证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年内涨幅分别达到59.93%和52.51% [1] - 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30%,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27.48% [3]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更优,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93%和32.33% [5] - 超过98%的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34只基金成为“翻倍基”,收益率超过100% [5][7] - 表现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净值增长率高达200.63% [7][9] 指数型基金业绩 - 指数型基金前10月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9.29% [4] - 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表现最佳,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以98.87%的涨幅领先 [12] - 创新药、有色金属、人工智能等相关ETF产品也表现强劲,多只基金涨幅超过80% [12] 领先基金及投资方向 - 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多聚焦于AI、云计算、数字经济、北交所等方向 [9] - 永赢科技智选A主要投资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9] - 中欧数字经济A聚焦AI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五大核心方向 [9]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有基金经理认为全球云计算产业和AI算力投资仍具潜力,光通信、PCB等行业新技术有望在2027年进入落地期 [14] - 有观点指出AI板块估值已不低,投资需关注业绩兑现风险,建议通过分散配置平滑波动 [14] - 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AI端侧等板块被看好,认为其景气度可持续 [15]
中央汇金稳定持有宽基ETF
证券日报· 2025-10-31 08:12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 任公司以及旗下2只专项资管计划)整体持仓情况出炉,其对宽基ETF坚定持有、行业主题ETF灵活调 仓的特征凸显。 宽基ETF持仓稳定 基金三季报披露了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若未达到这一标准则 不在统计范围内。 崔悦进一步表示:"中央汇金对宽基ETF和行业主题类ETF的不同操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依据宏观经 济周期与产业动态,对资产组合进行配置和调整的管理思路。" "宽基ETF可作为长期配置的核心工具,行业主题ETF则可作为增厚收益的战术补充工具。"崔悦同时提 示,行业主题类ETF配置和调整的背后涉及对行业景气度和估值的判断,普通投资者在参考时,需充分 行业主题ETF灵活配置 与宽基ETF的稳定持有策略不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2只专项资管计划:"易方达基金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易方达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易方达汇金 资管计划")、"华夏基金—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夏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 划"(以下简称"华夏汇金资管计划") ...
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 中央汇金稳定持有宽基ETF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1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 任公司以及旗下2只专项资管计划)整体持仓情况出炉,其对宽基ETF坚定持有、行业主题ETF灵活调仓 的特征凸显。 宽基ETF持仓稳定 基金三季报披露了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若未达到这一标准则 不在统计范围内。 中央汇金在宽基ETF领域展现出极强的持仓定力。截至三季度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二季度末 持有的21只ETF中,份额占比均超20%的15只产品三季度持仓未变。另外,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三 季度末持有份额占比提升至23.62%,这意味着,目前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份额占比超20%的 ETF数量为16只,合计持有份额达1947.11亿份;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二季度末持有的15只 ETF中,份额占比超20%的12只产品三季度持仓同样未调整,三季度末合计持有份额1626.04亿份。 截至三季度末,上述2只专项资管计划持有的ETF中,第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居前的产品包括华夏中证5G 通信主题ETF、华宝中证电子50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 ...
