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P7i
icon
搜索文档
车型更新节奏再升级,“加量不加价”引发老车主不满短期内无解
新浪财经· 2025-10-24 16:20
产品迭代与市场策略 - 深蓝S09在上市四个月后推出“超长续航超充版”,核心配置显著提升但起售价维持23.99万元不变,实现“加量不加价”[1] - 新款车型电池容量从40.18kWh提升至53.49kWh,纯电续航从220公里增至310公里,并新增5C超充技术使充电时间缩短到10分钟,智驾系统也有所升级[1] - 为应对销量压力,公司采取积极产品策略,9月深蓝S09销量为1246辆,在SUV销量中排名第157位,与月销过万目标相去甚远[3] 消费者反应与价格体系 - 快速的产品迭代引发部分老用户不满,9月深蓝S09以199件投诉位列投诉榜第三位,主要问题为“新旧款迭代纠纷”与“服务承诺不兑现”[3] - 新款上市后老款即停售,二手车市场仅有少量“准新车”且仅比标准售价便宜1万元,但门店新款车也能提供同等直降优惠,压缩了老款市场空间[2] - 类似变相降价情况在行业普遍存在,如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与小鹏P7i改款均是提升配置而维持原价,全新蔚来ES8车型甚至直降超11万元[3] 行业趋势与技术下放 - 新能源车行业产品更新节奏极快,增程车可能三个月一改款,销售人员预期新技术如“高阶智驾”会迅速从选装变为全系标配[4][5] - 电池等核心部件成本持续下降,如比亚迪刀片电池成本降低且续航超700公里,宁德时代半固态电池成本在2025年同比下降约30%[5] - 高端技术平民化成为不可逆趋势,800V高压平台、5C快充等技术壁垒被快速突破,导致以技术层级划分价格体系的模式面临困难[6] 企业应对与行业展望 - 专家指出市场同质化严重是频繁迭代主因,产品集中在相同价格区间导致只能靠增加配置或降低价格竞争[4] - 公司曾尝试通过承诺保价来缓解用户焦虑,如为6月30日前锁单用户提供一年保价,但专家认为在快节奏更新下“锁定期”往往流于形式[1][6] - 长远看行业可能从价格战转向质量战,通过提升质保标准如扩大终身保修范围、严格电池更换标准等来建立消费者信心[6]
广汽IPD元年:一场从昊铂开始的革命与救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3:54
文章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正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2025年1-9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1.34%至118.37万辆,并出现近10年来首次半年度净亏损25.38亿元 [5] - 集团已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核心举措包括推动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的独立与重塑,并引入华为的IPD流程进行深度组织变革 [5][6][9] - 昊铂品牌在冲击高端的道路上遭遇挫折,其产品被指"什么都不极致",品牌定位模糊,销量远不及竞争对手 [14][15] - 为应对危机,昊铂放下纯电执念,推出搭载自研"星源增程技术"的HL增程版,并试图通过IPD流程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模式 [18][28][29] - 广汽的改革成效尚待市场检验,内部存在品牌协同、技术路线摇摆等挑战,昊铂HL的市场表现被视为衡量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役 [45] 广汽集团的经营困境与战略转向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降11.34% [5]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净亏损25.38亿元,为近10年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5] - 高端品牌昊铂销量惨淡,2025年9月全品牌仅售出2095辆,同期小米SU7单款车型售出1.96万辆 [5] - 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宣布广汽进入"战时状态",全力打响"三大战役" [5] - 变革由掌门人牵头,2025年1月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和产品委员会,标志着"IPD元年"的开始 [6] 昊铂品牌的发展历程与挑战 - 昊铂于2022年9月作为埃安的高端品牌发布,首款车型为百万级超跑Hyper SSR [9] - 2025年1月,昊铂正式从埃安独立,与埃安、传祺并列广汽三大自主品牌 [9] - 品牌高端化之路不顺,首款超跑昊铂SSR在2023年仅售出15台,而同期仰望U8销量突破3000辆,极氪001FR限量售出99台 [13] - 后续车型昊铂GT和HT被市场认为缺乏鲜明记忆点,陷入"什么都有,却什么都不极致"的困境 [14] - 品牌深受早期"埃安烙印"困扰,难以摆脱"网约车升级版"的公众认知 [15] 产品技术路径的调整:转向增程 - 面对市场变化,昊铂放下All in纯电的执念,开始开发增程技术 [18] - 2023年增程式电动车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181%,但市场份额仅为2.9%,被视为蓝海市场 [18] - 广汽并非增程新兵,曾于2014年推出国内首款量产增程式电动车传祺GA5 REV,销售五千余台 [18] - 昊铂HL增程版首发搭载"星源增程平台",其油电转化率达到3.73kWh/L,高于国内主流水平的3.4kWh/L [24] - 增程市场竞争加剧,智己LS6、小鹏G7等竞品也纷纷推出增程版车型 [26] 组织与管理变革:引入华为IPD - 广汽引入华为IPD流程,核心思想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协作使产品成功"从偶然变成必然" [29] - IPD改革后,产品开发流程从"接力赛"模式转变为由产品总经理作为"乐队总指挥"的端到端负责制 [7][32] - 公司于2025年8月成立用户洞察部,规划规模200人,用于精准定位目标用户 [29] - 设计开发流程从"无序"状态转变为项目制,设计师需提前介入产品定义 [30] - 改革也带来挑战,技术研发团队反映长期探索性工作因需优先满足短期市场需求而减少 [44] 昊铂的品牌重塑与内部挑战 - 昊铂将品牌定位为"智能化"和"信赖感",与拥有华为加持的兄弟品牌"启境"形成差异化 [34] - 昊铂HL强调"回归经典、回归传统"的豪华感,智驾测试里程达2000多万公里以建立信赖 [34] - 品牌形象建设存在反复,新旗舰轿车昊铂A800未延续HL刚确立的"山海架构"家族语言,且采用了华为智驾方案,与坚持自研的表述存在矛盾 [37][40] - 车型设计语言不统一,前期强调的特殊"门"设计在HL和A800上被舍弃,但概念车却又采用对开门,不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认知 [42] - 集团计划到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总销量60%以上,挑战年销200万辆的目标 [45]
广汽IPD元年:一场从昊铂开始的革命与救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2:28
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降11.34% [2]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同期净亏损25.38亿元,为近10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2] - 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9月全品牌售出2095辆,对比小米SU7单款车型售出1.96万辆,销量表现惨淡 [2] 公司战略转型与改革 - 公司宣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全力打响关于未来的“三大战役” [2] - 公司掌门人于今年1月牵头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和产品委员会,公司正式进入IPD(集成产品开发)元年 [4] - 公司发布“番禺行动”,目标是激活自主品牌,明确埃安、传祺和昊铂三大自主品牌的分工与定位 [14] - 公司计划到2027年让自主品牌占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年销200万辆的目标 [43] - 公司未来三年将不设上限支持昊铂品牌 [43] 昊铂品牌发展历程与挑战 - 昊铂于2022年9月作为埃安子品牌发布,首款车型为百万级超跑Hyper SSR,零百加速1.9秒 [6] - 2025年1月,昊铂正式独立为与埃安、传祺并列的三大自主品牌之一,肩负冲击高端的使命 [6][14] - 昊铂冲击高端之路不顺,首款超跑昊铂SSR在2023年仅卖出15台,对比仰望U8销量突破3000辆,极氪001FR限量卖出99台 [10] - 昊铂品牌面临“什么都不极致”的痛点,早期与埃安的从属关系使其难以摆脱“网约车升级版”的公众认知 [11][12][14] - 昊铂HL增程版是“战时状态”下打出的“第一颗子弹”,首发搭载“星源增程平台”并确立“山海架构”设计语言 [4] 技术研发路径转变 - 公司放下All in纯电的执念,开始开发增程技术,昊铂HL首次搭载“星源增程技术” [16] - 星源增程技术的独特性在于采用“非晶电机”替代硅钢片,以及“曲轴直连”技术,其油电转化率达到3.73kWh/L,高于国内主流水平的3.4kWh/L [20][24][25] - 增程汽车市场成为红海,智己LS6于8月15日搭载“恒星增程”,小鹏G7增程版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26] 产品开发与用户策略变革 - 公司引入华为IPD流程,核心思想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协作持续推出高质量产品 [28] - 公司于8月5日正式成立用户洞察部,规划规模200人,产品开发从过去“聚焦竞品”转向“瞄准用户” [27][29] - IPD改革后,工作逻辑从“接力赛”变为由产品总经理作为“乐队总指挥”,强调“端到端”为结果负责 [5][31][32] - 昊铂HL借助IPD精准定位用户群体,例如“希望体验到最新科技,但又得能把车开到单位停的公务员” [29] 品牌定位与内部协同 - 昊铂将自身定位总结为“智能化”和“信赖感”,坚持自研技术,如昊铂HL搭载自研的GSD高级智驾辅助系统,测试里程达2000多万公里 [32] - 昊铂的豪华感旨在回归经典与传统,带给用户安心感,其HL车型的内外颜色与传统豪华品牌BBA类似 [33] - 公司与华为合作创立“启境”品牌,面向30万级市场,昊铂需与之形成区分,避免内部竞争 [32] 当前困境与潜在风险 - 昊铂A800旗舰轿车在成都车展全球首发,却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和Harmony Space 5,与坚持自研的说法存在矛盾 [36] - 昊铂A800的设计未延续刚在HL上确立的“山海架构”家族语言,且被指为传祺概念车的换壳产品,可能影响品牌辨识度 [36][38] - 车型设计语言反复无常,例如“门”的设计在几款车型上使用后又放弃,但概念车再次采用,不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认知 [39] - IPD流程引入后,动力技术研发团队反映长期探索工作大幅减少,需优先满足短期市场需求,与IPD要求的技术前瞻规划存在矛盾 [41][42] - 公司车型标准开发周期已缩短至18个月,显示出急于推出新车挽救销量的焦虑 [39]
Model 3上市不足月“闪降”1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9-04 06:20
特斯拉降价事件 - 特斯拉中国于9月1日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下调1万元至25.95万元 距离新车上市不足一个月 并同步提供已下订未提车用户自动享受新价格及叠加5年免息和8000元保险补贴等优惠 [1] - 此次降价是特斯拉在华新车最快的一次官方降价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并预示2025年"金九银十"价格战提前开启 [1] 降价原因与市场背景 - 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首周订单仅约8000辆 为同期Model Y改款初期订单量的60% 第二周跌出周榜前30名 [2] - 特斯拉8月国产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 前7个月累计零售43.24万辆 同比下滑13.7% [2] - 25万-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竞争加剧 小米SU7连续六个月月销超2.2万辆 极氪007改款后麒麟电池入门价压至26.99万元 小鹏P7i等竞品将800V高压等技术下放至25万元区间 [2] 特斯拉竞争优势与策略 - 特斯拉二季度整车毛利率保持在17.2% 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 为降价提供缓冲空间 [3] - 公司采用价格手段应对品牌溢价被中国品牌"性价比+生态"组合拳削弱的挑战 [3] - 选择在成都车展期间公布降价 虽未参展但通过"场外抢镜"方式成功吸引市场关注 [4] 市场格局演变 - Model 3从2020年国产初期的35.58万元售价和三个月提车周期 转变为2024年12月被小米SU7以单月销量超越(当月仅售1.46万辆) [4] - 2023年至今Model 3官方指导价历经八次变动 累计最大降幅超7万元 一年期保值率从2022年78%跌至2025年63% 低于同级燃油豪华车平均水平 [4] - 新能源赛道续航、加速、成本已趋同 此次降价预计加剧20万-30万元区间市场竞争 [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特斯拉通过降价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前抢占市场份额 有望刺激短期销量增长 [5] - 长期需应对品牌老化和产品迭代挑战 其他品牌是否跟进降价及特斯拉下一步市场策略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5]
8点1氪|中公教育17000元退款需17年退完;鹤岗过去5年房价涨超800元;证监会开出1.6亿元罚单
36氪· 2025-08-11 07:57
