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星环OS

搜索文档
自6月27日后理想再提VLA, 没给多久发的预期
理想TOP2· 2025-07-17 22:06
理想VLA技术突破 - VLA司机大模型实现"眼睛"(视觉)、"大脑"(语言)、"手脚"(行为)三合一芯片集成 使车辆从"识别路况"进化到"读懂场景" 支持语音指令直接执行驾驶操作如"前面掉头" [4] - 空间编码器结合语言模型与逻辑推理生成驾驶决策 通过Diffusion预测行人车辆轨迹 优化出最像"老司机"的驾驶路径 提升复杂环境博弈能力 [6] - 采用MoE架构与Sparse Attention技术实现"智能省电" 按需唤醒特定功能专家模块(如并线专家/泊车专家) 保证模型规模增长同时维持端侧推理效率 [7] - 通过RLHF微调使VLA学习人类驾驶习惯(如"让速不让道") 并支持全场景自然语言交互(如"找星巴克放门口") [7] AI安全防御体系 - 构建覆盖车、云、App及充电网络的纵深防御体系 以理想星环OS为安全基座形成端到云统一防护 [7] - 针对AI特有的对抗攻击(如激光点云干扰) 采用多模态对齐技术交叉验证 通过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提升异常识别能力 [11] - 重点研发对抗攻击防护、安全对齐、行为约束三项关键技术 通过持续攻防验证强化AI系统免疫力 [11] 行业标准化进展 - 公司当选车用人工智能标准化促进中心"端到端AI模型评价及测试研究组"组长单位 及"车用AI信息安全评价与测试研究组"副组长单位 [2] - 该中心由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组建 聚焦AI安全管理/风险治理/模型评测等前沿领域 目前成员单位超90家 [13] - 参与启动全球首个汽车AI安全专项计划SAFER AI 推动"安全评估-工程研究-标准研制"三位一体发展 [14] - 将主导标准化研究成果向产品转化 实现"老司机般"的安全智能驾驶体验 促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16]
从主动安全看理想的用户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7-03 14:28
激光雷达的安全价值 - 理想L7在120km/h时速下通过激光雷达实现自动紧急转向,成功规避前方事故车辆和行人[1] - 公司内部数据显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比纯视觉方案事故率降低20%-30%,夜间事故率降幅达41%[3] - 将激光雷达从"功能件"重新定义为"安全件",类比安全带和气囊的被动安全属性[3] 技术架构与用户价值 - 2021年L9在第三方AEB测试中排名倒数后,公司用3个月重构技术架构,实现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信息融合[4] - 自研系统支持120km/h全黑夜无路灯场景刹停,截至2025年6月主动安全功能累计避免潜在碰撞730万次[4]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成为全球首个将该配置从高端车型下放至全产品线的品牌[4] 场景化安全功能进化 - 建立行业首个高频高危驾驶风险场景库,覆盖鬼探头、消失前车等数百种场景[6] - 2023年起推送全速域AEB(90km/h城市刹停至120km/h高速刹停)、360度安全盾(地库障碍物识别)和行业首发AES自动紧急避让功能[6] - AES功能支持60-130km/h范围内连续两次避让,央视直播中L9 Max成功完成120km/h穿越假墙测试[7][13] 底层操作系统突破 - 自研星环OS操作系统将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响应速度提升1倍,120km/h刹停距离缩短7米[13] - 系统采用跨架构设计,相比传统"三部门汇报"流程大幅优化响应效率[13] - 研发投入达十亿级,200人团队完成从供应商方案到全自研体系的转型[16] 安全理念与行业影响 - 公司开发原则明确"安全>舒适>便捷",涉及安全的预算无需审批[4] - 通过近百万用户数据持续迭代算法,推动AEB从应急功能进化为全场景守护系统[17] - 激光雷达200米探测距离象征技术前瞻性,重新定义汽车安全标准[17]
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换血”,科技、消费“纳新”助力稳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14:33
指数调整与成分股变化 - 每经品牌100指数进行第四次样本股调整,更换9只成分股,包括5家消费类公司、3家信息技术公司和1家矿产资源公司 [1] - 新调入公司包括紫金矿业、海康威视、理想汽车、京东方A、传音控股、海底捞、古井贡酒、TCL电子和唯品会 [6] - 调出公司包括绿地控股、厦门国贸和隆基绿能等 [6] - 调整后成分股平均营业收入3981.94亿元(同比下降2.73%),平均净利润434.91亿元(同比增长8.95%) [7] 指数表现与估值 - 2024年5月9日至2025年5月7日,每经品牌100指数涨幅17.37%,显著优于上证50(7.43%)、中证100(5.94%)和深证成指(4.83%) [2] - 截至6月13日,指数市盈率11.5倍,市净率1.25倍,低于恒生科技指数(20倍市盈率)和沪深两指 [3] - 成分股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A股均值的30.03倍和42.10倍,ROA(5.96%)和ROE(13.61%)远高于A股平均水平(1.67%和-3.85%) [8] 品牌价值表现 - 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合计品牌价值20.4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腾讯控股(26824亿元)和阿里巴巴(18335亿元)位列前二 [4] - 24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TOP100榜单,品牌价值合计17775.