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海珠前5月:工业投资增长143.4%、税收增长17.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25
工业经济表现 - 海珠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产值达243.94亿元(增长18.4%),销售产值241.80亿元(增长17.9%),营业收入246.24亿元(增长15.8%)[2] - 工业投资增长143.4%,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营活跃度提升[2][3] - 新落地“智造”项目5个,新增都市新工业企业15家,其中苇渡微电子营收迅速破亿元,4月交付规模达100万颗[2] 固定资产投资 - 海珠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82.39亿元(增长12.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0.15亿元(增长18.4%),建设改造投资82.24亿元(下降0.2%)[2] - 通过“工业回城”和工业总部招引吸引优质项目,打造珠江科创园和小洲智造园,推动工业载体向“垂直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2] 消费与外贸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1.30亿元(增长11.1%),体育、娱乐用品类(51.5%)、文化办公用品类(23.8%)、智能手机(1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3.3%)高速增长[4] - 外贸进出口总额116.1亿元(增长6.9%),其中出口额93.3亿元(增长28.0%),进口额22.8亿元(下降36.1%)[4] 数字经济与服务业 - 税收总额168.53亿元(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2亿元(增长14.9%),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9.1%、9.0%、9.5%[5][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营业收入237.02亿元(增长28.5%),腾讯、头条、阿里、唯品会、蚂蚁五大平台型企业增长58.4%,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43.9%[6] - 大模型企业超50家实现盈利,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备案项目新增7个(累计13个占全市50%),算法备案114个(占全市40%)[6] 企业动态 - 动悦信息(夸克运营主体)去年营收激增6倍,预计今年保持50%以上增长[6] - 三七互娱、易尊网络、极点三维等核心腰部企业保持高速增长,形成行业增长有力支撑[6]
AMOLED驱动芯片企业云英谷最新项目签约成都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9 17:40
7月8日,成都高新区举行产业投资推介会,活动现场,云英谷西部总部项目、像素绽放西南总部 项目、普渡人形机器人总部项目、星思半导体卫星通信终端生产制造基地项目、龙软智图全球总部 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6.8亿元。 #OLED #显示驱动 【集邦Display显示产业交流群】 ▶ 关于集邦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促局 其中,云英谷西部总部项目主要开展显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以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 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两大核心产品为基础,进一步布局显示触控一体化技术及Micro LED显示 驱动技术,拓宽产品终端应用范围,推动显示触控一体化技术在AMOLED显示面板中大范围商用 以及Micro LED显示技术商业化应用。 资料显示, 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12年,公司 专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Micro OLED/Micro LED微显示芯片及显示技术IP授权 业务的发展。成立以来,云英谷科技已完 成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 小米 科技 、高通中国、京东方等知名企业与机构 。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 云英谷科技 向 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募 ...
联得装备(300545)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8:50
公司概况 - 介绍公司及子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近年主要经营业绩、核心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 [2] 投资者问答 竞争优势 - 深耕半导体显示设备行业二十余年,掌握和融合多种显示技术,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水平良好,产品质量性能处于行业前列 [2] - 凭借优异产品质量、核心技术优势和全方位服务树立良好口碑,拥有一批长期稳定合作客户,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 - 凭借行业经验、研发创新、品牌、综合服务和客户资源优势,实现经营规模及业绩稳定增长 [3] 产品应用 - 柔性 AMOLED 贴合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终端客户手机折叠屏量产,在三折屏供应链中贴合类工艺设备已形成销售订单并出货 [4] 固态电池业务 - 持续增加锂电池包蓝膜、切叠一体机等设备研发投入,实现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固态电池新工艺超声波焊接工艺设备已出货 [5] 半导体设备领域 - 目前设备集中在芯片封装测试设备领域,有显示驱动芯片 COF 倒装机等高速高精半导体装备,正在布局拓展先进封装制程和第三代半导体相关设备领域 [6] VR/AR/MR 显示领域 - 研发设备赢得新型显示领域客户青睐,提供显示器件生产工艺所需设备,涵盖众多工艺段,相关产品与合肥视涯及国际头部终端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7]