机构风向标 | 中矿资源(002738)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25.26%
新浪财经· 2025-10-28 09:35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共有34个机构投资者持有中矿资源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1.9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2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为25.26%,相较于上一季度,该比例下跌了0.53个百分点 [1]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中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计11个,持股增加占比达0.87%,主要包括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泓德丰润三年持有期混合等 [2]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计6个,持股减少占比达0.27%,主要包括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南方中证500ETF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9个,主要包括泓德优势领航混合、泓德研究优选混合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390个,主要包括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A类、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A等 [2] 外资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外资基金共计1个,即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增加占比达0.14% [2]
又到了查元素周期表的时刻了
天天基金网· 2025-10-22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 资源周期类资产(有色金属、能源、化工、钢铁)今年以来表现亮眼,部分细分赛道涨幅显著,主要受供需紧平衡、抗通胀、避险及政策提振等多因素推动 [1] - 有色金属行业今年来整体上涨87.15%,黄金股基金等个别产品涨幅超过90% [1][4] - 投资此类资产可通过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两类工具实现,前者纯度更高,后者依赖基金经理的行业轮动能力 [3][4][6][7][8] 资源周期类资产表现与驱动因素 -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最为突出,年初至今上涨87.15% [1] - 能源板块因股息率较高,被作为防御性资产持有 [1] - 化工和钢铁板块在三季度走强,主要受到"反内卷"政策提振 [1] - 黄金股受益于金价上涨和企业利润提升的双重贝塔属性,当前受资金避险、美联储降息、央行囤金及黄金ETF回流等多重因素推动 [4] 指数基金盘点 - 指数基金分为四类:有色金属基金、稀土基金、黄金股基金和综合资源类基金 [4][5] - 有色金属基金持仓纯度最高,有色金属占比长期在90%以上,是数量最多的类型 [4] - 稀土基金投资于战略稀缺资源,受益于新能源、电子、军工等领域需求及关税反制政策 [4] - 黄金股基金个别产品年初至今涨幅超过90%,例如华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收益率为90.33% [4][6] - 综合资源类基金行业配置均衡,第一大行业(通常为有色金属)占比低于60%,但涨幅不及纯有色金属基金,例如国投瑞银中证下游资源产业(LOF)收益率为42.18% [5][6] 主动基金盘点 - 主动基金分为三类:主题基金、均衡类基金和量化基金 [6][7] - 主题基金以有色金属配置为主,持仓占比一般超过50%,其余仓位分散于煤炭、化工等行业,例如中欧周期优选混合发起式A收益率为64.30% [6][8] - 均衡类基金有色金属持仓占比通常低于50%,基金经理进行行业轮动操作,例如东方兴瑞趋势领航混合A收益率为70.94% [7][8] - 量化基金数量较少,采用"主观+主动量化+AI增强"等多因子策略筛选个股,例如广发资源智选股票发起式A [7][8] 投资策略建议 - 资源周期类基金弹性较大,投资决策核心在于对行业拐点的判断和节奏的把握 [8] - 若对相关行业研究不深,可考虑选择擅长周期行业轮动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或量化基金 [8]
ETF主观配置策略月报(八):以守待攻-20251020
东吴证券· 2025-10-20 18:29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以守待攻”,预计指数层面短期以震荡整理为主,市场风格呈现杠铃型结构占优,配置上建议更偏均衡,增加宽基/策略/风格ETF的配置个数,行业配置以防御为主,暂时剔除科技成长方向 [1][2][4] 大势与风格展望 - 指数层面短期预计以震荡整理为主,重要会议前后资金参与意愿偏谨慎,量能或延续萎缩态势,沪指30个交易日波动率已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2][7] - 市场缩量上攻动能不足,波动率放大更可能通过指数调整实现,但考虑到维稳资金的隐性支撑,市场出现深幅调整概率偏低 [2] - 风格上,量能有限且指数震荡背景下,大盘科技成长风格短期将继续休整,部分资金可能转向防御,市场风格整体呈现杠铃型结构占优 [2][4] 行业与产业趋势展望 - 行业/产业趋势方面,本期科技成长方向胜率较低,故暂时剔除全部科技类细分品种,配置上以防御为主 [2][4] - 基于指数维稳需求与非银板块业绩比较优势,增配180金融ETF;防御维度增配煤炭与电力ETF;同时关注价格上行后业绩具备支撑的有色ETF [4] ETF配置策略与推荐 - 本期配置建议更偏均衡,考虑到盘面轮动加快、主线混沌且缩量之下资金合力方向有限,增加宽基/策略/风格ETF的配置个数 [2] - 具体推荐聚焦杠铃两端:一端关注大盘/红利类资产,如A股的上证50ETF(规模1,789.5亿元)、上证红利ETF(规模194.5亿元)及港股的恒生红利低波ETF(规模39.4亿元);另一端增配小盘品种,如中证2000ETF(规模20.3亿元) [3][4] - 维持部分大盘成长品种配置,中期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若月末不确定性落地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则港股科技(恒生科技ETF,规模430.3亿元)与双创(科创创业50ETF,规模106.3亿元)或存在修复机会 [3][4] - 其他防御性配置包括180金融ETF(规模46.9亿元)、煤炭ETF(规模130.2亿元)、电力公用事业ETF(规模41.2亿元)以及有色金属ETF(规模179.4亿元) [3][4]
