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尊界 S800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技术创新激发汽车消费需求,关注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节奏
交银国际· 2025-09-15 21: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扩大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和深化国际合作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2] - 2025年目标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 - 推进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和道路通行试点,加快配套法规完善 [2] - 技术创新重点包括先进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系统、车用操作系统和网联赋能技术 [2] - 2025年1-8月乘用车零售1474万辆(同比增长9.5%),预计2025年四季度因购置税政策调整可能出现集中购车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全固态电池处于量产验证阶段,半固态电池在高端乘用车市场加速落地 [2] - 整车厂与本土智驾芯片企业合作深化,推动国产芯片出货规模扩张,重点关注地平线与黑芝麻智能 [2] - 华为ADS 4 Ultra旗舰版搭载高速L3方案,极氪9X光辉配备5颗激光雷达实现感知冗余 [2] 覆盖公司评级与目标 - 电池领域:国轩高科(买入,目标价41.14元)、亿纬锂能(买入,目标价56.51元)、瑞浦兰钧(买入,目标价15.46港元)、中创新航(买入,目标价24.77港元)、宁德时代(买入,目标价314.11元) [3] - 电动两轮车领域:雅迪控股(买入,目标价22.63港元)、九号公司(买入,目标价75.02元)、绿源集团(中性,目标价7.16港元) [3] - 重卡领域:中国重汽(买入,目标价26.45港元)、潍柴动力(买入,目标价20.50港元) [3] - 激光雷达领域:禾赛集团(买入,目标价27.52美元)、速腾聚创(买入,目标价41.89港元) [3] - 整车厂领域:蔚来汽车(买入,目标价62.75港元)、比亚迪股份(买入,目标价150.72港元)、长城汽车(买入,目标价22.50港元)、吉利汽车(买入,目标价24.21港元)、赛力斯(买入,目标价180.50元)、小鹏汽车(买入,目标价134.69港元)、理想汽车(中性,目标价80.84港元)、广汽集团(中性,目标价3.34港元) [3]
申万宏源研究晨会报告-2025091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5 08:4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71点,单日下跌0.12%,近5日上涨5.58%,近1月上涨1.52% [1] - 深证综指收盘2462点,单日下跌0.25%,近5日上涨9%,近1月上涨2.36% [1] - 大盘指数单日下跌0.61%,近1月上涨9.9%,近6个月上涨16.21%;中盘指数单日上涨0.06%,近1月上涨12.08%,近6个月上涨17.94%;小盘指数单日上涨0.17%,近1月上涨7.73%,近6个月上涨13.61% [1] - 电机Ⅱ行业单日涨幅3.39%,近1月涨幅23.88%,近6个月涨幅21.23%;其他电子Ⅱ行业单日涨幅2.77%,近1月涨幅14.81%,近6个月涨幅27.17%;小金属Ⅱ行业单日涨幅2.69%,近1月涨幅24.86%,近6个月涨幅60.34% [1] - 通信设备行业单日跌幅2.75%,近1月涨幅39.2%,近6个月涨幅91.51%;玻璃玻纤行业单日跌幅2.65%,近1月涨幅19.09%,近6个月涨幅43.59%;股份制银行单日跌幅1.93%,近1月跌幅5.75%,近6个月涨幅3.14% [1] 债券市场分析 - 当前债市压力加剧,风险加速释放阶段,做多空间暂不具备 [2][12] - 债市调整主要为2024年底快牛行情埋单,需关注存单利率、配置盘买债力量及信用利差调整程度作为情绪拐点信号 [12] - 10年国债在1.85%附近才兼具胜率和赔率的做多空间 [12] 建发合诚公司研究 - 建发合诚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1.40亿/1.60亿,同比增长27.4%/14.7%/14.3%,对应PE分别为23X/20X/18X [2][19] - 公司当前市值28.3亿,按2027年25倍PE计算对应市值40.0亿,折现2025年末市值37.9亿,上涨空间34% [2][19] - 建发集团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达7679亿元,2024年营收7013亿元,归母净利润29亿元 [14] - 建发合诚2023-2025年关联交易额度分别为131亿/125亿/131亿,2023/2024/2025H1实际发生金额分别为120亿/49亿/47亿 [14] - 公司布局城市更新和业务延伸转型,2025年上半年收购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 [15] 云计算与AI算力行业 - 四大云厂商FY25 Capex总和超3500亿美元,同比增速达54%;单Q2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合计Capex为958亿美元,同比+64% [16] - 谷歌未来两年投入2500亿美元;META 2028年前投入6000亿美元;微软每年在美国投入750-800亿美元 [16] - Oracle FY26Q1剩余履约义务(RPO)累积至4550亿美元,同比+359%,单季度新增3170亿美元;指引FY26-FY30云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将达180/320/730/1140/1440亿美元 [17] - Coreweave FY25Q2 RPO达301亿美元,同比增长86%,年初至今已翻倍 [17] -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芯片,专用于AI推理预填充场景;谷歌向第三方云厂Fluidstack提供TPU芯片租赁 [18][20] 建筑行业动态 - SW建筑装饰指数周涨幅2.42%,相对沪深300指数收益+1.03pct;生态园林子行业周涨幅6.46%,基建民企子行业周涨幅4.64% [23] -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23] - 地铁设计签订越南胡志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金额0.46亿元;北新路桥签订矿建工程项目合同,金额5.04亿元 [23] 汽车行业分析 - 江淮汽车2024年总收入422亿元,归母净利润-17.84亿元;2025H1总收入194亿元,归母净利润-7.7亿元 [27] - 尊界S800预计2025年销量12099辆,后续稳定于2万辆年销;给予公司2025年3x PS估值,对应整体估值1472亿元,较当前市值上涨空间24% [29] - 2025年第36周乘用车零售总量36.1万辆,环比-29.8%,同比-12.38%;新能源车销量21.8万辆,渗透率60.4% [29] 其他行业要点 - 高教公司净利率从2020年41%下跌至29.3%;预计经营效益触底回升,收入重回扩张通道 [30] - 生猪价格周环比下跌2.5%至13.27元/kg;仔猪价格周环比下跌29元/头至294元/头,创年内新低 [35] - 国家发改委发布782号文,支持REITs扩募门槛从上市满12个月缩短至6个月,允许跨行业资产混装 [36][38] - 纺织服饰行业1-7月零售总额8371亿元,同比增长2.9%;1-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972.7亿美元,同比下滑0.3% [38] - 延江股份单周涨幅26%,2024年第一大客户宝洁贡献营收6.1亿元,占比41% [39]
江淮汽车(600418):商用车和乘用车双轮驱动,华为赋能开启新腾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4 16:0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1472亿元人民币 较当前市值(1190亿元)有24%上涨空间 [3][7][120] 核心观点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尊界品牌 定位超豪华新能源市场 首款车型尊界S800对标迈巴赫S480和宝马740Li等豪华车型 [6][8][87] - 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台 预计2025年销量达12,099辆 2026-2027年稳定在2万辆年销 [8][106][113] - 尊界品牌有望复制问界M9的成功路径 凭借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鸿蒙智行合作模式实现高端突破 [6][102][120]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总收入分别为491亿元/701亿元/1014亿元 同比增长16.2%/42.9%/44.7% [2][8][113] - 随尊界品牌放量 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0.5%提升至2027年的24.5% 归母净利润将于2027年扭亏为盈达到50.47亿元 [2][8][1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2.02亿元 同比下降6.3% 归母净利润亏损17.84亿元 [2][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3.97亿元 同比下降9.1% 归母净利润亏损7.73亿元 [2][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89亿元 2026年接近盈亏平衡(亏损0.11亿元) 2027年实现盈利50.47亿元 [2][9][119]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0.5%提升至2027年的24.5% ROE从2024年的-15.7%改善至2027年的33.1% [2][115] 业务结构 - 商用车为基本盘 2024年收入247.01亿元 占比59% 销量23.63万辆 轻卡为核心支柱产品 [6][51][59] - 乘用车2024年收入122.43亿元 占比31.6% 形成江淮汽车、江淮钇为及江淮瑞风三大品牌体系 [6][32][44] - 与大众合作开发的思皓品牌奠定销量基础 江淮X8和江淮A5 2024年分别销售7.6万辆和4.8万辆 [6][68][71] - 与华为合作的尊界品牌定位7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 为鸿蒙智行五界中最高端系列 [6][81][120] 合作项目 - 与蔚来合作代工业务2019-2023年累计产生代工费413亿元 2023年制造层面合作结束 [6][64] - 与大众合资成立大众安徽 持股25% 2026年预计推出两款基于小鹏G9平台的新车型 [6][17][72] - 与华为采用鸿蒙智行深度合作模式 华为主导产品定义、用户体验、零售渠道和品牌营销 [6][78][79] - 尊界超级工厂总投资39.81亿元 年产能可达20万辆 2025年6月投产 计划9月冲刺月产能3000台 [109][110] 产品规划 - 尊界S800搭载华为ADS高阶智驾系统及鸿蒙座舱 定价70.8-101.8万元 轴距3370mm [87][106] - 后续将推出百万级MPV尊界L900和超高端SUV 预计2026年尊界品牌总销量达3.8万辆 [111][113] - 公司计划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 未来五年推出30款新车型 [46] - 预计2025-2027年乘用车总销量分别为17.0/22.2/27.1万辆 商用车销量分别为23.1/25.0/27.0万辆 [8][113] 市场前景 - 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持续扩容 2019-2024年销量从73万辆增长至112万辆 年均复合增速8.8% [89] - 2025年初全国以旧换新政策加码 商用车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中汽协预测2025年商用车市场达400万辆 [61] - 尊界S800在70万元以上市场竞争烈度较低 用户以高净值人群为主 曾拥有劳斯莱斯、迈巴赫等车型 [81][90] - 问界M9在40万元以上市场平均市占率达20% 验证华为赋能模式的成功 尊界有望复制这一路径 [102][104]
