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搜索文档
Mistral AI 叫板OpenAI 完成 F 轮 132.6 亿融资;海底数据中心海兰云获 1 亿战略投资|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20
September 星期一 每周精选 不可错过 WEEKLY NEWS IT桔子出品 融资交易 15 1.海兰云获战略投资 海兰云于 2020 年 12 月成立,此次获得临港投控的战略投资。 海兰云主要业务是作为海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基于海底数据中心的端到端服务,包 括数据中心设计、建造和运营,以及数据中心托管、IT 管理运营外包等服务。同时,公司积极与云计 算厂家深入合作联合创新,提供创新的海底专属云计算服务,还将海底数据中心与海上风电结合,在双 碳政策背景下,架设新的绿色算力创新之路。 2.自变量机器人完成巨额融资 自变量机器人公司此次获得了高达 10 亿人民币的融资,红杉中国、君联资本、联想之星、美团、国开 金融等知名机构。 自变量机器人是一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服务商。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基于机器人 大模型来构建能够精细操作的通用智能体。 3.臻驱科技获E+轮融资 臻驱科技公司获得了 6 亿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国投创新、浦东创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领域的实力和发展前景,将助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 5.科诗特 A 轮融资 ...
本周5只新股申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将登陆A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8:29
(原标题:本周5只新股申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将登陆A股) 据目前安排,若无变化,本周(9月15日到19日)有5只新股申购。其中深证主板1只,创业板3只,北交所1只。 9月15日启动申购的创业板新股联合动力,是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具备独立且完善的车规级产品研发、生 产、销售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 本周5股打新 截至发稿,本周网上发行2只新股披露发行价。创业板新股联合动力发行价为12.48元/股,发行市盈率32.87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 28.3倍。北交所新股锦华新材发行价为18.15元/股,发行市盈率11.95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27.01倍。 创业板新股联合动力脱胎于国内工业控制领域龙头企业汇川技术,联合动力2016年在苏州开始独立运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充分利用长 三角完善汽车供应链、丰富的客户集群与人才资源,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产品的动力系统全产品平台能力。 根据NE时代统计,2024年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联合动力在电控、电机市场中均占据第三方供应商之首,总排名均位居第二;在驱动总成 市场和车载充电机市场 ...
A股千亿巨头控股子公司,小米汽车供应商今日申购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7:07
公司概况与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由汇川技术分拆新能源汽车业务而来 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提供商 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 电源系统等核心部件 [1] - 汇川技术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 总市值2149亿元 直接持有公司94.51%股份 系控股股东 [3] - 公司是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 [3] 发行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301656 SZ 发行价12 48元/股 机构报价13 79元/股 市值264 1亿元 [2] - 发行市盈率32 87倍 行业市盈率29 08倍 [2] - 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2] 行业地位与客户覆盖 - 公司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龙头 位处产业链核心环节 [3] - 为下游超过40家整车企业 超过170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450万台 [3] - 下游客户涵盖理想 小米 广汽 奇瑞 长安 长城 上汽 宇通 吉利 东风等国产品牌 以及沃尔沃 Stellantis 大众 奥迪 保时捷 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品牌 [4]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的车企中有8家与公司达成深度合作 [4]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组建超过1800名研发人员的创新研发体系 硕士博士合计比例超过50% 在深圳 苏州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 [4] - 曾多次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技术重大专项 主导或参与超过20项国家标准制定 [3] - 成功牵头或参与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技术开发项目 工信部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 [4]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 5亿元 36 1亿元 56 8亿元 占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20 37% 29 38%和31 45% [5] - 公司主要客户信用状况良好 期后回款处于正常状态 [5]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投资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 拟投入26 12亿元 占比53 77% [2] - 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 拟投入13 23亿元 占比27 24% [2] - 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 拟投入1 22亿元 占比2 52% [2] - 补充营运资金 拟投入8 00亿元 占比16 47% [2] 可比公司情况 - 可比公司包括精进电动 英搏尔 巨一科技 [2] - 精进电动动态市盈率为亏损 英搏尔动态市盈率107 80倍 巨一科技动态市盈率119 77倍 [2]
【IPO雷达】9月15日-9月19日新股申购一览
选股宝· 2025-09-14 16:05
9月15日-9月19日新股申购一览 未来一周有4只新股分别于周一、周二和周五申购,重点公司方確 合动力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行业龙头;瑞立科密是国内: 备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的企业。 | 联合动力 (创业板, 301656) | | | | | --- | --- | --- | --- | | 申购日期 | 9月15日 周一 | 申购代码 | 3016 | | 所属行业 | 汽车制造业 | 总市值 | | | 公司发行市盈率 | 32.87 | 行业平均市盈率 | 29.0 | | 同业可比公司 | | 精进电动、巨一科技、英搏尔 | | | 句话亮点 | | 背靠实控人汇川技术,公司已逐步发展为我国新 | | | 汽车动力系统的行业龙头。 | | | | | 建发致新 (创业板, 301584) | | | | | 申购日期 | 9月16日 周二 | 申购代码 | 3015 | | 所属行业 | 批发业 | 总市值 | | | 公司发行市盈率 | | 行业平均市盈率 | 25.7 | | 同业可比公司 | 国科恒泰、嘉事堂、九州通 | | | --- | --- | --- | | 公司主要从 ...
华锋股份股价微涨0.24% 子公司拟投建高压化成箔项目
金融界· 2025-08-21 01:5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5时,华锋股份最新股价为12.5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4% [1] - 当日开盘价为12.48元,最高价12.51元,最低价12.38元 [1] - 成交量为55581手,成交额0.69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电极箔两大板块 [1] 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 全资子公司高要华锋拟与关联方华赢投资共同投资设立新疆华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 - 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高要华锋出资1200万元,持股60% [1] - 合资公司将分阶段在新疆建设年产400万平方米的高压化成箔生产线 [1] - 项目总投资2.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93.5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848.1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31% [1]
华锋股份:8月2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8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第六届第二十四次董事会于2025年8月20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占比52.26% [2] - 电极箔业务贡献营业收入占比47.73% [2]
华锋股份:8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7
公司动态 - 公司第六届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审议全资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建设年产400万平方米高压化成箔生产线项目议案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占比52.26% 电极箔占比47.73%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7亿元 [1]
法士特-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的典范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6-09 17:22
公司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 - 公司7年前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关键技术,成立专门团队研发,并与战略合作伙伴合资成立法士特松正电驱系统有限公司 [1] - 已建成年产3万台并在未来2年内可实现10万台的国内首条商用车大功率扁线电机能力 [1] - 开发成功新能源纯电和混合动力的动力系统,价值高于原来的变速器 [1] 产品市场拓展策略 - 产品范围由传统变速器扩展到智能化AMT自动变速器、三合一中央电驱系统、缓速器等 [2] - 开发了自动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2] - 将产品扩展到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行业,重点替代进口核心部件和系统 [2] 内部能力建设 - 建设整车试验场,兼并全国排名第三的秦川机床集团 [3] - 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和人工智能建设,形成智能化工厂能力 [3] - 自建中国商用车零部件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达到数字孪生水平 [3] 国际化发展 - 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2座海外工厂和8家海外办事机构 [4] - 服务100多个海外客户,展现中国制造高水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