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4] - 腾讯控股通过AI与业务融合初步见效,包括游戏辅助和广告精准定位,并探索元宝与微信的整合 [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消费类调入公司中,理想汽车开源"理想星环OS",强化自动驾驶技术壁垒 [8] - 海底捞在消费承压环境下展现抗周期能力,保持火锅行业领先品牌地位 [9] - 信息技术类调入公司如海康威视、京东方A和传音控股反映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6]
理想汽车(2015.HK):Q1毛利率优于预期 纯电产品即将发布
格隆汇· 2025-06-12 02:02
公司25年Q1业绩 - 公司25Q1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1 1%,其中车辆销售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 8% [1] - 毛利率为20 5%,同比-0 1pct,车辆毛利率为19 8%,同比增长0 5pct,优于预期 [1] - 实现净利润6 5亿元,同比增长9 4% [1] - Q1汽车总交付量为9 3万台,同比增长15 5%,受节假日及产品换代影响销量承压 [1] 产品与销量 - MEGA新发布后订单火爆,预计后期月销量将稳定在3000台左右 [1] - 2025年为公司纯电产品发布大年,Q2发布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 [1] - 下半年将发布纯电产品i8、i6,预计价格带20-40万,定位中高端纯电SUV,卡位家用纯电SUV市场 [1] AI与技术创新 - 公司坚持向AI科技公司转型,构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护城河 [2] - 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MindVLA大模型,融合视觉、语言、行为智能 [2] - 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成为全球首家开源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车企 [2] - 高价激光雷达MAX版本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提升,提升公司整体ASP [2] 超充网络建设 - 2025年4月新建224座理想超充站,建站心愿达成525份 [2] - 已投入使用理想超充站达2267座,充电桩达12340个,为纯电产品发布打下基础 [2] 未来业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60万辆、84万辆、104万辆 [3]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658亿元、2044亿元、2404亿元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亿元、109亿元、142亿元 [3]
理想汽车-W:Q1毛利率优于预期,纯电产品即将发布(简体版)-20250611
第一上海· 2025-06-11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Q1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1.1%,车辆销售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率20.5%,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9.4%,车辆毛利率19.8%,同比增长0.5pct,优于预期;Q1汽车总交付量9.3万台,同比增长15.5%,但受节假日和产品换代影响,25Q1汽车销量承压 [3] - 2025年是公司纯电产品发布大年,纯电产品成败影响营收;Q2发布理想MEGA相关版本和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MEGA新发布后订单火爆,预计后期月销量稳定在3000台左右;下半年将发布纯电产品i8、i6,定位中高端纯电SUV,卡位家用纯电SUV市场,纯电带动整体销量 [3] - 公司坚持向AI科技公司转型,构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护城河;上半年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MindVLA大模型,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自动驾驶技术受消费者认可,高价激光雷达MAX版本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提升,提升整体ASP [3] - 公司积极解决用户补能痛点,2025年4月新建224座理想超充站,建站心愿达成525份,已投入使用理想超充站达2267座,充电桩12340个,为纯电产品发布打下基础 [3]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达60万辆、84万辆、104万辆,收入分别为1658亿元、2044亿元和24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亿元、109亿元和142亿元;给予公司30倍PE,合理股价为37.86美元/140.27港元,较现价有26%/19%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3]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资料 - 行业为新能源汽车,股价30.15美元/118港元,目标价37.86美元/140.27港元,股票代码LI.O/2015.HK,已发行股本10.13亿股,总市值323亿美元,52周高/低为33.12美元/17.44美元,每股净资产33.54元 [2] - 主要股东包括Amp Lee Ltd.持股16.77%、DeutscheBankAktiengesellschaft持股16.58%、InspiredElite持股12.17% [2] 主要财务报表 损益表 - 2023 - 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38.51亿元、1444.60亿元、1658.03亿元、2043.80亿元、2404.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分别为963.55亿元、1148.04亿元、1351.88亿元、1701.51亿元、1999.41亿元 [4] - 毛利率分别为22%、21%、18%、17%、17%,EBITDA利率分别为8%、7%、7%、7%、8%,净利率分别为10%、6%、6%、5%、6% [4] - 营业开支分别为203.54亿元、233.00亿元、215.54亿元、235.04亿元、264.51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74.07亿元、70.19亿元、90.60亿元、107.25亿元、140.75亿元 [4]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现金分别为913.29亿元、659.01亿元、814.20亿元、1150.26亿元、1519.89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44亿元、1.35亿元、1.60亿元、1.97亿元、2.32亿元 [4] - 存货分别为68.72亿元、81.86亿元、88.66亿元、111.59亿元、131.12亿元,总流动资产分别为1145.26亿元、1263.10亿元、1427.92亿元、1790.00亿元、2182.37亿元 [4] - 固定资产分别为157.45亿元、211.41亿元、249.69亿元、291.59亿元、326.59亿元,总资产分别为1434.67亿元、1623.49亿元、1743.30亿元、2147.29亿元、2574.65亿元 [4]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8.09亿元、80.45亿元、93.45亿元、109.47亿元、142.64亿元,折旧和摊销分别为19.95亿元、25.72亿元、30.88亿元、38.10亿元、45.00亿元 [4] - 营运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06.94亿元、159.33亿元、276.96亿元、381.84亿元、415.41亿元,购买、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 - 65.07亿元、 - 77.30亿元、 - 80.00亿元、 - 80.00亿元、 - 80.00亿元 [4] - 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85亿元、 - 4.16亿元、 - 66.14亿元,现金变化分别为509.11亿元、 - 254.22亿元、155.19亿元、336.06亿元、369.63亿元 [4]
理想汽车-W(02015.HK)2025年一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05-30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区间为122.65 - 147.18港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AI布局稳步推进,虽营收和归母净利环比下降,但毛利率表现优异,费用控制能力强,且全系车型智能焕新升级,AI成果显著,新车周期将开启,有望推动销量和业绩增长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214,088.2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78,507.02万股,总市值2,316.43亿港元,流通市值1,931.4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5.31%,每股净资产33.55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138.30/68.65港元 [4] 业绩情况 - 营收端:1Q25公司实现销量9.3万辆,同比+15.5%,环比-41%,对应营收259亿元,同比+1.1%,环比-41%,受春节假期和新款上市前期观望情绪影响销量环比下滑,整车ASP小幅下滑至26.6万元,同比-3.6万元,环比-0.3万元 [7] - 毛利率:1Q25为20.5%,同比-0.1PP,环比+0.3PP [7] - 费用端:研发、SG&A费用环比+4.4%、-18%,费用率受规模效应影响环比上升,1Q25研发费用率9.7%,同比-2.2PP,环比+4.3PP,SG&A费用率9.8%,同比-1.9PP,环比+2.8PP [7] - 盈利端:1Q25归母净利6.5亿元,同比+0.6亿元,环比-29亿元,单车净利0.7万元,同比持平,环比-1.5万元 [7] 产品升级 - 4月23日和5月8日,理想分别发布MEGA和L系列的25款智能焕新版,指导价和24款一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舒适性配置等全面升级 [7] - 智驾方面,AD Pro车型芯片和激光雷达升级,AD Max芯片升级以支持后续智驾系统迭代 [7] - 智能座舱方面,增加了Agent能力,能处理车外任务 [7] AI布局 - 2024年末宣布转型为人工智能企业,目标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AI企业,2025年3月展示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并宣布开源 [7] - 新一代智驾技术MindVLA大模型将于7月发布,结合视觉、语言和行为三大智能,开创机器人大模型新范式,提升智驾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7] 新车周期 - 纯电i系列首款车型i8将于7月上市,第二款车型i6将于下半年上市,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7] 销量预测 - 预计公司总销量在年末达到7 - 8万辆的月销水平,全年预计总销量58.9万辆、同比+18%,其中增程51.8万辆,纯电7.1万辆 [7] 财务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7年销量为59万、72万、82万辆,同比+18%、21%、14% [7] - 将2025 - 27年营收预测由1694亿、2028亿、2340亿元调整为1,623亿、2,033亿、2,283亿元,同比+12%、25%、12% [7] - 将归母净利预测由106亿、128亿、154亿元调整为96亿、134亿、152亿,对应PE 22.1倍、15.8倍、13.9倍 [7]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144,460|162,321|203,298|228,299| |同比增速(%)|16.6%|12.4%|25.2%|1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032|9,638|13,440|15,239| |同比增速(%)|-31.4%|20.0%|39.4%|13.4%| |每股盈利(元)|3.79|4.50|6.28|7.12| |市盈率(倍)|26.2|22.1|15.8|13.9| |市净率(倍)|3.0|2.6|2.3|1.9| [8]
车企“开源”,构建开放新生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5 10:41
车企开源操作系统战略 - 多家汽车厂商近期发布自研车用操作系统开源战略,包括理想汽车开源理想星环OS、吉利汽车与阶跃星辰联合开源两款大模型、东风汽车发布行业最大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 [2] - 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全球首个开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首个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新版本上线 [2] 开源驱动因素 - 汽车属性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新一代车用操作系统成为连接硬件算力与AI算法的"神经中枢",是推动智能化的关键动力 [3] - 闭源系统存在技术标准不一致、更新速度慢问题,开源可建立平台统一、软硬解耦、开放高效的新生态,避免重复研发 [3] - 开源平台能汇聚行业技术力量,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减少企业技术局限和试错成本,加速技术迭代 [3] 开源技术优势 - 理想星环OS实现"软硬解耦",最快4周完成芯片适配(比传统方案节省5个月),摆脱对单一芯片供应商依赖 [4] - 自研虚拟化技术降低性能损耗和存储资源使用量,帮助车企节省生产研发成本 [4] - 理想自研系统通过全局资源调度将自动紧急制动响应速度提升1倍,稳定性提高5倍,制动距离缩短7米 [4] 行业生态影响 - 开源推动芯片厂商、软件开发者、车企形成开放联盟,为中国汽车芯片开辟技术通路,增强智能化标准制定话语权 [4] - 开放生态构建有利于提升汽车产品性能,消费者可获得更优驾驶体验和更实惠售价 [4] - 智能汽车"下半场"需行业共生共荣,开放技术底座将更好推动创新发展 [5]
对话王志强:开源或通用操作系统的运用 将极大地激活汽车产业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5-06 11:43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 - 汽车行业正从硬件固定转向通过高频OTA升级持续赋予车辆新能力[2] - 厂商加大车载算力投入,关注平台架构技术以保持长期领先优势[2] - 理想汽车开源理想星环OS操作系统,有望降低供应链适配成本并激活产业生态[2] 开源系统与产业协同 - 开源系统标准化接口可降低软硬件协同成本30%以上,促进供应链创新[3] -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行业最受关注趋势,2023年相关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3] AI技术双轮驱动方向 - 汽车AI发展分为智能驾驶(环境感知/决策控制)和生成式大模型交互两大方向[4] - 自动驾驶数据与大模型认知能力将形成闭环,构建"空间智能+交互智能"协同生态[5] 行业规范与安全挑战 - 监管部门加强智能驾驶边界约束,2024年新规要求明确功能使用条件[5] - 需建立车内隐私/网络安全标准,解决实时联网导致的误触和OTA安全隐患[5] - 欧洲车企推动Express Space模型及ISO26262/21434标准,国内厂商同步跟进技术要求[6] 中外车企技术竞争格局 - 国产车企OTA迭代效率领先,某品牌9个月内完成13次大版本更新[7] - 大众入股小鹏、零跑欧洲合作案例显示跨国车企加速引入中国技术平台[7] - 供应链重构加剧,三电/芯片供应商竞争影响全球格局,高性能车型挑战传统豪华车定价体系[7]
