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

搜索文档
“新”潮奔涌驱动产业无界生长
新华日报· 2025-07-10 05:58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嵘泰工业与比亚迪签订独家供应协议,生命周期5年,年均订单3亿元,产品精度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1] - 亚威股份投资20亿元建设金属成形智能制造项目,一期6.8亿元伺服压力机生产线投产,年产能2000台,采用自主研发伺服冲压技术替代进口设备[1] - 江都高新区22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140家为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重塑传统产业边界[2]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 博恒新能源建成全球首条新能源材料专用超薄增强薄膜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产品提升锂电池安全性和轻量化[3] - 新材料领域形成产业链集群:博恒新能源材料项目总投资106亿元,纳力新材料项目总投资超112亿元[3] - 新型显示领域和熠光显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3条生产线已量产,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填补江苏高端显示模组空白[3] - 高新区新兴产业开票收入年均增长35%,占比从5.3%提升至18%,正从"配角"转变为"支柱"[3]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 驭航极创研发高空系留照明无人机,续航24小时,覆盖6000平方米,年设计产能500台,预计年产值3亿元[4][5] - 平航航空动力承接航空发动机风扇复材叶片研发项目,预计11月通过CNAS认证[5] - 稻源科技专注AI智能视觉芯片研发,由清华海归团队创立[5] - 高新区建立低空经济人才实训基地,与职教集团共建无人机操控专业,首批培养100名学生[5]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高新区实施"千企万户"大走访和"一企一专班"服务,6小时内办结博恒新能源生产许可证等审批事项[3] - 设立项目制服务专班,由部门"一把手"提供全流程服务,实现企业"只动嘴、不跑腿"[3] - 为驭航极创协调近5万平方米用地作为飞行基地,两个月内完成项目落地[5]
亚威股份: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2
发行方案核心内容 - 本次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28,235,074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0% [2] - 发行价格为7.21元/股,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3] - 扬州产发集团将以现金方式认购全部发行股份 [2] - 发行完成后扬州产发集团持股比例将达18.91%,成为控股股东,扬州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4][19] 募投项目规划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伺服压力机及自动化冲压线生产二期项目(投资额30,366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 [4]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3.17万吨大型精密结构件产能 [11] - 预计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折旧摊销1,427.27万元,占预计营业收入比重4.08% [10] 行业竞争格局 - 金属成形机床领域国际龙头包括德国通快、舒勒和日本天田,国内主要企业有扬力集团、济南二机床等 [35] - 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呈现分散格局,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在通用市场领先,海目星等在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 [35] - 行业存在技术(数控系统依赖进口)、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和资金(设备投入大)三大壁垒 [40][41][42] 行业发展趋势 - 金属成形机床向高自动化、成套化、柔性复合化方向发展,与数字孪生、AI等技术加速融合 [30][31] - 激光加工设备厂商积极布局出海,2024年中国激光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达56.6% [32] - 智能制造行业规模2023年超3.2万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7.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6% [29]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0亿元、19.28亿元和20.57亿元,金属成形机床收入占比64.77%-70.41% [4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8.04万元、9,885.45万元和7,500.09万元,波动较大 [9] - 综合毛利率维持在22%-24%区间,存货规模从10.80亿元增至13.88亿元 [9][11]
亚威股份:拟定增9.25亿元引入扬州产发集团 扬州国资委成实控人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06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1.28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7.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25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伺服压力机及自动化冲压线生产二期项目(投资总额3.0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借款(6.21亿元) [2] - 伺服压力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17万吨大型精密结构件的生产能力,预计完全达产后每年可节约外购结构件支出3.50亿元,实现税后净利润4137.89万元 [2]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发行完成后,扬州产发集团将持有公司18.91%的股份(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数量影响后持股表决权比例为19.09%),并通过董事会改组拥有公司控制权 [2] - 扬州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项目投资回报 - 伺服压力机项目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9.6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1.01年(含建设期) [2] - 项目建设期2年 [2] 政策背景与战略协同 - 扬州产发集团作为扬州市国资委旗下关键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通过交易获取公司控制权是落实国企改革政策的重要举措 [3] - 公司属于扬州市"613"产业体系中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和工业母机产业链,符合扬州市产业发展方向 [3] - 双方合作将发挥国有资本与上市公司融合优势,助力公司发展主业并寻求产业链延伸机会 [3]
