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杂粮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陕西延安:昔日抗战后方 今朝发展动能澎湃
新华社· 2025-08-01 19:47
红色旅游产业 - 南泥湾2024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2] - 延安市近5年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000亿元[4] - 金延安景区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累计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3] - 延安推出《延安保育院》《延安、延安》等红色演艺产品[4] 现代农业发展 - 洛川县拥有53万亩苹果园,苹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5] - 陕西王掌柜农业公司打造1.7万亩绿色认证基地,带动超1万户果农增收[5] - 延安苹果2024年综合产值达551亿元,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6] - 企业智能分选线配备12组相机实现苹果"360度体检"[5] 新兴产业布局 - 延安建成陕西规模最大商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5] - 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5] 农产品加工业 - 南泥湾镇马坊村预制菜产业园签下200万元榨菜供货订单[2] - 村内新建米酒厂即将投产[2] - 72座设施大棚有机蔬果销路稳定[2]
“六盘山牛肉”推介大会走进银川 引爆消费热潮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9:30
品牌推广活动 - "大美六盘山·好美好味道"推介大会在银川举行,通过产品展销、品牌推介、体验店授牌及惠民补贴等形式展示固原生态农特产品矩阵 [1] - "六盘山牛肉体验店"正式开业运营,宁夏餐饮老字号福苑集团开设明档厨房展示牛肉现切和汤底熬制过程,强化"新鲜看得见"的品质感 [1] - 展销平台汇聚25家固原涉农企业,集中展销"六盘山"生鲜牛肉、马铃薯制品、菌菇、小杂粮等优质农特产品 [1] - 固原市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促消费补贴,每销售1斤牛肉补贴2元 [1] 产品优势数据 - 固原市肉牛饲养量突破百万头,年出栏达36万头,年产优质牛肉8万多吨 [2] - 每100克六盘山牛肉含谷氨酸3.8克,是平均水平的3倍,"硒"元素含量为平均水平的7倍 [2] - 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43.45%,超出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2] - 固原市拥有50万亩以上优质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年产鲜菜200余万吨 [2] - 马铃薯年均产出145万吨以上,年加工淀粉12万吨,产出薯饼薯条等冷冻制品10万吨 [2] 市场拓展情况 - 60多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沙特等国家 [2] - 马铃薯制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推介会将持续两天,通过产销对接及企业签约进一步打通"六盘山"产品供应链 [2]
姜堰:创新“点团片”梯次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56
乡村振兴战略 - 泰州市姜堰区创新构建"点团片"梯次建设模式,推进"2550"计划(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示范片2个、示范团5个、和美乡村50个)[1] - 乡村振兴呈现"以点带面、多团协同、全域提升"的生动局面[1] 点上塑精品 - 建立"培育前优选、培育中精扶、培育后示范"闭环管理体系[2] - 优选环节实施"基础条件、创建意愿、发展潜力"三优先遴选机制[2] - 建设环节落实"项目资金、技术指导、政策扶持"三倾斜支持政策[2] - 示范环节形成"经验、产业、品牌"三带动推广机制[2] - 已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9个,2024年度17个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2] - 2025年计划再培育14个左右和美乡村[2] 团上树亮点 - 以精品"点"为核心,串联周边3个左右村庄打造示范团[3] - 蒋垛镇草莓产业共富团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销售[3] - 张甸镇小杂粮链式发展示范团推进小杂粮规模种植与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3] 片上创品牌 - 规划建设"溱湖湾"与"通南高沙土"两大示范片区[4] - 溱湖湾片区划分渔作体验、窑韵传承、舟耕水乡、古读研学四大特色功能区[4] - 2025年"五一"假期溱湖湾片区接待游客18.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 - 通南高沙土片区凝练"谷、蔬、瓜、果、畜"五大资源特色,建构五大产业体系[4] - 通南高沙土片区科学布局"一带、一环、五园、十花"空间结构[4] 发展成效 - 系统破解乡村发展碎片化问题,促进国土空间优化、产业升级、设施完善和治理增效[4] - 为加快建设彰显鱼米之乡韵味的新时代姜堰乡村样板奠定坚实基础[4]
产业发展有基础、群众增收有渠道 老区焕新颜“一红一绿”奏响发展华彩乐章
央视网· 2025-06-29 16:41
历史贡献与红色文化传承 - 宁夏盐池在抗战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经济中心之一,为保卫边区、支援经济建设及抗日统一战线作出巨大贡献[1] - 麻黄山乡是抗战时期通往延安的物质保障基地和交通要道,保留了大量革命旧址和实物展示[3][5] - 1942年盐池县开展大生产运动,包括开荒种地、办合作社、打盐运盐、发展纺织业等,缓解边区经济困难[7] 红色旅游与文旅融合 - 麻黄山乡通过游击步道、初心路等红色景点吸引游客,年接待量达12万人次[9][12][22] - 民俗展示馆陈列抗战时期生产工具和农特产品,展现军民团结历史[5][19] - 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带动红旅融合发展,擦亮"红色"名片[22] 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 - 麻黄山乡探索"企业+支部+农户"机制,推动滩羊、小杂粮、大接杏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及民宿经济[17] - 从植被覆盖率13%的扬沙地区转型为"红绿结合"旅游乡镇,形成特色产业驱动模式[14][17] - 2024年盐池GDP达208亿元,麻黄山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6元[22]
一把镢头一把枪→特色农业火热→数字经济蓬勃 | 岁月变迁 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央视网· 2025-06-28 12:50
