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毛丹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 “消费帮扶月”首秀大湾区 助力百款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搜狐财经· 2025-09-13 01:02
活动概况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省供销合作联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帮扶办公室联合主办2025年海南省消费帮扶月系列活动之海南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品牌推介会 主题为琼品圳赋能 帮扶启新程[1] - 活动于9月11日在深圳举行 系海南消费帮扶月首次走出省内走进大湾区的重要活动 旨在落实农业农村部支持脱贫地区农产品渠道拓展政策 精准对接大湾区市场[1] - 现场集中展示五指山 临高 白沙 保亭 琼中5个脱贫市县百余款优质农特产品 涵盖茶叶 水果 蜂蜜 大米等品类[3] 产品展示与区域特色 - 五指山市重点推介五指山红茶 五指山拉丝酸奶等特色产品[3] - 临高县展示凤梨 蜜柚等热带水果及渔业资源[3] - 白沙县带来白沙陨坑绿茶 雨林蜂蜜等生态农产品[3] - 保亭县推介百香果 红毛丹等热带作物[3] - 琼中县重点介绍琼中绿橙 山兰米等农产品[3]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 零关税 低税率政策红利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为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及国际市场开辟绿色通道[3] - 大湾区市场为海南农产品提供广阔空间 期待更多企业参与海南农业产业链建设[3] - 消费帮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举措[3] 合作机制与产业链支持 - 构建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 社会参与的消费帮扶机制[4]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等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在科技助农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链培育方面提供支持[4] - 深圳市海南临高商会 市绿色农业发展促进会等商协会推动琼品入湾[4] - 望家欢 速马农业等深圳采购企业积极推进订单合作[4] 签约成果与订单农业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工会与海南丰歌实业签署百香果等产品采购协议[4] -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工会与临高县耕读山房乡投产业发展集团签署月饼采购协议[4] - 望家欢农产品集团与海南金粮米业科技签署大米采购协议[4] - 广东速马农业集团与五指山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签署茶叶采购协议[4] - 采购产品涵盖茶叶 百香果 大米 月饼等 通过订单农业推动海南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4] 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 - 农业品牌营销专家建议海南农产品需注重品牌故事讲述 凸显生态价值与热带特色 实现从好产品到好品牌的提升[4] - 同期启动琼品入湾 鲜享鹏城海南农产品深圳品牌周(9月9日-22日) 在担担送 云鲜里 拾乡味等深圳连锁商超持续展销百余款农产品[6] - 活动通过搭建产销平台 提升品牌品质 构建长效机制 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直连 促进农民增收[6] - 标志着海南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加速融入大湾区市场体系 为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开启新篇[6]
溯源藤桥河上游——保亭响水河:一汪碧水奏响生态经济“协奏曲”
海南日报· 2025-07-04 09:38
河流与地名 - 藤桥河流经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因水流与石头撞击发出洪亮声响而得名“响水河”[4][6] - 官方河流名录中称其为“大本河”,但“响水河”名称在民间更广为人知[6][7] - 黎族方言称该河为“水流很大的河”,与“响水”名称含义相近[6] 河流资源与生态 - 响水河水质清澈,水流充沛,周边动植物资源丰富,支撑什龙村、响水村等多个村庄的生产生活[7] - 河流孕育独特鱼类如“石头鱼”(依附河石易捕捉)和石鲮鱼(用于煮汤、炙烤或制作鱼茶)[8] - 当地村民遵循可持续捕捞原则,避免过度捕捞以保护河流资源[9] 河流衍生产业 - 雅布伦·享水谷共享农庄依托响水河上游的湍急水流和自然声景,吸引游客体验“白噪声”与山泉[10][11] - 河流滋养的茶园产出高品质茶叶,河谷气候还盛产红毛丹、百香果等热带水果,成为农民增收支柱[11] - 响水河保障水稻、冬季瓜菜等传统作物的品质,形成核心竞争力[12] 文化与旅游 - 响水河的自然景观(如什龙桥的小桥流水)与黎族文化(如《捡螺歌》描绘的田螺捕捞场景)结合,形成诗意旅游画卷[6][8] - 享水谷将响水河水引入旅游设施,供游客直接饮用或烹制茶饮,强化自然体验[11]
琼中中平镇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项目助农增收
海南日报· 2025-06-17 09:05