江淮汽车(600418):Q2盈利略承压,持续看好尊界发展
华创证券· 2025-09-02 14:12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评级,目标价68.64元,较当前价54.22元存在27%上行空间 [2][4][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二季度盈利承压,但尊界S800订单表现优异,长期看好尊界业务带动公司成为高ROE豪华车稀缺标的 [2][8] - 基于中报业绩及尊界订单情况,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507亿/672亿/867亿元,归母净利调整至-6.3亿/15.7亿/45.3亿元 [8]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超1.2万台,稳态月销预期2000辆,净利率有望超越保时捷(9-13%)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3.6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7.7亿元(同比-10.7亿元) [2] - 二季度营收95.6亿元(同比-4.7%,环比-2.5%),毛利率7.9%(同比-3.2PP),归母净利-5.5亿元 [8] - 2025E营收预测506.82亿元(同比+20.1%),归母净利-6.28亿元;2027E归母净利预期45.28亿元(同比+189.2%) [4][8] 业务分析 - 二季度销量9.1万辆(同比-8.5%),其中商用车5.8万辆(同比-2.9%),乘用车3.3万辆(同比-17%),新能源渗透率14% [8] - 出口占比60%(环比+7.1PP),销量5.4万辆(同比-12.9%) [8] - 费用率环比上升:销售费用率4.2%(环比+0.9PP),管理费用率5.9%(环比+0.2PP),研发费用率3.7%(环比+0.3PP) [8] 估值与预测 - 分部估值:自主业务2025年0.8倍PS,尊界业务16倍PS,目标市值1,499亿元 [8] - 长期市值看2,870亿元(自主业务0.8倍PS+尊界业务20倍PE) [8] - 尊界销量敏感性:2027年销量±10%将导致营收±5%、归母净利±12% [9]
江淮汽车(600418):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低于业绩预告指引,尊界S800表现良好
东吴证券· 2025-08-26 17: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低于业绩预亏指引 实际归母净利润为-5.5亿元 低于预亏指引的-4.6亿元 [8] - 尊界S800表现良好 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 但规模交付从8月下旬开始 未对Q2业绩产生明显拉动 [8] - 因行业竞争加剧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预期调整为5.6亿元/15.1亿元/33.5亿元 [8] 财务表现 - 2025Q2营业收入95.79亿元 同比下滑4.8% 环比下滑2.4% [8] - 2025Q2归母净利润-5.5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2024Q2为2.0亿元) 环比亏损扩大(2025Q1为-2.2亿元) [8] -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6.3亿元 同比显著恶化(2024Q2为1.0亿元) 环比亏损扩大(2025Q1为-2.9亿元) [8] - 2025Q2毛利率7.90%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8] - 2025Q2单车平均售价10.54万元 同比增长4.5% 环比增长7.0% [8] 销量情况 - 2025Q2总销量9.09万辆 同比下滑8.8% 环比下滑8.9% [8] - 乘用车销量3.30万台 同比下滑17.1% 环比微增0.2% [8] - 商用车销量5.79万台 同比下滑3.3% 环比下滑13.3% [8] 费用控制 - 2025Q2销售费用率4.2%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 [8] - 2025Q2管理费用率5.9% 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8] - 2025Q2研发费用率3.7%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8] - 2025Q2投资收益-0.89亿元 亏损幅度环比收窄 [8] 盈利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556.33亿元 同比增长31.82% [1]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704.93亿元 同比增长26.71% [1]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812.43亿元 同比增长15.25% [1]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62亿元 [1]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12亿元 同比增长169.00% [1]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3.47亿元 同比增长121.38% [1]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2.48元 [6] - 2025年预测市盈率203.92倍 [1] - 2026年预测市盈率75.80倍 [1] - 2027年预测市盈率34.24倍 [1] - 市净率10.24倍 [6] - 总市值1146.17亿元 [6] 战略合作 - 与华为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8] - 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展顺利 [8] - 与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科技型企业协同合作持续深化 [8]
最后一家国有大车厂,被华为拿下!
