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活配置型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本周39只公募新基发行 权益类产品担纲
证券日报· 2025-11-11 00:11
新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1月份新基金发行数量预计将连续第二周稳步增长,本周(11月10日至16日)共有39只新基金启动募集,较上周的37只小幅增加5.41% [1] - 新基金平均募集天数明显缩短,从上周的19天降至本周的不到17天,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产品的关注度和资金入市意愿增强 [1] 新基金发行驱动因素 - A股市场整体环境好转,权益类基金业绩明显反弹,带动投资者参与热情,是推高新基金发行热度的核心动力 [2] - 在资产管理行业净值化、规范化转型背景下,居民财富管理观念从偏爱单一储蓄转向注重专业资产配置,公募基金因规范透明、便于参与而更受青睐 [2] -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深入推进,切实降低了投资成本,强化了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共享的信任基础,叠加销售渠道拓展,共同提升了行业吸引力 [2] 新基金类型分布 - 权益类产品是发行主角,本周39只新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据29席,比例超过七成 [2] - 权益类产品可细分为22只股票型基金、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显示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看好 [2] - 股票型基金发行势头强劲,共22只产品,占全部新基金的半数以上,其中15只是被动指数型基金,7只是指数增强型基金 [3] - 混合型基金本周共有7只产品启动募集,其中6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1只为灵活配置型基金 [3] - FOF(基金中基金)发行热度延续,本周有5只新基金,保持年内单周发行最高水平,其中4只为偏债混合型,1只为债券型,契合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 [3] - 债券型基金本周发行数量为4只,保持平稳,其中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与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各发行2只 [4] - 本周另有1只公募REITs产品加入发行行列 [4] 公募机构发行动态 - 本周启动募集的39只新基金共来自30家公募机构 [4] - 易方达基金、天弘基金、华夏基金等9家机构各自推出2只产品,其余21家机构各发行1只,显示多家公募机构正积极把握市场回暖窗口,加快产品布局节奏 [4]
冠军收益超200%!34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三季度规模升至百亿!
搜狐财经· 2025-10-30 15:44
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概况 - 2025年三季度共有109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管理规模超200亿的基金经理有31位,超400亿的基金经理仅有张坤(565.44亿元)、谢治宇(453.57亿元)、葛兰(435.44亿元)3位 [11] - 与2025年二季度末相比,有93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在三季度实现增长,占比达85.32% [11] - 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经理管理总规模超过3600亿元,显示出头部基金经理在市场上的显著影响力 [2][3] 基金公司百亿基金经理分布 - 中欧基金和广发基金拥有的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最多,各有10位 [11] - 易方达基金拥有9位百亿基金经理,兴证全球基金、富国基金各有6位,嘉实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各有5位 [11] - 上述7家基金公司均拥有至少5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行业头部效应明显 [11]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与规模增长 - 2025年三季度共有34位基金经理新进入或重返“百亿俱乐部”,其中中欧基金赵磊、广发基金周智硕、兴证全球基金谢长雁为三季度新任职的百亿基金经理 [12] - 在这34位基金经理中,有11位实现了管理规模的翻倍增长,包括永赢基金任桀(规模增幅1004.01%)、德邦基金陆阳(规模增幅813.12%)、中航基金韩浩(规模增幅771.99%)等 [18] - 富国基金在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人数上最多,共有4位,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各有3位 [18]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与持仓集中度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普遍重仓AI算力板块,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三季度热门AI算力股被至少10位基金经理共同持有 [18] - 受益于AI算力概念股强势表现,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在三季度内涨幅分别超过187.96%、177.24%、218.27% [18] - 部分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明确表示投资聚焦成长风格,青睐“1-10”的产业周期阶段,关注产品放量和业绩兑现 [23][25]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在109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今年以来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经理上榜门槛为65.41% [19] - 永赢基金任桀以217.01%的年内收益位列第一,其管理规模于三季度增长逾10倍至128.78亿元 [21][23] - 易方达基金刘健维年内收益达105.11%,管理规模增长183.67%至218.64亿元,中欧基金冯炉丹年内收益70.07%,管理规模增长135.82%至223.36亿元 [21][23][25] - 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经理中,永赢基金和易方达基金上榜人数较多,各有3位 [19]