项目概况 - 琼中中平镇黎明村利用1000亩荒地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 种植燕窝果 黄金山竹 高产油棕 红毛丹等原产国外的"新奇特优"品种 [1] - 项目采用生态智慧农业模式和数字农业平台 计划建设智慧果蔬园并创建有机高端水果品牌 [1] - 产业园规划新增种植100亩妈咪果 100亩椰柿和200亩澳洲坚果 这些高价热带水果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 [2] 区位优势 - 选址琼中因其低纬度高海拔地理特征和热带雨林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自然条件适宜果蔬种植 [2] - 项目紧邻万洋高速中平出口 毗邻万泉河和红岭水库 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景观资源 [3] 运营模式 - 企业4年前已在琼中营根镇建立燕窝果种植基地 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 [2] - 中平镇政府主动引进企业 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开发荒地资源 [2] - 计划延伸产业链 发展热带果蔬研学 四季采摘 共享农庄等业态 实现农业与旅游结合 [3] 社会效益 - 项目覆盖脱贫户和监测对象617户2450人 预计惠及中平镇2450名村民 [2] -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 产供销一站式"模式提升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价值 [3]
连续5年互为首位 看我国与东盟如何实现“双向奔赴”创新高
环球网· 2025-06-09 14:33
中国与东盟贸易概况 - 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 5% [1] - 中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1][7] - 中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 [5][7] 北部湾港的战略地位 - 北部湾港由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港口组成 [2][4] - 2020年钦州-北海-防城港被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4] - 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国际门户港 辐射中国西部区域并衔接亚欧大陆 [5] - 钦州港至越南海防港航程约8小时(163海里) 跨境"直通船"已常态化运行 [7] 贸易商品结构 - 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重超90% [9] - 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超20%的产品包括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 [9] - 中国自东盟进口保持增长的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 [9] - 东盟连续8年保持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广西口岸东盟水果进出口值占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总值20%以上 [11] 物流与基础设施 - 一季度中国对东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进出口分别增长37%、23 2%、5 8%、16 4% [13] - 中老铁路累计开行货物列车超5万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铁海联运无缝衔接 [13] 区域合作深化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建设将扩展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合作 [15] - 双方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带动上下游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7][15]
保亭:砥砺奋进奏响绿色发展华章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16
大健康产业与低碳发展 - 保亭森林覆盖率84.87%,负氧离子浓度超8200个/立方厘米,拥有热带雨林和野溪温泉资源,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家级生态名片[9] - 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落地,聚焦低碳园区、社区及项目,推动碳中和试点项目通过评审并启动建设[9][10][12]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保亭启动绿色与数字创新项目,建立气候韧性发展机制,促进国际知识共享[10] - 医疗健康产业园起步区加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运行,神玉岛文化旅游区成为气候康养示范基地[11][12] 热带特色农业 - 保亭榴莲产业以67年树龄母树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模式,创建省级榴莲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园,2024年4000亩榴莲丰产,亩产值6万-10万元[13][14] - 红毛丹年产值超5.5亿元,纳入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通过文化节推动农旅融合[15] - 引种400余种热带水果资源,如四季结果的"红美人"嘉宝果,计划扩种以助农增收[15] 文旅与非遗保护 - 保亭举办"三月三"节庆、"亲加奔·村晚"等活动,2024年开展惠民演出97场次,送电影下乡1123场次[18] - 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试点,完成113件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登记,涵盖音乐、版画等品类[18] 医疗与民生改善 - 保亭县人民医院由海南省人民医院托管,DSA导管室启用,实现全县胸痛救治网络覆盖,急性心梗救治时间缩短至90分钟内[19] - 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首期脊髓损伤者训练营帮助18名患者恢复生活能力[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