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

搜索文档
亚威股份: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2
发行方案核心内容 - 本次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28,235,074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0% [2] - 发行价格为7.21元/股,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2][3] - 扬州产发集团将以现金方式认购全部发行股份 [2] - 发行完成后扬州产发集团持股比例将达18.91%,成为控股股东,扬州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4][19] 募投项目规划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伺服压力机及自动化冲压线生产二期项目(投资额30,366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 [4]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3.17万吨大型精密结构件产能 [11] - 预计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折旧摊销1,427.27万元,占预计营业收入比重4.08% [10] 行业竞争格局 - 金属成形机床领域国际龙头包括德国通快、舒勒和日本天田,国内主要企业有扬力集团、济南二机床等 [35] - 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呈现分散格局,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在通用市场领先,海目星等在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 [35] - 行业存在技术(数控系统依赖进口)、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和资金(设备投入大)三大壁垒 [40][41][42] 行业发展趋势 - 金属成形机床向高自动化、成套化、柔性复合化方向发展,与数字孪生、AI等技术加速融合 [30][31] - 激光加工设备厂商积极布局出海,2024年中国激光设备全球市场份额达56.6% [32] - 智能制造行业规模2023年超3.2万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7.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6% [29] 财务数据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0亿元、19.28亿元和20.57亿元,金属成形机床收入占比64.77%-70.41% [4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8.04万元、9,885.45万元和7,500.09万元,波动较大 [9] - 综合毛利率维持在22%-24%区间,存货规模从10.80亿元增至13.88亿元 [9][11]
合锻智能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聚变行业、成型机床行业、色选机行业 - **公司**:合锻智能、美亚光电、中科光电、意大利CME公司、国光电气、航天晨光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聚变新能公司、核端智能、李政道研究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聚变行业投资规模和趋势 - 预计到2030年行业总投资规模达1110亿元,今年接近100亿元,2028年达200亿元左右;若考虑示范堆项目,总体投资额超2000亿,年投资额升至400亿,与传统核电每年至少1000亿以上投资相比规模较小[3] 合锻智能估值和市场表现 - 作为核聚变行业龙头企业,真空室和堆内构件业务占装置价值量约10%;在400亿年度总投资中预计实现40亿收入、10亿净利润,给予50倍估值对应市值约500亿元,三年后市值可达250亿元,相比当前不到100亿元有较大增长空间[2][6] 托卡马克装置真空室及堆内构件 - 真空室是重要主体结构,双层壳体由不锈钢制成,价值量占比约8%,加上堆内构件占比达25%;核心功能是提供稳定运行环境、为等离子体提供高温高压真空环境、支撑内部重力并抵御复杂电磁力[7] 核聚变装置包层材料 - 使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物弥散强化钢、钛、碳化硅复合材料及高熵合金等新型材料,以提高导热、熔点和抗热负载能力[2][8] DIB(等离子体内壁) - 主要作用是防止杂质污染等离子体、传导等离子体辐射热量,结构采用铍或钨作直面材料、特种316LN不锈钢作支撑背板[2][9] 偏滤器 - 是磁约束装置核心部件,用于排出来自高温离子体的粒子及热流、屏蔽WDB材料产生的杂质、降低对等离子体的污染[5][10] 屏蔽模块 - 用于屏蔽中子、承担部分高热负荷导出任务,ITER项目有440块、总重1500吨,由中国和韩国各半制造,2027年交付完毕[11] 国内外供应商贡献 - 意大利CME公司参与ITER项目,提供真空容器原型壳体等构件;国内合锻智能、国光电气、航天晨光、上海电气等企业也参与相关项目[13] 合锻智能业务 - 主要业务为真空室和堆内构件制造及提供分系统;参与EAST改造、Krafton和BEST等项目;色选机业务稳健,去年实现收入11.5亿,与美亚光电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预计未来几年维持10% - 20%增长;成型机床业务中液压机和压力机全国排名前五,去年收入相比2023年增长8个百分点[14][15][17] 核聚变行业发展对合锻智能影响 - 随着订单和收入确认,预计2025年恢复正常盈利,未来几年利润逐步提升[18] 聚变新能公司 - 由合肥市政府、国资企业和央企共同出资设立,承担CFETR建设主体任务,推动核聚变技术发展及产业布局[19] 核端智能 - 董事长任职多重身份使其在核聚变领域有重要地位,被定义为链主企业合理;今年行业资本开支提升并兑现到企业收入和利润,招标行情贯穿全年[20][21] 核聚变装置招标情况 - 2024年3月真空室招标,合锻智能和上海电气中标部分扇区,延长段由武汉中仪机械设备公司中标;2025年4 - 6月部分零部件招标,整体招标预计在50 - 70亿之间,大部分量集中在下半年[22][23] 核端智能与李政道研究所合作 - 2024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前沿科学基础研究与制造领域优势[24] 合锻智能未来盈利预测及估值 - 色选机预计未来几年维持10% - 20%增长,压机稳健复苏;到2030年前投资额预计达1110亿,公司按10%市场份额计算对应收入40亿、利润约10亿,短期市值500亿,中期市值250亿,目前市值90亿左右,有较大增长空间[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合肥市主要项目有HT6B、HT6M、HTT7、东方超环(EAST),EAST项目进行十几万次实验并实现高约束模1066秒,正在建设BEST项目目标2027年底建成,之前建成Krafton项目2025年底完成,还成立了聚变产业联盟已有几百家公司加入[14] - 真空室类比保温瓶或低温恒温器,总重量接近4000吨,是核聚变装置项目中最重单体结构,功能包括保持恒定真空环境、隔离热量、隔绝外部影响[12] - ITER项目中偏滤器位于真空容器底部,由耐热不锈钢制成[10] - 屏蔽模块由316LN不锈钢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成型[11]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科技创新赋能济南市新质生产力跃迁,加速十大现代化产业集群崛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4 09:24