34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三季度规模破百亿!集体重仓AI算力!冠军今年业绩超200%
私募排排网· 2025-10-30 11:34
2025年三季度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概况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共有109位,其管理基金类型包括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和平衡混合型,且股票投资市值占净值比超过50% [3] - 从管理规模分布看,规模超200亿元的基金经理有31位,而规模超400亿元的顶级基金经理仅有张坤(565.44亿元)、谢治宇(453.57亿元)和葛兰(435.44亿元)3位 [5][6] - 受益于三季度强势市场行情,管理规模实现增长的基金经理占比高达85.32%(93位) [6] 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与基金公司分布 - 在109位百亿基金经理中,有41位任职年限超过10年,其中朱少醒(19.96年)、周蔚文(18.61年)、史博(17.47年)经验最为丰富 [6] -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中欧基金和广发基金各有10位百亿基金经理并列第一,易方达基金以9位紧随其后,兴证全球基金和富国基金各有6位 [6]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与规模增幅 - 三季度共有34位基金经理新晋或重回“百亿俱乐部”,其中11位管理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7][10] - 永赢基金任桀管理规模增幅最为显著,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增长至128.78亿元,增幅达1004.01% [14][16] - 富国基金在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人数上领先,共有4位,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各有3位 [10] 重仓股配置与AI算力主题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集体重仓AI算力板块,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热门股被至少10位基金经理共同持有 [11] - 受AI基建需求爆发、业绩兑现和资金共振推动,三季度AI算力概念股涨幅惊人,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分别上涨187.96%、177.24%和218.27% [11] - 具体来看,永赢基金任桀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AI算力相关标的,包括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深南电路等 [16]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2025年以来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经理中,入门收益门槛为65.41%,其中14位为三季度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并包揽前9名 [12][14] - 永赢基金任桀以217.01%的年内收益位居榜首,中航基金韩浩(125.79%)和易方达基金刘健维(105.11%)分列二、三位 [14] - 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5位基金经理中,有4位业绩排名位于10-20名区间 [12] 明星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易方达基金刘健维管理规模在三季度增长183.67%至218.64亿元,其投资风格聚焦成长股,重点关注产业周期中“1-10”的产品放量阶段 [16][17] - 中欧基金冯炉丹管理规模从94.72亿元增长至223.36亿元,增幅135.82%,其近期策略为对AI基础设施领域保持谨慎乐观并适当减仓,同时增配智能机器人和C端互联网平台公司 [17][18]
基金风险等级大量上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9:23
行业动态概述 - 近期公募基金行业出现风险等级重估潮,调整方向以上调为主,旨在让风险标识更真实[1] - 调整由监管规则与市场变化共同驱动,覆盖基金公司及银行、券商、第三方等销售渠道[1] 基金公司调整案例 - 华安基金自10月24日起上调17只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债券基金由R2升至R3,指数增强及主动权益基金由R3升至R4[2] - 富国基金自10月10日起调整31只产品,28只上调(20只R2升至R3,8只R3升至R4),3只黄金产品由R4下调至R3[2] - 招商基金自10月1日起调整16只产品,多只债券基金从R2上调至R3,指数增强及主动权益基金从R3上调至R4[2] - 9月以来近20家基金公司发布22条相关公告,远超此前月均个位数水平[3][4] 销售渠道调整联动 - 中信银行10月15日起调整17只代销产品风险评级,15只上调,2只下调,2025年已进行四次调整,此前三次累计调整163只产品[6]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2025年亦调整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6] - 券商和第三方销售平台如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同样参与本轮风险等级评定和调整,操作逻辑与银行一致[6][7] 调整驱动因素 - 核心驱动为监管要求与市场变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于10月1日施行,要求代销机构独立审慎评级并遵循孰高原则[8] - 市场波动加大导致部分主题基金净值波动性显著上升,基金管理人有义务定期对产品进行风险重新评估[8] - 代销机构操作遵循独立评估、孰高原则、动态跟踪三大核心机制,动态评估机制结合市场情况和产品特性[9][10] 对投资者的影响 - 风险等级调整反映基金净值波动加大、最大回撤放大或资产配置结构变化[12] - 投资者将接收到风险提醒,需重新评估基金风险与自身承受能力是否匹配,新申购及定投若风险等级不匹配将导致交易失败[13] - 风险评级动态化已成为明确趋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风险等级变化并动态调整投资组合[13]
