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源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华天科技20250513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天科技及其下属的天水生产基地、西安公司、南京公司、昆山公司、马来西亚 UJU 项目、华天江苏、盘古半导体、崇华科技、临港新工厂、华天科技上海和江苏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35.6669 亿元,同比增长约 15%,归母净利润亏损 1800 万元,同比下降 130%,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 8200 万元 [2][4] - 归母净利润下降主因投资收益减少约 5200 万元、工业价值变动收益减少约 4000 万元 [5]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降因股份支付和年终奖费用增加 2400 万、江苏公司新投产折旧等费用致亏损 5300 万、台积电停供芯片使南京公司亏损 4500 万 [9] 2. **各生产基地表现** - 天水基地营收 9 亿元,同比增 17.21%,净利润亏损 5100 万,毛利率从 7.2%提至 7.85% [8] - 西安公司营收 8.1 亿元,同比增 11.74%,归母净利润 6200 万,毛利率从 11.63%升至 15.93% [8] - 南京公司营收 7.1 亿元,同比增 13.27%,受台积电限制亏损 4500 万,比去年同期扩大 600%,毛利率 1.2% [8] - 昆山公司营收 4.7 亿元,同比增 10%,归母净利润 2200 万,同比略降,毛利率 16.39% [8] - 马来西亚 UJU 项目营收 6.9 亿元,同比增 25%,归母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毛利率从 8.18%降至 7% [8] - 华天江苏一季度收入 6400 万元,因新投产折旧费用致扣非净利润亏损千余万元,盈利状况有望改善 [7] 3. **应用领域占比** - 消费电子占比 40%-45%,存储领域占比增至 15%左右,汽车电子占比 10%,占比结构与去年同期相比无显著变化 [2][9] 4. **业绩展望** - 二季度业绩将明显改善,三四季度可能回调,因二季度过半情况好于一季度,产能利用率较高 [10] - 预计 2025 年上半年稼动率达两位数,全年毛利率在 7%以上 [2][12] 5. **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主要投向 2.5G 和 3G 领域,预计全年增长 20%-30% [2][13] - 财务费用预计与去年基本持平,折旧费用因盘古半导体和物联网边缘计算投产大幅增加 [14] 6. **经营目标与增长因素** - 2025 年目标营收 159 亿元,同比增长 10%,靠原有产品扩量和新建厂产能释放实现 [3][15] - 原有产品预计市场需求增长 7 - 8%,新建厂整体合并增速约 20% [15] 7. **价格情况** - 成熟工艺价格竞争激烈,目前价格处于低位,未来价格变化影响不大,仅约 5 - 6%的个别产品价格下降 [16] - 电源类和驱动类产品面临压力 [3][17] 8. **新建生产基地情况** - 华天江苏做先进封装,晶圆级封装今年预计销售额 4 亿元,2.5D/3D 封装产能释放慢 [18] - 盘古半导体做板级和扇出级封装,今年预计销售额 1.5 - 2 亿元 [18] - 马来西亚武田扩展封装业务,今年预计销售额 1.8 - 2.2 亿元 [18] - 崇华科技做 LED 驱动等产品,今年预计销售额约 1 亿元 [18] - 临港新工厂去年 10 月投产,今年预计销售额 1.5 - 2 亿元 [19][20] 9. **稼动率与毛利率** - 不考虑春节假期,一季度整体稼动率 80%以上,二季度有所提高 [21] - 上海和江苏厂毛利率约 16%,与昆山相当 [24] 10. **其他业务进展** - 汽车领域 CIS 封装需求增长快,光模块 CSP 封装处于研发阶段 [25][26] - 金价波动对成本影响不大,使用金线焊接产品比例不到 5% [27] - 2.5D 和 3D 封装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但投入产出周期长 [28][29] - 汽车芯片封装暂无涨价趋势 [30] - 板级封装性价比高,可能蚕食晶圆级封装市场份额 [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定价跟随客户需求,不主动调价,接近底线除非特殊要求不再降价 [22] - 上海临港工厂今年基本满产,江苏厂现有设备今年收入约 4 亿,晶圆级封装部分预计明年完全释放产能,马来西亚怡保物联部分需一年以上达理想状态 [23] - 海外布局目的是扩展国际客户、优化结构、降成本和规避政策地缘风险,但国内布局更有利 [31][32]
星徽股份(300464) - 星徽股份2025年0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7:46
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 原材料采购环节,制定严格采购管理制度,通过集中统一采购、供应商分级管理、推进数字化协同管理降低成本 [2] - 生产环节,采用“订单式生产为主、备货式生产为辅”模式,借助ERP系统实现高效柔性生产,用机器人自动化替代等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自主开发专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率,减少人工干预,深入推进全面精益管理 [2][3] 电商业务规划 - 2024年以“聚焦品类、优化结构”为导向开展战略调整,剥离低效资产、精简子公司数量,收入规模同比下降 [4] - 未来继续聚焦优质品类,做深做透核心品类,多市场多平台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组织优化与成本控制,增强综合盈利能力 [4] 研发投入情况及方向 - 2024年研发投入4,644万元,较2023年增长超过30% [4] - 研发投入方向围绕提高公司产品能力及提高公司自动化生产能力两方面 [4] 客户集中度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实现的销售额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的32.20%,不存在单一客户依赖情形 [4] - 未来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客户结构优化,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与头部客户保持战略合作,进行海内外多市场布局,提升服务能力 [4][5] 激励与分红计划 - 若未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将遵循监管要求,结合公司战略、行业特点及业绩目标制定合理方案,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 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在符合现金分红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现金分红回馈股东 [5] 财务报告盈利表现 - 本财务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982.3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981.7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 [5] - 净利润亏损原因主要为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7,387.88万元,因诉讼计提预计负债12,318.28万元,未弥补亏损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出增加所得税费用5,004.39万元 [5]
