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胶粘剂
搜索文档
多家上市公司“试水”定向可转债重组
证券时报· 2025-10-21 18:27
文章核心观点 - 定向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股债双属性的创新并购支付工具,正受到A股上市公司特别是科技企业的青睐,因其能平衡交易双方风险收益、提高并购效率并适应轻资产企业的特点 [1][4][7] 定向可转债的采用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1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定向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进行并购 [1][4] - 富乐德项目成为“并购六条”发布后首单运用定向可转债的重组项目,华海诚科项目已获证监会注册批复,领益智造项目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 [4] - 定向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可依约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本质是以债券形式支付并购对价 [4] 定向可转债的优势 - 对上市公司而言,定向可转债有助于延缓控制权稀释速度,其低利率相比其他融资方式成本更低,可缓解现金流压力 [5] - 定向可转债通过“债底保护+股性弹性”设计,满足交易对手本金安全需求,并可通过转股分享企业成长红利,尤其适用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并购 [1][7] - 该工具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灵活的资本运作手段,契合当前经济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 [5] 在科技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 在发布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中,六成以上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收购对象也以科技类企业为主 [7] - 例如,科创板公司华海诚科拟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衡所华威电子有限公司70%股权,配套募资不超过8亿元 [7] - 科技行业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特点使传统估值方法难以适用,定向可转债允许差异化定价,其债性提供价值支撑,股性可享未来成长收益,有助于解决估值分歧和波动率控制问题 [7] - 半导体、新材料、机械设备等科技领域的并购热潮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科技股的关注度提升及产业升级对资源整合的迫切需求 [8] 对并购效率的提升 - 在“并购六条”支持下,定向可转债等创新工具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并购重组交易效率,减轻了企业成本压力,降低了交易风险 [9][10] - 定向可转债灵活的设计和较低融资成本有助于提升并购市场活跃度,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其转股安排能吸引长期资本参与,为交易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10] - 该工具能促进并购双方完成估值博弈,抑制过高估值、过高商誉和高业绩承诺等问题,平衡公司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10]
唯特偶(301319) - 2025年10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0 17:00
业务战略与板块发展 - 公司通过“外引内研”双轮驱动,实施“多产品矩阵”战略,成功从电子装联材料单板块升级为“电子装联材料 + 可靠性材料”双板块 [2] - 可靠性材料板块聚焦力学、防腐蚀及热学三大技术维度,重点布局电子胶粘剂、三防漆等核心品类,提供一站式、模块化解决方案 [2][3] - 下半年公司将聚焦研发创新、人才供应链、全球市场、国际产能、资本运作五大战线全面突破 [7]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业务 - 公司已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设立子、孙公司,并在墨西哥建立工厂以加强本地化生产交付能力 [4]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仅1.38%,但海外业务实现40.84%的增长,未来将随布局深化提升占比 [5] - 公司持续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化全球布局,强化品牌建设,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 国产替代进展与研发投入 - 公司部分核心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应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储能、新能源、AI算力等关键领域 [8] - 下游客户对国产材料的接纳与应用意愿持续增强,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品牌影响力并占据市场份额 [8] - 公司将继续聚焦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稳定性与性价比,深化与下游客户合作,加速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 [8] 原材料风险应对机制 - 公司与国内大型锡矿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锁定基础采购量稳定供应成本 [6] - 公司完善与原材料价格联动的产品调价机制,缓解价格传导滞后性问题,并利用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降低波动风险 [6] - 当前锡价受宏观面多空交织及供需影响,预计维持区间震荡 [5]
调研速递|唯特偶接受浙商证券等7家机构调研,上半年营收6.64亿元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10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在国内微电子焊接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锡膏和助焊剂细分赛道优势突出[2] - 通过外引内研双轮驱动实现从单一电子装联材料向电子装联材料加可靠性材料双板块跨越发展[2] - 拥有超过4000家合作客户且客户黏性高 上市后资金和人才增强使成本控制等方面优势明显[2] 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4亿元 同比增长26.74% 毛利润同比增加964.41万元 增长率为9.71%[3]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43.17%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15.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18万元 营收增长主要源于锡膏业务产品销量增长约17%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产品单价提升[3] 业务拓展战略 - 通过六五规划实施外引内研双轮驱动拓展可靠性材料板块业务 对内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对外寻求优质并购标的[4] - 已成功布局电子胶粘剂和三防漆等核心品类 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模块化解决方案[4] - 下半年将聚焦战略新兴赛道 以产品高端化 成本精细化和运营数字化为抓手实现可持续增长[6] 运营管理措施 -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5] - 各部门协同发力通过降本增效和数字化管理保障高质量发展 并通过套期保值稳定利润[5] - 主要产品线根据订单合理生产出货 产能利用率整体处于正常高效区间[5] 创新发展与全球布局 - 在研发创新 人才供应链等五大战线全面突破 加大研发投入使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 - 坚持全球布局深耕本土战略 完善四位一体策略 建立全链路高效联动机制[6] - 加强海外本地化生产交付能力 满足多领域应用需求[6]