汽车操作系统是智驾竞争的关键 希望行业用同一份“地图”一起前行——访理想汽车CTO谢炎
新华财经· 2025-04-30 16:02
理想汽车开源星环OS的初衷 - 公司最初开发操作系统是为了解决自身在芯片荒时期面临的实施性、确定性和控制性问题 [3] - 在解决内部问题后,公司意识到这些也是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开源避免重复研发浪费资源 [3] - 公司认为汽车智能化发展道路漫长,需要行业共同进步才能走得更远 [3] 行业对星环OS的反应 - 供应商和车厂两类企业对开源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 [4] - 供应商希望通过使用已验证技术降低研发成本 [4] - 部分国外知名车企已开始关注该系统并进行分析 [4] 开源系统的权责界定 - 开源社区包含贡献者、服务商和主机厂三类角色 [5] - 使用开源代码开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和主机厂需对问题负责 [5] - 贡献者主要追求行业进步带来的远期价值而非直接商业利益 [5] 星环OS开源计划 - 项目于2021年启动,2024年首次实现自研操作系统上车 [6] - 2025年3月宣布全面开源,4月开始逐步开放源码 [6] - 第一批代码已发布,预计6月底释放第二批包含智能车控和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能力 [6] 开源对企业的意义 - 公司认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是迈向通用空间智能操作系统的重要一步 [7] - 开源旨在建立透明度与信任,提升技术影响力并吸引优秀人才 [7] - 公司不直接通过开源获利,而是希望行业共同发展实现智慧系统愿景 [7] 汽车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 2024年起计算需求爆发式增长,行业需要完整覆盖车控和辅助驾驶的操作系统 [8] - 星环OS解决了系统复杂性与性能需求、软硬件迭代周期、AI算力需求与成本等多重矛盾 [8] - 该系统能优化整车资源管理,是真正解决车辆智能化时代问题的操作系统 [8]
为家庭用户带来更多智能化体验 理想汽车两款增配车型正式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15:10
文章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发布新车型及版本并开启订购或预订,同时自研操作系统部分模块代码开源 [1] 分组1:新车型发布及价格 - 理想汽车发布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6智能焕新版 [1] - 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全国统一零售价55.98万元,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全国统一零售价52.98万元,两款车型即日起开启订购 [1] - 理想L6智能焕新版全国统一零售价24.98 - 27.98万元,即日起开启预订 [1] 分组2: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特点 - 二排配备两把零重力旋转座椅,旋转45度方便上下车,旋转90度解决儿童座椅拆装不便,单侧180度旋转形成“对坐亲子模式” [3] - 新增前排静音电动门,采用无级阻尼设计,具备智能助力和防摔门设计,可任意角度悬停 [3] - 全车采用11块双层夹胶玻璃,升级RNC主动路噪消除功能,40公里/小时通过水泥路时第三排噪声降低3.8分贝 [3] - 辅助驾驶升级NVIDIA Thor - U芯片,算力达700TOPS,未来支持运行VLA司机大模型 [3] 分组3:理想L6智能焕新版特点 - 全系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AD Pro辅助驾驶升级地平线征程6M芯片,AD Max高级辅助驾驶升级NVIDIA Thor - U辅助驾驶芯片 [5] - 理想L6 Pro智能焕新版主动安全能力提升,雨夜湿滑路面可从120公里/小时刹停,新增自动紧急转向(AES)功能 [5] - 全系标配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AES)功能,夜间可连续避让障碍物,工作速度最高支持120公里/小时 [5] - 新增外观颜色天青色特别版珍珠漆、全新黑棕双色内饰选项和全新设计的20英寸、21英寸轮毂 [5] 分组4:操作系统开源 - 理想汽车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部分模块代码于4月23日登陆官网“开源社区”,未来定期发布新模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