合肥400亿产业巨头,下场搞CVC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成立 - 合肥新增一家CVC基金"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人民币,由晶合集成、汇成股份、广钢气体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同设立 [4] - 出资比例:晶合集成66.55%(2亿元)、汇成股份16.63%(5000万元)、广钢气体16.47%(4950万元),管理人合肥晶合汇信出资0.33%(100万元) [5][9] - 3家公司均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晶合集成是全国第三大晶圆厂,汇成股份是显示驱动芯片封装龙头,广钢气体是国内最大高纯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 [4][7][10] 晶合集成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合肥国资与力晶科技合作设立,初始目标是为京东方等面板企业解决"缺芯"问题 [7] - 营收快速增长:2018年2.3亿元→2019年5.3亿元→2020年15亿元→2022年突破100亿元 [7] - 2023年5月以400亿估值登陆科创板,创安徽史上最大IPO纪录 [7] 合肥CVC投资新趋势 - 安徽推动产业巨头进入股权投资领域,2023年设立的两只百亿级产业母基金分别由长鑫存储和奇瑞汽车旗下CVC管理 [1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125亿)已投资14只基金 - 新能源汽车产业母基金(180亿)已投资16只基金 - 其他活跃CVC包括海螺资本(设立2只50亿基金)、阳光电源仁发投资、科大讯飞讯飞创投等 [13][14][15] - 瑞丞基金(奇瑞系)近期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计划注入汽车产业链资产 [13] 半导体产业链协同 - 晶合集成与汇成股份2024年合资成立私募机构"合肥晶合汇信"作为基金管理人 [8][9] - 广钢气体虽总部在广东,但与合肥深度合作:为长鑫存储供气,为晶合集成提供电子级气体服务 [10] - 基金设立体现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从业务合作延伸到资本协同 [4][10]
套现12亿,67岁半导体老将体面离场
芯世相· 2025-07-02 15:54
核心观点 - 自证监会发布"并购6条"后,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升温,出现多笔引人注目的交易 [2][3] - PE/VC机构开始通过掌控产业平台进行并购整合,武岳峰、临芯资本等机构尝试亲自操刀下场"创业" [6][32] - 中颖电子被致能工电收购,交易溢价20%,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公司实控人变更 [5][12] - 致能工电作为产业投资平台,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构建汽车、工业和消费领域的芯片产业集团 [19][28] - 半导体投资进入下半场,投资机构通过不同模式探索长期经营和产业培育的可能性 [29][34] 并购交易案例 - 晶丰明源将购买易冲科技控制权,概伦电子宣布收购成都锐成芯微控股权 [3] - 海光信息发起对中科曙光的收购,市值分别为3000亿和900亿 [3]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转让14.2%股份给致能工电,交易总价12.45亿元,溢价20% [5][10][12] - 交易完成后致能工电将掌控中颖电子23.4%表决权,公司变更为无实控人 [11][12] 中颖电子经营状况 - 公司市值从最高250亿缩水至80亿左右 [1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2亿、13亿和13.43亿,呈下滑趋势 [1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1.86亿和1.34亿,同比下滑12.86%、42.32%和28.01% [16] - 2024年毛利率33.6%,创17年新低,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2.1% [16] - 传统家电MCU业务占比81%,市占率25%,但市场已饱和 [16] - 车规级MCU业务进展缓慢,仍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16] 致能工电背景与投资布局 - 由上海国资、徐州国资和武岳峰科创合作设立的产业平台 [6] - 2024年营收2.06亿,主营业务亏损0.81亿,投资收益等贡献1亿利润 [21] - 流动资产占比高,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23.27亿,权益投资16.29亿 [23] - 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包括博通集成、恒泰柯、芯路通讯等 [24][26] - 在MCU领域形成"家电+工业+汽车"三场景产品矩阵 [28] - 投资策略多为谋求控股地位或成为第二大股东 [28] 投资机构新模式探索 - 武岳峰通过致能工电平台主导投资,而非设立基金 [30][31] - 临芯投资通过收购重庆路桥股份,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推动半导体并购 [33] - 兴橙资本自主设立越海集成,建设传感器封装项目 [33] -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但都呈现"创始人模式"特征 [34][35] - 投资人需兼具经营与投资能力,成为长期经营者 [35]
传奇游戏GPU,英伟达停止支持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2 09:50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编译自techspot。 随着 Nvidia 持续加速发布驱动程序更新,即使是老牌游戏硬件最终也会难以跟上。即将发布的更新 将终止对三种 GPU 架构的官方支持,但受影响的显卡不会立即停止工作。 Nvidia 刚刚确认,即将发布的 580 系列显示驱动程序将是最后一款支持基于 Maxwell、Pascal 和 Volta 微架构 GPU 的驱动程序。580 版本发布后,大量老款 GeForce 显卡将不再获得错误修复或潜 在的(尽管可能性不大)代码优化。 我的电脑搭载了 GeForce RTX 4080 Super,运行着 566.36 Game Ready 驱动,运行流畅,我近期 不打算更新。毕竟,这配置"足够好"地运行《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帧率稳定在 100+ FPS,支持 DLSS 画质,而且无需依赖 AI 帧生成。 参考链接 https://www.techspot.com/news/108523-nvidia-drop-driver-support-maxwell-pascal-volta-gpus.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 ...