可孚医疗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海外业务能力 [1] - 本次发行需经股东大会审议及监管机构批准/核准 [1] 双登集团港股进展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建银国际 [2] 中公教育退费纠纷 - 武汉学员反映1.7万元退费需分期17年完成 因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 [3] - 公司提供诉讼或物资抵扣方案 物资可抵60%款项且剩余30天内退还 [3] 鹤岗房地产市场变化 - 新建商品房均价五年间从3046元/㎡涨至3860元/㎡ 涨幅26.7% [4] - 新建高档住宅项目单价达5500元/㎡ 176平米户型售价约97万元 [3] - 外地购房者占比从2019年16.31%升至2024年34.05% 套数增长近4倍 [4] *ST高鸿财务造假处罚 -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1.6亿元 第三方机构罚款700万元 [4] - 公司可能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当前总市值25.59亿元 [4] 卡骆驰业绩与关税影响 - 公司预计Q3营收同比下降 因美国消费者减少非必需品支出 [4] - 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下半年新增成本4000万美元 全年或达9000万美元(6.47亿元) [5] - 股价单日暴跌30% 创14年来最大跌幅 [5] UCLA联邦资金纠纷 - 美国政府要求学校分期支付10亿美元和解金 以解决民权问题 [6] - 此前联邦科研资金超5亿美元被冻结 [6] 小鹏汽车积分纠纷 - 消费者投诉5000积分被私自使用 公司称需通过邮件处理隐私问题 [7][8] LV巧克力店关闭 - 中国首家LV巧克力店将于8月10日关闭 此前最便宜产品售价240元/盒 [8] 日本企业经济预期 - 仅33%日本大企业预期经济增长 较1月调查下降37个百分点 [9] - 68%日企对美国加征关税表示担忧 [9] 波音收购势必锐航空 - 英国监管机构批准波音47亿美元全股票收购交易 [10] 美国电动汽车销售 - 7月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9.1%创纪录 因税收抵免政策即将结束 [10] - 二手电动车销量同创新高(36700辆) 预计Q4销量将暴跌 [10] 科技与AI动态 - GPT-4o重新上线供Plus和Team用户使用 [11] - ABB机器人展示新一代OmniCore控制柜 运行速度提升25%且精度达0.6毫米 [11][12] - 华为将发布AI推理技术成果 或降低对HBM技术的依赖 [13] 企业财报摘要 - 燕京啤酒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6.37%) 净利润11.03亿元(+45.45%) [13] - 捷豹路虎Q1营收66亿英镑(-9%) 税前利润3.51亿英镑(-49%) [14]
小鹏汽车被指私自使用车主5000积分,客服称涉及隐私需邮件反馈
36氪· 2025-08-10 14:02
小鹏汽车积分争议事件 - 公司被曝私自使用车主5000积分 车主在维权过程中被销售拉黑[1] - 公司客服回应称涉及用户隐私 建议以邮件形式反馈 但未提供邮件接收地址[1] - 车主称公司以没有实质性举证为由未解决问题[1] 小鹏汽车股价表现 - 截至8月8日公司H股收于76 95元/股 今年以来涨幅超过60%[1] - 当前股价仍仅为2021年历史峰值的三分之一左右[1]
汽车圈的“塑料江湖”
36氪· 2025-07-25 16:35
新能源汽车行业互动现象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与小米创始人雷军通过微博互动,确定理想i8发布会选址北京并相互"致敬" [1][2] - 车圈高管互动频繁,包括送车、换车、社交平台为友商新品打call等,2024年互动达到沸点 [3][4] - 蔚来十周年活动期间,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以"东道主"身份探班并表达兄弟情谊 [6] - 小米汽车团队参观蔚来汽车,李斌力邀雷军加入换电联盟,现场氛围融洽 [9] 行业竞争格局 - 新势力品牌销量排名变化显著,2025年上半年零跑超越理想成为新势力销量第一,理想与小鹏差距不足7000辆 [14][16] - 2025年H1销量数据显示,理想销量203938台,小鹏197189台,小米150000+台,蔚来74445台 [16] - 理想汽车2025年Q1净利润环比下滑81.7%,销量不及预期对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17][18] - 小鹏汽车2025年H1目标完成率51.89%,小米45.12%,理想仅完成年度目标30% [16] 产品与技术路线差异 - 蔚来坚持换电模式,理想深耕增程技术,小鹏专注智能驾驶,小米依托生态优势构建独特系统 [13] - 小米SU7与小鹏P7i、蔚来ET5T在车型定位和价格区间上高度重合,形成直接竞争 [19][22] - 理想纯电i8即将发布,将与蔚来、小鹏等纯电车型展开全方位竞争 [27] 表面和谐下的实质竞争 - 行业论坛上大佬们常表达一致看法,但实际在产品布局上暗自较劲甚至"背刺" [10][13] - 李斌公开质疑小米YU7续航记录,称蔚来150度电表现未被超越 [10][13] - 理想高管公开悬赏电池减重技术人才,疑似双倍高薪挖角蔚来乐道员工 [32][33] 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4.7%,CR5达68%,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 [33] - 行业从"增量分蛋糕"进入"存量抢蛋糕"阶段,价格战、技术战、舆论战加剧 [33] - 理想从增程赛道切入纯电市场,可能打破与蔚来、小鹏原有的平衡关系 [28][30]