沈阳机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实施情况之独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2 16:30
交易方案概述 - 本次交易包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成功实施为前提 [4] - 公司拟向通用沈机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捷厂100%股权和中捷航空航天100%股权,向通用机床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天津天锻78.45%股权 [5]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7亿元,用于高端数控加工中心产线建设等4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 [5][6]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细节 - 发行价格为5.8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7] - 总发行股份数量为294,224,017股,占交易后总股本的12.47% [9][10] - 交易对方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若股价低于发行价则自动延长6个月 [10][11] 募集配套资金安排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不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 [14][15] - 募集资金将投入高端数控机床产线改造(6.8亿元)、液压成形装备智能化改造(4.5亿元)等4个项目 [17] - 配套融资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与监管要求冲突时将调整 [16] 交易实施进展 - 标的资产中捷厂100%股权、中捷航空航天100%股权及天津天锻78.45%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19][20] - 新增股份2.94亿股已于2025年6月24日上市,总股本增至23.59亿股 [21] - 交易已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批复(证监许可〔2025〕948号) [18][19] 公司治理调整 - 上市公司新增刘琦、赵尚福、任大鹏担任副总经理 [22] - 中捷航空航天董事长变更为总经理赵旭靖兼任,天津天锻取消监事会 [22][23] - 未出现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22][23]
合锻智能20250612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合锻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情况** - 以高端成型机床和智能分选设备为主业,提供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等产品和服务,多项高端装备应用于飞机、神舟飞船等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同行;智能分选产品集中在大宗原材料及新兴领域[3] - 2024 年承接核聚变项目订单,中标核聚变真空室订单约 2.1 亿元,首批重力支撑已交付,主体部分预计 2025 年部分交付[2][11] - **未来发展及业务展望** - 2025 年高端成型装备布局新兴市场,依托德国劳法尔品牌深化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热成型和复合材料产品订单预计增长,有望扭亏为盈[5] - 色选机板块与美亚光电形成双寡头格局,全球市场份额约 200 亿人民币,国内约 80 亿人民币,2025 年有信心保持 10% - 20%的增长率,出口业务向好[2][5][9] - **荣誉及科研成果** - 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众多荣誉,设有院士工作站与博士后工作站[6] - 主持修订 8 项国家标准与 33 项行业标准,参与 6 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7] - **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及提升竞争力** - 增加海外代理、壮大本地服务团队,利用国际会展及社交媒体强化品牌曝光,提供定制化产品[8] - 收购德国劳法尔品牌,深化欧洲市场,热成型与复合材料产品获多项专利技术[8] - **核聚变领域情况** - 真空室制造技术壁垒高,焊接变形控制是最大难点,原材料主要由九力特材和派克新材供应,采用自行设计的 316L BG 材料[4][12][17] - 偏滤器用于处理氦灰、承受极端高温,与安泰科技合作开发无铜偏滤器[18] - 预计研发投入几百万人民币,未来继续参与聚变相关产品项目,与上海李政道研究所合作建立实验室[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原名合肥锻压,始建于 1951 年,2014 年 11 月在上海主板上市[3] - 色选机更换周期一般为 2 到 5 年,否则会落后于同行加工能力与工艺水平[10] - 核聚变真空室在托卡马克装置中是最难制造的部分,在白色项目中,总设备价值约 100 亿元,真空室招标金额为 5 亿元[14] - 公司与安泰科技联合投标及各自发挥优势研发,与九力特材和派克新材保持上下游关系[19]
