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昇腾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狂飙带飞光模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07:08
行业宏观趋势 - 2025年国产算力产业迎来供需共振爆发期,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算力国产化共识逐步形成,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与企业创新驱动自主可控产业链加速成型[1] - 国家算力战略正从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迈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价值的第二阶段,政策密集加持与技术路径创新推动产业迈向新阶段[1] - 到2035年,全球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3]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而通用算力同期仅增长18.8%[3] - 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38%,其中智能驾驶、工业AI、医疗影像三大场景贡献62%的算力消耗[3] 政策与资本支持 - 科技部表示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1]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明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在重点制造场景落地[1] - 2025年海外四家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2026年投资将进一步扩大[8] - 美国科技巨头表达口头投资意愿,Meta计划到2028年投资6000亿美元,苹果投资6000亿美元,谷歌投资2500亿美元,微软每年投资750亿至800亿美元[8] 光模块市场机遇 - 光模块赛道有望成为算力革命中的受益者,在芯片支撑短期难以提升的背景下,华为、阿里等国产厂商正通过大集群方案提升算力[2] - 随着视频多模态、深度研究、智能体工作流上线,用户量增长和单任务运算量增长双重因素催化推理token继续爆发,推理算力需求是驱动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的关键[7] - 由于英伟达GPU和自研ASIC快速迭代,每代芯片Scaleout带宽或保持翻倍提升,带动光模块使用飙升,Scaleup网络带宽数量级提升和超节点规模扩大使光模块有望接替铜连接[8] - 硅光光模块渗透率增长、数据中心内部连接方案进步,1.6T光模块需求量提升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对公司业绩有进一步赋能[7] 头部公司表现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提升至39.96%[4] - 中际旭创核心竞争力来自1.6T光模块批量交付及泰国工厂产能释放,通过斥资5.86亿元研发投入重点突破CPO技术,全球市占率稳固在25%至30%区间[4]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4] - 新易盛LPO技术实现功耗降低30%,海外收入占比94.4%,高速率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4] - 中国光模块厂商已主导全球中游市场,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三[6] 技术发展与竞争壁垒 - 高质量交付能力是强大护城河,光模块定制化难度增加,供应链能力在光芯片供给紧张下只能完全满足头部厂商大客户需求[9] - 高度标准化和独家Knowhow的扩产能力,公司在苏州、铜陵、泰国保持多地高标准低成本交付[9] - 硅光龙头地位凸显,在1.6T、3.2T 8通道光模块中随着EML芯片成本增加,硅光方案BOM成本优势更明显[9] - 伴随机柜功率提升,电源、液冷方案升级[2]
沪指创十年新高 科技股回归 寒武纪再登“股王”宝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2:0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报3950.31点,上涨0.71%,创下近十年最高收盘纪录 [2] - 创业板指收盘报3126.05点,单日上涨3.57%,今年累计涨幅近50% [2] - 全市场2943只个股上涨,50只个股涨停,A股全日成交金额突破1.9万亿元 [2] 板块与行业动态 - 科技股成为市场主角,中证信息指数本周大涨7.64%,通信设备、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 [2] - 半导体产业链领涨,存储芯片龙头普冉股份、香农芯创、江波龙集体创历史新高 [2] - 创业板成分股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良好成长性 [3] 寒武纪个股表现 - 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飙升9.01%,收盘价1525元/股,超越贵州茅台重夺A股“第一高价股”称号 [2][4] - 寒武纪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12.46%,近三年累计涨幅超过28倍,总市值突破6430亿元 [4] - 高盛等机构给出寒武纪1835元的目标价,部分机构看到3934元的长期空间 [4] 政策与行业前景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5]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5] - 机构观点认为2025年国产算力将崛起,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高增,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一条国产算力产业链正在成型 [5]
算力狂飙带飞光模块 5000亿中际旭创再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4:04