济南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四梁三擎四支撑"产业格局:四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为"四梁",三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空天信息、量子科技)为"三擎",四大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为"四支撑" [1][13] - 重点培育十大标志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精品钢、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形成"10+N"产业矩阵 [1][13] - 以高新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双核,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推进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山东未来产业园等载体建设 [1][18] 济南市经济运行与工业发展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527.6亿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3:33.4:63.3,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特征显著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个百分点 [5] -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数据中心40家、5G基站5.4万个,新增数字产业集群3个,数字生态指数全国第8位 [5]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189家、专精特新企业7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2.94% [7][8] - 重大创新平台进展: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加快建设,泉城省实验室纳入中关村国家实验室网络节点,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量子测量国家标准 [7] - 政策支持:出台空天信息、创新医药、低空经济等专项政策,如《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2027年建成国内领先的空天信息产业体系 [10][11] 产业空间布局与重点企业 - "三圈层"布局:核心圈层(科技创新与服务业)、中间圈层(先进制造产业带)、外围圈层(特色产业集群) [18] - 重点企业:浪潮集团(新一代信息技术)、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中国重汽(高端装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山东天岳先进科技(碳化硅材料) [20][21] - 未来产业载体:起步区落地比亚迪新能源整车、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高新区推进齐鲁软件园二期建设 [18]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科技创新驱动: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领域,实施RISC-V芯片攻关等项目 [24][25] - 产业链高端化:新增省级以上产业集群3个,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建强补延" [26] - 数字与绿色双轮驱动:推进100个数字经济项目,新增绿色工厂30家,发展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27] - 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济钢卫星总装制造产线、深蓝液体火箭发动机基地建设,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28]
亚威股份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亚威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20.7 亿元,同比增长 6.7%,销售量增长约 13%,规模经营利润约 7500 万元,同比下降,受投资业务减值影响[2][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4.67 亿元,归母净利润 3590 万元,同比下降,因订单收入周期原因,订货稳定,毛利率同比改善 2 个百分点,得益于内部管理等带来的固定成本效益[2][4] 2. **业务领域表现** - **金属成型机床业务**:营收 13.25 亿元,同比增长 11.8%,订货量增长超 20%,折弯机和钣金机床自动化产线产品增长超 60%,新金路压力机新增合同近 2 亿元,订货量增长超 80%,伺服技术应用有阶段性成长[2][3][5] - **激光加工设备业务**:营收 5.76 亿元,同比增长 8.12%,平面激光切割机订货量同比增长 30%以上,精密激光加工设备获批量订单,积极推进国际代理商合作[2][3][5] 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 年合同目标增加 10%以上,做大做强折弯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成熟业务,投入压力机等新兴业务,发展全球市场,加强与代理商合作[2][6][7] 4. **下游行业情况**:新能源、储能相关领域需求增加,电力电柜需求较好,电梯等行业需求下降,下游行业状态平稳[3][8] 5. **产品交付周期**:单机产品国内交付周期短,产线类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长,国外订单交付周期较国内长 20 - 30%[3][9] 6. **扬州市国资委项目**:预计 2026 年上半年完成,对当期经营利润无影响,对总资产和股本有影响,每股收益可能稀释[3][13][14] 7. **压力机业务**:2024 年接单金额约 2 亿元,同比增长约 90%,2025 年目标合同增长 50%,优化产品线和供应链管理提升盈利能力[15] 8. **资产减值情况**:近年来存在资产减值问题,2024 年约 5000 多万,主要集中在投资业务,预计未来影响逐步消失[16][17][18] 9. **精密激光业务**:分为新增设备订单和改造线订单,目前年报结果处于亏损,希望 2025 年实现盈亏平衡[19] 10. **毛利率情况**:2024 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下降因会计政策变更,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达 24%,公司采取多种内部降本增效措施保障稳定毛利率[20] 11.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2024 年收入波动大,毛利率显著上升,2025 年江苏亚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业务有望稳定发展[21] 12. **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业务**:支持主流产品产线和软件,作为能力支撑促进成套产线订单[22] 13. **市场展望**:折弯机和激光设备市场成熟,智能制造产线盈利能力高但需控制比例,压力机业务 2025 年重点推进从 1 到 10 发展[23] 14. **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欧洲,占外销总收入 30%左右,2024 年外销收入约 4 亿元,采用代理商销售模式,考虑本地化销售及制造[25] 15. **总体战略**:坚持主业,巩固钣金机床成熟产品市场地位,发展以压力机为主导的冲压机床,提升行业地位[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成型机床增长主要来源于折弯机、成套钣金产线和智能伺服冲压压力机冲压线,公司权衡批量生产和定制化产线数量保证盈利稳定[10][11] 2. 亚威艾欧斯精密激光业务虽有投资股权减值,但在显示面板行业取得成交订单,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18] 3.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中软件公司收入主要体现在钣金自动化产线,对纯软件业务贡献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