“年抛电车”偃旗息鼓的蝴蝶效应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1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消费者换车周期从2022年的2.8年延长至2025年的4.5年,购车决策趋于理性 [2] - 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技术迭代,转而关注电池衰减、二手车残值和使用成本 [2] - 新能源汽车3年保值率低于50%,远低于燃油车65%-70%的水平,电池性能退化是主因 [6] - 90后车主案例显示,25万元新能源车两年后残值仅12万元,折旧损失超购车价一半 [7] 市场与产品趋势 - 主流电车续航突破600公里,部分旗舰车型达1000公里以上,缓解里程焦虑 [3] - 2025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中,75%的核心配置与上年款差异不足15%,产品同质化严重 [4] - 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50%,年轻消费者将其视为时尚象征和社交货币 [7] - A0级车销量增速最快,反映消费者更倾向经济实惠车型 [10] 车企策略调整方向 - 改进电池技术,研发长寿命电池和健康管理系统,提高二手车残值 [11] - 推出电池租赁、置换补贴等服务,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 [11] - 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如家庭用户大空间车型、年轻群体个性化产品 [11] - 增加A0级及高性价比车型研发投入,优化成本控制 [11] - 拓展"以租代购"等灵活金融方案,覆盖信用受损或收入不稳定群体 [10][11] - 加快技术突破,通过软件升级、硬件加装提升老用户体验 [12] 行业技术发展 - CLTC续航测试标准使数据更贴近实际,续航达成率显著提升 [3] - 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高通骁龙8155芯片、5G车联网成为标配 [4] - 新兴造车势力初期凭借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差异化配置抢占市场 [4]
吐血也要降 ,30车企卷入,广丰刚宣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5 22:36
广汽丰田降价策略 - 广汽丰田在2月5日推出"一口价"活动,针对锋兰达和威兰达全系降价,至高优惠4.4万元 [6][7] - 锋兰达燃油版一口价8.98万元起(原价12.88万元起),双擎版11.18万元起(原价14.88万元起)[9] - 威兰达燃油版一口价12.98万元起(原价17.38万元起),双擎版17.58万元起(原价21.98万元起)[9] - 活动时间为2月5日至3月31日,并提供三大核心部件终身质保和"0首付、0利息"金融政策 [9] 车企降价潮 - 特斯拉推出Model3史上最大力度优惠: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 [11] - 小鹏推出0首付+3年/5年免息政策,覆盖X9、G9、P7i、G6等车型 [11] - 蔚来在2月2日开启5年0息政策 [11] - 2025年1月有超30家车企开启降价模式,包括捷豹、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比亚迪等 [11][13] 汽车行业利润状况 - 2023年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5%,2024年下滑到4.3%,12月仅有4.1% [15] - 2024年汽车行业收入106470亿元(同比增4%),利润4623亿元(同比降8%)[15] - 12月汽车行业收入11909亿元(同比增13%),利润491亿元(同比降13.5%)[15] - 2024年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8.5%,但大部分车企盈利下滑 [15][17] 广汽丰田销售表现 - 2024年广汽丰田销售770147辆(广汽集团发布为738000辆,同比下滑22.32%)[9] - 锋兰达2024年销量202847辆(中国SUV销售榜第七),威兰达销量138036辆(排名第21)[7] - 2024年12月锋兰达销量18145辆(SUV排名19),威兰达销量13540辆(排名28)[9] - 2025年1月销量63453辆,相比12月77122辆有所下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