云英谷港股IPO: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量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五
财富在线· 2025-07-01 17:20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赴港上市招股书,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股东包括小米长江、哈勃科技、京东方科技、高通中国等 [1]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包括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VR/AR设备Micro-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量计,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在中国大陆品牌智能手机市场占供应商销量的80%以上 [1] - 在Micro-OLED显示驱动背板芯片市场,公司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0.7%,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厂商及中国厂商 [1] - 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供货份额从2022年1.2%上升至2024年4.0% [2] 业务表现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年出货量从2022年1410万颗跃升至2024年5140万颗 [2]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8.913亿元 [2]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超10个产品系列,覆盖全球智能手机四分之一以上份额的品牌厂商 [2] 技术突破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客户认证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企业 [3] - 公司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环节 [4] - 已获得中国境内发明专利27项、境外专利49项,推出LTPO显示驱动芯片、高分辨率Real-RGB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等行业首创产品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88亿元、1.78亿元、2.4亿元,占收入比例分别为34.1%、24.6%、27.2% [4] - 公司开发近20个产品系列,支持各类分辨率、刷新率及主流封装方式 [5] - 开发RAM-less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并完成品牌公司导入和大规模量产出货,显著降低芯片成本 [6] 产品与应用 - 产品矩阵包括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两大方向 [5] - 芯片核心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高反应速度等特点 [5] - 应用领域以智能手机、VR/AR设备为基础,逐步向智能穿戴、电视、笔记本、车载显示屏等拓展 [6] 行业前景 - 国内AMOLED面板行业快速发展,技术储备深厚的中国大陆驱动芯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6] - 面板产业链国产化程度提升有望推动公司市场份额及业务规模增长 [6]
IPO周报|斯坦德机器人、镁伽科技、微脉、易控智驾等纷纷冲刺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5-06-29 21:27
曹操出行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643" [2][3] - 中国最大网约车平台之一,业务覆盖136座城市,2024年新拓展85座城市 [3] - 2023年和2024年总GTV分别为122亿元和170亿元,同比增长37.5%和38.8% [3] - 2024年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2025年第一季度GTV同比增长54.9%至48亿元 [3] - 拥有超过34,000辆定制车的车队,为中国同类车队最大 [4] - 2024年营收146.57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5.8%提升至8.1% [4] 圣贝拉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08" [6][7] - 中国最大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2024年市场份额约1.2% [7] - 拥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包括62家自营中心和34家管理中心 [7] - 2024年营收7.99亿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4225万元 [8] 拨康视云 - 计划于2025年7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92" [9][10] - 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CBT-001和CBT-009 [10] - CBT-001有望成为全球首款治疗翼状胬肉的药物 [11] - IPO市值84.73亿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5.22亿港元 [10] 斯坦德机器人 - 2025年6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13] - 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14] - 2024年营收2.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1.3%,毛利率38.8% [14] - IPO前估值21亿元人民币 [15] 镁伽科技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17] - 中国收入最大的自主智能体供应商,2024年营收9.30亿元 [18]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在手订单15亿元 [18] - 2024年毛利率29.0% [19] 易控智驾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21] - 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超1,400辆活跃无人驾驶矿卡 [22] - 2024年营收9.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5.8% [22] 微脉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24] - 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2024年营收6.53亿元 [24][25] - 2024年毛利率19.9%,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45.6%收窄至4.6% [25] 云英谷 - 2025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28] - 中国大陆第一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2024年销售量超5,000万颗 [29] - 2024年营收8.91亿元 [30] 承泰科技 - 2025年6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32] - 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9.3% [33] - 2024年营收3.