唯特偶(301319) - 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6 20: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26.74% [3] - 毛利润同比增加964.41万元,增长率9.71% [3]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43.17%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5.21% [3] -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18万元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锡膏业务销量同比增长约17% [4] - 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产品销售单价提升 [4] 核心竞争优势 - 技术优势:27年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行业领先 [2] - 客户资源:合作客户超4000家,认证周期长且客户黏性强 [2] - 规模优势: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增强,研产销协同效率高 [2] 战略布局 - 从电子装联材料单板块发展为"电子装联材料+可靠性材料"双板块 [1][5] - 可靠性材料聚焦力学/防腐蚀/热学三大技术维度,重点布局电子胶粘剂和三防漆 [6] - 通过"外引内研"双轮驱动实施多产品矩阵战略 [1][5] 经营策略 -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能力和客户开发能力 [7] - 加强资金管理、预算控制、应收账款管控 [7] - 通过套期保值降低金属价格波动影响 [7] - 推进产品高端化、成本精细化、运营数字化 [7] 产能与全球化 - 各产线产能利用率处于正常高效运行区间 [8] - 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越南、泰国、墨西哥设立子孙公司 [12] - 墨西哥工厂已建立,加强海外本地化生产能力 [12] - 推进其他区域本地化生产规划 [12] 国产替代进展 - 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国外产品 [11] - 满足半导体、汽车电子、储能、新能源、AI算力等领域需求 [11] 下半年规划 - 聚焦研发创新、人才供应链、全球市场、国际产能、资本运作五大战线 [10] - 持续聚焦万物互联和能源互联应用场景的电子装联与可靠性研究 [9][10]
ST新亚2025年半年度营收8.8亿元,电子胶粘剂销售额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57万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98亿元,较第一季度有所上升 [1] - 核心业务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服务营收6.22亿元,占总营收70.74% [1] 业务结构 - 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服务营收同比小幅调整,但毛利率实现同比提升,反映客户结构与产品组合优化 [1] - 胶粘剂业务营收1.31亿元创历史新高,毛利率达47.42%,盈利内生能力稳步增强 [3] - 构建电子胶水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为核心产品体系,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 技术研发 - 组建高分子材料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成立专业电解液研究院强化技术攻关 [4] - 累计获得多项核心专利并应用于电子胶水、锂离子电池材料等产品 [4] - 旗下企业新亚新材料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SLD品牌入选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4] - 新亚杉杉研发的硅碳负极专用电解液和高压三元体系电解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4] 客户与市场 - 深化与华为、比亚迪、格力、富士康等行业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提高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2] - 电子胶粘剂应用场景扩展至消费电子、智能家电、Micro LED、新能源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3] - 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日趋完善,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3] 战略定位 - 依托二十年电子设备行业积淀,构建"技术+产品+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1] - 横向扩张至电子设备、新材料行业,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新材料及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通过深化客户合作与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品牌影响力 [4]
ST新亚2025年半年度营收8.8亿元 电子胶粘剂销售额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2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0亿元,净利润654.57万元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98亿元,较第一季度有所上升 [2] - 核心业务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服务营收6.22亿元,占总营收70.74% [2] 业务结构 - 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服务营收同比小幅调整但毛利率提升,反映客户结构与产品组合优化 [2] - 胶粘剂业务营收1.31亿元创历史新高,毛利率达47.42% [4] - 构建电子胶水、锂离子电池材料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横向扩张至电子设备、新材料行业 [3] 技术研发 - 组建高分子材料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成立电解液研究院强化技术攻关 [5] - 累计获得多项核心专利并应用于电子胶水、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 [5] - 子公司新亚新材料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证 [5] 客户与市场 - 深化与华为、比亚迪、格力、富士康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 [3] - 电子胶粘剂应用场景扩展至消费电子、智能家电、Micro LED、新能源等高增长领域 [4] - SLD品牌入选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硅碳负极专用电解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5] 发展战略 - 依托"技术+产品+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通过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升级和技改工艺革新拓宽产品应用领域 [4] - 在化工新材料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协同发展和技术优势 [6]
折戟之后优邦材料重启A股IPO!
巨潮资讯· 2025-08-02 15:54
公司IPO进展 - 优邦材料正式重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进程 [1] - 公司曾于2023年12月14日主动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电子装联材料及其配套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拥有电子胶粘剂、电子焊接材料、湿化学品、自动化设备四大业务板块 [1] - 产品应用于智能终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 [1] 客户与合作伙伴 - 与富士康、台达、和硕、明纬电子、亿纬锂能、晶科能源等行业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 产品最终服务于苹果、索尼、惠普、戴尔、亚马逊、通用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 [2] - 半导体清洗剂产品已交付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宁波甬矽等客户 [2] 市场地位与份额 - 电子胶粘剂市场占有率约3% [2] - 2022年锡膏产品产量964.45吨,占国内1.8万吨市场总量的5.36%,位列国内企业前三 [2] - 多款锡膏产品实现进口替代突破 [2] 技术研发与行业认可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深耕电子装联材料行业 [1] - 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完善的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体系 [1] - 产品性能及可靠性获得知名客户认可并进入其供应链体系 [2]
商业航天独角兽要IPO!“国家队”支持!