商业洞察· 2025-08-25 17:24
华为与一汽红旗合作模式 - 华为与一汽红旗达成合作 红旗将搭载华为全栈自研解决方案包括激光雷达 鸿蒙座舱 乾坤智驾 途灵底盘及麒麟芯片等核心技术[2] - 合作模式为"华为灵魂套上红旗壳" 红旗品牌保持独立 不纳入鸿蒙智行体系 区别于问界 智界等其他华为合作品牌[2][4] - 华为通过技术输出覆盖研发端 供应端 品牌端及销售端 车企主要负责制造与售后服务 形成类似外包的分工模式[4] 红旗选择华为合作原因 - 红旗自主高端车型"金葵花系列"市场表现不佳 如国雅车型起售价140万元但销量不及预期 因燃油车技术缺乏差异化竞争且品牌力弱于宾利 迈巴赫等国际豪华品牌[5][7] - 华为合作案例示范效应显著 江淮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车型仅用67天获得超1万台大定订单 超过迈巴赫 奔驰S级在华年销量 证明华为技术赋能对豪华车销售的拉动作用[7][9] 华为汽车生态联盟格局 - 华为已完成与全部国有大型车企合作 包括上汽 北汽 一汽 广汽 奇瑞 东风 长安 江淮 形成"大一统"生态联盟[9] - 中国汽车市场分化成华为阵营与非华为阵营两大阵营 华为系车企集体出海可能冲击传统豪车市场格局[9][10] - 资本市场对华为合作车型反馈积极 如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H5上市前推动股价大幅上涨[9]
一键超充不必动手:鸿蒙智行家庭智慧旗舰 SUV 问界 M8 纯电版支持机械臂自动充电
新浪财经· 2025-08-18 21:24
产品技术亮点 - 问界M8纯电版支持机械臂自动充电功能 用户通过手机点击"自动充电"即可实现从插枪到拔枪全流程自动化[1] - 鸿蒙智行尊界S800全球首发融合感知充电机器人 车辆可在用户下车后自动完成泊入和充电操作[4] 用户体验升级 - 自动超充功能实现"一键超充不必动手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充电体验[1] - 该功能同时支持辅助驾驶和人工驾驶两种状态下的机械臂充电服务[1]
汽车行业周报:机器人产业迎密集催化,积极关注机器人链汽零-20250810
招商证券· 2025-08-10 19:4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迎密集催化,具身智能和工业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入重要突破阶段[1] - 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1][26]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200余家企业1500余项前沿展品[27] - 汽车行业整体上涨2.4%,机器人链汽零中游制造受关注[1]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A指+2.1%,深证A指+2.1%,创业板+0.5%[10] - CS有色金属(+5.8%)、CS机械(+5.8%)和CS国防军工(+5.2%)涨幅居前[10] - 汽车行业二级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板块周涨幅+9.6%,汽车零部件+4.5%[12] - 汽车行业三级板块中摩托车+11.2%,汽车电子电气+7.9%[12] 个股表现 - 涨幅居前个股:中马传动(+49.5%)、华密新材(+34.0%)、航天科技(+31.6%)[14] - 跌幅居前个股:华培动力(-14.9%)、江淮汽车(-7.2%)、派特尔(-7.0%)[14] - 覆盖个股涨幅居前:溯联股份(+31.3%)、华纬科技(+19.9%)、云意电气(+16.6%)[17] 行业动态 - 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订单突破10000台[22] - 智界新款R7/S7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000台[24]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L[25]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进入规模化试飞阶段[23]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比亚迪、赛力斯、长城汽车、江淮汽车[9] - 商用车推荐:宇通客车、中国重汽、潍柴动力[9] - 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贝斯特等[9] - 机器人链汽零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新泉股份等[9]
江淮汽车20250807
2025-08-07 23:04