合锻智能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聚变行业、成型机床行业、色选机行业 - **公司**:合锻智能、美亚光电、中科光电、意大利CME公司、国光电气、航天晨光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聚变新能公司、核端智能、李政道研究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聚变行业投资规模和趋势 - 预计到2030年行业总投资规模达1110亿元,今年接近100亿元,2028年达200亿元左右;若考虑示范堆项目,总体投资额超2000亿,年投资额升至400亿,与传统核电每年至少1000亿以上投资相比规模较小[3] 合锻智能估值和市场表现 - 作为核聚变行业龙头企业,真空室和堆内构件业务占装置价值量约10%;在400亿年度总投资中预计实现40亿收入、10亿净利润,给予50倍估值对应市值约500亿元,三年后市值可达250亿元,相比当前不到100亿元有较大增长空间[2][6] 托卡马克装置真空室及堆内构件 - 真空室是重要主体结构,双层壳体由不锈钢制成,价值量占比约8%,加上堆内构件占比达25%;核心功能是提供稳定运行环境、为等离子体提供高温高压真空环境、支撑内部重力并抵御复杂电磁力[7] 核聚变装置包层材料 - 使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物弥散强化钢、钛、碳化硅复合材料及高熵合金等新型材料,以提高导热、熔点和抗热负载能力[2][8] DIB(等离子体内壁) - 主要作用是防止杂质污染等离子体、传导等离子体辐射热量,结构采用铍或钨作直面材料、特种316LN不锈钢作支撑背板[2][9] 偏滤器 - 是磁约束装置核心部件,用于排出来自高温离子体的粒子及热流、屏蔽WDB材料产生的杂质、降低对等离子体的污染[5][10] 屏蔽模块 - 用于屏蔽中子、承担部分高热负荷导出任务,ITER项目有440块、总重1500吨,由中国和韩国各半制造,2027年交付完毕[11] 国内外供应商贡献 - 意大利CME公司参与ITER项目,提供真空容器原型壳体等构件;国内合锻智能、国光电气、航天晨光、上海电气等企业也参与相关项目[13] 合锻智能业务 - 主要业务为真空室和堆内构件制造及提供分系统;参与EAST改造、Krafton和BEST等项目;色选机业务稳健,去年实现收入11.5亿,与美亚光电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预计未来几年维持10% - 20%增长;成型机床业务中液压机和压力机全国排名前五,去年收入相比2023年增长8个百分点[14][15][17] 核聚变行业发展对合锻智能影响 - 随着订单和收入确认,预计2025年恢复正常盈利,未来几年利润逐步提升[18] 聚变新能公司 - 由合肥市政府、国资企业和央企共同出资设立,承担CFETR建设主体任务,推动核聚变技术发展及产业布局[19] 核端智能 - 董事长任职多重身份使其在核聚变领域有重要地位,被定义为链主企业合理;今年行业资本开支提升并兑现到企业收入和利润,招标行情贯穿全年[20][21] 核聚变装置招标情况 - 2024年3月真空室招标,合锻智能和上海电气中标部分扇区,延长段由武汉中仪机械设备公司中标;2025年4 - 6月部分零部件招标,整体招标预计在50 - 70亿之间,大部分量集中在下半年[22][23] 核端智能与李政道研究所合作 - 2024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前沿科学基础研究与制造领域优势[24] 合锻智能未来盈利预测及估值 - 色选机预计未来几年维持10% - 20%增长,压机稳健复苏;到2030年前投资额预计达1110亿,公司按10%市场份额计算对应收入40亿、利润约10亿,短期市值500亿,中期市值250亿,目前市值90亿左右,有较大增长空间[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合肥市主要项目有HT6B、HT6M、HTT7、东方超环(EAST),EAST项目进行十几万次实验并实现高约束模1066秒,正在建设BEST项目目标2027年底建成,之前建成Krafton项目2025年底完成,还成立了聚变产业联盟已有几百家公司加入[14] - 真空室类比保温瓶或低温恒温器,总重量接近4000吨,是核聚变装置项目中最重单体结构,功能包括保持恒定真空环境、隔离热量、隔绝外部影响[12] - ITER项目中偏滤器位于真空容器底部,由耐热不锈钢制成[10] - 屏蔽模块由316LN不锈钢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成型[11]
宁波精达: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关于《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的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0 18:39
收购主体资格 - 宁波成形成立于1995年1月23日,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亨生,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咨询及管理 [4] - 宁波成形为国有独资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通商,实际控制人为宁波市国资委 [5]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宁波成形未发生破产、解散或被责令关闭情形,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5]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宁波成形控股股东宁波通商主营业务涵盖城市运营、公用事业、交通运营等板块,实际控制人为宁波市国资委 [5] - 宁波成形控制的核心企业为宁波精达,宁波通商控制的核心企业包括宁波通商基、宁波市甬欣基金等多家投资平台 [6][7] - 实际控制人宁波市国资委下属企业涉及水务、文旅、报业传媒等多个领域 [12][13][14] 财务状况 - 2024年总资产22,495.23万元,净资产22,492.73万元,资产负债率0.01% [17] - 2024年净利润3,725.8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6.56%,2023年净利润2,904.11万元 [17] - 2022年营业收入5,453.94万元(未经审计数据) [17] 收购方案细节 - 宁波成形认购宁波精达非公开发行股份32,258,064股,认购金额1.8亿元,锁定期36个月 [39][40] - 发行价格5.58元/股,定价基准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40] - 收购完成后宁波成形持股比例将从27.43%增至32.09%,实际控制人不变 [38] 同业竞争与独立性 - 宁波精达主营业务为换热器装备和精密压力机研发生产,与收购人及其关联方不存在同业竞争 [50] - 宁波通商及宁波成形已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明确不从事与上市公司相竞争业务 [51][53] - 收购人承诺保持宁波精达在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的独立性 [49] 法律合规事项 - 2020年宁波精达实际控制人因控制权转让信息披露违规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18] - 2019-2021年期间宁波成形涉及与亿合投资的合同纠纷诉讼,相关判决已执行完毕 [20][23] - 收购人最近五年未受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董事监事高管无违法违规记录 [24]
宁波精达: 宁波精达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股本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8:28