年内多家银行上调部分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7 23:38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调整概况 - 中信银行自10月15日起陆续上调17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其中15只风险评级上调、2只下调 [1][2] - 调整涉及汇添富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多家机构的产品 [2] - 此次是中信银行年内第四次调整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 [2] 风险评级调整的产品范围与特征 - 调整产品类型覆盖广泛,包括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及混合型FOF基金 [2] - 多数产品呈现风险评级上调特征,汇添富基金旗下两款北交所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评级从PR4上调至PR5,为调整中跨度较大的代表 [2] - 权益类产品是评级上调的主要对象,因其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高,受市场波动影响更显著 [3] - 除中信银行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年内也对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进行了风险评级调整,且多数为向上调整 [2] 风险评级调整的驱动因素 - 核心驱动因素为监管要求深化与市场环境变化,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银行独立、审慎地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4] - 政策明确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不一致时,应按孰高原则采用评级结果 [4] - 随着市场波动调整,部分基金底层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发生变化,实际风险水平上升,银行需通过上调评级反映真实风险 [4] 风险评级调整对行业的影响 - 对银行而言,短期可能因高风险产品销售受限导致代销收入波动,但长期可通过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尽职调查能力,降低法律纠纷与声誉风险 [5] - 对资管行业,动态评级将倒逼基金公司优化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机构需更注重投资策略稳健性与信息披露充分性 [5] - 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评级是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强化,核心逻辑在于依据基金实际投资方向与运作情况精准界定风险,落实将合适产品卖给合适投资者的原则 [4]
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10-13 08:08
上周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分化,上证综指上涨0.37%,中证500下跌0.19%,沪深300下跌0.51%,而创业板指、科创50和深证成指跌幅较大,分别为-3.86%、-2.85%和-1.26% [5][13] - 从行业表现看,有色金属、煤炭、钢铁板块领涨,收益率分别为4.35%、4.30%和3.67%,传媒、消费者服务、电子板块表现靠后,收益率分别为-3.58%、-2.81%和-2.52% [5][18] - 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10210亿元,逆回购到期26633亿元,净回笼16423亿元,除1年期和5年期外,各期限国债利率下行,利差缩窄2.33BP [5][21][23] - 中证转债指数上周微涨0.03%,累计成交1358亿元,较前一周减少169亿元,转股溢价率中位数上升至26.85% [5][29] 基金产品发行与动态 - 上周新成立基金4只,合计发行规模为11.30亿元,较前一周有所减少,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发行8.52亿元,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发行2.61亿元 [3][41][43] - 上周有24只基金首次进入发行阶段,本周将有51只基金开始发行,以被动指数型(23只)和偏股混合型(10只)为主 [3][45][48] - 上周共上报13只基金产品,包括1只FOF及多只主题ETF,如博时中证机器人ETF、鹏华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等 [4][5] - 10月10日,富国医药精选、鹏华制造升级、易方达港股通科技三只主动权益基金因认购金额超过募集上限而提前结束募集,并触发比例配售 [7] 公募基金市场表现 - 上周主动权益型、灵活配置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1.58%、-0.61%和-0.31%,今年以来中位数收益分别为31.00%、23.56%和14.74%,主动权益基金表现最优 [5][31][33] - 上周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为0.27%,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为0.10%,今年以来超额中位数和收益中位数分别为3.74%和0.76% [5][35] - 截至上周末,市场上有普通FOF基金248只、目标日期基金119只、目标风险基金152只,今年以来目标日期基金中位数业绩最优,累计收益率为18.44% [5][37] - 全市场已有7只ETF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4261.10亿元规模居首,易方达和华夏的沪深300ETF紧随其后,规模分别为3033.05亿元和2269.17亿元 [8][9] 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 - 截至2025年9月,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10月初国际金价升破4000美元/盎司 [5][10] - 过去一个月,科创50指数上涨18.39%,收益最高,年初至今累计收益率达46.89%,领跑主要宽基指数 [13] - 有色金属行业今年以来累计上涨77.71%,表现突出,通信和电子行业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61.90%和47.16% [18] - 上周短期资金利率有所下行,质押式回购1D利率下降20.68BP,SHIBOR 2W利率下降20.80BP [21][22]
“熊市不亏钱,牛市跟得上”,这些长牛基金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19:13