IPO日报· 2025-08-02 10:03
优邦科技 - 公司主营电子装联材料及自动化设备,产品包括电子胶粘剂、电子焊接材料、湿化学品、自动化设备四大板块,应用于智能终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 [4] - 2020-2023H1营收分别为4.19亿元、5.89亿元、8.54亿元、3.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63.57万元、4959.06万元、7739.16万元、3554.39万元 [7] - 鸿海及富士康连续多年为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0年12.99%升至2023上半年27.67% [8] - 控股股东郑建中直接持股21.1%,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表决权38.15% [8] - 曾于2023年9月申报深交所IPO但撤回,现更换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再次冲刺 [5][7] 蓝箭航天 - 国内商业航天独角兽,估值200亿元(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418位),拟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0][14] - 核心业务为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及运营,全球第三家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商业企业,2023年成功发射全球首枚入轨液氧甲烷火箭 [11] - 创始人张昌武(清华硕士)持股14.68%,累计融资超70亿元,最新一轮获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12][13] 艺妙神州 - 基因细胞药物研发企业,聚焦恶性肿瘤治疗,拥有8项CAR-T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及北京首张基因细胞药物生产许可证 [16] - 研发管线覆盖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与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机构合作临床研究,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 [17] - 创始人何霆(清华背景)控股21.92%,投资方包括水木基金、中关村龙门基金、君联资本等 [17] 川机器人 - 新三板挂牌企业(835015),专注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研发,总专利数超150项,重点布局谐波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 [20][21] - 实际控制人胡天链(机器人大赛冠军)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8.53% [19] - 行业背景:优必选已港股上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多家机器人公司正筹备IPO [21][22] 行业动态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 [10] - 机器人行业上市热潮持续,极智嘉、云迹科技等多家产业链公司筹备港股或A股上市 [22]
商业航天独角兽要IPO!“国家队”支持!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3:49
优邦科技 - 公司主营电子装联材料及其配套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包括电子胶粘剂 电子焊接材料 湿化学品 自动化设备四大业务板块 产品应用于智能终端 通信 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 [1] - 2020-2023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 19亿元 5 89亿元 8 54亿元 3 94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763 57万元 4959 06万元 7739 16万元 3554 39万元 [4] - 鸿海及富士康连续多年为第一大客户 收入占比从2020年12 99%升至2023上半年27 67% [4] - 控股股东郑建中直接持股21 1% 通过直接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表决权38 15% [4] - 曾于2023年9月申报深交所IPO但12月撤回 现更换券商为申万宏源再次启动辅导备案 [2][4] 蓝箭航天 - 国内领先航天运输系统企业 专注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制造 构建全产业链条 2023年实现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 [5][6] - 拟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该标准2025年6月扩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 适用于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5] - 累计融资超70亿元 最新2024年12月获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估值达200亿元位列2025胡润独角兽榜第418位 [6] - 控股股东张昌武持股14 68% 为清华经管硕士 公司成立以来获红杉资本 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投资 [6] 艺妙神州 - 专注恶性肿瘤基因细胞药物研发 拥有CAR-T药物研发平台 获批8项中美临床试验许可及北京首张基因细胞药物生产许可证 [7] - 研发管线覆盖淋巴瘤 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和肝癌 胃癌等实体瘤 与北京协和等顶尖医院合作临床研究 [7] - 控股股东何霆持股21 92% 为清华癌症生物学背景 公司获水木基金 中关村龙门基金等投资 [7][8] - 已完成多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 华润创新基金 国寿大健康基金等 [8] 川机器人 - 主营人形机器人 复合机器人等产品研发生产 拥有超150项专利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及谐波减速机等核心技术 [11] - 无控股股东 实控人胡天链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8 53% 团队曾获国际机器人大赛奖项 [9][10] - 2015年挂牌新三板 现拟科创板IPO 辅导券商华安证券 [9] - 行业近期多家机器人公司筹备上市 包括优必选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 [11]
优邦材料再启IPO
搜狐财经· 2025-07-31 19:14
IPO进程与募资计划 - 公司近日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辅导机构为申万宏源[1] - 公司前次IPO申报于2023年9月6日获深交所受理 但于2023年12月14日主动撤回申请 并于2023年12月18日被深交所终止审核[1] - 公司原计划IPO募资10亿元 用于半导体及新能源专用材料项目、特种胶粘剂升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 是主营电子装联材料及其配套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1] - 公司业务涵盖电子胶粘剂、电子焊接材料、半导体专用材料、自动化点胶设备四大板块 提供电子封装解决方案[1] - 公司产品最终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 是国内电子装联材料领先企业之一[1]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建立了丰富产品矩阵和完善的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体系[1] 客户与供应链 - 公司与富士康、台达、和硕、亿纬锂能、晶科能源等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 - 公司产品最终服务于苹果、索尼、惠普、戴尔、亚马逊、通用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客户[2] - 公司以锡膏为代表的多款产品性能获得知名客户认可并进入其供应链 逐步实现国产替代[2]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郑建中 直接持有公司21.10%的股份[2] - 郑建中通过直接、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公司38.15%的表决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