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牛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商机涌动东博会
经济日报· 2025-09-23 08:23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东盟国家对基建领域智慧建造与数字化管理 的需求日益提升。 中建五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在本届东博会重点展出了"好房子"高标准住宅样板间以及城市生命线运 营管理平台等创新成果。中建五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启才介绍,借助东博会这一重 要平台,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合作空间持续扩大。近年来,公司业务已成功拓展至老挝、越南、泰国等 地,形成跨区域、多业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位于室外的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展区,停放着一台黑绿配色的轮式挖掘机,抓取、装卸样样轻 松,时常有观众前来问询机器的功能、型号。美斯达今年已是连续14年参加东博会。通过东博会,团队 持续收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应用习惯,产品的销路也随之打开。 "东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助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收获累累硕果。我们的设备进 入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市场,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矿山开采和尾矿处理等领域发挥 积极作用。"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康华说。 连日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办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 动。智能机器人取豆研磨、冲泡调配,在杯 ...
AI、新能源、文旅成高频词 四川与南亚东南亚打开合作新空间
四川日报· 2025-09-11 08:26
四川与南亚东南亚多领域合作更紧密 9月10日,2025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发展合作大会现场,嘉宾开展专题研讨。省贸促会供图 "晚了5分钟,会场就没座位了。加了一排凳子才坐下。" 9月10日,2025四川—南亚东南亚国家工商发展合作大会在成都举行。"公司的酶制剂在越南、泰国、印度尼 西亚都有出口,想趁这个机会再挖掘下市场。"参会的绵阳鑫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曹雪梅和旁边的人聊 了起来。 当天,和曹雪梅怀揣同样想法的嘉宾,坐满会场。在这场大会上,四川与南亚、东南亚的开放热度与合作潜 力生动展现。 看现状 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莫芮德是第13次到四川参会,谈起这些年两地的发展,他很感慨。"2012年 四川航空就有航班直飞马尔代夫了,现在川航每天都有两班从成都到马累的航班,两地旅游业紧密相连。" 南亚、东南亚一直是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2024年,四川对南亚、东南亚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2513亿 元、同比增长20.8%,在电子信息、能源矿产、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深入推进。 "去年,比亚迪的工厂在泰国落地。在泰国,通常汽车品牌销量第一名是丰田,去年比亚迪却成为榜首,这在 很大程度上反映 ...
国际商事合作长期契约利益保护引关注 专家倡导 坚守“长期性契约精神”保护各方利益
新华网· 2025-08-12 14:00
娃哈哈商标转让事件 -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对"娃哈哈"商标进行转让 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 受让主体未显示[2] - 公司声明提及因历史纠纷未完成商标登记备案 强调"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态度[2] - 该事件与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合资建立食品公司时签订的《商标转让协议》相关 后续引发"达娃之争"[2] 国际商事合作中的商标争议案例 - 王老吉与加多宝存在商标之争 源于1995年广州医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4] - 天丝公司与红牛合资公司围绕50年有效期《协议书》产生经营期限和商标使用权争议[6][7] - 重庆啤酒参股子公司重庆嘉威因外资嘉士伯入主后的政策倾斜产生内部纷争 涉及三重身份权利义务冲突[11] 宪章性协议的法律效力 - 宪章性协议具有比章程更高的股东约束力 是公司设立的基石和法律基础[5][6] - 在多重契约场景下 宪章性协议被视为"主契约" 具体实施协议需服从整体安排[13] - 涉及内部关系纠纷时优先考察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外部债权人保护优先适用公司章程公示内容[14][15] 公司经营期限的法律认定 - 营业期限届满不代表必然解散 需平衡公司本体、股东权益与债权人利益三重法益[8][9] - 工商登记期限是行政管理限制 不代表股东合意 合同约定延续登记时对方不配合视为违约[8]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严格限定司法解散条件 聚焦公司存续状态的实质效能[9][10]
这些跨国企业如何在四川深耕发展(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37
外商投资总体情况 - 2024年四川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06家 外商直接投资到资规模继续保持中西部地区首位[1] - 2024年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6.56亿美元 同比增长59.89% 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6] - 成都市集聚超过4000家外资企业 在成都投资创业和发展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6] 泰国天丝集团投资案例 - 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 规划年产量14.4亿罐 年产值达50亿元人民币[2] - 项目布局5条生产线 2023年12月首期两条投产 2024年新增两条生产线[2] - 内江方面在7个月考察期内回答企业1600余个专业问题 涵盖用工政策兑现金融支持等领域[3] - 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 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52天 