长假后5个交易日近9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
上海证券报· 2025-10-19 20:31
ETF资金流向 - 长假后5个交易日全市场ETF累计净流入87872亿元 [1] - 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净流入68947亿元和22519亿元 [1] - 债券型ETF呈现净流出态势,累计流出17787亿元,商品型ETF净流入13155亿元,主要为黄金主题ETF [1] 股票型ETF资金偏好 - 资金偏好呈现科技成长与红利防御的"哑铃"特征 [2]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净流入4063亿元,华宝中证银行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和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净流入均超30亿元 [2] - 中证A500指数相关ETF则普遍被大额赎回 [2] 跨境型ETF资金偏好 - 资金集中流向港股市场,以科技和互联网为主要流向 [2] - 资金净流入排名前十的ETF中,恒生科技主题ETF占据6席,合计净流入8567亿元,互联网主题ETF共3只,合计净流入3303亿元 [2] 杠杆资金动向 - 长假后5个交易日ETF融资净买入金额持续增长,从101353亿元增至159352亿元 [2] - 净流入股市资金回升到历史偏高位,两融资金高位震荡 [2] 机构后市展望 - 短期看好红利资产和黄金在风险偏好下行周期中的保护作用 [3] - 中长期看好AI的反复活跃机会,认为其在脑力劳动相关行业的渗透逻辑坚实 [3] - 若港股遇到较大回调,也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3] - 当前A股大概率仍处于上行周期,低利率环境凸显权益资产吸引力,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3]
2025年第四季度大类资产配置
搜狐财经· 2025-10-17 08:37
2025年第三季度组合业绩回顾 - 保守型、保守稳健型、稳健型、稳健进取型、进取型组合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累计收益分别为2.19%、4.44%、6.73%、10.48%、12.50%,全部实现正收益 [1][7] - 进取型组合表现最优,但跑输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6.56个百分点,跑赢中证10年期国债13.17个百分点 [7] - 五类组合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78%、3.57%、5.57%、8.37%和10.27%,最大回撤分别为-0.39%、-1.02%、-1.65%、-2.70%和-3.35% [1][7] - 同期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年化波动率为15.85%,最大回撤为-4.03%,中证10年期国债年化波动率为1.95%,最大回撤为-1.35% [7] 2025年第三季度大类资产表现 - 权益资产中,A股表现亮眼,沪深300指数收涨17.9%,恒生指数上涨11.6%,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1.2% [5] - 商品资产方面,伦敦金现上涨16.8%,伦敦银现大幅上涨29.3%,领涨主要资产 [5] - 债券市场调整,中国10年期国债下跌0.9%,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基本持平 [5] - 原油价格延续低位震荡,ICE WTI原油下跌2.9%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为:A股>黄金>港股>美股>美债>国内债券>原油 [5] 2025年第三季度组合归因分析 - 权益类资产以及黄金贡献较大收益,债券类为负收益 [10] - 通信设备ETF(区间收益率84.04%)、有色金属ETF(46.53%)、创新药产业ETF(22.47%)涨幅靠前,银行ETF(-9.11%)是唯一下跌的权益类资产 [10][12] - 风险贡献主要来自权益类资产,在进取型组合中权益类资产风险贡献比例高达98.43% [10] - 通过品类分散化配置,规避了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10] 2025年第四季度大类资产配置观点 - 对第四季度大类资产表现预计为:港股>A股>黄金>美股>美债>国内债券>原油 [2][19] - A股方面,大盘上涨逻辑未变,指数层面大概率维持震荡向上,“十五五”规划方向将成为市场焦点,建议重点配置 [2][18] - 港股方面,因第三季度表现弱于A股有补涨需求,且更受益于全球流动性改善,建议适当增配 [2][18] - 黄金在美联储降息、美元信用受挑战等背景下仍具备上行空间,建议重点配置 [2][17] - 国内债券因“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资本利得空间有限,建议以息票策略为主,整体适当减配 [2][18] 2025年第四季度投资组合构建 - 权益类资产聚焦“十五五”规划及“反内卷”方向,选择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芯片、钢铁、有色金属等板块 [20][21] - 具体标的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等8只权益类ETF [3][22] - 债券类选择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和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商品类选择华安黄金ETF和南方原油LOF [3][22] - 保守型、保守稳健型、稳健型、稳健进取型、进取型组合的权益类配置权重分别为10.16%、21.94%、29.52%、44.97%、57.44% [3][24] - 所有组合均配置15%的货币基金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