延安历史地位与精神传承 - 延安是中共中央1935-1948年所在地,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6] - 359旅大生产运动镢头成为自力更生精神的实物象征[3][6] - 党中央在此创办抗大等20余所高校,为新中国储备骨干力量[12] 现代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 - 累计投资20亿元治理32条沟道,2025年将新增8条山体沟道治理[22] - 宝塔山区域从低矮平房发展为现代化高楼集群[19] - 建成口袋公园、篮球场等民生设施,形成窑洞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宜居景观[22] 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苹果产业形成5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2024年产量460万吨覆盖330万亩[29] - 设施蔬菜、小杂粮和富硒农业等模式助力80万农民增收[29] - 高新区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31] 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 - 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构建综合交通网[36] - 5G基站全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行列[31] - 2025年规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1亿元[31] 乡村振兴成果 - 2019年消除绝对贫困,"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25] - 安塞区南沟村苹果种植面积翻倍,品种优化提升产量[28] - 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成为支柱产业[25][36]
中国最励志县城,用70年做成一件事
36氪· 2025-06-12 18:45
右玉的生态转型与艺术觉醒 - 右玉从森林覆盖率不足0.3%的荒漠转变为森林覆盖率56%的"塞上绿洲",70余年累计种植1.4亿棵树 [2][7] - 生态改善催生新经济模式,包括1.8万亩沙棘林、46万亩小杂粮、4.2万亩多样化种植及90万只羊养殖,形成完整生态产业链 [7] - 成为山西首个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杀虎口古堡与南山森林公园吸引游客,生态旅游成为支柱产业 [7] 艺术与文化的崛起 - 右玉独特的黄土地貌与四季景观吸引大批画家、摄影爱好者,形成"右玉写生热",被类比为巴比松画派风景 [1][9] - 本地艺术家白羽平以家乡题材油画闻名,带动年轻创作者前往写生,铭静艺术工作室等群体将自然美学转化为艺术创作 [1] - 艺术家温兴兴评价右玉改造体现"事在人为"的真实质感,与AI艺术形成对比,凸显人类对自然的审美重构 [9][10] 历史与精神传承 - 历任县委书记主导植树造林,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及话剧《右玉》记录"右玉精神","小老杨"成为生态符号 [2][4] - 民间采用"穿靴戴帽扎腰带"等土法治沙,九旬老人曹国权、云南移民余晓兰等个体故事体现代际坚守 [4][6] - 自媒体人"空白哥"通过短视频传播种树历史,强化"树是信仰"的在地文化认同 [4][6] 地理与生态特征 - 右玉位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以塬梁峁黄土地貌为基底,结合野生植被与人造林海形成独特景观 [1][7] - 杀虎口古城墙与人造林海构成超现实图景,四季色彩(春嫩绿、夏苍翠、秋斑斓、冬素白)成为艺术创作核心素材 [8][9]
特别报道·专访永寿县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王瑞娟同志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45
电商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强化党建引领建品牌、示范带动扩流量、服务效能促发展,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2] - 推动组建电子商务行业联盟党支部,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激活全县电商发展[2] 业态创新与渠道拓展 - 引导电商企业丰富直播电商、智慧零售等新业态,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3] - 搭建农产品线下展示厅,为电商企业提供免费产品展示空间[3] - 组织线下参会展销、网红直播,实现线下线上同步推广特色农副产品[3] 品牌建设与人才培育 - 挖掘槐花蜜、苹果、沙棘醋等优质农产品,创作《我为槐乡永寿农产品代言》短视频系列[3] - 聘请专业老师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带领企业外出参观学习[3] - 通过"槐乡最美电商人"等系列报道展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成果[3] 未来规划 - 重点推进展示、培训、宣传、服务四方面工作,扩大电商参与度[3] - 推动农特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带动本地致富增收[3]
端午节前滨州市居民主要副食品价格较2024年节前基本持平
中国发展网· 2025-05-30 15:44
粮油类价格变动 - 本周成品粮零售均价为3 43元/斤 较上周下跌0 58% [1] - 花生油零售均价为139 86元/5升 与上周持平 [1] - 面粉 玉米粉 小米和绿豆零售均价较去年节前分别下降7 87% 5 63% 8 25% 8 93% [1] 猪肉禽蛋类价格变动 - 精瘦肉零售价格15 11元/斤 较上周下跌0 53% [1] - 五花肉零售价格14 69元/斤 较上周下跌0 94% [1] - 生猪价格7 38元/斤 较上周上涨0 68% [1] - 精瘦肉 五花肉和排骨价格较去年节前分别下降5 68% 7 7% 5 14% [1] - 鸡蛋本周零售均价3 39元/斤 较上周下降6 09% 较去年节前下降21 75% [2] 水产品价格变动 - 鲫鱼 鲤鱼零售均价分别为13 78元/斤 9 23元/斤 与上周基本持平 较去年节前分别上涨5 23% 4% [2] - 带鱼 鲅鱼零售均价分别为13 33元/斤 11 11元/斤 与上周基本持平 较去年节前分别上涨15 72% 6 98% [2] 蔬菜水果价格变动 - 22种蔬菜零售均价为2 51元/斤 较上周上涨4 58% 与去年节前基本持平 [2] - 菠菜 菜花 蒜苔零售均价分别为3 73元/斤 1 76元/斤 3 54元/斤 较上周分别上涨26 44% 17 33% 14 94% [2] - 冬瓜 土豆零售均价分别为1 35元/斤 1 72元/斤 较上周分别下降11 76% 8 02% [2] - 5种水果零售均价为3 72元/斤 较上周下跌0 53% [2] - 香蕉 西瓜零售均价分别为3 53元/斤 1 92元/斤 较去年节前分别上涨14 08% 18 89% [2] - 桔子零售均价为4 42元/斤 较去年节前下降20 3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