江淮汽车 20250807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江淮汽车主营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与华为、大众、宁德时代等企业深度合作[7] - 商用车业务营收稳定在200亿,国内市占率6%,出口业务从2022年6.3万辆增至2024年11万辆[11] - 乘用车业务因与蔚来合作终止下滑,转向与华为合作推出"尊界"品牌[12] **尊界品牌核心表现** - **市场定位**:超豪华行政轿车(70万-101万元),对标奥迪A8、奔驰S级等[13] - **技术亮点**:L3级自动驾驶、4颗激光雷达、宁德时代高安全性电池[16] - **销量表现**:上市60天销量破1万台,2025年目标月交付量4000台[16] - **竞争优势**:价格优势(入门级高配)、科技属性碾压竞品、华为品牌背书[14][15][19] **财务与估值** - **传统业务估值**:PB法估值250亿[6][22] - **尊界品牌估值**: - 2026年销量6.9万台,ASP 72万,净利率9%,净利润45亿[6] - 30倍PE对应市值1350亿,叠加传统业务总估值1600亿[6][22] - 奢侈品溢价1.5倍,2026年目标估值区间1300亿-1800亿[22] - **盈利能力**:预计毛利率33%(对标问界M9),净利率10%,顶配车型占比70%带动ASP超90万[20][21] **市场趋势与战略** - **消费趋势**:高净值人群注重质价比+科技感,尊界通过私域流量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17][18] - **产品规划**:2026年推60万级MPV/C级轿车,目标月销2000-3000台[20][21] - **合作策略**:淡化江淮品牌,借力华为高端形象强化市场认知[14][15] **风险提示** - 新能源车渗透率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尊界销量不及预期[23] - 供应链管理挑战(短期交付瓶颈)[5][16] - 盈利预测偏差及估值方法偏离市场[23] **其他关键数据** - **商用车出口**:2024年11万辆(2022年6.3万辆)[11] - **尊界技术参数**:4激光雷达+11摄像头,零接管自动驾驶[16] - **目标市占率**:中国超豪华行政轿车市场(年销7万辆)的1/3份额[4]
豪车税收政策调整,国产新能源品牌如何“弯道超车”?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0 2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豪车消费税政策调整,将征税门槛下调至90万元,旨在引导合理消费、优化税收结构并适应汽车产业转型 [1][9] - 政策对消费市场、品牌、财政等方面均有影响,国产新能源品牌迎来高端化、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2][4] - 未来车企需在高端化布局和成本管控之间取得平衡,政策也可能继续微调以支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17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自7月20日起执行 [1][9]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从零售价格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涵盖新能源车,零售环节加征10%消费税,新能源车免生产环节税,二手超豪华车免税 [1][9] 点评 对消费市场的直接影响 - 征税门槛下调显著推升超豪华车购车成本,抑制90 - 13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需求,但该区间销量规模小,2025年上半年约2万辆,占豪华车市场比重不大 [2][10] - 新能源超豪华车型整体税负低于燃油车,对消费者影响相对有限,二手超豪华车免税有望刺激二手车市场流通 [2][11] 品牌影响 - 进口车企中保时捷受冲击明显,新政将挤压高端进口品牌市场份额,传统豪华品牌亦承压,新能源高端车型价格中枢预计向50 - 60万元区间发展 [3][12] 国产新能源高端化 - 消费税调整考验车企定价策略,国产新能源品牌迎来高端化、弯道超车机遇,自主豪华品牌车型定价策略灵活性更强 [4][13] - 自主品牌部分高端新能源车型纳入征税范围,但整体销量受冲击有限,后续可调整配置或定价策略降低影响 [4][14] 财政影响 - 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可增加税收收入,弥补超豪华车市场低迷造成的财政缺口,2025年前5个月消费税收入7729亿元,同比增长1.6% [5][16] - 二手免税政策支持更好的税收结构,增强市场流动性,政策鼓励车企关注中低端新能源市场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