投产时间比预计工期缩短近一半[3] - 选择内江重要考量包括成都重庆半小时高铁圈区位优势 有效覆盖中国西部地区市场[4] 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运营效率 - 成都生产基地为科利耳中国首个制造基地 2025年3月实现量产使全球植入产品产量翻番[5] - 通过保税物流中心完成进出口贸易流程 物流成本下降90% 时间由半个月缩短为一天[5] 美国雅保公司项目进展 - 眉山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总投资9亿美元 为雅保在中国最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 - 审批流程从至少10个工作日缩短至2天 用电功率因数提升至0.95以上[7][8] - 每月最多减少电费支出4万元人民币 2023年底注册资本从1.7亿美元增加至3亿美元[8]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 成都2024年出台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若干措施 从6个方面提出务实举措包括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等[6] - 出台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 支持研发中心落地开办投资到位开展研发等关键环节[6] - 推动英特尔封装测试基地扩容升级等标志性项目 2024年全市利用外资达16.71亿美元[6]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外资企业相关人士看好中国大市场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人民日报· 2025-07-29 16:40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达68.8%。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维持总体稳定,德意志银行、摩 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资企业相关人士认 为,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 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的关键力量。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自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以来,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部署。 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反不正当 竞争法完成修订、价格法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中国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不断完 善。"中国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同心协力,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合 力提振了企业和居民信心;中国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务实推动金融开放合作,不断吸 引外企深耕中国超大市场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
人民日报· 2025-07-29 16:37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 贡献率达68.8%。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维持总体稳定,德意志银行、摩 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资企业相关人士认 为,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 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的关键力量。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自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以来,中国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部署。 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反不正当 竞争法完成修订、价格法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中国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不断完 善。"中国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同心协力,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合 力提振了企业和居民信心;中国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务实推动金融开放合作,不断吸 引外企深耕中国超大市场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 ——外资企业相关人士看好中国大市场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7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1] - 世界银行、OECD维持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稳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国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 [2] - 中国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金融开放合作,吸引外企深耕中国市场 [2] - 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 [2] 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 [4] - 泰国天丝集团近5年在华累计投资43.6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区总部和新建生产基地 [5] - 汉高投资9亿元人民币在山东烟台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在上海投用全新应用技术中心 [6] - 费列罗集团在华投资近30亿元人民币建设杭州工厂,产品出口20多个海外市场 [6] 外资研发与创新 - 北京新认定外资研发中心超110家,总数达221家;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突破600家 [5] - 施耐德电气在华设立五大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研发成果反哺全球业务 [7] - 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丰富应用场景和高素质人才为外资企业提供创新土壤 [5] 重点行业发展 -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与沙特"2030愿景"高度契合 [4] - 能源转型、高端制造、医疗科技、物流运输、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4] - 食品行业在食品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 [7]