中航光电(002179) - 2025年4月29日中航光电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09: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售收入48.39亿元,同比增长20.56% [2] - 2025年一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14.78% [2] - 一季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原因包括防务业务新增计划下达晚、产品结构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 [3] - 一季度期间费用占比保持稳定且较去年同期有所优化 [3] 业务领域情况 防务领域 - 生产组织紧张,在手订单明显恢复,预计半年度业绩降幅明显收窄 [3] - 二季度持续做好产能布局,强化资源调配能力,加快响应速度,应对交付压力 [3] - 内部深化成本效率管控,推进战略成本管理,提升盈利水平 [3] 高端民用制造领域 -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装备业务高速增长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推出新产品,巩固高压互连领域优势,拓展智能网联和Busbar业务空间 [4] - 在光伏储能、工业与医疗等领域聚焦头部客户,扩大优质客户规模 [4] 数据中心领域 - 业务涉及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产品包括电源类、光传输器件及组件类、液冷散热类、高速类产品 [11] - 受益于AI服务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长,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1] 投资者提问及公司回应 订单需求与产能情况 - 一季度整体订单与计划量同比高增幅,上半年订单量预计充足 [5] - 部分产品局部产能有压力,二三季度新园区投入使用将满足需求,为“十五五”打下基础 [5][6] 股权激励计划 - 2017年至今已成功实施三期股权激励,未来积极谋划后续计划,有进展将及时公告 [6] 控股子公司发展规划 - 中航富士达撤销定增事项是审慎决策,不影响生产经营,公司将支持其业务发展 [7] 毛利率应对措施及展望 - 推进战略成本管控,坚持研发源头拉动,推动数智化转型,应对防务领域经济性压力 [8] - 推动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转型,提高民用领域盈利能力和运营质量,提升抗风险能力 [8] 应收账款应对策略 - 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防务领域,坏账风险较小 [9] - 引入精益管理理念,建立全流程应收账款管理模型,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和运营质量 [9] 业绩节奏展望 - 预计二季度规模和盈利明显改善,三、四季度需动态跟踪观察 [10] - 2025年坚持“谋增长、提能力、创一流”,稳中求进,突出质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10]
新雷能(300593) - 300593新雷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8:06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9.22 亿元,同比下降 3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01 亿元,同比下降 617.17% [2][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2.33 亿元,同比增长 16.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4374.06 万元,同比下降 13.42% [3] - 2024 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 0.83 亿,22 年和 23 年收入占比 20%左右,23 年境外收入 2.7 亿 [3] - 2024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38.42%,较上年有所下降 [4] 业绩亏损原因 - 受特种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通信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影响,总体营业收入下降 [2] - 2024 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8181.13 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 25370.94 万元 [2] - 2024 年研发费用 39018.46 万元,较上年增加 5785.33 万元,同比增长 17.41% [2] 业务板块 - 集成电路(IC)类产品:包括特种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和集成电路微模组,应用于多种电源功率驱动、电机负载及高可靠性要求领域 [3] - 电源类产品:属于开关电源应用领域,包括模块电源、定制电源及电源组件、电源设备及电源系统,应用于多个高可靠性要求领域 [3] - 电驱及电机类产品:包含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控制器及电机设备,开拓数据中心服务器、AI 设备等应用领域 [3] 研发情况 - 未来 3 - 5 年研发重点方向为集成电路微模组、机载起动发电电机、AI 设备的 DC/DC 电源 [3] - 2024 年重点开展比例变换器模块、高压输入母线变换模块、国产化服务器升级换代及液冷机柜用双输入服务器电源的研发 [4] 募投项目 - 2022 年度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5 个,无新增募投项目 [3] - 5G 通信及服务器电源扩产项目已达产,但 2024 年受行业影响效益未达预期 [3] - 特种电源扩产项目及高可靠性 SiP 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预计 2025 年底投入使用 [3] 发展策略 - 短期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快新研产品转化,拓展集成电路和电机类产品 [2] - 长期坚持既定经营方针,围绕电源产品主业发展 [2]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发展需要 [4] - 通信、数据中心行业稳步发展需要 [4] - 发挥多品类电力电子解决方案能力优势拓展市场和客户 [4] 应对竞争策略 - 围绕电力电子多品类能力建设,持续研发投入和创新 [4] -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提高客户满意度 [4] - 以战略性经营目标为导向,提高规范管理及数字化管理能力 [4] - 有序推进电源、电机驱动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化和研发能力建设 [4] - 完善人才梯队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引进骨干人才 [4] 现金流改善措施 - 提高收入、加大回款力度、控制费用支出 [4] 资本结构优化策略 - 秉承财务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平衡策略,负债率低时适度加大杠杆,超 50%时增加股权融资比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