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表现 - 过去五年间56.51%的主动权益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涉及2780只基金中的1571只 [3] - 累计超额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占比27.63% 共计768只产品 [3] - 54只基金过去五年累计超额收益超过100% 其中东吴新趋势价值线达280.99% 东吴移动互联A达271.28% 金元顺安元启达226.86% [3][6] 长牛基金持续超额收益特征 - 华商元亨与华商润丰过去五年累计超额收益率均超195% 且2020至2024年每年均实现可观超额收益 [4] - 华泰柏瑞富利过去五年累计超额收益超140% 2020年以来每年超额收益均为正 [4] -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过去五年累计超额收益超130% 2020年起每年超额收益均为正 [4] 绩优基金回撤控制表现 - 超额收益为正的主动权益基金中 最大回撤平均值达36.50% [10] - 最大回撤控制在20%以内的基金仅310只 占比不足两成 [10] - 股票仓位超50%的基金中 约110只产品回撤控制在25%以内 [11] 低回撤优质基金案例 - 景顺长城系列产品(价值领航两年持有/价值稳进三年定开/价值边际/沪港深精选)股票仓位约70% 最大回撤均低于15% [11] - 大成竞争优势与大成睿享(徐彦管理)过去五年最大回撤控制在20%以内 [11] - 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姜诚管理)与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杨景涵管理)最大回撤均低于20% [11] 特殊风控产品结构特征 - 回撤幅度较小的基金多为偏债混合型或灵活配置型产品 股票仓位普遍偏低 [10] - 部分偏股型基金如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型)在实现226.86%超额收益的同时 将最大回撤控制在20.59% [6][13]
公募基金数字化转型:拥抱数字金融,创新投研、产品与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8-19 01:54
数字金融与公募基金行业转型 - 数字金融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公募基金行业全面拥抱数字化以抢占先机 [1] - 数字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支撑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1] - 公募基金通过数字化投研能力提升、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与服务三大路径推进转型 [1] 数字化投研进展 - 行业引入AI和机器学习算法,搭建智能投研平台,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流程 [1] - 智能投研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帮助捕捉市场机遇、规避风险,克服人为情绪影响 [1] - 量化投资作为重要分支,通过挖掘市场数据、资金流向等信息提升投资成功概率 [4]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标准股票型基金过去1年收益5.55%,过去2年-5.83%,过去3年-25.22% [2] - 偏股型基金过去1年收益3.78%,过去2年-9.71%,过去3年-28.94% [2] - 股票ETF基金过去1年收益10.68%,过去2年1.80%,过去3年-19.88% [2] 数字化产品创新 - 指数型基金在中国快速发展,指数化投资需求推动产品扩容 [4] - 金融机构利用AIGC技术掌握市场动态和客户偏好,加速产品创新 [4] - 行业探索加密货币等前沿领域产品设计,满足数字时代多样化需求 [4] 数字化营销与服务 - 行业加强与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创新营销和服务模式 [5] - 数字化降低对物理网点依赖,提升投资便利性,服务长尾客户 [5] - 通过投资者教育活动提升金融知识水平,优化智能客服、基金投顾等服务体验 [5] - 海外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合作紧密,生成式AI将推动服务智能化升级 [5]
年内1434只产品基金经理卸任,中长期纯债基金数量最多
环球网· 2025-08-14 13:37
基金经理卸任情况 - 截至8月12日,今年已有1434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涉及935位基金经理 [1] - 2024年全年有2213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涉及1114位基金经理 [1] - 2023年全年有2009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涉及1018位基金经理 [1] 卸任产品类型分布 - 中长期纯债基金数量最多,达269只 [3] - 偏股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偏债混合基金分别有237只、193只、167只、110只 [3] - 今年以来,卸任至少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共42位 [3] - 以ETF为代表的指数类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构成卸任主力 [3] 重点基金经理卸任案例 - 原招商基金ETF基金经理苏燕青年内卸任18只产品ETF及ETF联接基金 [3] - 原国泰基金ETF基金经理晏曦年内卸任11只产品 [3] - 原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黄斌斌年内卸任12只产品债券基金 [3] - 原中欧基金固收基金经理周锦程年内卸任11只产品债券基金 [3] 固收领域高管变动 - 招商基金固收老将马龙年初起累计卸任5只产品,在管规模曾在去年年中达到876.18亿元 [4] - 华安基金"固收一姐"孙丽娜卸任全部在管7只产品,合计管理规模达2999.26亿元 [4] - 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中欧基金曹名长、建信基金周智硕、嘉实基金洪流、广发基金张东一等多位百亿基金经理今年离任 [4] 行业管理特点 - 被动指数基金依赖标准化运作机制,基金经理可同时管理多只同类产品 [3] - 债券基金因规模庞大、策略趋同,容易形成"一拖多"的模式 [3] - 基金经理离任往往触发产品批量交接 [3] - 固收及"固收+"策略基金经理的变动近年来愈加引人瞩目 [3]
金工李倩云: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如何调仓?