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5.7%,毛利率34.0% [33] 四维智联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35] - 中国第十大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占有率0.1% [36] - 2024年营收4.79亿元,毛利率29.2% [36] - IPO前估值40.70亿元人民币 [38] 海马云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40] - 中国最大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GPUaaS提供商,市场份额17.9% [40] - 2024年营收5.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3.8%,毛利率24.9% [41] 景泽生物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44] - 专注于辅助生殖药物和眼科药物,拥有两款核心产品JZB30和JZB05 [44] - IPO前估值30.9亿元 [45] 亦诺微医药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47] - 全球唯一具备成熟CMC及生产能力的生物技术公司 [47] - IPO前估值4.85亿美元 [48]
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龙头颀中科技拟发可转债扩产能,上市两年股价已“破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21:51
募资计划 - 公司计划以发行可转债方式募资不超过8.5亿元,用于高脚数微尺寸凸块封装及测试项目(总投资4.1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19亿元)和苏州颀中先进功率及倒装芯片封测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3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31亿元)[1][3] - 募资过半金额将用于提升非显示类芯片封装测试产能,目前该类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0%[5] - 预计高脚数微尺寸凸块封装及测试项目完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95亿元,苏州颀中项目完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96亿元[8] 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多类凸块制造技术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的集成电路封测厂商,2024年营业收入接近20亿元[6] - 2024年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业务销售量18.45亿颗,营业收入17.58亿元,是境内收入规模最高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企业,全球排名第三[6] - 公司在以凸块制造和覆晶封装为核心的先进封装技术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是中国境内最早专业从事8英寸及12英寸显示驱动芯片全制程封测服务的企业之一[6] - 非显示类芯片封测业务规模较小,主要集中于非全制程,全制程封测业务收入占比较低[5][8] 行业竞争 - 各大封测厂商积极布局先进封装业务,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除颀邦科技、南茂科技外,综合类封测企业也在积极布局[7] - 公司坦言在资产规模、资本实力、产品服务范围等方面与头部封测企业存在差距[8] - 通过本次募资将新导入载板覆晶封装、BGBM/FSM、Cu Clip制程,构建完善的全制程封测技术体系[5]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下降15.71%[10]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944.84万元,同比下降61.6%,主要系设备折旧、股权激励及人工薪酬等成本费用增加所致[10] - 公司计划以不超过16.61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回购金额0.75-1.5亿元,用于员工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9] 股价表现 - IPO发行价12.1元/股,当前股价11.17元,处于破发状态[1][9] - 上市后股价长期横盘,多次跌破发行价,一度进入8元/股时代[9] - 公司表示可转债转股前财务成本较低,转股后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9]
小米、华为联手投出一个芯片IPO,年销量超5000万颗,中国大陆第一
36氪· 2025-06-27 11:41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致力于为消费电子品牌公司提供高性能显示驱动方案 [1] - 公司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与晶圆代工厂、OSAT公司及显示面板制造商战略合作 [1] - 公司于2017年开始专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与设计,瞄准消费电子领域下一代显示技术潜力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量计,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 [1] - 2024年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供货份额从2022年1 2%上升至4 0% [2]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公司认证且唯一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 [2]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环节 [2]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掌握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所需先进技术的企业 [4] - 技术专长包括算法优化、标准单元优化、低功耗设计、先进芯片封装技术等 [4] 产品与应用 - 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应用于VR/AR设备的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 [4] - 2024年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应用于超10个产品系列,客户覆盖全球市场份额25%以上的头部智能手机品牌 [2] - 2021年公司实现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量产,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向主流消费电子品牌供货的设计公司 [1] 财务与投资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5 51亿元、7 20亿元、8 91亿元人民币,同期亏损分别为1 24亿元、2 32亿元、3 09亿元人民币 [4] - 投资方包括红杉、小米长江、华为哈勃、高通等知名机构 [4] 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1] - 募资用途包括AMOLED TDDI芯片研发、Micro-OLED/Micro-LED显示驱动背板研发、战略投资收购及营运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