行业宏观趋势 - 2025年国产算力产业迎来供需共振爆发期,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算力国产化共识逐步形成,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与企业创新驱动自主可控产业链加速成型 [1] - 国家算力战略正从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迈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价值的第二阶段,政策密集加持与技术路径创新推动产业迈向新阶段 [1] - 到2035年,全球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3]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而通用算力同期仅增长18.8% [3] - 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38%,其中智能驾驶、工业AI、医疗影像三大场景贡献62%的算力消耗 [3] 政策与资本支持 - 科技部表示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 [1]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明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引导大模型在重点制造场景落地 [1] - 2025年海外四家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2026年投资将进一步扩大 [7] - 美国科技巨头表达投资意愿,如Meta到2028年投资6000亿美元、苹果投资6000亿美元、谷歌投资2500亿美元、微软每年投资750-800亿美元 [7] 光模块赛道机遇 - 光模块赛道有望成为算力革命中的受益者,在芯片支撑短期难以提升的背景下,华为、阿里等国产厂商正通过大集群方案提升算力 [1][2] - 中国光模块企业在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周期中展现出强劲技术突破能力与财务韧性,头部厂商通过高端产品迭代、海外产能布局与差异化技术路线构建先发优势 [4] - 随着互联网巨头对AI及大模型布局深入,以GPU服务器引领的智算底座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硅光光模块渗透率增长、1.6T光模块需求量提升将赋能业绩 [6] - 2026年光模块市场预计连续保持高增长景气度,用户量增长、单任务运算量增长双重因素催化推理算力需求,驱动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 [6] 龙头公司表现与优势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提升至39.96% [4] - 公司核心竞争力来自1.6T光模块批量交付及泰国工厂产能释放,通过斥资5.86亿元研发投入突破CPO技术,全球市占率稳固在25%-30%区间 [4] - 高质量交付能力是公司强大护城河,包括面向Scaleout、Scaleup多种场景的定制化能力、供应链能力、高标准低成本扩产能力以及硅光龙头地位 [8]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 [4] - 新易盛LPO技术实现功耗降低30%,海外收入占比94.4%,推动高速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 [4][5] 技术发展与竞争格局 - 伴随机柜功率提升,电源、液冷方案升级,华为公布未来3年昇腾产品规划 [2] - 由于英伟达GPU和自研ASIC快速迭代,每代芯片Scaleout带宽保持翻倍提升,带动光模块使用飙升,Scaleup网络光模块也有望接替铜连接 [7] - 中国厂商已主导全球中游市场,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三 [5]
工信部放大招!国产算力,重磅消息!资金逢跌抢筹,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近6日连续吸金7792万元!
新浪基金· 2025-10-17 10:31
工信部“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 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间光层单向互连时延小于1毫秒 [1] - 到2027年,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出口400Gbps部署率不低于50% [1] - 专项行动旨在建设算力高速公路,控制网络延迟在毫秒级别,解决国内算力短缺问题 [1] 国产算力发展态势 - 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国产算力芯片实现无缝适配和生态闭环,推动国产AI持续发展 [1] - 2025年二季度海外AI芯片受限背景下,阿里等云厂商资本开支仍高速增长 [1] - 国产AI芯片持续迭代,自主可控进展顺利,保障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张 [1] - 国内云厂商展现出加速追赶北美AI厂商的决心,预计将带动国内算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1] - 2025年国产算力崛起,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算力国产化共识逐步形成 [2] - 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寒武纪、摩尔线程营收放量,华为公布未来3年昇腾产品规划 [2] - 一条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产业链或在逐步成型 [2] AI与AR眼镜产业动态 - 世界VR产业大会将于10月19日至20日举办,重点邀请华为、苹果、阿里巴巴等进军AI眼镜的科技大厂 [2] - 大会同时邀请XREAL、Rokid、雷鸟创新等头部AR眼镜创新企业 [2] - 在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2] 科技股行情与市场表现 - 当前可能处于科技股行情第一阶段,即全线爆发式上涨阶段,预期并未完全被定价 [3] - “十五五”规划中可能涉及的具身智能、灯塔工厂等强科技属性部分值得期待 [3] - 国产替代逻辑在贸易争端过程中不断被强化,是科技股走强的主要动力 [3] - 2024年9月以来,在AI浪潮引领下,多个行业打开增量空间,科技股成为行情主线 [4] - 未来一年仍看好科技主线,特别是AI应用端 [4] - 10月17日,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下跌2.48% [2] - 该ETF近6日连续吸金,合计金额达7792万元 [2] - 成份股中,奥比中光涨超2%、思看科技逆市飘红,道通科技、安路科技跌超4% [2]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亮点 - 政策推动AI成为行情引领板块,端云融合是AI发展核心趋势 [5] - 成份股为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 [5] - 标的指数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具备较强国产替代特点 [5] - ETF具备20%涨跌幅限制,在行情爆发时效率更高 [5]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七成,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占比超一半,集中度高,进攻性强 [5] - 截至2025年9月底,科创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71.90% [6] - 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口径,半导体是第一大重仓行业,行业权重占比52.6% [6]
刚刚,利好来了!算力,重磅消息!