中泰证券· 2025-07-22 20:20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调仓有一定特点,各类型基金规模、仓位、行业配置等有不同表现;十大行业稳增长政策出台使基本金属多数上涨,维持有色金属行业“增持”评级 [3][6] 金融工程: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调仓分析 市场总览 - 整体基金市场中混合型基金数量最多,为4702只;股票型基金本季度增幅最多达7.45%;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最高为142311.36亿元;另类投资型基金规模增速超40%,混合型基金规模略有下降 [3] - 主动权益基金方面,2025年二季度末偏股混合型基金新增个数最多为4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上升,平衡混合型基金规模降低幅度达4.81% [3] 股票仓位 - 普通股票型基金权益仓位最高达89.61%,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接近2015年以来历史高位,灵活配置型达历史最高 [4] 行业配置 - 主动权益型基金持股所属行业占比最高为港股通达19.91%,港股通、电子和通信仓位处于历史高位,房地产、综合和消费者服务位于历史低位 [4] - 基金经理主动增加通信仓位幅度达1.87%,港股通二季度仍有近0.5%主动增仓,食品饮料主动减仓幅度为1.22% [4] 个股配置 - 主动权益基金持有股票市值最高个股为腾讯控股,前二十持仓个股中6只属港股通,持仓金额占前20大重仓股的33.79%,A股中食品饮料和电子行业占比最高 [4] - 主动权益基金加仓金额最高个股为中际旭创达139.45亿元,加仓金额前二十个股中港股通占5席,其次为通信 [5] - 主动加仓金额最高个股为中际旭创达131.01亿元,主动加仓超50亿元个股还有沪电股份、新易盛和顺丰控股 [5] 有色金属:十大行业稳增长政策下基本金属情况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在长期供需格局重塑背景下,基本金属价格下行空间或有限,寻找供应刚性品种铝和铜的介入机会 [6] 行情回顾 - 本周国内工业金属价格多数上涨,LME铜、铝、铅、锌涨跌幅为1.4%、1.4%、 - 0.3%、3.1%;SHFE铜、铝、铅、锌涨跌幅为0.0%、 - 0.9%、 - 1.5%、 - 0.4% [6][7] - 本周申万有色金属指数收于5294.21点,环比上涨1.82%,跑赢上证综指0.07个百分点,小金属、能源金属、贵金属、工业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涨跌幅分别为4.45%、3.31%、1.61%、1.00%、0.19% [7] 宏观“三因素”总结 - 6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出台 [7] - 美国6月通胀抬头,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前景分歧加剧 [8] - 欧洲经济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但7月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不及预期 [8] - 6月全球制造业PMI阶段性回升,关税政策不明朗对未来制造业影响有不确定性 [8] 基本金属情况 电解铝 - 供应方面,行业开工产能环比增加0.5万吨,本周产量84.32万吨,环比增加0.01% [9] - 盈利方面,行业即时吨盈利维持3500元以上,长江现货铝价环比持平 [9] - 需求方面,下游加工开工率环比小幅上升,铝线缆和铝型材开工率上升 [9] - 库存方面,国内铝棒减产去库,全球库存环比增加5.31万吨,下游加工企业铝板带箔原料和成品库存减少 [10] 氧化铝 - 供给方面,生产企业复产增加,运行产能环比增加30万吨,周度产量环比增加0.7万吨 [10] - 需求方面,供需边际持平,氧化铝/电解铝产能运行比环比不变 [10] - 库存方面,累库持续,库存环比增加3.9万吨 [10] - 盈利方面,即时盈利小幅扩张,氧化铝价格环比增加0.38%,不同矿价计算下吨毛利均增加 [10][11] 电解铜 - 供给方面,矿冶矛盾阶段性放缓,冶炼利润亏损收窄,进口铜精矿指数上升,周产量环比下降0.05万吨 [11][12] - 需求方面,初端加工开工率回升,精铜杆和铜线缆企业开工率上升 [12] - 库存方面,全球库存上涨,海外库存上升,国内现货库存环比减少0.04万吨 [12] 精炼锌 - 供给方面,加工费持稳,精炼锌周度产量同比偏高,国产周度TC均价和进口锌精矿指数持稳 [12] - 需求方面,初端加工开工率小幅回升,镀锌和压铸锌开工率上升,氧化锌开工率下降 [13] - 库存方面,国内累库,SMM七地锌锭库存和LME库存均增加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