东鹏饮料20250725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能量饮料、电解质水、果汁茶、咖啡、有糖茶、运动饮料 - 公司:东鹏饮料、红牛、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元气森林、库迪、瑞幸、脉动、外星人、佳得乐、宝矿力水特、华彬红牛、维他柠檬茶 [1][2][3][5][6][8][9][10][11][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竞争壁垒 - 核心竞争壁垒在于卓越的效率管理,体现在生产和渠道管理两方面 [3] - 生产方面,董事长熟悉生产流程,强调总成本领先战略,2024 年单位制造费用 216 元/吨,低于 A 股上市饮料公司的 500 - 600 元/吨;2020 - 2024 年单位制造费用逐年下降,得益于规模化生产、科学化排班、一物一码数字化系统、自动化“黑灯工厂”及大包装产品发展 [2][3][4] - 渠道管理方面,信息化赋能使销售费用率从 2018 年的 33%降至 2024 年的 17%,提升投放效率并释放利润,实现产品高性价比和渠道高利润率 [2][4] 未来发展潜力 - 中期维度品类扩张有望超出市场预期,特饮、补水啦、果汁茶和咖啡品类增长势头强劲 [5] - 特饮自 2018 年的 28 亿元扩展至 2024 年的 133 亿元,中国能量饮料行业增长主要因东鹏吸引新消费人群,且覆盖大众消费场景,与红牛定位不同 [5] 与红牛的区别 - 市场策略和增长模式不同,东鹏蓝领用户占比是红牛两倍,通过高性价比、渠道让利和全国化扩张扩大行业规模 [6] - 定价上,红牛 250 毫升售价 6 元,东鹏 500 毫升售价 5 元;渠道利润率上,东鹏经销商每箱毛利 12 元,红牛仅 3.2 元 [6] - 渠道扩展上,东鹏网点从 2018 年的 60 万家增至 2024 年的 400 万家,位列行业第一梯队,且单点卖力有提升空间 [6] 补水了竞争优势 - 竞争优势体现在极致性价比和强大渠道能力 [7] - 性价比上,一升装零售价 5 元,是主流竞品一半,渠道利润率 93%,远超竞品 [8] - 渠道覆盖上,2024 年底网点接近 270 万个,2025 年预计超 300 万个,远超竞品 [8] - 运动饮料行业需求自 2023 年复合增速 17%以上,东鹏销售额从 2023 年的 4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15 亿元,2025 年有望超 25 亿元 [8] 中国市场前景 - 发展前景乐观,作为本土化企业有望超脉动成为行业领军者,2024 年脉动销售额约 60 亿元 [9] - 果汁茶高性价比,一升装零售价 5 元,中奖率 45%,实际成本约 4 元,低于竞品,且为终端店带来更高利润 [9][10] 渠道优势提升份额 - 通过广泛渠道网络和适配度优势提升份额,覆盖 400 万个网点,能量饮料与有糖茶消费者画像相似,面向年轻群体,注重性价比,凭借高效率占领市场 [11] 咖啡品类潜力 - 发展潜力巨大,顺应下线城市市场趋势,“大咖”500 毫升零售价 7 元,中奖率 45%,实际成本约 5 元,有价格优势 [12] - 下线城市咖啡门店密度低,东鹏大流通渠道提升购买便利性,有望接棒瑞幸做大市场 [12][13] 核心竞争逻辑 - 极致效率带来成本节约,将利润回馈给渠道和消费者,实现双赢,在消费力承压下强化竞争优势,品类扩张有望超预期,中期可能成平台型饮料巨头 [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东鹏若单位制造费用升至 300 元/吨,净利率将下降 10 个百分点,影响市场策略 [2][3] - 东鹏通过邀请流量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节目、电竞赛事及音乐节等活动提高补水了品牌知名度,并将其定位升级为清淡型功能饮料,覆盖所有流汗场景 [8] - 有糖茶红海竞争阶段,维他柠檬茶曾挑战康师傅但因舆情未持续成功,东鹏有望凭借高效运营提升份额 [11]
为中泰合作串起更多“共赢链”(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06:28
供应链创新与展示 - 正大集团展示榴莲全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包括生长监测、数字品控、冷链运输及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产品透明度与消费者信心[3] - 公司推出"无抗餐桌"计划及系列新品,升级食品安全标准,体现从"吃饱"到"吃健康"的消费趋势[3] - 天丝集团通过机器人服务、体感游戏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全链路创新能力,首次参展链博会并推出联名产品[5] 中泰双向投资与合作 - 泰国金池工业园提供税收减免、土地所有权等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企业入驻,园区占地4200亩,配备中英泰三语服务团队[6] - 正大集团在华投资覆盖28省,零售门店超2000家,近年在山东、四川、内蒙古落地蛋鸡、茶酒、生猪等绿色产业链项目[6][7] - 天丝集团近5年在华投资达43.6亿元,设立3个红牛生产基地,认为中国是"全球供应链高质量重构的重要枢纽"[7]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中泰企业聚焦农业科技、新能源、智能物流领域合作,华商协助对接政策与电商技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8][9] - 正大集团推进农业4.0项目,以绿色科技驱动新农业发展,响应中国农业现代化政策[9] - 天丝集团计划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及全球网络,深化东盟区域一体化合作,强化"中泰一家亲"经贸纽带[9]
功能饮料卖得好,“红牛家族”蝉联泰国首富 前总理他信名列第十一
搜狐财经· 2025-07-09 16:21
泰国富豪榜排名变化 - 许书恩及其家族以445亿美元净资产蝉联泰国首富,打破正大集团谢氏兄弟近十年的榜首纪录 [1][3] - 正大集团谢氏兄弟以357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二,较去年增长23% [4] - 萨拉特·拉塔纳瓦迪以120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三,较去年增长30% [4] 红牛集团业绩表现 - 许书恩家族资产较上一年增长8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红牛饮料全球销量增长 [3] - 2024年红牛能量饮料全球销量突破130亿罐,实现129亿美元营收 [3] - 红牛品牌由许书标(许书恩之父)与奥地利人迪特里希·马特施茨联合创立并推广至全球 [3] 泰国富豪财富整体趋势 - 泰国前50名富豪总财富增长11%,达到1705亿美元 [5] - 尽管泰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排名前三的富豪资产均实现大幅增长 [5]