券商中国· 2025-10-16 20:55
政策核心目标 - 工信部发布专项行动通知,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 [3] - 专项行动旨在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1毫秒)、算力资源毫秒接入(<1毫秒)、算力应用毫秒可达(网络时延<10毫秒) [3] - 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间光层单向互连时延小于1毫秒 [1][3] - 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出口400Gbps部署率不低于50% [1][3] - 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 [4] 技术部署与创新 - 加快算力中心间高性能网络部署,有序推进城域400Gbps及以上、全光交叉等高速光传输系统设备应用 [3] - 开展全光高速大容量无损传输、任务式调度、算网运维智能体、广域无损网络等技术研发验证 [4] - 推动算力中心全光交换(OCS)、光电融合组网等技术应用部署,以优化人工智能训练推理的通信效能 [4] - 开展小颗粒光传送网(OTN)、确定性网络等新技术验证,推动入算专线服务体验升级 [4] 行业应用与赋能 - 专项行动将聚焦制造、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文娱等重点行业,鼓励推出定制化算网融合业务套餐 [5] - 算网融合业务旨在支撑工业质检、辅助诊断等典型算力应用交互体验提升,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5] 产业背景与机构观点 - 近期算力产业利好消息不断,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提出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7] - 国家多部委印发措施,要求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7] - 2025年国庆期间,国产AI算力生态持续演进,工商银行、中国联通公布合计百亿服务器招标,国产算力供应商中标占比超90% [8] - 国产大模型加速迭代,华为昇腾实现0 day支持,腾讯混元视觉模型跻身全球榜单第三 [8] - 券商指出,在海外AI芯片受限背景下,国产AI芯片持续迭代,自主可控进展顺利,保障了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张 [8][9] - 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一条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产业链正在逐步成型 [9] - 机构看好AI产业链趋势,尤其是受益全球AI算力需求增长的PCB、服务器ODM、光模块、光引擎等环节 [10]
“硬科技”崛起:15家大湾区企业上榜中国科技50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2:22
榜单概况 - 《财富》杂志发布2025年中国科技50强榜单 这是第二年发布该榜单[1][2] - 粤港澳大湾区共有15家企业上榜 领跑全国[2] - 北京 深圳两市作为双核继续引领[2] - 北京 深圳 杭州三城合计共有25家企业上榜 占榜单总数50%[2] - 大模型企业DeepSeek首次入选便空降第二[2] 区域分布 - 粤港澳大湾区上榜15家企业 包含深圳9家 广州3家 香港1家 中山1家 惠州1家[2][3] - 长三角城市群上榜12家企业 包含上海3家 杭州6家 苏州2家 常州1家[2][3] - 京津冀城市群上榜10家企业 包含北京10家 石家庄1家[2][3] - 成渝经济圈上榜4家企业 包含成都3家 重庆1家[3] - 山东半岛城市群上榜4家企业 包含青岛1家 烟台1家 潍坊1家 济宁1家[3] 企业构成 - 大湾区上榜企业包括华为 腾讯 比亚迪等老牌龙头 以及大疆创新 大族激光 顺丰 华大基因 文远知行等新兴企业[4] - 企业涵盖通讯 数字科技 新能源汽车 生命科学 低空经济 自动驾驶等领域[4] - 广州金发科技 先导科技 文远知行跻身榜单[9] - 金发科技是全球规模最大 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9] - 先导科技手握近5000项专利 过去一年新增专利数量千余项[9] - 文远知行在全球10个国家 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 测试及运营[10] 评价标准演变 - 评价体系从偏重营收 市场份额等"数量指标" 转向聚焦技术话语权 产业链关键性和创新可持续性的"质量指标"[5] - 评价维度深入专利质量 技术自主度 研发投入强度及前沿技术性能等硬核指标[6] - 更加关注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能与规模化落地能力[6] - 标准突出全球竞争力与本土创新的融合[8] 重点企业表现 - 华为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15% 位列全球第一[7] - 华为麒麟9020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7] - 比亚迪在2011年至2024年14年间有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7] - 比亚迪拥有超过12万名技术研发人员[7] - 腾讯在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8.6万件 专利授权数量超过4.6万件[7] 产业转型特征 - 展现了广东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与突围[4] - 大湾区从传统制造向技术创新转变 "硬科技"崛起[4] - 从依赖人口红利到拥抱技术红利 从代工组装到自主创新 从模仿追随到引领全球[10]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聚焦"科技创新强基"和"产业集群培优"两大行动[10]
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
财富FORTUNE· 2025-08-21 12:07
科技与人类融合趋势 - 科技发展呈现加速融合态势 从18世纪蒸汽机到21世纪具身智能 技术迭代不断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2] - 当前具身智能参与劳动 脑机接口实现意念书写 量子计算解决复杂问题 技术边界持续突破[2] - 中国科技公司聚焦垂直领域落地 包括金融医疗模型优化 高危作业机器人替代 清洁能源研发等方向[3] 中国科技50强榜单 - 2025年榜单涵盖华为 DeepSeek 宁德时代 阿里巴巴 腾讯 比亚迪 字节跳动等50家企业[5][6][7][8] - 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 半导体 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5][6][7][8] 重点企业技术突破 华为 - 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15%全球第一 麒麟9020芯片国产化率超90%[12] - 昇腾产品大模型推理性能创全球纪录 鸿蒙系统设备超1000万台[12] DeepSeek - DeepSeek-R1大模型MMLU基准得分88.5 超越Llama 3和Claude 2[15] - 月活跃用户1.63亿 居全球AI生成内容应用首位[15] 宁德时代 -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75Wh/kg全球最高 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37.6%连续七年第一[19] - 储能电池装机量占比29.1%全球第二 海外工厂覆盖德匈等地区[19] 比亚迪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27万辆 海外销量超40万辆[31] - 14年研发投入超净利润 全球布局泰国匈牙利巴西工厂[31] 字节跳动 - 2024年资本开支800亿元 接近BAT总和 豆包大模型用户超1.6亿[34] - 单日新增下载用户80万 创始人张一鸣亲自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研发[34] 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智能制造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份额23% 获WIPO全球奖[37] - 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份额70%-85% 行业应用超50%[40] 生物医药 - 康方生物开发50+创新药 全球唯一拥有双肿瘤免疫双抗药物[70] - 科伦博泰ADC药物获批三阴乳腺癌和肺癌适应症 与默沙东推进12项全球三期临床[92] 新能源 - 天合光能TOPCon电池效率26.5%破世界纪录 英国光储项目年减碳15,000吨[101] - 欣旺达动力1400A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450公里[110] 半导体与显示 - 京东方五大应用领域液晶屏出货量全球第一 累计专利超10万件[49] - TCL华星LCD技术全球领先 印刷OLED进入技术无人区[98] 前沿科技 - 玻色量子发布1000量子比特光量子计算机 中国首个该级别设备[158] - 文远知行获六国自动驾驶牌照 全球10国30城开展运营[131] 全球化布局 - 联想PC全球份额23.8% 业务覆盖180个市场[46] - 远景科技全球部署零碳产业园 内蒙古氢氨工程规模全球最大[128] - 时空道宇卫星覆盖全球90%区域 与12国电信运营商合作[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