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数量32,258,064股,发行价格5.5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79,999,997.12元 [1][5]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宁波成形控股有限公司,认购股份锁定期36个月,自上市之日起计算 [5][8] - 发行价格依据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确定,初始定价6.16元/股,后因2023年、2024年分红调整至5.58元/股 [3][4] 发行程序与合规性 - 发行已通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及证监会注册,完成验资及股份登记,新增股份于2025年6月9日登记,限售期满后上市 [1][2][6] - 独立财务顾问民生证券及法律顾问竞天公诚认为发行过程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定价及对象选择合规 [6][7] 股权结构变动 - 发行前控股股东成形控股持股27.43%(128,970,386股),发行后持股比例升至32.09%(161,228,450股),触发30%要约收购线但获股东大会豁免 [10][11] -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502,387,966股,有限售条件股占比从7.35%提升至13.30% [12][13][15] 资金用途与业务影响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税费及中介费用,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强盈利能力 [5][15] - 交易标的无锡微研主营精密模具及零部件,交易后公司将延伸至精密模具产业链,与原有换热器装备、压力机业务协同 [15] 公司治理与关联关系 - 发行未导致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更(仍为宁波市国资委),不影响现有治理结构独立性 [12][15] - 近一年未与发行对象发生重大关联交易,未来关联交易将严格履行披露程序 [8][9]
合锻智能(603011):全球聚变发展进入快车道 核心部件制造龙头扬帆启航
新浪财经· 2025-06-08 08:3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是国内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行业以及智能分选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产品主要包括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智能化集成控制及新材料等 [1] - 近年来核聚变行业加速发展,公司深度布局聚变堆核心零部件,作为产业链龙头企业,第二增长曲线逐渐形成 [1] - 公司董事长严建文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 [1] 核聚变业务进展 - 2024年公司参与了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工作,中标聚变新能(安徽)采购真空室扇区、窗口延长段、重力支撑项目包(1) [1] - 公司完成了首套真空室原材料采购与验收工作,真空室扇区及下窗口延长段进入焊接、检测工序,首套重力支撑已达到交付状态 [1] - 公司还参与了BEST项目真空室偏滤器项目研制工作,在预研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 [1] 全球核聚变行业发展趋势 - 短期来看,2025年开年以来BEST项目招标密集,聚变产业链企业订单逐渐落地 [2] - 长期来看,2030s预计国内建成CFEDR工程堆,2050年建成PFPP原型电站 [2] - 全球范围内,ITER计划在2035年实现氘氚聚变运行,2050年建成DEMO [2] - 美国Helion Energy计划2028年部署首座核聚变电站,CFS预计2030年代初投入运营商业聚变发电厂 [2] 高端成形机床业务 - 公司是成形机床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多领域 [3] - 液压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公司在重型模锻、重型自由锻等方面实现突破 [3] - 2024年公司定制液压机、机压机合计收入8.6亿元,同比+7.9% [4] 智能分选设备业务 - 公司光电分选设备面向大米、杂粮、茶叶、固体废弃物、矿石、煤炭六大分选领域 [4] - 2024年公司色选机业务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25.9%,2021-2024年3年CAGR约为26.2% [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24.8、28.4、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1.34、2.58亿元 [5] - 当前聚变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5]
宁波精达易主次年赚1.65亿创新高 3.6亿重组落地国资包揽1.8亿定增
长江商报· 2025-06-05 07:15
公司重组与募资 - 宁波精达完成向控股股东成形控股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8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额1.78亿元,限售期36个月 [2] - 本次募资是公司重组的一部分,此前以3.6亿元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实现向精密模具及零部件产业延伸 [2][5] - 发行完成后成形控股持股比例从27.43%提升至32.09%,宁波国资控制权增强 [2][5][6] 收购标的与业务协同 - 无锡微研主营精密模具、冲压件及微孔电火花机床,产品覆盖空调模具、汽车零部件等,2024年前9个月营收2.05亿元,净利润2856万元 [5][7] - 收购后宁波精达业务扩展至精密模具领域,支持其向定制化成形技术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战略 [5] - 无锡微研境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前9个月达40.18%,其中美国地区收入2860万元,占比14.09% [7] 财务表现与业绩承诺 - 宁波精达2024年营收8.18亿元(同比+15.38%),净利润1.65亿元(同比+3.37%),扣非净利润1.58亿元(同比+7.15%),均创历史新高 [2][6]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41.11%,微通道、压力机、换热器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5.93%、10.04%、22.48% [7] - 无锡微研承诺2024-2026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14亿元,其中2024年目标3610万元 [8] 控制权变更背景 - 2023年初宁波通商集团以10.85亿元收购成形控股100%股权,宁波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4] - 此次重组是宁波国资入主后的首次资产重组,推动公司产业链延伸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